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转人生-第1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李逸帆是没有往这方面想的,可是后来和杨玉河还有夏青禾他们一起吃了一顿饭之后,他的想法突然就有了一些改变。
再加上后来那个老杨,就是他从京城师范大学请来的那个杨长生,三天两头的在他的耳边,叨咕这自主办学的好处,还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说法,也是把他给磨得够呛,最后他只能是无奈的点头同意了老杨的决定。
不过他也花了红线,他当初办学校可就是为了足球学校而准备的,至于那什么自主招生的技术学校,他考虑的并不多。
如果老杨想要办,那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老师什么的他要自己去找,而且自己在这几所学校的投入方面也不会很大,他最好自己掂量着办。
老杨倒是乐呵呵的答应了,李逸帆也就没多想,不过在临走之前,他还是给老杨留下了第一笔一年的三千万的开销,老杨给他做了 保证,这笔钱,其中最起码有两千万是要花在足球学校的孩子们身上的,至于剩下的一千万,才是他办学的经费。
现在已经有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这老杨把这学校折腾的咋样了,所以李逸帆想要过去看看。
他最先去的就是位于省城的这家足球学校,这家足球学校的根底很不错,杨玉河专门给他批得地方。
其实就是在城北区的一个工人文化宫,这里因为经营不善,早就已经倒闭了,作为区里的产物,一直荒废在哪里。
和南方的诸多经济发达的省会不一样,这些年来,因为省城重工业产业破产倒闭了很多,造成工作就业机会大幅度降低,导致了大批的人口外流,而成为人口流出大市。
所以省城的房价一直不高, 也不缺地,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全国都在为房地产而疯狂之后的最初几年,都是这样的情况,一直要等到2008年,国家砸下来四万亿之后,省城的房价才攀升了起来,在那之前,省城的房价一直是处于趴窝的状态的。
像这样废弃的工人文化宫,在省城有很多,占地面的都不小,属于市里的文化单位,可是这几年来,省里的文化单位,都没心思来经营这些地方。
本来 工人就 越来越少,上面的拨款也不多,再加上这里的地理位置也不算很好,没有什么 太好的商业价值,就算他们想要经营,也根本没有经营点。
几年下来,这个工人文化宫是连年亏损的状态,分管的文化单位,甚至连翻新维护的钱都不愿意拿。
现在在杨玉河的示意下,把这里贱价处理给了李逸帆,那个文化单位可是乐不得的甩掉这样一个大包袱。
而李逸帆对这地方, 也还很满意,这工人文化宫,以前是属于省城第一机车厂的,那是个造火车头的单位。
后来几经改制,那个单位因为经营不善,被滨城的北车和吉省春城的机车厂给分了,单位老摊子就甩给了省城政府,省政府又把这些地盘分了分,最后这个文化宫,才分到了那个文化单位的手里。
这里面积很大,前面有一个大院子,后面是前苏联式的一个老式的礼堂式建筑,灰色的水泥外墙,年龄有几十年了,但是因为那时候的人用料很实在,所以这幢老楼尽管年龄不小,可是却还很结实。
后面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以前是机车厂的放材料的地方,现在成了他们的私人地方,倒是很适合改成足球训练场。
虽然面积没有滨城的那个足校的大,但是在省城来说,这里的规模可绝对不小。
李逸帆到这里的时候,这里正在进行紧张的改装过程,后面有人在平整土地,然后打算在上面铺设草皮。
而前面的那个大礼堂,则是会分成很多个小房间,给孩子们上课使用。
在前面的另外一个空地上,还在建设学校的宿舍和食堂。
按照老杨的设想,这所足校里,将来最多要容纳三百人,后面最起码要改出十块训练场才够。
原本他很担心哪里的土地面积不够用,但是后来巴西的足球训练教练一来,就直接把老杨的计划给改了,因为他认为那地方用不着弄成大场地。
大场地有一块就够,大家轮着用,而其他的全都建成小场地,因为对于这帮小球员来说,用小场训练,效果会更好。
因为小场地,可以更好的训练球员们的教法和技术,还有配合意识,这就是场地小的好处,你必须在小空间内,做出合理的动作来,要不然一个错误就会贻误战机。
而这些却都不是国内的技术教练们所能想得到的,事实上即便是到了现在,国内也还没有专业的技术教练。
