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大中华1985-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获取最大利益,齐一鸣加紧了他手头的各种涉苏工作的准备和部署。
经过数年时间,齐一鸣已经在苏联国内培植了大量的势力,最主要的基干就是用红警间谍替换掉的重要政治人物,如纳扎尔巴耶夫、诺渥兹洛夫等军政要员。就是这些苏联皮中国心的高位者当然不足以完全撬动整个北极熊的形式,但也足够进展齐一鸣之后的一系列想法了。
这些人里,像纳扎尔巴耶夫这样的,在苏联解体后就是一个国家的实质独裁者,掌握各种重要的权力,威望和影响力一时无二,利用他们控制一些小国,都不在话下,特别是中亚五国,基本上在独立之后全都是雷同模式,领导人几十年都没有变化过,或者权力相对集中,这对于齐一鸣使用这种方略就便利得多。中亚五国是齐一鸣未来政治版图中的重要一块,要是扯什么“自古以来”,也能够说得过去。
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明目张胆地将中亚五国并入中国版图恐怕是不可能了,但是齐一鸣有其他的方式将中亚五国作为中国牢不可破的同盟以及战略腹地、原料获取地。中亚五国既定,就能有能力从陆地通往欧亚咽喉的中东地区,同时对于南亚也形成压制作用。对于位于大陆东侧的国家来说,中亚就相当于整盘棋局的棋眼部位,得之则活,可以玩的花样也就变得多起来。另外,从另一个位面的经验来看,只有可控且稳定的中亚才能确保我国的西疆地区和平和稳定,那些分离势力和恐怖主义活动,才能得到更好的遏制。
不仅仅是中亚五国,齐一鸣还把视线放在了更为广阔、资源更加丰富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当然这两块区域想要控制下来,绝对比中亚五国的难度要大许多。这些区域都是俄罗斯所直属的地区,而不是加盟共和国之类,当地的居民主体也是之前移民过来的俄罗斯族,不具备什么必要的分离情绪,都给齐一鸣的行动带来了困难。
齐一鸣想的办法是多管齐下,第一在高层政治层面,确立这两个地区与俄罗斯联邦的分歧,比如价值观的诧异,两个地区如果都希望保持社会主义体制,而俄罗斯是一定且必然会抛弃苏联这个架构,转而投身资本主义的,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分歧对立的借口。再者,如果民众广泛的反对,即便齐一鸣能够完成西伯利亚和远东两个地方的独立,之后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不会顺利,而且还会经常面对反‘攻倒算,使得他控制的这些政权不厌其烦。解决民意的办法也有,首先就是强制性地但秘密地建立心灵信标塔,灌输给当地人偏向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对独立自主的推崇。软一些的就是,秘密地在这些地方进行宣传,比如开设特别的俄语广播频道,通过经济影响改变这里的人心等等。
这些事情齐一鸣很早就在做了,不过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齐一鸣在东北搞的边贸,已经持续了数年的时间,就是为了服务于一系列齐一鸣的战略的。
齐一鸣有时审视另一个位面中苏联崩解的过程,觉得苏联的完蛋太过迅速,而且没有什么血雨腥风相伴,考虑到战斗民族的性格,这简直是都些不可思议的。当然某些人会把“大势所趋”、“终极真理”之类的东西套上来,说任何动用武力想要维持苏联的都是不得人心且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会被历史的车轮立即碾碎压扁的。塔曼师开进莫斯科,却最终上了叶利钦的贼船,跟在苏共对这些士兵们冷淡而不闻不问的时候,叶利钦多次前往慰问他们有关。其他地区的军队也大都接受了苏联瓦解,俄罗斯从苏联的**上重生的事实,或许他们真的被迷惑了,认为苏联真的维持下去了,而就连上面的人都打算出卖国家,他们这些大头兵也没必要为了什么高大上的概念付出生命。
苏联的解体不能是一帆风顺而且和风细雨的,就像是东欧的情况一样,齐一鸣会让苏联彻底毁灭,但又不会让苏联毁灭得那么低能和缺乏尊严。一场红色力量跟西方支配下的走狗的较量,会足够牵挂人心,同时也向世人展示gc战士绝对不是不经过战斗就会认输的,社会主义阵营也绝对没有就此****,算是震慑一下西方。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技术性问题,那就是苏联可是有上万枚核弹头的,打内战不要紧,可是打着打着出了真火,或者那些不负责任的将领出其不意,最终搞出了核大战,就是齐一鸣玩火**了,所以为了给这种后果上一个保险,齐一鸣还要对战争进行的形式进行控制,烈度要压抑在一定的水平之下。
