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有效拟制痔疮的感染,在没有有效消毒措施的情况下,陈墨可以用它当做最好的清创消毒用药。另外,陈墨还有信心用蒸馏方法做出酒精。其实,这是为了给杜怀山看的,陈墨没有藏私的概念,他准备利用杜怀山把这种汤剂推广开来,也算是为大唐造福。同时,陈墨也想凭借此方减低杜怀山认为自己是一个大忽悠的那种心理。
    想要让杜怀山相信此方的功效,不能用陈墨旧有的概念,方子的运用需要辩证,这样才符合时代。
    当陈墨绞尽脑汁把连翘双花汤的辩证写完,已经快要午时。后面再加上使用方法和功效,当陈墨把最后的收尾工作做的差不多时,鼓楼的午钟响起。
    没容得陈墨落上最后几笔,他身后不远的姜粟跑过来拉起陈墨就往屋外跑:“说好了今天的午饭由李戊那厮请客,我们去酒楼,行不到李戊那厮很有钱,不吃他吃谁?”
    “等一下,我。。。。。。”
    陈墨的话还没说完,柳玉和在外面跑了进来:“赶紧走,不然时间不够,快些。”
    根本不容陈墨再说什么,柳玉和拉住陈墨另一个胳膊就跑:“李戊那厮原来是一个大金主,他老子竟是开酒楼的,今天可要好好吃上一顿。”
    那份尚未完稿的辩证还在几上,陈墨不好意思拼命挣扎,被两人拉出教室很远才解释清楚,陈墨赶紧跑回教室。
    教室内已经空无一人,可几上也没有了陈墨还未收尾的那份辩证稿,地上也没有。翻了半天自己本来就没什么东西的案几,那份正在收尾的连翘双花汤辩证稿也没找到。
    事情有些麻烦,肯定是眨眼就被人顺走了,这间教室内的几个人,除了可以排除没脑子的姜粟,其他人都是怀疑对象,因为陈墨被拉出去的时候,其它人都在。
    第一次写唐代论文就碰到这样的事情,陈墨有些无语。无论是有人有意识的针对自己,还是无意中的好奇拿去一观其实都一样,这份辩论稿算是露出去了,它丧失了那份惊喜。
    丢的莫名其妙,但陈墨是一个开朗的人,既然流出去就流出去吧,就是为了造福这个时代,随便用吧,陈墨也不十分在意。
    李戊家的酒楼距离皇城并不算太远,名字也很雅,叫做鸣翠楼。李戊的老爹年龄不大,看样子也就是四十来岁,这位名叫李谨的酒楼掌柜很热情,当陈墨一行到达,他招呼一帮年轻人就上了二楼。
    菜随便吃,绝对不能饮酒,这是李谨的底线,儿子进入太医署不容易,不能因此被除名。
    唐代烹调菜肴的方法极多,炯、煮、烧、烤、烙,烫、炸、蒸、脯、腌,这些方法在秦汉时期已差不多全部出现,而这些烹调方法的技术改进、内在质量提高,则是在隋唐时期完成。
    陈墨第一次进入酒楼,而且属于顶级的酒楼,也第一次品尝了唐代菜肴的味道,总体来说,比陈墨平时的饮食强多了。但。。。对于一个品尝过各种时代精华菜的穿越者来说,就那么回事,陈墨吃过的好东西太多了。唐代的调料很局限,菜的花样也很有限,真的对陈墨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几人吃的饱饱的,与李戊的父亲告辞,一出酒楼,李戊就开始显摆:“大郎,我家酒楼的菜做得如何?可能入口?”
    “吃着还可以!”
    这就是陈墨出了酒楼后的真实评价,李戊有些无语,本来就是为了显摆,当然,也为了和众人搞好关系才说动老爹大请了一顿。没想到,陈墨这样无动于衷,也不十分给面子。
    姜粟呲着牙花,打着饱嗝首先不干了:“大郎看来吃过更好的,不如你来请一次如何?”
    李戊家的酒楼一看就属于长安数得到的顶级酒楼,陈墨竟然这样无视,众人的目光立刻针对了陈墨。后悔也晚了,陈墨知道自己错了,这个错只有用请客来弥补了。
    “改日,改日我请大家吃麻油鸡,定让你们吃的把舌头吞下去!”
