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止是北方几个市,几乎是全省所有的市,都开始关注干部改革这个话题,有些市的一把手甚至为这事进省城找组织部的重要领导,他们都表现出了对这个议题的浓厚兴趣。
米潜主持召开了部处以上的干部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了下半年组织部干部下乡视察考察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以后各级干部到基层调研,不仅要调研各地的组织干部工作的现状情况,更要积极的去思考各地方的实际。
要如何把各地方实际工作和干部改革工作联系起来,要想办法提升各级干部的思想素质。
另外,关于全省干部加强培训学习的要求不能变,在重点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才华、有知识、有前景的优秀干部的同事,要兼顾到全省干部的培训和学习。
要干部改革,先要思想改革,要从思想上让各级干部武装起来,要让各级干部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目的性,要让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参与到改革中来,为改革工作献计献策,为改革工作添砖加瓦。
这一次部门干部会议意义可以说是空前的巨大。
这标志着干部改革工作开始被部里的重视。
在此之前,关于干部改革方面的工作,大都是由陈京负责,部门领导以米潜为首,大多对改革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疑虑,没能够在这方面统一意见和坚定信心。
另外,组织部和省委领导之间关于这一块的分歧也一直比较大。
这一次米潜召开部干部会议明确了干部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把这些疑虑全部扫除了。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楚江省的干部改革工作必将就此拉开帷幕,而陈京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面,开始了他的下地市视察调研之旅……
第600章 重回澧河!
人红是非多,树大招风,这都是古已有之的真理。
陈京现在就面临这样局面。
尽管陈京现在已经是一再让自己低调了,但是总是有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事环绕在他的周围,让他很难受。
比如说这一次陈京去德高调研,就遇到了一件很尴尬,同时又很棘手的事儿。
这一次组织部尝到了搞宣传的甜头,所以,部里出面联系了几个专门的记者组,主要是让这些记者深入到组织部工作的一线,报道组织部的工作,报道全省各级党委组织改革的成果。
但是谁也没料到,因为这个事儿,就惹出了是非。
这一次陈京下去,就有专门记者组要求随行,陈京当时对这事缺乏思考,也就应允下来了。
可是就在陈京要出发的时候,办公室闫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跟陈京讲,说今天部里李副部长也要去九澧市调研。
李副部长屁股后面都没跟记者组,陈京现在带着记者组下去,这是个什么事儿?
陈京一听闫刚这么说,他大吃一惊,就知道坏事儿了。
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怎么去跟人家说?
后来,陈京拉着闫刚,让他出面把几个记者硬留在了部里面。
陈京就仅带几个随行人员一行人很低调的直奔德高。
可他人刚出楚城,就接到了边琦的电话,在电话中边琦就严厉的批评陈京,说他考虑事情不周详。
李逸风副部长再怎么是正厅级干部,部里面联络了随行记者,那首先要优先他,陈京做事太草率,怎么搞出了这样的事儿,搞得部里面各种议论很多。
陈京一肚子苦水说不出来,当时记者找他谈,说得可好听了,就是说希望到德高看看,看看德高这几年的新变化,了解一些德高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陈京一想记者的要求合情合理,再加上陈京这次下去,也就是想在组织改革和干部改革方面有所作为,带记者出去也的确有利于宣传。他哪里会去想到官场的种种规矩和忌讳?
现在可好,扫了李逸风的面子,李逸风虽然没说什么,但这种事他必然在心里藏着。
本来,在组织部各位部长之间,关系就比较微妙。
李逸风和边琦两人都是正厅级,偏偏边琦又高了李逸风一头,两人一直都是明争暗斗。
陈京犯的这个错误,不仅牵扯到他和李逸风之间的关系,而且直接关联到了边琦和李逸风之间的微妙平衡。
可是事儿显然没有结束,陈京驱车到德高没停留,直接就奔澧河而去。
他刚刚进入澧河地界,在国道收费站那边,澧河的县委书记易明华就率领整个班子,一共十多辆小车在哪里摆开了架势迎接。
陈京的车缓缓的停在路旁,易明华就率领一大帮人凑过来。
陈京一看这阵势,心中就发毛。
根据现在最新接待规定,可能市委书记和市长下来视察都享受不了这种待遇了,偏偏易明华搞得这么大张旗鼓,这不摆明是逼自己犯错误吗?
