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李逸帆也正是看准了这个机会,才打算接手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之后,靠着自己从日本搞来的那些技术,和这德国人和日本人拼拼刺刀的。
毕竟从日本人哪里搞来的硼化钢,以及金属镀膜,还有粉末金属冶炼技术,也算是够先进,虽然不一定能够生产的处,比肩德日的顶尖级别的特殊金属。
但是在民用级别的中高端市场,总是能够和他们拼一拼的。
这一块的市场,别看每年国内的用量,不过才七八百万吨,和宝钢,鞍钢那种动辄年产销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规模根本没法比。
但是关键是利润实在是太高,就好比宝钢和鞍钢出厂的普通钢板,一吨算下来利润也不过就是几十块,甚至十几块,最惨的时候也就是一块几毛钱。
可是这种特殊钢,尤其是那种超硬不锈钢,这样的刚拆,如果你找对了门路卖出去的话,呵呵,每吨的利润,最起码也得是千把块,甚至是上万块的。
所以这利润比起来就有了上千甚至是上万倍的差距,这才是李逸帆所关注的。
但是现在他的厂子还是初建阶段,还没有打响名头,而且今后就算是进入到这个市场里面的话,因为你是势单力孤的新鲜人,而且还动了那些传统强企的蛋糕,所以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面临被围剿的局面。
所以如何打开市场一直地困扰他的头疼问题,而现在杨玉河居然说,晚上去见个客人,而搞不好,这个客人,就是自己今后能够打开特殊钢材市场的关键,你说这样一来,他李逸帆如何能不感兴趣。
所以吃完了饭之后,李逸帆就立马回到了自己下榻的酒店,回去好好的梳洗了一番,晚上直接来到了杨玉河下榻的省委招待所,接上他,然后直奔市中心的一家酒店驶去。
杨玉河这次也是没带秘书,也没带司机,就坐的是李逸帆的车,来到了市中心,在杨玉河的指点下,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大厦,然后停了车。
李逸帆下了车一看,不由得一愣,大厦的上面,有一个霓虹小灯串联起来的大字:铁路大厦!
我去怎么来到这个地方了?难道杨叔叔晚上要见的那个人是来至铁路系统的?一想到这些,李逸帆的心头就是一阵猛烈的跳动。
确实哈,如果能够和铁路系统的人搭上关系,那自己今后的路子可就要好走的多了。
要知道这铁路部,在国内可是名声在外啊,中央那么多部委里面,就这铁路部是最独树一帜的。
国家的部委过了去了,排名最前面的三个权利最大,外交部,国防部,发改委。
后面的几个也都权利不小,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事部,商务部等等一个个也都是实权单位。
而这铁路部按照人们的正常理解,应该是属于交通部的下属单位的,可是在华国,奇就奇在,这铁路部,居然是独立于交通部之外,甚至是和交通部齐名的一个部门,甚至按照排位,还要比交通部高一个级别。
此等奇事估计也就只能发生在华国了,毕竟谁让当初建国之初,国家那么困难,连铁路都只有不到一万公里呢?
后来国家为了打理发展经济建设,再加上建国后,大量的裁撤部队,于是这些退伍军人,就都被编排到了铁路部,成了筑路工人,然后就是大建设时代。
于是铁路部,就这样的发展了起来,后来就正式成了国家中枢的几大部委之一。
而且按照现在的规模,甚至已经成了国内诸多部委里面最独树一帜的一家,有钱,有权,有自己独立的经营路线,门下还有上百万的员工,就算是和能源部的几大巨头比起来,人家也是不遑多让。
再加上国内独家垄断的政策,这铁路部,虽然对外是年年喊亏损,可是却也据对是非肥缺单位。
这些年来铁路部的建设步子迈的可绝对不小,而今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铁路部,不光是修铁路,而且还会修各大城市所急需的地铁,每年下来,他们需要的金属钢材,绝对是不少,而且就算是在特殊钢材这一块,他们也用的是大头。
如果能够和这么个部门搭上关系的话,嘿嘿,那自己家的那个钢铁厂,今后还用的着,怕没有销路吗?
