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他的自行车回家。除了师母和我像熟悉的家人,我不但是他两个儿子的姐姐,也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尽管温老师因病去世多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会和他的家人联系,师恩难忘。师母曾经笑着埋怨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比对儿子都关心。”老师眼睛一瞪,“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儿子自己不争气。”老师手下培养了无数名牌大学生,桃李满天下,但他的大儿子却没有考上大学。
或许有人会说我的经历不具代表性,老师都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可是我当年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也没有被老师忽视,我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比我当年好,比我聪明,可是他大概无法把严父和慈母的形象和老师联系起来,很难理解“春天般的温暖”是怎么回事。
我因为听力原因已经多年不参加儿子家长会了,儿子如今在重点高中上学,从硬件到软件都比较理想,班主任老师终于遇到一个可以镇住实验班各路才子的男老师。但愿儿子在这里度过美好的中学时代,身心健康地成长。按说发达的经济应该和教育相配套,不过我对省会城市的教育真没有多少好感觉。我老家天水是小城市,我上学的一中也是省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一点不差。姐姐和弟弟家的孩子虽然成绩一般,但得到老师的鼓励并不少,他们和老师的交流也很温馨。孩子的校服比兰州学生好看的不是一个级别,我每次回去都忍不住让他们穿上校服拍照;他们的课程表也是学校打印统一发送的,不需要自己抄课表。以前儿子的课表都是我替他打印若干送给同学,同事还帮我设计点缀了好看的卡通图案,我一直留着模板,每学期更换课程。老家学校这些细节里体现的信息都让我对古老文化城市的教育心存好感,教育需要投入的不只是财力,还需要职业素质,也更需要人情和爱心。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也总在提“教育是第一生产力”,要重视教育。这么多年发展教育,除了扩招、除了教育产业化,除了大学大兴土木赶英超美,除了不知道到底什么叫“义务教育”,我们教育出的学生不但没有“无限快乐”,更缺乏“面对现实”的态度。无论是面临高考压力、就业压力或者其他挫折,无法面对严酷的现实,动不动就是“大不了——”,每年有多少高三学生、大学生,甚至博士轻生,留给家人无限遗恨呢?别说望子成龙,连个健全的体魄都没有留下,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还会珍惜什么呢?我们的教育都塑造了怎么样的学生,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不管是“无限快乐”,还是“面对现实”;也别说两手抓了,我觉得能抓住一头就不错了,起码面对这个尴尬的现实,不至于太“尴尬”。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日
911
20年前的9月11日,是我正式入册工作关系的日子,我终于成为一名有工作的就业大学生,可以在这个世上安身立命了。
10年前的9月11日,是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发生的日子。不知道这个日子是不是历史的分水岭,它对美国人造成的影响,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今天仍值得深思。
其实因为时差关系,2001年9月11日的那天晚上,一个校友来兰出差,我们几个校友还在一起小聚,感叹时光流逝。我还说起那天是我上班十周年的纪念日,大家一起感慨谋生的不易,觉得我能顺利地找到那份工作已经像是“天方夜谭”。从上海来的校友是我最好朋友的河北同乡,也是同班同学,又娶了和我军训一个班的战友,也是我好朋友的室友。这个关系比较复杂,他来联系到的是我另外的同乡,于是在兰州十年都不曾遇见的几个校友,又坐在一起回忆我们共同的复旦时光,把酒言欢,然后再各奔东西。虽然不是天各一方,但好像也再没机会遇见过。第二天才知道在大洋彼岸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是在新闻中一遍遍让人目瞪口呆的镜头,不是好莱坞电影中惊险刺激的一幕。
对我来说,过了今天,我就算有20年工龄的老员工了,可以享受每年15天的公休假,意义仅此而已。过了这个分水岭,再没有其他界限。
“911”事件的幸存者想告诉人们的就是“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能够生存下来就是上天最好的礼物。”
有人说“本。拉登”让我们知道了平安的宝贵,那就在这一天,让我们一起祈祷平安吧。祈祷自己平安、家人平安、朋友平安,世界平安!活好每一天!!
