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弟妹还好吧?”华云峰喝酒比程德彰儒雅多了。
“她好着呢,只是一天唠唠叨叨的,让我很是头疼!”
程德彰抱怨道。
“你就知足吧!这么多年她也不容易!”
“说的也是!我很知足!”程德彰点头道。
说到这里程德彰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来意,望着华云峰问道:“我说老华,我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一二!”
“可是为诊书一事?我还以为你真能沉得住气呢!”华云峰忍俊不住笑道。
“正是!你可知道,你那一纸荒唐诊书,可我这让私塾彻底乱套了!”
待程德彰将李陶今日在私塾的前前后后叙说完之后,华云峰早已笑得前仰后合了。
“你别说,这范长风和李陶二人之间的这种情谊,颇有些我们二人当年的风彩!”
华云峰赞许道。
“这样的情形现在不多了!所以我才格外照顾他们二人!”程德彰感慨道。
华云峰突然正色问道。“德彰老弟,你可知晓李小郎前几日患病一事?”
“听范长风提起过,但具体的不太清楚!”
华云峰将他给李陶诊病的事讲于程德彰,最后叹声道:“我不信鬼神邪说,可这李小郎却不知因何造化,竟与之前判若两人!”
说到这里,华云峰起身从一旁拿出一叠绢纸递于程德彰:“你且看看这些!”
程德彰接过翻看了两眼,抬头诧异道:“这都是些偏方,你知道我不懂医的,让我看这些做什么?”
“李小郎就是用这些偏方,从我手中换去了两张诊书!”
程德彰这才明白华云峰为什么会开出如此荒唐的诊书,原来是李陶投其所好“贿赂”了华云峰。他摇头笑道:“看来李陶是花了大心思的,也不知他从哪找来这么些药方来糊弄你?”
“非也,非也,若是糊弄我,他岂能白白拿走诊书?他的这些偏方都是我从未听说过的,估计这天下也没有几人会知道!”华云峰意味深长道。
“哦?”程德彰也觉奇怪。
华云峰的医术他非常清楚,既然连他都没有听过,那李陶这些方子确实不简单。
“会不会是他故弄玄虚?”程德彰猜测道。
华云峰摇摇头:“今日有一病人呃逆前来找我诊治,我用了他的方子,将刀豆子烧成渣让病人服下,仅一柱香功夫,便给治好了,甚是灵验,这如何能算故弄玄虚?”
“有这等奇事?”程德彰若有所思道。
“德彰老弟,你觉得李小郎的阿娘如何?”华云峰冷不丁问道。
“啊?”程德彰一愣,待他会过意来忍不住笑道:“李小郎的阿娘的确美貌,老华,莫非你……”
华云峰见程德彰一脸坏笑,气急败坏道:“你想哪里去了?我岂是那种龌龊之人?”
“你莫生气,我是与你说笑呢!不知你为何提起李陶的阿娘?”
“我是说李小郎的身世定不简单,你难道没从他阿娘身上感觉出点什么?”华云峰目光深邃。
程德彰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他微微点头道:“是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但却说不上来!”
“雍容华贵!”华云峰吐出了四个字。
程德彰细细咀嚼一番:“没错,虽然椎髻布衣,但骨子里却透着雍容华贵,莫非他们母子出身在大富大贵之家?”
“很有可能!所以说,李小郎身上肯定有许多秘密。”
“不管他有什么秘密,这与我们又有何干?”程德彰不屑一顾道。
“那保不准,你先别这么早下结论,就由他折腾吧,说不定将来会有让你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呢?”华文峰高深莫测道。
程德彰白了华云峰一眼:“你说得轻巧,私塾让他这么来回折腾,岂不礼法全无了?”
华云峰笑骂道:“你何时顾全过礼法?就权当教书之余取点乐子吧!也免得你整日板着脸,都快变成迂腐之人了!”
“有道理!”程德彰将一粒花生米扔进嘴里自语道。
……
连续数日,李陶一下私塾就同范长风跟着范家护院在自己家中苦练武艺。范长风家中颇为富有,故而请了四个护院,教他们武艺的是四人中武艺最好的,范长风是瞒着父亲将护院请来教他们武艺。
第十六章 县城
裴岳立在院角,眯眼看着李陶正儿八百的比划着。
“岳伯!你看我练的这些招式可行?”李陶停下来,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小主人,我看不明白,应该还行吧!”裴岳故作迷茫道。
“只是不知到时管不管用?”李陶心中没底,小声嘀咕道。
“小主人练得这么辛苦,想必一定管用!”裴岳乐呵呵安慰着李陶。
“说的也是!”裴岳的话给了李陶稍许信心,他又开始扎马步了。
裴岳进屋后,被在窗前元氏叫住:“岳伯!陶儿这些把式是跟谁学的?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哦,是跟范九郎家的护院学的!”
