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大中华1985-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常登陆/反登陆演习还是打得异常火热的;虽然ple口bf实际上是一家人;但真的对练起来也不会讲情面的。齐一鸣认为这样很好;如果演习还要预设结果;一本一眼地照本宣科;而且还像酒桌上一样你谦我让的;那还打个p仗。只有尽可能还原战场环境;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操演;才可能真的从技术和心理上让军队成长。以色列国防军进行演习的时候;常年喜欢把自己的部队逼入绝境;这样才造就了以色列在敌人环绕的中东仍能够保持存在的可能。逆境使人成长;并不是一句空话。
从杰绪市离开;齐一鸣再度用冷冻空间的转移能力回到了京师。在这两年他倒不认为天朝还有什么较大规模的海战;单纯就海军而言;天朝绝对是现今第二大海洋强国。不过因为国家海外利益尚且有限;中国的海上权益主要集中在南海地区;下一步战略上准备西出印度洋;不过这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
相对来说;为了应对一段时间后那北方巨熊的倒下;plar勺陆军和空军处于比较紧张的拉练和准备之中。齐一鸣自己都多少有些忐忑;他不知道自己制定的那个计划;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所以最坏的打算也要做好。
陆军本身在建设2个集团军;已经是一支相当庞大而可怕的力量了。若是再加上齐一鸣私蓄的红警军团;那么苏联只要不动用核武器;在宽阔的西伯利亚还是逶迤的远东地区;两国如果爆发冲突;齐一鸣深信pl获取胜利。
自然;齐一鸣也不会单纯地设想苏联不会使用核武器;他的解决办法虽然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但是也能够最大限度内的解决苏联庞大核武库对自己的威胁。一方面;他不相信苏联有能力在自己祸乱毛熊家之后能够控制所有的核武器;所以能够产生威胁的只有一部分。
首先;构建绵密而高效的反导系统势在必行。另一个位面中;美国到哪里都想要撒下一套thaad之类的反导系统;美国佬对于核弹、洲际导弹的恐惧绝对是现实的。虽然谁也不确定各种反导导弹能够起多大的作用;但是至少美军有了这些东西;心理上的忧惧就没有那么强。
更多的预警卫星、预警雷达可以帮助中国提前发现苏联发射的导弹;并提供准备时间进行拦截。再就是;在更多的战略要地部署红旗-19、红旗26之类的反导防空导弹;形成可靠的反导网。
齐一鸣也不觉得苏联的核攻击会完全是以导弹的形式;苏联打造了大量的核载具;包括图22、图6等战略轰炸机;不过对付这些东西;反而比对付洲际导弹要简单一些。至于海基的战略核武器;台风级的威胁更大一些;而其他的核潜艇只能近中国海域才能发射;这个也是有办法可以防御的。
战略局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投入到齐一鸣的狂想之中;一丝不苟。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齐一鸣的狂想真的成为现实;那么未来中国一定取代苏联之前的位置;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之一。齐一鸣则更多是像翱翔在穹顶的猛禽;随时等待扑下来啊;掠取自己的猎物。


 340 东北边贸

进入夏季的绥芬河跟全国各地没什么两样;燥热得厉害。不过比气温更热的还有一个东西;那就是中苏边境各种合法或者不合法的边境贸易。虽然三年前一场发生在距此地数千公里的战争重创了本身就比较冷淡地中苏关系;但是在戈尔巴乔夫指导下苏联已经缓慢地从与世界各国对抗转入;调整自身;而苏联也尤其不想再跟打败了自己一次的中国再打一场战争。
其实自八十年代初;中苏关系回暖;边境上各种易货贸易就已经渐渐显露出雏形;甚至在边境战争发生之际;由于两边都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所以这里的人们仍旧是做着他们的生意。而之后双方和谈后;苏联也没有在贸易等问题上找中国的麻烦;随意这里的贸易就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战略安全局特工刘强这个时候来到了绥芬河;原本在他想来;这样一个边境小城应该荒凉的多;就像是小说里龙门客栈之类存在的地方;但是直到他亲眼看到这座小城;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