一想到这些,李逸帆的心肝脾胃这时候都跟喝了琼浆玉露之后一般,舒坦的不得了。
跟在杨玉河的身后,两个人飘飘然的进了铁路大厦的大厅,然后在迎宾小姐的带领下,上了电梯,直接来到了顶楼的餐厅,进了一个包厢。
李逸帆跟着杨玉河身后进去的,等到杨玉河闪开了一个空档,李逸帆看清楚包间里面的情况的时候,不由得是大吃一惊,因为出现在他眼前的那个人,可是让他在眼熟不过了。
这不正是,明年就要上台,然后最后因为搞高铁而大出风头的那位王部长吗?
当年他因为高铁一事可是出尽了风头,可是最后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栽跟头也栽在了那高铁上。。。(未完待续。。)
973。 粉丝最多的贪#官
“哎呦,杨书记你来了?”
包间里的几个人都站起了身,包括那位王部长,不过现在的他还不是铁路部的正式部长,他上任,也是在今年的两会之后,也就是在明年,他才会正式的成为铁路部的部长。
但是现在他基本已经内定了,明年铁路部的部长的位置,在官场上,是没有秘密的,所以大家对他也都是非常的客气。
就正是大家对杨玉河同样很客气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明年会成为北省的副省长,而几年之后,如果不走错路,就会接任北省一把手的位置一样。
在包房里,可不光是有这位王部长,还有省城铁路局的一把手沈局长,看得出他是王部长的心腹,所以才会一同出席这次的酒席。
省城铁路局,可是国内几大重点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也是铁路部下属的几大重点分局之一,而这位沈局长,也正是这位王部长出任铁路部的副部长之后,提拔起来的,所以算是他的铁杆心腹,出席这次的酒席也是不为过。
一般铁路上的政客,和地方上的政客是没有多少交集的,但是毕竟今后杨玉河要主管北省的经济发展,而省城又是整个北三省的交通枢纽,所以以后难免会有和铁路方面打交道的地方,所以这次酒席的主要目的就是联络感情。
而且酒席上还有两位未来会成为一方大员的角色,所以大家互相捧场,也是必然的。
更何况王部长也知道这杨书记背后的关系。对于这样的官员。他当然是努力逢迎。想要交好的。
他能够从当初的一个普通铁路工人,走到今天副部长的位置,靠的还不是他娶了个好老婆?
只不过他的岳父,现在已经不再了,深明官场晋升之道的王部长,可是知道有一个好老子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和杨书记这一见面,更是显得分外的客气。
按理说他的级别。可是要比杨玉河高上半级的,但是他在杨玉河面前,却一点都没有摆出上级的架势,反而是以平辈相交,这样一来包间里的气氛就很是融洽了起来。
两位铁路方面的大佬,没带太多的人,就连秘书也没带,杨玉河也是一样,这样一来,李逸帆就成了屋子里最小的一个。所以这端茶递水,倒酒上菜。搞活气氛这些活就都要交给他来。
还好这家伙平时也是久经历练,非常熟悉这酒桌文化,所以很快就把这包间里酒桌上的气氛给搞活了起来。
就连王部长和沈局长对这个杨书记的小侄子也是有点刮目相看,最开始的时候,当他们听杨玉河介绍,说这个年轻人是他的侄子,今天开车送他过来的时候,也并没太多的在意。
可是后来李逸帆这么一表现,他们也不由得是多看了这个小年轻几眼,这个小家伙,年纪不大,嘴巴挺甜,一口一个叔叔伯伯的叫着,而且还特别有眼力见,是个不错的小伙。
而李逸帆则是一边在旁边,小心的伺候着这几位大佬,一边已经是神游天外,想起了当年关于这个王部长的一系列传说。
十年之后,当这个王部长,因为高铁的腐败问题下马,最后被判了个无期,还有他搞出来的高铁,事故频发,后来更是频频减速的时候,无数人都指着这个倒霉蛋,在骂他的八辈祖宗。
可是再往后,但凡是明白了一些事情真相的人,就不会那样看了,尤其是了解我国高铁发展历史的人,就都不会这样的看待这个人了。
刚开始李逸帆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那时候的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子加愤青,每年回家的时候,遇到一票难求,在看看那空空如也的动车,高铁一列列的在铁路上飞驰而过的时候,他也曾经痛骂过铁路部,痛骂过眼前这位王部长。
可是当到了后来,高铁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