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贯彻自愿为主,免得百姓们说我们前面才免了徭役、秋班。现在又巧立名目抓丁。”
“真要抓丁。他们就算不当乡勇也能抓。”李昌龄道:“这道理不是傻子都懂,就怕有人在暗处煽风点火。”
朱慈烺笑了笑,心中暗道:这个我倒是不怕。
虽然明面上东宫恢复了太祖时候的三老制度,但实际上却是借尸还魂。
太祖高皇帝建三老。一是沿袭秦汉旧制,二是为了避免县官下乡,祸害乡里。这种“皇权不下乡”的思想,固然在恢复时期做到了与民休息,村民自立自治,但是也导致国家动员能力下降,资源失去控制。
如今官府任命的三老,已经算是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了。不管有没有人意识到,每个村的三老中。村老和农老是对县衙门报备工作。接收指令。教官是直接受县尉的命令,属于兵部那条线。这三者结合起来,正是将皇权带进了乡村。
至于因此带来的村中大族对外来者的排斥,也客观造成了各县拆村并寨的急迫性,更快地打破了宗法社会的基石。要想从基层吹出邪风。可谓是撞在了刀口上。
……
“快跑!跑!跑起来!”教官挥动着柳条鞭,在空中打得啪啪直响。
张二狗跑得气喘如牛,恨不得趴在地上死了算了。然而每当他慢了一步,想偷偷喘口气,教官的鞭子总能在第一时间抽到他身上。柳条鞭一抽便是一条红印子,针扎一样地痛,却又不会将人抽坏,想偷懒都找不到借口。
王翊已经抓出张二狗一圈了。他跑到张二狗身后时,伸手推住张二狗的后背:“一二三,呼;一二三,吸。”
张二狗吞咽着不受控制的口水,勉力调动呼吸节奏,总算在王翊的帮助下冲过了极限,脚步再次稳当起来。
啪!
鞭子抽到了王翊身上,教官吼道:“快跑!这是体能训练!不用你帮战友!”
张二狗怨念地扫了一眼跑场中间的台子,上面的沙漏还有一小半才能漏完。在规定的时间里尽量多地跑步,记录每次跑下来的长度,进步者有赏,退步者还要加练。这就是让人痛恨的长跑训练。
当沙漏终于漏完之后,所有人都解开鞓带扔在地上,标明自己跑的距离。
“走起来!走动起来!”教官挥舞着柳条鞭,赶着刚刚跑完的新兵慢走恢复。一旁的教导兵迅速上前,翻过鞓带,按照上面的编号将每个人跑的丈数记录下来。
“我干不了了,我要死了……”张二狗靠在王翊的肩头,眼泪鼻涕糊了满脸。他哭道:“我要回家,我不当兵了。”
“现在要回去可是得赔五十两银子的,你家拿啥陪呀。”王翊很快调整好呼吸,显得游刃有余。他看到前面的傻大个跑得累成狗,心中还是有些庆幸。
当初刚下新兵旗队之后的几次跑操,谁都不知道有人在暗中记录数据,跑得十分恣意。像傻大个那样爱出风头想当伍长乃至队长的人,无不是拼了命往前冲。王翊那几天刚好因为吃不惯油腥拉肚子,发挥极差。等到教导队收集够了数据,开始玩“赏进罚退”这一套,当初玩命跑的人全都哭了。
“等真正去了战营就走不了了,”二狗重重喘息着,“敢退就是杀头……我错了,辅臣,翊哥儿,咱们走吧。”
“赔不起银子就只能去苦役营了,那可比这里还苦。”王翊拉着二狗走了几步,让他缓过劲,道:“我是不敢去的。再说,还是你拉我来的,你要走了我怎么办?”
二狗刚想说话,忍不住腹内翻腾,又跑去路边吐清水了。
王翊无奈地摇了摇头,暗道这二狗也有些太不经操练了。
很快,教官看了体能成绩,吹哨集合。那些动作慢的人,如张二狗,又挨了一顿鞭子,身上火辣辣地疼。
教官宣布完了罚跑名单之后,又报出了达到奖赏标准的人,只是读到“王翊”这个名字后,教官道:“王翊故意保存体力,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不跑,革除奖励!”