虽然绥芬河确实很小;但是繁华的程度甚至可以比得上一些省会城市。这里街道上没有太多高层建筑;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小楼;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商铺;很多是餐馆、小旅店;然后就是各种各样商品的批发店。这些批发店基本上都是私人业主经营的;除了东北本地人;一些南方之前发家起来的个体户也纷纷前往边境经营边贸。
绥芬河市郊也有一座规模更大市场;虽然也比较简陋;就像是一个大顶棚围起来的菜市场;但是那里出货进货的往往都是更有实力的商家;甚至不少是国有企业、地方企业的销售代表。这座大市场是前年落成的;每日在那里成交的商品金额;甚至比得上周遭一些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着实吓人。
作为战略安全局的特工;刘强来绥芬河自然是执行任务的;他也有人接应。在一家批发文具的商店中;刘强与店主对了暗号;接上了头。
“第一次来绥芬河?”身为暗桩的店主笑呵呵的;一点都没有特工的样子;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个体户商贩。他一口温州口音;貌似是从浙江跑来做生意的;像他这样的人在绥芬河还有不少。
刘强猜测这个店主八成是一个cct;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的工作;但被组织吸收;经过严密的背景调查;没有经受过特别复杂的训练;像这位店主的情况;如果上面用不上他;他可能一辈子都只这样做生意。不过定期会有一笔钱打入他的账户;这代表他还是雇佣状态。一旦有任务需要他执行;那么他就被激活。通常这样的情报人员不会从事特别复杂的任务;但往往很难追查到他们为谁工作;所以比较安全;而且这种情报人员能够在很多情况下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想这样一个边境上城市;大部分人都不会经常过来看吧。”刘强道。
店主笑哈哈地道:“虽然小了点;但是这里还是别有风味的。人来人往;倒是很热闹;而且特别好赚钱;娱乐上也不错;嘿嘿;兄弟要不要老哥我带你去转转;这两年绥芬河繁华了;好多毛子妞跨过边界来这边做工;当然也有做那个的;偶尔尝尝不一样的也好。”
看着店主猥琐的笑容;刘强不禁摇了摇头;问道:“边境管得那么松吗?”他作为情报人员;本能地对这样的情况皱眉;如果有人能够如此轻易地穿梭边境;那么一定会进来一些比较危险、会惹麻烦的家伙。
店主道:“说松也松;说紧也紧。咱们的人怎么过去都没事儿;但是苏联那边想要过来就麻烦了。这边防据说很有来头;专门给一些老毛子有权有势的发证件;允许他们过境做生意;一般的毛子就过不来。至于那些大洋马;呵呵;倒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类型。她们有很多人就是在绥芬河赚钱;赚了钱还回去;等花完了之后再回来赚。”
刘强点了点头;问:“边贸都是易货交易么?”
“倒也不全是;头些年基本上就是货物换货物;咱们那些杂七杂八的衣服、副食品换苏联那边过来的化肥、各种用得上用不上的机械。后来;市场上卖的东西多了;家电、小商品之类的绥芬河都有了;很多毛子就收咱们人民币了;现在基本上在这里用人民币交易都可以;据说过了边境那边几个苏联城市也小幅度通行人民币了;卢布在咱们这边买不着东西;而人民币可以;所以人民币就成了紧俏的了。”
刘强也知道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一个货币的信誉度不仅仅有关其币值的稳定;而且还与能够消费的商品有关。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国际货币;一方面的确是美国的国际地位加上去的;而另一方面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使得人们拿着美元能够买到基本上所有想要的东西;自然就更受欢迎。
在这里情况也差不多;自中国的工业生产水平提高之后;市场上就有了大量的消费品;而如纺织品、日化产品、食品、家电、小商品等都是苏联远东地区相当难获得的产品;而且这些商品还基本上都是生活必需品;人人都要消费;卢布不能买到这些;但是人民币可以;所以自然人们就开始习惯使用人民币进行消费。反正纸币上都有阿拉伯数字;也知道多少。
另一个问题就是;卢布这几年随着苏联的倾颓也不断地贬值;也许捂在手里睡一觉第二天就损失很多;没有商人愿意吃这个亏;所以即便是一些远东地区的苏联官员搞官倒;都放弃卢布储存人民币;至少能够保值。
此时边界另一侧的苏联远东很像是另一个位面中国景象;也许严重得多;很多官员不务正业;而利用自己的权力大搞权力寻租。比如说一些地方官员、苏联国营企业的厂长;他们都成了偌大的利益链条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