在这个九月里平常的一天,在中秋节的前夕,我祈祷:
我的9月4日刚度过生日的室友平安;
我的9月6日(阴历八月初九)刚度过82岁生日的妈妈平安;
我的9月10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刚刚经受6。4级地震、在九月里即将迎来人生新征程的朋友平安;
我的9月27日即将迎来生日的、久未谋面的室友平安;
我的9月27日即将带着两个儿子从美国回国小住的同学平安;
我的正在黄山与家人和朋友享受美景的朋友平安;
我的今天下午踏上前往新西兰的航班、满怀聚会和探亲离愁,踌躇满志的室友平安;
我的回国省亲访友结束,即将回到澳洲的同学平安;
我朋友患病的母亲平安;
我另一个朋友遭遇车祸的73岁的爷爷平安……
所有在家里、在路上的人们,祈祷你们平安地迎接明晚的月亮……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一日
妈妈的心愿
中秋放假,侄女和女婿来家小坐,让她代我给家里打个电话问候。现在距离对于我和朋友的交流已经不是问题,不论通过短信、EMAIL或者QQ、或者MSN,无论在天涯、在海角,交流畅通无极限。文字一样可以拉近我和朋友的距离,面对面反而变成单向交流,需要“纸上谈兵”。以至于久未谋面的朋友,有时候想想相见不如怀念。我是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耳根清净,但想想别人面对我这样一个大活人,对着我说话却没有一点反应,就算不抓狂也不太习惯吧?
即使再不济,最原始的身体语言也同样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点头YES摇头NO,翘起拇指表赞同。每天早上叫醒儿子上学,他睡眼还未睁开,先从被窝里伸出一只手,给我做个OK的手势,我就很识趣地不再聒噪,去准备牛奶和洗脸水;他每次只要击掌三下,我一听这暗号,就像小狗一样殷勤地跑到他跟前听命。哪怕是横眉冷对,我也得俯首帖耳,看是需要我出钱还是需要卖力;至于老公,我最多的是需要看懂他的手势,以便很识相地随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可是,我和妈妈的交流没有渠道可以弥补,尽管我可以让别人替我打电话,在她生日的时候或者在节假日的时候,但也只能是代为转达我的心意。我儿子给她打一个电话她就记在心上,逢哪个姐姐去看她,都一遍一遍夸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在她生日的那天,我和侄女一起给她打了电话,我想让她听见我的声音,我对着电话说“今天是你的好日子,姐姐都给你提前过了,你身体还好吗?天冷里你就去城里姐姐家,不要一个人在老院呆着,冬天烧炕不方便。”我不知道我说的话她有没有听清楚,我的建议她肯不肯听,隔着几百里距离,我也只能说说我的心意。我再让侄女听听她除了让我“别操心”、她好着呢,还有什么吩咐,妈妈已经挂了电话,我们就这样在她82岁生日时天聋地哑地传达了彼此的心愿。
侄女这次和我妈妈说了半天,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我提醒侄女说话声音不要太轻,婆年龄大了,耳朵也很背了。侄女放下电话写到:婆问你白糖吃得效果好吗?天哪,我这才想起妈妈再三交代我的这件事!7月底休假回家,妈妈不知从哪位高人处给我求来白糖,说是对耳朵好,每天盯着我吃三勺,走时盯着我带上。我不是有意忘了这事,而是,而是我心里发苦,白糖真的能治好听力吗?带回自己家的白糖,就静静地搁在哪里。儿子喝粥会放,老公喝咖啡会放,但我就是没有像我妈期望的那样,每天虔诚地吃三勺!
看着侄女问询的眼神,我忙对她交代,快给婆再打电话,就说我吃得效果好着呢,让她别操心了。另外,就说白糖到处都有卖的,再别让她费心了。
侄女再次拨通电话,说婆的耳朵也听不太清她说的话,但还是听明白我让她再别去费心了。侄女给我写到:“婆说她知道白糖哪都有卖的,不光是白糖的事,如果吃得效果好,她再去给你求。”我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