奖励是十分实惠的两张鸡蛋票,每票可以领一个煮鸡蛋。这在预备营甚至成了硬通货,新兵们休息时也拿它当筹码。
张二狗垂下头,觉得自己坑苦了王翊。
王翊却大大方方仍旧站得笔直,没有丝毫怨念。
教官满意地看了一眼王翊,又宣布道:“后天开始进行第一阶段验收考核,考核通过者进入第二阶段的训练。考核不通过的,只能发往各营成为辅兵。辅兵是啥不用我多说了吧?你们那些体能差的,抓紧时间补补。否则就好好读书,考个高点的文凭转参谋队去。”教官说着,又扫了一眼队里吊尾的那几个家伙,其中自然有张二狗。
张二狗顿时像是被霜打了一般。
辅兵是啥?听说他们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牛苦,拿的饷银还只有战兵的一半。进了辅兵营,家里田税只能免三成,又比战兵少两成。同样受伤,医疗队有先抢救战兵的潜规则。好在阵殁抚恤银是一样的,但那时候自己肯定用不上了。
“我不要去辅兵营……”张二狗哭道。
王翊无奈道:“那就晚上来加练呗,可惜了那两个鸡蛋。”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二七五 洪炉照破夜沉沉(十四)
“该死!巴哈纳该死!石廷柱该死!”多尔衮站在武英殿上,放声咆哮道。下面站着的都是他的人,他不用有所掩饰顾忌。若是索尼、鳌拜那些人在场,他是绝对不肯暴露出自己的虚弱。
两百满洲兵的死讯很快传回了北京,这对于刚刚入关的清军是极大的打击。
满洲人的社会体系虽然简陋,但不可否认他们也勉强可以算是一个国家。诸申(满洲平民)被抽去打仗,全家欣喜,那是因为抢西边带来的高回报而近乎无风险。若是出去十个只能回来五个,一样不会有人愿意去了。
这回讣告传来,正蓝旗里哭声一片,可说是二十年来不曾有过的悲惨之状。加上诸申之间的婚配、姻亲,整个入关八旗中都有噩耗传播。
随之而来的“惩治尼堪,发兵报仇”的呼声几乎震聋了多尔衮的耳朵。
索尼等两黄旗的老人固然不乐见,生怕多尔衮借此机会大兵南下,成就霸业,实力大增,抢了福临的帝位。多尔衮本人也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形。
他的战略重点可是在西北!
原明、顺两朝大同总兵姜瓖,已经杀了闯逆制将军张天琳,接受清廷调度,与叶臣部合兵一处,准备南下攻打太原。从北京到大同一路平川,经济重镇张家口顺势归附,蒙古各部入关的隘口也都打通,正是大展兵马,吞并西北的大好时机。
“将那逃回的甲喇章京斩首!家人发与披甲人为奴!”多尔衮余怒未消。
“王爷,是否发兵把这支明兵打掉?”谭泰作为新近投靠的正黄旗人。十分渴望有一场战功奠定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听说那支明兵只有数千人,又有挫败满洲大兵的战绩。拿来垫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打!打!打什么打!”多尔衮怒道:“闯逆还有数十万大军在陕西,我八旗兵不过十万!再分兵南下,难道看着李闯再打回来!”
如果仅仅因为死了两百马甲就调大军南下,万一西面数十万闯逆大军乘机来攻打京师,岂不是被前后夹击!
谭泰连忙收声不语,生怕触怒这位王爷。
洪承畴本来不想说话,不过现在汉官中只有他一个,可见多尔衮是把他引为亲信的。他发现多尔衮几次瞟他。显然是让他自觉地站出来说话,否则下场就跟那个站错队的范文程一样了。
“王爷,”洪承畴只得上前道,“不得山东,于我大清根本无害。然则若是丢了山西,入关所获可就亏了大半。若是想一统天下,那秦晋之地更是不可拱手他人。”他下了定论。又引了历史上辽、金这样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争天下例子来,说得那一干满洲将领无不迷糊。
“王爷,我大清将士能征善战,可终究只有十万众。要平这十五省天下,只有接纳吴三桂、姜瓖这等故明降将,变明为清。用明将攻略明地,用明兵占据明土。这也是我朝借口为朱家复国的缘故啊!
“九边是故明屯兵重镇。先平定西北,正有蓄兵之意。而取山东、河南,却能聚得多少兵马?再者上,将山陕纳入我手。南下岂非朝发夕至之易事?反之,若是大军取山东。北有李闯威胁,难有残明相抗,实在犯了兵家大忌。”
洪承畴说完,缓缓退后,眼睛只盯着脚下石砖,面无表情。
“王爷,莫不如先发大兵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