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纨绔到底-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的扒手是施以诡计,夺取他人的钱财。有一少年拿着一件金器到市场上换铜钱,正与人讲价,一个老头从后面猛地将他击倒,嘴里还骂道:“父穷至此,做儿子的却偷偷拿银子来换钱,怎能如此不孝?”旁观者都以为是父子相争。也就不愿多管闲事。被打懵了的少年,过了好一会才坐起身来,向众人陈述老头并非自己的父亲。此时,老扒手已经不知去向了。
而独自行动,以摸扒行窃为业的扒手,最为多见。有人某日到酒馆吃饭,在桌下拾到一串如同钥匙般的东西。不知为何物,遂收到行囊中。之后他到处游玩,至深夜方归,却见有三四个少年在路旁等他,执礼甚恭,非要请他喝酒不可。席间。众少年把状似钥匙的东西还给他,还要拜他为师。他懵里懵懂,不知所谓,说自己也是偶尔得之,不知这些东西的用途。众少年都不肯信,久求无果方散。他追问其中的一个少年,才知道这些钥匙是专门开箱撬锁的工具。这些少年都是扒手,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了他的行囊,见里面有这些东西,误以为他是个高手巨盗,故想要拜他为师。此人后来怕惹祸上身,赶紧把钥匙毁了丢掉,且许久不敢到街市上玩。
……
李陶听罢不由赞叹道:“真没看得出来,马捕头对这些人如此熟悉!”
马鸣惭愧道:“其实,盗窃之人我抓过不少,也用过重刑,可总是治标不治本,这盗窃之事屡禁不绝!”
李陶沉吟片刻,对马鸣笑道:“我有一个法子,兴许会管用!”
马鸣大喜道:“真的吗?蓝田王,您说来听听……”
就在此时,张玮走了进来,他朝着李陶一拱手道:“蓝田王,我回来了,幸不辱使命!”
李陶见张玮满身是血,大吃一惊,赶忙问道:“你这是处么了?受伤了吗?”
张玮摇摇头道:“真是一言难尽呀!”
一旁的陈适将张玮当着太平公主的面将郑平定斩杀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李陶听罢顿时哭笑不得,本来是为了把戏演的逼真,李陶才没有告诉张玮自己已经与太平公主通过气了,没想到这张玮假戏真做,竟搞出了这么一出。不过这样也好,张玮此举所造成的效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好。京兆尹连太平公主都不怕,其他豪门还不得掂量掂量?
陈适心有余悸道:“太平公主肯定会去找陛下求助,蓝田王,我们……”
李陶见他们二人一脸愁容,本想告知他们实情,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今后对抗韦氏还要借助太平公主,若是让韦皇后知道了自己与太平公主的这一层关系,对自己很是不利。
想到这里,李陶对二人道:“你们怕了?就算有事也是我来扛着,还轮不到你们!”
张玮张刚要嘴说说话,李陶却摆摆手道:“此事至此为止,今晚我设宴为你们压惊,我们一醉方休!”
第二日,张玮与陈适又去了宋国公刘景的府中去缉拿杀人凶手刘玉。
刘景的身份虽然没有太平公主那么显赫,可他在朝廷中是相当有份量的人物……
……
则天皇帝调露元年,突厥阿史那泥熟匐背叛唐朝,煽动奚族、契丹造反,营州都督周道务派刘景迎战。刘景在独护山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司马。
永淳二年,突厥围攻丰州,斩杀都督崔智辩。朝廷震动,多数大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迁至灵州、夏州一带。刘景上表道:“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隋末大乱,将当地百姓迁移到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今若废弃丰州,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非常不利。”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霸王

后来,刘景调任安西副都护,驻守碎叶城。永昌元年,吐蕃攻克焉耆等地,文昌右相韦待价西征兵败。刘景便收集残军,坚守西州,改任西州都督。长寿元年,在刘景的请求下,武则天派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
圣历二年,刘景调任司卫卿,兼凉州都督,吐蕃大将麹莽布支攻打凉州,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刘景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都是些贵族子弟,虽然看起来强盛,但是不通军事,你们看我破敌。”刘景亲自披甲上阵,跃马冲杀,六战六克,并积尸做京观。
