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的肚子。'。。'
就在这时,岸边出现了一个人影。原来是要到了煮晚饭的时间了,那个人是来淘米的。
这时,A突然对岸边那人大喊道,“快看,有龙。”那人起初便不信。真的有龙,我们三人都叫道。那人抬起头,望向空中,埋怨说,“哪里呀,看不见。”
“就在那边。”A伸手指到。那人还是说看不见。
这是B突然发话了,“我曾经听妈说,龙是不能指的,一直它就会消失。”
顿时,突然空中发来一道很刺眼的光,等我们睁开双眼,“龙”已经不见了。
当时我们突然感觉有点失意,甚至埋怨A为什么要指给那人看,又埋怨B为什么不早说。就在我们悻悻然准备上岸时,在正东方很远处眩出一道光,我们又看到了龙的身影,但很模糊。慢慢的,它消失在东方。他好像是来跟我们道别的。上岸后,我们曾经讲给很多人听,但一般人都认为我们合伙骗他们。
当然也有相信的。一是B的妈,还说我们会有好运气。但又说因为A指了龙,就不会有好运气了,还有可能碰上一些霉运。二是我们村一个最老的老人,他说他相信有龙的存在。他跟我说,你想想看,中国自古把龙作为图腾(他说的是土话,但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在十二生肖里,别的动物都是存在的。这说明中国自古就有龙。
不管怎么样,因为眼见为实,我是相信有龙的。
后来想想,我真的觉得自己撞上了好运。那年,我竟然被全市最好的高中录取,直至后来读大学,到现在读研,感觉自己基本上一帆风顺。而那个A就比较惨了,初三读了两年,后来拿钱买了一个极菜的高中,然后高三又读了三年,实在没办法,只好又拿钱买了一个更加菜的大专。至于B,在一年夏天,他妈意外去世了。村里大多数人认为他妈泄露天机,得到了惩罚。现在B过得不是很如意,基本上是一个街头小混混。村里干部怕他可能会闹事,就硬把他拉去参军了。不管怎么说,我觉她妈似乎真的有点通灵异之物。
其实以后我经常去找一些关于龙的传说,龙的来源之类的文章来看。《辞源》里说:“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辞源》只是谈到它的奇异性,并没有说道它的存在性。在这里特别要提到《飞碟探索》,我曾经在这本杂志上得到过好多材料。它讲道,从古到今确实有很多人见过龙。据记载,黄帝的一个女儿是第一个见过龙的,所以第一副龙的图便是黄帝的女儿所作。
其实我想,龙的形象在中国自从诞生以后,在我们心中龙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确定的。所以。从古到今,刚好碰上一些人见过龙,又刚好其中有几个是画家,于是就有了龙的具体的形象,可是龙形象却始终如一,这说明仅有的几个画家看到的是差不多的。遗憾的是,我不会画画,当时又没有相机,否则我现在肯定是名人了。
“工科生就是和文科生在叙述上有些差别,叙述的略有生硬。张琳比他叙述的生动多了。这个说的也太玄了。居然河里还飞出什么‘布’?这个是不是《西游记》看多了?”我打趣的对李兜说道。
李兜脸上倒是没有什么笑容,只是说这样的叙述才够真实,不至于写意的太过书本化。
随后李兜将笔记本翻过一页,开始讲述下面两个有关龙的故事……
第六十一章 故事继续(下)
看来李兜笔记本上记录的故事,全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也许为了尽量还原实际,所以她的记录也是第一人称。后面两个故事同样是这样。
我出生在广东湛江雷州的一个小镇里。我读高中的时候,记不起当时是上课还是放假了,但很清楚地记得是下午四五点钟左右。因为当时我还在农村,一般我们农村人五点半就吃饭了。我当时看到龙之后不久就回家吃饭了。
我们村高中面积并不大,所有的教学楼也不高只是一层,旁边村民的房子也不超过四米。我当时就在学校的唯一间小卖部里买东西。当时小卖部里只有老板的儿子。我买好东西之后,偏偏很不巧下起了雨。所以我就只好在小卖部里坐着等雨停了再回家。
这场雨下得大约只有十分钟左右。雨一停,我马上就走出小卖部,可是,刚走出几步的时候。我眼睛斜视到在大约向上斜45度左右的上空,有一条金色的龙在缓缓飞行!我不知道用飞行来形容恰当不恰当,但是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那样。它的飞行高度大约是三四百米高。而且当时龙飞得很慢,更像是一种“飘”。我可以清楚地见到它像蛇一样匍匐前进,只是身体没有动,龙头探在前面,后面的身子都是弯曲的,而且还看到它身上有鳞、有爪子,龙尾时不时的前后摇摆。它全身呈金色,不是那种很正的金色,正确来说应该是偏铜色。龙的样子并没像一些图画中所画的一样驾着云彩。因为在我看来它飞得实在是太低了。
当时我大约是看了十几秒钟,后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跑进小卖部告诉那个老板的儿子,叫他出来跟我一起看。因为当时我也想多一个人,可以证实龙的存在。可是我跑进去告诉他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死活不相信。也就没有跟着我出来。
那时候经济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农村有电视的都是少数,更不要说有手机、或者是照相机之类的东西了。小孩子都有炫耀的心里,我第一个见到龙,当然想告诉更多的人这件事情。于是我只好自己又跑了出去。结果我跑出去时,还能清楚地看到龙在前进,但是能明显的感觉到,龙的前进速度快了不少。过了不到十秒钟,它就消失了。
直到现在,连我自己也不相信当时看到的情形。那时的情况真的太清楚了,我能确定没有看花眼。所以应该不存在幻觉的成份。但如果说是,我看到的是其他物体,那它长得也太像传说中的龙了。
到长大后,我对这件童年的记忆一直感到好奇而又印象深刻。可是每当我和其他人说起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当荼余饭后的话题来说说玩罢了。
“鹤哥,第二个说完了,该最后一个了哦。”李兜对我说道,随即又马上开始拿着手里的笔记本念了起来。
1944年8月,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和渔民老丛来顺、谢八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出江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和我们一同出江的还有4只船、10多个人。
这天早晨,我们的船只行进到了牡丹江南岸,突然发现陈家围子村后头围了许多人,估计要比陈家围子全村人还要多4倍。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一听这消息,我们既兴奋又紧张,我父亲说:“鱼上不上网也不差这一会儿,走,看看去!”5只船上的10多个人就全上了岸,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
一看那场景,把我父亲那样的老“鱼鹰子”都吓呆了。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陈家围子的人用柳条子在它身上搭了个棚子,算起来得有20多米长。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我们哪东北土话叫马蛇子。
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
陈家围子大概只有20多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