“这孩子,家里有你这么个现成师父,却偏偏去找外人去学这三脚猫功夫!”元氏苦笑道。
“小主人这是当乐子玩呢,若真让他下苦练功,恐怕他还不干呢!不过,主母,你发现没有,小主人的身子骨好象比之前壮实些了!”
“呃!的确是壮实些了!”元氏点点头道。
……
“九郎,今日我们不去私塾了!”走在路上的李陶突然停了下来,对身边的范长风道。
“什么?”范长风听了李陶的话,大吃一惊,像盯着怪物一样望着他。
“今日我们不去私塾了!”李陶又重复了一遍。
“那怎么行?夫子可是要打板子的!”范长风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你昨日的功课都温习会了吗?”李陶问道。
“没有!”范长风哭丧着脸。
“九郎!你想想,如果我们不去私塾,那要等夫子发现以后才会挨打。可如果现在要是去了私塾,功课过不了关首先就要挨打。去了要挨打,不去也要挨打,还不如不去了呢!”李陶循循善诱道。
范长风听李陶说的有理,但还是有些犹豫,毕竟他还从未未做过如此大胆之事。
见范长风有些动摇了,李陶暗自一笑,继续问道:“九郎,你去过县城吗?”
“自然去过!”
“县城好玩吗?”
“自然好玩了!”
“九郎,我们不去私塾去县城玩!反正都要挨打,你说我们美美玩一天再挨打划算,还是在私塾挨了打然后再老老实实听夫子讲课划算?”
“那好吧!”范长风经不住李陶的诱惑,终于同意了他的提议。
说去便去,李陶和范长风提着“书包”便朝着县城方向而去。县城虽然比私塾要远了许多,但心情不同,二人走起路来似乎也没有那么累了。晌午时分,他们便赶到了舒城县城。
“阿陶,这里便是县衙了!”范长风指着一处有照壁的大门对李陶说道。
县衙坐北朝南,整座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县衙过去便是一家银铺,李陶瞧着好奇,便仔细观察起来。只见银铺的厅堂里,一个矮肥的银匠正烧嵌,铺台上,燃着一盏灯,银匠用一个小管含在嘴上,用气迫那火的焰,又总吹不熄,火的焰便转弯射在一块柴上,李陶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奇怪的融银子方法。
路过铁铺时,铁刚从炉中取出唏唏作响,拿锤子打生铁的人赤着膊子,吃醉酒似的舞动十多斤重的锤,有节奏地敲打砧上的铁。一挨锤,便四散飞花了。
其实,他们二人真正要去的是斗鸡场。
李陶听了范长风的介绍,一下子就被他所说的斗鸡所吸引。在后世,李陶对唐朝的斗鸡多少有些了解。
斗鸡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唐朝尤其兴盛,上至皇帝亲王,下至平常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无不以斗鸡为一种时尚,乐此不疲的人们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有一个叫杜演的人,写了一首名为《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的诗。李世民非常喜欢这首描写斗鸡的诗,于是立即重用杜演。后来杜演官至吏部尚书,参议政事,为太宗选拔了许多能人贤士。唐高宗李治时期,亲王中有不少人爱好斗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也是斗鸡爱好者。有一天,两人相约斗鸡,沛王的公鸡输了,沛王心里觉得很不舒服,便让自己的修撰王勃给英王的公鸡写一篇檄文,出一口气。这本来只是兄弟间的游戏,怪只怪王勃的文章写得太漂亮,一时间在宫中传了开来,最后传到了高宗手里,高宗看后龙颜大怒,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唐朝许多亲王世家、外戚家、侯家都因为买鸡而倾家荡产。后来,斗鸡从宫廷传向了民间,在老百姓中也很流行。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男女老少也都以弄鸡为事。
当李陶和范长风快到斗鸡场的时候,就远远听到了欢呼声。
鸡场外,陈列着竹子织就各式各样高矮的鸡笼,用青布罩着。斗鸡场中,密密满满的人围着一个高约三尺的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