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是普通的问候,随后介绍了一下京师和左睿那里的情况。当然,陈墨也没忘了向遂宁长公主问声好。
    做的已经足够,国库的钱粮食已经折腾的没剩多少,就等皇帝回来了。
    让牙兵把信件送出去,陈墨起身。
    也就在陈墨刚刚站起身,小汐跑了进来:“大郎,赶紧去做豆花鱼了,阿爹和阿娘等着呢。”
    又是一个常规节目,左盱老两口喜欢上了豆花鱼,而且。。。只喜欢吃陈墨做的,只要其他人做出来,老两口一口就能吃出来,佐料和做法没有丝毫差别,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左盱老两口的味蕾让陈墨感到很神奇。
    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饭无疑很热闹。当陈墨下手的同时,两位长辈正被一群小丫头哄得笑逐颜开。家有家的规矩,陈墨不来。谁也不能动嘴吃,这也使得小丫头们全部对准了两位老人,只为了让他们开心。
    一个特制的大围裙,一顶陈墨专用的厨师帽子,陈墨挥舞着双手,笨拙而且有些很不专业的在进行厨艺表演——观众只有一个,配合陈墨在配料的小汐。如此笨拙,也不知道陈墨的豆花鱼为什么那样受欢迎。
    “别。。。别闹。。。手上和身上都是。。。。。。”
    “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陈墨当然不怕什么。被自己爱的人抱着感觉真的很好,尤其是身后那种充满弹性的感觉,让人的心暖暖的,有一种转过身的欲望。但这。。。这是在做饭。
    “火候过了就不好吃了。赶紧端锅!”
    时间有限。陈墨的享受必须赶紧结束。
    “我来,我来!”小丫头仍旧抢先一步,放开陈墨就跑上前。
    脱掉一身厨师打扮,陈墨出现在餐房,坐定,等待两位长辈发话。
    神奇的一幕再次出现,左盱一筷子就吃出了问题:“是大郎做的没错,小汐一定是在一旁添了乱。火候过了。”
    小丫头的脸立刻红了起来,陈墨赶紧掩饰:“稍稍添了一点乱。火候稍稍过了一点。”
    左盱其实根本不计较这个问题,他只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能够让陈墨这个准女婿下手尤其享受罢了。
    饭吃的很温暖,饭后,稍稍休息,陈墨立刻到了皇城内。
    郑从谠的故去给陈墨增加了工作量,皇城内官员不多,级别很低,可事情也不算特别少,陈墨也不能一点事情不管,几乎每天都要在皇城各处转一转。
    什么中书省,门下省、殿中省都不是陈墨呆的地方,他不属于那里,更不会办什么公,除了转一转,他只呆在自己的翰林院。呆在翰林院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以后被别人说他越俎代庖,再就是距离紫兰殿比较近,有什么事情可以用最快的时间向孟淑妃汇报。
    翰林院太萧条,因为现在只有陈墨一个翰林待诏。
    和陈墨交好的无崖道士和魏子矩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倒是有几个翰林待诏想回来,为了安全,陈墨拒绝了他们进入太极宫的要求。
    新年临近,这是比较闲适的一段时间。
    陈墨再一次用起了无崖道士提供的茶具,也算是回忆一下和两位老友喝茶的日子。
    水刚刚烧开,还没等陈墨沏上茶,牙兵来通知陈墨,带着临时官衔的工部郎中刘恒来了。
    一年多的时间,刘恒好像瘦了些,那种猥琐形象在陈墨眼里也淡了很多。刘恒的能力不需要质疑,他是整个计划的支柱之一,各种点子没少出,路也跑的最多,没有他陈墨的计划不可能进行的这么顺利。
    常年累月奔波在外,从不诉苦,也不要求什么,陈墨对刘恒的印象非常好,倒上茶,陈墨坐了下来。
    “观察,灌溉的事基本完成的差不多了,年后转暖下官再去到处转转,整个将计划估计明年夏季之前会毫无问题,我们只需要帮助一下那些贫苦农人就行了。”
    这些陈墨都知道,也正因如此,刘恒汇报的并不详细,只是一个过程。
    “这一年有余了,子恒兄辛苦了!马上就要过元旦,我给淑妃说一声,子恒兄就回老家过元旦吧。”眼看过年,没什么大事,也该让刘恒歇一歇了,陈墨很体谅的直接说了出来。
    “多谢观察!”刘恒可不敢称呼陈墨的字,他这个水部郎中是暂领,以后转正还要靠陈墨,哪敢不恭敬。
    “过了元旦回来,子恒兄把钱粮一定要分配好,也好为明年做好基础。”
    “下官明白。”刘恒知道陈墨的意思,明春说不定皇帝就要回来了,最后的钱粮不赶紧分配下去就轮不到自己了,这等于在提前做事。
    事情安排妥当,喝茶,刘恒有些不适应陈墨的重口味,他这种喝法只有苦涩。让刘恒很怀疑陈墨喝茶的品位。
    “下官还有一事问一下观察?”陪着陈墨喝茶有点受罪的感觉,刘恒赶紧办自己的事。
    “子恒兄有事尽管开口。”
    “原御史台监察御史卫御史在大前年被贬职回故里,不知观察可否帮忙向凤翔的诸公通融一下?”