现在这个世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可以想象,陈京这次的澧河之行,下面所摆的排场,很快就会四处传开,到时候不知有多少闲话了。
陈京有意就接待问题对易明华说几句。
可是在这个场合,下面这么多人,陈京当众批评易明华,让人家的面子往哪里搁?
所以,陈京最后选择让易明华上车,回去再说。
易明华舍弃了自己的一号车跟随陈京上车,在车上陈京怪他接待规格太高。
易明华也不恼怒,道:“陈处长,澧河我们大家盼你回来,是盼星星盼月亮,说句心里话,你能回澧河,就是再高的接待规格也不过分,你是从澧河成长起来的干部。
而你对澧河的贡献也是值得澧河人民欢迎你的,没有你,哪里有澧河的今天?”
陈京吐了一口气,他从澧河出来是没错,可当时他在澧河的不过是个副局长而已,而且是林业局的副局长,在澧河政坛根本算不上什么人物。
可是现在他在外面稍许干出一点成绩以后,他和澧河的关系也就被无限的夸大了。
搞得好像陈京以前执政过澧河似的,好像澧河政坛和澧河人民都很尊重陈京,真心欢迎他回来似的。
浩浩汤汤,几十辆车穿城而过,车队最终进入了房山宾馆。
和几年前相比,房山宾馆已经重新翻修过,整个面貌是焕然一新,尤其是宾馆的主楼,全部推倒重建的,外面的玻璃幕墙庄重大气,一看就显得时尚奢华。
陈京就在宾馆的会议室接见了澧河县的常委班子。
让陈京很惊奇的是,现在澧河的常委,竟然一大层都是熟人。
易明华就不用说了,现在澧河的县长王涵阳以前是常务副县长,党政一把手都是熟人,而其他的常委,有一大层以前都是下面乡镇的一把手,像组织部长邵名,以前就是平洞乡的乡长,后为党委书记。
还有几个熟面孔,陈京以前也都见过,等易明华一介绍,他大部分都能想出名字来。
陈京这才意识到,自己离开澧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久,他本以为澧河已经完全物是人非,但是到了这里,他还是能够重温到当年岁月的一些斑驳故事。
就连房山宾馆的以前的副总龚丽,现在依旧都还在,而且风韵竟然不减当年。
唯一的差别,恐怕就是陈京现在的身份改变了。
陈京不再是当年澧河的一个副局长了,他今天来澧河,身份是省领导。而且,在不久之前,因为他的原因,给澧河刚刚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让澧河班子狠狠的露了一把脸。
而这一次公选出来的副县长也参与了接见,陈京一看又是熟人,以前的城建局长方渐鸿。
说起来陈京和方渐鸿之间是有故事的,当时两人同为澧河副科级干部中的佼佼者,陈京那事主持林业局全面工作,而方渐鸿担任副科级城建局一把手。
那个时候方渐鸿颇有后台,还处处对陈京挑衅,两人争斗过几次。
而现在,两人故人见面,形势则是完全不同了。
方渐鸿满脸推笑,眼睛快眯成了一条缝,他和陈京握手的时候弯曲着身子,基本是鞠躬状态。
陈京颇为感慨的道:“方副县长,我们是老熟人了,你随意一些,不用太客气!”
方渐鸿额头上早就是一脑门子的汗,他不住的点头,但是腰却是更弯了。想来,他也没有忘记他和陈京的那段过往,在他内心深处,此时恐怕是相当紧张吧?
陈京如果愿意,只要一句话,让人把公选的事儿重新清算,恐怕他方渐鸿以后的仕途也就不会有什么希望了……
陈京看到方渐鸿这幅摸样,他在内心缓缓的摇头。
其实对那些过往,陈京早就看淡了!陈京也不觉得一次公选选了方渐鸿上去有什么不妥,他只清楚一点,那就是他和方渐鸿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人了。
如果一味的要求人家自然放松,恐怕只能给人家更大的压力,既然这样,就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