    李戊立刻瞪着眼睛道:“这可是大郎许下的,可别说了不算!到时候不好吃,别怪我等掀了食案!”
    另外几人立即齐声附和:“就这样说好了,大郎可不能食言。”
    “我怎么会食言,改日请诸位到我家,咱们就在晚上,时间长,还可以饮酒,如何?”
    对付普通唐人陈墨还是有办法的,没吃过当然不知道麻油鸡的香浓,当然,这次陈墨决定要用改版方式,要麻辣到极限,不让几人的舌头找不到感觉就算对不起他们。
    回到太医署,并没有人把陈墨的辩论稿还给他,陈墨也明白了,这是有人私吞了。
    重新来一份很容易,可为了避免有人刻意给自己下绊子,陈墨重新完成这份辩证稿之后没有立刻呈给杜怀山,而是等着看看有没有什么变数。
    马上就要放假了,其间,杜怀山和孙解都来上了一堂课。但两人毫无异常,没有人提起连翘双花汤的事情,也没有听其他人提起过。
    出于谨慎,陈墨仍旧没有行动,他决定等等再说。
    唐代人待遇不错,假日很多,一般有节日都要放假,很有人情味,这个双十日后正好赶上端午。假期很长,足足七天,陈墨有充足的时间办理自己的事情。已经抽空逛过了芙蓉池,小丫头和陈墨这次的目标是著名的大慈恩。
    众人上街,距离大慈仁寺所在的晋昌坊还有很远,寺内的大雁塔已经清晰映入眼帘,这是一座三十丈的砖塔,它雄伟的俯视着整个长安城,让人禁不住肃然起敬。

032 老僧·::姻缘
    大慈恩寺创建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寺内著名的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属于唐代皇室敕令修建。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大慈恩寺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所以大慈恩寺在华夏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也因此扬名世界。
    大慈恩寺是唐代寺庙的代表性杰作,寺内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塑像数不胜数,蔚为壮观,加上节日的关系,寺院内游人众多,充分展现了时代的繁华。
    对于陈墨来说,他需要带着女孩玩得高兴,然后平平安安把她送回子午堡。
    一行人首先奔向最惹眼的大雁塔,这里的最大看点是佛骨舍利,其实现在根本看不到,可以看到的是精美的线刻佛像,还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佛脚石刻。在塔上一游登高俯视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还有看点,那就是,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一般都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
    在大雁塔玩过后众人开始逛碑林,古意森森的碑林,香火缭绕的殿宇,游人、僧人交织,这些景致人物组成了一副别样的大唐胜景。
    游人如织,太热闹,陈墨果断和众人脱离大众。前面很清静,左行是一小片碑林,比较清幽,过了碑林走不多远就是一个不大的院落。
    这里好像是一处僧人的居处,应该是游客止步的地方,陈墨却鬼使神差的道:“我们去院中休息一下吧!”
    院落中很干净,没有一个人,更没有香火缭绕,也没有飞檐层叠。院子中有几株大树,大树下是一些石凳和石桌,让这个小小院落充满着素净与悠然。
    “不要叨扰他人,我们在院子中小憩。”
    谁知,陈墨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施主既然来了,何不进屋一叙。”
    扭头,古旧的屋舍门前却出现了一名老僧。老僧身材矮小,一身灰扑扑的旧僧衣,满脸皱纹如刀削斧刻,陈墨一时也猜不透老僧的年龄。让他吃惊的是,这个矮小的老僧嗓门太洪亮了。
    “小子是无意中到此,叨扰大师清修,还请大师原谅!”
    “有缘才会相遇,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施主既然来了,这世间之事皆是因果。”
    老僧的话充满禅机,一双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陈墨被老僧犀利的眼睛看的寒毛耸立,冷汗就要留下。。。就差说出,你千万不要说我是穿的。
    赶紧进屋,陈墨现在对某些事物充满敬畏,一副恭敬模样。
    “纵观施主面相,气度非凡,必是非常之人。人生皆苦,施主此生注定波折不断,命犯小人,但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