更多的教练,都是战术,技术一把抓,上来 就先让学生们去跑圈,跑完圈之后,再把一个个动作,拿出来分开来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技术能好才有鬼呢。
而这帮巴西请来的技术教练的风格,则完全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以赛代练,之前会告诉你这个技术动作的要领,至于学不学得会,则是完全要靠你在实战中去自己体会去的。
李逸帆对他们这种培养理念很是满意,而这学校的改装进度,也很快,按照现在这样的 速度,大概几个月之后就能改好。
到时候,他们和市里的收养单位谈好的一批孩子就会被送过来,大多都是五岁以上,身体健康,没人愿意收养的孩子,甚至有很多还是流浪儿。
这些孩子,将会在这里成长到十八岁以后,至于后面他们到底能不能成才,那就要看他们自己努不努力了!(未完待续。。)

1390。吸引人的校园环境
新书《警路仙途》已上传,请大家多多帮忙收藏,点击,推荐!传送门在书页下面!新书下月初上架,蚂蚁恳请各位书友,帮忙留下几张月票,老书是不需要了,但是新书急需大家的支持!
*******************
省城看了个大概,然后李逸帆就直接回了滨城。
省城的学校的进度,还比较慢,相比较而言,滨城这边,就要快得多了。
之前接手了滨城的铁路工人俱乐部之后,他们就算是有了场地,虽然在银州边上的教学场地,还在施工,但是这并不影响,铁路工人俱乐部这边已经开始正常的授课教学了。
当然现在开始的教学,也是以足球未足,至于另外的职业教育学校,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怎么说也要等到银州边上的教学场地建设完工之后,才能开始办学。
不过杨长生对学校的建设已经有了初步规划,这老头别看六十多岁,可是说到搞应用教育,实用教育,可是热情高涨。
李逸帆这才一回到滨城,这个老头就找了过来。
“小李,这资金好像有点不够用啊。”
老头的笑容有些诡异,李逸帆看了之后,感觉自己的头皮有点发麻。
“不是刚给了三千多万吗,这么快就用完了?再说那些小球员现在也用不了那么多钱吧?”
李逸帆想起自己之前走的时候,好像是刚刚给了这老头三千万。让他花的,不过其中两千万是用在那些小球员身上的,还有一千万才是可以给他自由支配的。这么快就用完了,他感觉有点吃惊。
“额。。。不是这样的,其实主要是咱们的后继计划,如果只有这一千万的话,可能有点支撑不住,毕竟咱们的园区开的很大,不光涉及到足球。还有专业的技术学校,这段时间,我大概跑了全国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所谓的技术学校,对他们哪里的环境,有了了解,我觉得他们哪里的情况。确实不是很好。所以我觉得, 咱们不能走他们那样的路。”
老杨是搞教育出身的,对教育很是有自己的见解,他这么一说,李逸帆还真是不好反驳他, 只能点点头,问他说道。
“那杨老你考察了这么多地方,到底有什么想法。或者你具体建立了一些什么计划没有?”
“嗯,是这样的。我这次考察的地方主要去了京城,东山,还有辉南等等全国的很多地方省市,主要考察的就是技术学校,和招生市场。我观察了一下,现在京城的新西方在英语教育方面做的很好,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市场还有潜力可挖。最近一些年,国内的经济增长迅速,而很多富起来的家长们,并不满足于让自己的小孩在国内接受教育,很多都想把孩子送到国外,这就造就了这英语培训市场的火爆,还有 就是各个大学,对英语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尤其还设立了四六级的考试制度,这让很多英语不好的学生们,也会为了政绩的毕业证而去这样的机构进行培训。虽然我是很不赞同,国内这样的英语考试机制,但是没办法, 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而咱们后面要办的技术学校也很费钱,所以只能从这方向上找补找补。”
老头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一个初步见解,李逸帆倒是对这老头的想法感到很惊诧,原本以为这老头就是一个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