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各部落互相攻伐,导致安西和大唐之间断绝联系。刘景与宰相们商议对策,并谋划出应该实施的策略,与后来的形势完全相符。武则天叹道:“我重用你太晚了。”提拔他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不久,刘景改任太子右庶子,仍旧参与处理朝政。
长安四年,宰相韦安石上表弹劾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便命刘景调查此事。这时,契丹叛乱,刘景再次担任夏官尚书,并兼任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刘景临行前,对皇太子李显道:“张易之兄弟依恃恩宠,有不臣之心,日后必将作乱,您应加以防备。”
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刘景被征回朝中,进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封酒泉郡公。不久,刘景改任中书令,加检校吏部尚书,进封宋国公。
刘景的独生儿子成亲第二年便去世了,只留下一子刘玉,刘玉是刘家唯一的根脉。
小时候,刘景就非常娇惯刘玉这根独苗。因而;刘玉从小就养成了一种骄横的性格。他要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阻挡不住。刘玉觉得阿翁为大唐立过大功。当了大官;更觉得自己不一般;故而盐分骄横;成了人们十分厌恶的一个小霸王。
刘玉长到十七岁时;不但骄横无比;而且变得很冷酷;很凶残。平时稍不顺心;就把同伴打得鼻青脸肿。同伴敢说他一个不字;他便会把同伴打个半死。
对于刘玉的骄横与凶残;官员们都知道;也都很气愤。但是;他们又都害怕刘景;怕得罪了刘景被罢官;故没有一个人敢在刘景面前说刘玉的不好;甚至为迎奉刘景;竟违心地在刘景面前夸奖刘玉;讨刘景喜欢;更助长了刘玉的骄横与霸道。
有一天;刘玉带着几个家奴走出潼关城;向北渡过黄河;直朝蒲坂县而来。走到王家庄时;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坐在家门口的石台上纺线。
刘玉看见了;心里痒痒的;便上前调戏少女:“别纺线了;跟我去蒲坂城走一趟;我会给你很多钱;让你吃好的;比纺线好多了。”
少女见刘玉一脸邪气;知道不是个好东西;冷冷地说了一句“走开。”便把纺线车一搬;走回家;并把门从里边一关。
刘玉骄横惯了;怎能容忍遭人冷落;于是喊道:“好个女子;赏你脸你不要;竟敢对我刘玉冷落;快开门;乖乖跟我走。”
少女在里面回道:“好个强盗;如此无礼;快滚开吧!”
刘玉一听;恼羞成怒;对几个狗腿子家奴说:“这小女子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我刘玉的厉害;你们去把门打开;把她绑起来。”
刘玉话音刚落,家奴们便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很快把门打开;冲进少女家中。
这时;家中只有少女与六旬的阿婆; 阿婆见来者不善;人又很多;连忙让少女躲起来;自己上前拦住刘玉一伙说:“怪我孙女说话失检;得罪了你们;我代她给你们赔个不是;别抓她了;你们走吧。”
刘玉说:“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这不行;我们要人。”
说着;把老阿婆一推。
阿婆趴在地上;又抱住刘玉的一条腿;苦苦哀求说:“我孙女年幼无知;不会说话;冒犯了你;求你高抬贵手;不要抓她。”
刘玉骂道:“死老婆子;快滚开。”
说着;一脚把老阿婆踢倒在地,老阿婆脸上碰掉一块皮;鲜血直流。但她护孙女心切;又忍疼爬过来;抱住刘玉一条腿;再次苦苦哀求:“大老爷;求你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我们;不要抓我孙女。若一定要抓;把我抓去好了。”
刘玉哈哈大笑:“我是看上你的孙女长得好;才要把她抓去;你个死老婆子;一分钱不值;我要你干啥?”
说着;伸手抓住老阿婆的胳臂;用力一甩;竟把老阿婆甩出两丈多远;甩在一个石柱上;只听老阿婆“哎哟”一声;再不动弹了。
一个家奴走过去一看;大吃一惊说:“不好了;这老婆子死了;咱们快走?”
刘玉走过去;用脚朝老阿婆一踢;说道:“真死了。”
家奴道:“这可怎么办?”
刘玉哈哈大笑道:“这有什么难办的;死一个农家老婆子;和死一条狗差不多。去两个人;把她扔进深沟算了。”
两个家奴把老阿婆拉走了。刘玉对其他两个家奴道:“赶快搜;把这个家全搜遍;一定要把那女子搜出来。”
家奴们便搜起来。
不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