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这一次他真的明白了谁是真正的朋友。就像杨度说的那样,再让他想着怎么取得英国的认同,再让他按照英国的模式建国,除非他脑袋秀逗了。
“杨兄,外面那些记者的情况怎么样?”
东帝汶警察厅长杨文浩一只手放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插在口袋里面:“咱们这里步步示弱。藏南的事一出来,他们都在赶往新德里和北京,除了一部分英国人安排的记者还留在这里,其他国家的基本上走的差不多了。”
吴家涛点头:“好!非常好!明天你把港口都给我控制起来,杨司令那边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其余的事情就要看咱们自己的刀子快不快了。”
东帝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军队,治安全部都靠杨文浩他们这些警察。算的上是唯一的武装力量吧。这里的人口到目前为止算上外面那些请愿捣蛋的,人口不到三十万,警察有两千人,应该够用了。
另外,这两天吴家涛还悄悄的组织了一批保安团,全部都是由当初生活在这里的华人组成,属于支持他的力量,一千多人吧,虽然没有配发武器,但是行动的时候用他们来配合一下,之后维持一下秩序应该能起到作用。
杨文浩看着吴家涛的表情就知道这个以前洪门堂主这一次要拼了。不光是吴家涛,他们所有人现在都是这样想的。华人在海外生存打拼的艰辛在这个时代仅次于黑人,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是让他们十分向往的事情。
如果真的没有希望也就算了,现在看到了希望,他们都不愿意就这样被英国人毁掉。
杨文浩站了起来:“我马上去办。港口一封我们就抓人!”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沓纸放在吴家涛面前:“这是所有涉及这次动乱的人员名单,有主犯二十七人,骨干两百余人,胁从将近一千多,是甄别对待还是一起抓了?”
所谓的主犯就是受了英国人的差遣,就抱着搅乱东帝汶的目的过来的那些人。而骨干大多数是对华人建国颇为不满,或者是拿了钱给英国办事的那些马来西亚人,菲律宾人,也有少部分的中国人混在其中,起着非常恶劣的作用。
胁从中大多数是新来的那些居民,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对他们的政策不满的原居民。
吴家涛的嘴角杨起一丝笑意:“甄别对待?难道我们还想跟他们再玩一次民主么?全部给我抓起来,有杀错,没放过。”


 第二章 中英第一战

英国的先头部队终于进入了和中国方面存在领土争议的藏南地区,这支部队虽然号称一个旅,实际上总数只有两千五百人。部队除了几个高级军官是英国人以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印度人,其中战斗最强的是一个步兵营,因为他们配备了两挺重机枪。
为什么说他们终于来了呢?因为蒋翊武真的等了他们很长时间了。
中国义勇军的进军过程就和他们预料的一样,在拉萨地区确实遭到了藏族武装力量,那些藏兵对义勇军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后来中国方面通过交涉,向藏兵保证自己打完仗就走,拉萨最终没有说什么。
他们对义勇军的保证显然并不放心,还提出了派藏兵协同作战的要求。名为协同,实际的意思就是我要看住你。中国方面对此也看的非常明白,没有拒绝,但是中**队不允许那些藏兵直接投入战斗。
你们在后面看着我们,英国人没来之前你们帮我们修一下工事,运一下物资,如果英**队一上来,你们马上到后面去,打仗没你们什么事儿。
蒋翊武对于击败英印军是相当有信心的,虽然他只有一个团,但是他有坦克三十辆,自行火炮五十门,轻重机枪两百余挺,三轮作战摩托两百辆,是西南方面军装甲部队中的甲种团。
他的信心还来自于他的对手,这两年蔡锷的眼睛一直盯着西藏,对于英印军自然也没有放过。应该说英印军还是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史中,印度士兵可以说为英国的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远的不说,就说八国联军和两次鸦片战争吧,登陆作战的英**队大多数都是印度士兵。
可正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战斗力,所以在英印军的建设上英国始终采取一种限制的手段,也就是说让你有一定的战斗力,却又保证只要英**队一出手。马上就能干掉你。这种限制让英印军的战斗力也高不到哪里去。