    前年还是田令孜在掌权。这位姓卫的御史看来是被田令孜搞下去的,和刘恒估计关系应该相当不错,不然以刘恒的脾气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陈墨立即问道:“子恒兄报上卫御史的字号。”
    “名重霖,字雨庭,乾符二年进士,雨庭兄当年是因为不肯弹劾老去的侍中被免职。”
    原来还和郑从谠有关联,这位名叫卫重霖的御史看来还是很有些风骨。也怪不得从来不提要求的刘恒会这样做。
    “子恒兄只管回去准备一下,年后我会有答复。”陈墨可不会轻易答应,尽管这个卫重霖有风骨。也需要了解。
    “多谢观察!”
    “子恒兄推荐的人我自然会在心上。”
    “下官告辞。”刘恒站起了身。
    “子恒兄慢走,好好过一个元旦,年后回来有你忙的!”
    “观察留步!”
    刘恒毕恭毕敬的走了,陈墨坐回自己的位置。皇帝就要回来。该给自己铺的路一定要铺。觉得可用就向萧遘和杜让能提一下卫重霖不是什么难事,两人应该会给自己面子,能有一个与自己交好的御史应该是一件好事,陈墨不拒绝。
    布局基本做的没有什么遗漏,静难军和保大军的地盘稳定下来,就差皇帝回来了,陈墨需要的是等待。
    一下午就要这样过去,陈墨站起身。本来想去看一下孟淑妃准备回家,谁知一份战报这时候送了过来。
    十一月的时候。被朱全忠打的狼狈逃窜的秦宗权看上了扬州。为了与杨行密争夺扬州,秦宗权遣其弟秦宗衡为主帅,孙儒为副帅,万人渡淮。十一月二日,秦军抵广陵城下,迅速占据了杨行密老营寨,并夺得了庐州刺史杨行密未及运进城的辎重。
    这时候的秦彦,毕师铎正好因为战败投奔了秦宗衡。因为战事不利,没等秦宗衡进攻扬州城,秦宗权急招秦宗衡支援蔡州。就在秦宗衡准备行动的时候,他手下副将孙儒知道秦宗权兄弟已经坚持不住了,他果断杀掉了秦彦、毕师铎、秦宗衡,随后传首于朱全忠。
    孙儒手下有骑兵七千,骑兵攻城显然不太现实,但孙儒知道扬州城内的情况。他并没有进攻,而是收拢起了流民,这使得他首先迅速拥有了数万人。由于连年征战加上饥荒,整个扬州城中仓库空虚,饥民互相残杀充饥,夫牵妻、父牵子卖给屠宰场,被卖的人如同羊、猪一样被屠夫宰杀,已经形同人间地狱。
    杨行密根本无法守城,毫无办法,杨行密弃掉扬州退守庐州。
    这是一场混战,陈墨知道,正是在这场混战让秦宗权彻底失败,而他关心的朱全忠更加壮大起来。
    朱全忠的强势陈墨暂时没办法,他关心的是杨行密。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肥人,出身草莽,勇悍过人。这是陈墨记忆中一个不错的政治家、军事家,正是杨行密的后代依靠他打下的基础,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了全国更大范围动乱。
    大唐衰变后,藩镇割据,诸侯并起。杨行密经略淮南过程中,其政治方略、经济措施和军事思想,对五代十国及其后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奠基之吴国初步实现了由藩镇向王国转型的过程,继而,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局面得以实现。
    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华夏古代经济与文化中心的初步南移实际上就是在以南唐为龙头、以吴越和马楚等政权为呼应的统治区域内实现的,这个时期是唐宋之交社会分野的标点,为后来社会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前瞻、新鲜的要素。杨行密经略江淮,是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