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来,都未曾像这一刻把目光久久的锁住她不放。他说:“慕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知不知道?”
明林慕容哽咽着点头:“我会的。”
明清远把自己的青天白日勋章和一封封好了的信递给明林慕容,郑重的吩咐道:“孙立人已经去了台湾,他与我的交情不错,应该会照顾你们,如果生活上还有困难,你就拿着这枚青天白日勋章去找陈诚,他是土木系的老长官了,会念及旧情的。这封信——你等到台湾之后再打开来看。慕容,你要答应我,不管我发生了什么事,你都一定要坚强。”
这算是在交待后事吗?明林慕容恍惚的看着面前的夫君,她的心里有千言万语想要说出来,可是她不能说,一个字也不能,只能咬着唇朝他重重的点了点头。
明清远拥她入怀:“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可是你别忘了共军都唤我作‘狐狸’。”
明林慕容紧紧的抱住他,紧得似乎想融入他的身体中一样:“你说过的,地有所不守,惟军是保。”
“可是南京不一样,和所有的城市都不一样。”明清远狠下心,放开她转身离去。
明林慕容抱住两个儿子对着他的背影大声喊道:“我在台湾等你!我永远都等着你!”
他的脚步一顿,良久才道:“好!”
嘹亮的汽笛声终于还是响了,滚滚的白烟骤然升起,渡轮缓缓开动。
重建的第十二兵团已经全军集合在江边,虽然阵仗远远不及淮海大战前的第十二兵团,甚至不如从前的整编第十一师,但是士气却是极高。
他的一生经历了这样多的战争,围剿红军、抗日、戡乱……枪林弹雨之中穿梭,已经快二十年了,作为一名军人,也许,死在最后的一场战役中,是最好的归宿。
望定面前的重建的第十二兵团,明清远朗声道:“独生子出列!有家小的出列!”
虽然很多都是独生子,都有家小,但是没有一人出列。
“好,好,好。”明清远频频点头,“这场战争,内有叛逆,外无援兵,但是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现在大势已去,如果你们想投降共军,便去吧,希望大家各自珍重。校长不是不关心我们,应知他有难处,不应对老先生稍存怨尤。”
三军将士声如雷动:“誓死效忠于明司令,死守南京!消灭匪党!”
“好。”明清远举起右手宣誓,“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二兵团司令明清远,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党先辈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匪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三军将士齐齐举起右手道:“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匪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十七日。”
渡轮越开越远,明林慕容站在甲板的扶栏边,望着他,一直望着。其实昨天晚上他和明清遐说的话她全都听到了,方才那段话里的弦外之音,她也不是不知道。
到底还是提前打开了那封信,上前写道:“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接读此信,勿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恩祈、恩和二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匆匆谨祝珍重。”
船离岸越来越远了,再看不到岸上的明清远了,眼泪突然就汹涌而出,明林慕容捂住脸哭泣起来。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初见他的那天,那是民国二十六年的元宵节,在南京夫子庙,她提了一盏花灯蹦蹦跳跳地来到他的面前,他蹲下来,伸出手缓缓抚过她的眉,微凉纤细的手指上仿佛有月光绽出来,他用梦呓一样的语气轻声说:“慕容慕容,慕其容貌,真是个好名。林慕容,你知道吗,你长了一双很好看的眼睛。”
很多年过去,即便再多一些年岁过去,她也会记得那一夜,那一夜,是最初的心动,亦是最后的劫数。
后来嫁给他,尽管知道他另有所爱,她也甘之如饴,更何况来日方长。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分别竟来得这么快……或是此去经年,或是,生离死别……
“我在台湾等你。”明林慕容喃喃自语,她流了那么多的眼泪,像是要将这一生的泪,全都在今天流个干净。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最初的打算是写到这里,然后就写2008年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就结束的,结果觉得还是有东西没有表达完,所以后面还会有一卷,估计下面一卷大概十五万字吧,XD
至于明清远,他抱着慕容,心里却念着小顾,不知道会不会被骂。但是我是这么想的,他的真爱给了小顾,他的责任给了慕容。对于慕容,他还有感动,否则也不会娶她的。
明清远的最终选择是慕容,因为已经负了小顾,若是再抛下妻儿,他会一辈子都受到良心的谴责的。
下面后面会写一篇番外,写大哥的呢,还是写林慕容呢?
PS:这一章里面借用、改编了N多国民党的话。
“这场战争,内有叛逆,外无援兵,但是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现在大势已去,如果你们想投降共军,便去吧,希望大家各自珍重。校长不是不关心我们,应知他有难处,不应对老先生稍存怨尤。”改自王耀武(原74军军长,山东省主席)带着十万大军对抗共军时候的讲话。
“原陆军第十一师师长明清远,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党先辈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饮,决心至坚,誓死不渝。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尤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匪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改自胡琏(明清远原型之一)石牌抗战时候的宣誓。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恩祈、恩和二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几年,即可有福,自有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改自戴安澜抗战时的家书。
、番外:明清遐篇 不记人间落叶时
01
都说上帝造人独一无二,偏偏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存在。
他和我有一模一样的面孔,一模一样的眉眼,一模一样的笑容。
我恨他。
恨他影子般的存在,恨他对三民主义的热忱,恨他抢走我的所有的一切,尤其是……她。
02
记得当时还小,三岁的时候,母亲携了我和弟弟回了中国。
父亲极是高兴,带了我们游历号称“远东巴黎”的上海。
有的人的记忆是从第一次耶诞节礼物开始,有的人的记忆是从第一个拥抱开始,但是我的记忆,却是从那一日开始。
那天中午,吃罢中餐之后,上了一盘荔枝。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荔枝,小弟尝了一颗之后,直接伸手去取了一把放入盘中。
父亲呵斥道:“看看你哥,再看看你!”
我心念一动,当即谦声说道:“爸,我是哥哥,理应让他。”
父亲显然是对我的这句话非常满意,将所有的荔枝都给了我。
这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头。
小孩子也有心计。
此后无论什么事,我都是一副谦逊温和的样子,如此这般,父亲母亲对我愈加的好。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先给了我再给小弟;做了什么坏事,挨打挨骂的也总是他。
为此我不免沾沾自喜——谁叫他什么都不懂?
到后来,年岁既长,中国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些岁月里,蒋委员长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先后与各路军阀斗法,把他们一一收为己用。这样一个乱世中的枭雄,小弟对他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他到二十岁时一定要报考黄埔军校当蒋委员长的学生。
听他这般说,我心中愈发不喜,他想去黄埔,想当国民党,我便偏偏去入了共Chan党。
没过多久,我遇见了夕颜。
03
其实夕颜长得很似一个人。
全家搬到北平时,母亲和当地大户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琅结成了手帕交。
不知为何,她长得极似琅姨,却比琅姨生得更美。
那一夜,我站在未名湖边看月,突然有人在后面拍我的肩膀:“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回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