英国人还采取了一种很龌龊的办法,就是让一个民族的印度士兵组成一个营,由来自不同的民族的那些营来组成一个旅。印度种族复杂,有英**官做过统计,整个英印军中的印度士兵一共使用十二种语言,有五六种不同的信仰,甚至在食物方面他们都无法做到统一补给。一个旅。你们营吃的东西我们这个营的民族不吃。必须供应该族特定的食物。
这样的军队协同就更不用说了,等于没有。
军队中很多士兵基本没有受过训练。上过战场真正打过枪杀过人的不多,装备上他们也是去年才更换了最新式的半自动步枪,还没有全部更换完毕。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分析,蒋翊武都认为自己有绝对的胜算,他甚至怀疑英印军会不会来。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是英**官,绝对不会来送死的。
蒋翊武不是英国人,他并不清楚大英帝国这个世界老大的心理。
英印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至少和目前的义勇军相比他们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英国人稍微稳当一点。军事准备做足一点,等着大部队一起行动,靠着他们人数上的优势也许这场战争会有另一个结局。
可惜了,率领英印军先头部队的英**官爱肯特上校虽然意识到自己的部队和中国部队之间的差距,但是他却固执的认为自己完全可以先去把形势稳定住,打不过我可以先防守,等待后续的部队。
爱肯特在印度服役三十二年了。他的作战理念就是在敌人立足未稳之际自己一定要快速挺进,哪怕是小部队的挺进也可以,让敌人无法顺利的展开。
依靠着这一战术他在印度屡战屡胜,指挥英印军平定过无数土邦叛乱,他相信自己这一次也一样能够击败中国人。
爱肯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其实他这支部队最大的致命伤并不是战斗力的虚弱和士兵素质的差距。而是他自己。他已经不是三十二年前那个从大英帝**事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了,他的作战观念已经远远的落后于这个时代,他已经习惯了去平定土邦叛乱,他对现代化战争一无所知。
英印军的其他军官也好不到哪里去,参谋作业一塌糊涂,艾肯特在出战前还把自己的对手想成当年庚子事变中扎着辫子的中国部队,他固执的认为也许这些人的火力很强。但是只要看到英国的军旗,他们应该会望风而逃。
有从藏南逃回的英国传教士就提出让他等一等,和其他部队其协同作战,但是被拒绝了。有人警告他不要低估中国部队的战斗决心,也许他们不会被英国的军旗吓到,艾肯特不以为意。
最要命的是他的侦查居然还是靠骑兵来完成的,在到达卡门河之前,英印军参谋们对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当地的水文、中国部队的防御设施、地形地貌等统统不清楚。他们甚至不知道对面的中国部队是什么时候来的,比他们早了几天。
如果说这些印度部队素质已经很差,那么英**官素质就更差。
看着对面的英国人在匆忙的修筑工事,他们的战壕甚至只是一条窄窄的坑道,那些印度士兵正在他们的军官的驱使下把机枪和子弹都搬上来,还有大概一个营的印度士兵居然跑到河道前面来,爬在那斜坡上面意图控制河道,蒋翊武放下自己的望远镜那脑袋摇晃的非常厉害。
蒋翊武也没有马上去攻击,因为他觉得这样的防御对自己的坦克来说,就等于没有防御一样,让对手再耗费一点体力也不是什么坏事。
工事修好,有人建议爱肯特上校这个时候应该休息一下,以消除士兵们的疲惫,提高一点战斗力。虽然说休息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但是这个建议却真的没有错误。
爱肯特对此嗤之以鼻,他说休息会给中国人喘息和调整的时间,根据他多年在印度作战的经验,中国部队到目前没有发动攻击的原因绝对是因为他们兵力薄弱,或者准备还没有做好。在这个时候应该冲过去,击溃中国部队。让大英帝国的军旗飘扬在对面的阵地上。
爱肯特还知道玩战术。
他看看对面中国阵地的形状,觉得中国人对于防御根本一窍不通。哪有人挖的战壕只能容下一个士兵的?还分散的很,这样的防御只要自己冲过去就能干掉他们。也许自己的正面冲击不会奏效,但是像他们这样的阵型,只要自己派出一支部队从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