为了应对苏联的形式,齐一鸣也部署好了自己的红警军团,随时待命保卫国家的利益和处置危机。经过多年的储备,齐一鸣旗下红警军团单陆军就有120万之巨,分为十个集团军。这十个集团军120万规模的部队,很有可能是地球上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了,不仅装备大量99坦、mifv多功能步兵车这类机械化武器,甚至还有大量的天启坦克、收割者机甲、百夫长攻城机甲等超时代的武器。
不仅仅是陆军,齐一鸣手中的海空军也形成了颇为壮大的规模,只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pla的海空军就已经足以对红警军团形成支援,所以他们是否还有发挥空间,还值得商榷。


 第385章 385 战争的前奏

在正式戴好餐巾、拿起刀叉开始瓜分苏联这块巨型蛋糕之前,齐一鸣还有一件事情要完成,这件事关系到中国在中东地区与美国争夺影响力和存在感,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战术影响力和威望。这件事情就是海湾战争!
这一桩公案其实各种因素纵横交错、错综复杂,两伊战争期间,以沙特、科威特和阿联酋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向伊拉克提供了300亿美元的贷款和物资,支持阿拉伯兄弟国家抵抗伊朗。不过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方面却想要赖账,“两伊战争,是它同伊朗进行的一场圣战,是为抵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输出,是为了保卫阿拉伯民族而战,并为此而流血牺牲。伊拉克所欠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的贷款是伊拉克人用鲜血换来的信贷,科威特等国应从阿拉伯团结的利益出发,一笔勾销这些债务。”
这种圣战理由自然不可能让科威特等国一下子放弃这么大规模的借贷,况且伊拉克同样是产油国,攒个钱并不困难。不过这里又出了第二个问题,两伊战争结束后,国际油价进行了一轮新的调整,从每桶20美元跌到了14美元。这一下子使伊拉克的收入损失了几十亿美元。伊拉克认为,油价的下跌是海湾国家和美国的阴谋,科威特、沙特、阿联酋等国不遵守欧佩克提出的最低建议价18美元,大规模超额出口石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扼杀伊拉克,摧毁伊拉克的经济基础。
之后,伊拉克外长阿齐兹在给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卡利比的公开信,点名抨击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大量超额出口石油,损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利益,甚至将矛头主要对准了自己的邻邦科威特。
信中历数科威特的罪状,包括跨界开采伊科边境的鲁迈拉油田,偷采的石油价值达24亿美元;两伊战争的第一年,科威特还把军事设施修到了伊拉克领土上,认为一种对伊拉克进行军事侵略的行为。
阿齐兹在信中声明:“我们也只能由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谁明目张胆地信奉这个政策,谁支持、鼓励这个政策,谁就是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反伊拉克、反阿拉伯民族计划的部分执行者,因为执行这项政策的时机正好与以色列和帝国主义者向阿拉伯世界、特别是向伊拉克发出威胁的时刻相吻合。伊拉克像所有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一样,其主要收入来源受这次石油价格暴跌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我们又怎能够应付这个严重的威胁呢?怎么保持力量平衡呢?伊拉克曾成功地确立了这个力量平衡,但为此伊拉克在战争期间储出了它所能付出的一切代价。此外,这项政策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解决生死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阿拉伯民族之际,科威特和阿联酋政府究竟打算给它奉献什么样的前途?它们在为什么样的政策、为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而卖力?”阿齐兹在公开信中说:“科威特政府对伊拉克进行了双重侵害。首先,它侵占了伊拉克一部分领土和油田并掠夺其国家财富,这种行为几乎无异于军事侵略;其次,在伊拉克成为帝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凶恶威胁的目标时,它又蓄意窒息伊拉克的经济,这是一种与军事侵略具有同样危害性的侵害。”
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