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我们便会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要知道我们守在辽东,除了用烽火相联络之外,便是靠的这些驿站的驿马了,如果没了他们便如瞎子与聋子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了。当日你所守的锦州城之所以会陷入危局便是缘于此,因为我们刚夺下锦州,尚还不及在那些地方布置下人马来。”说着连连叹息不止。
“看来是我太过草率了,才使得高大人他下了这么一个不利于守边的决定。如果当日我能及时指出他话里的错误,坚决予以否定的话,锦州城此次的胜利便不会变成对方让人马撤回来的托词了!”唐枫也后悔不迭地道,“我得去和高大人见上一面,希望他不过是一时判断错误才下此决定的,那还有办法弥补这个错误。”
袁崇焕却对此并不乐观,道:“只怕他不可能照你说的去做了。只从他处心积虑地让你将锦州外围的人马调进城去,就可猜出他为了这一步早已有了许多的准备。即便没有建虏进攻失败的因由,他也会想尽办法让大军开进城里去的。而且即便他肯听从你我的劝告,只怕事情也没有这么容易就能解决啊。”
“此话何解?”唐枫有些奇怪地道,“我看高大人不过是一时糊涂罢了,若我向他陈述了其中的利害关键,他应该是会改变想法的。”
“你还以为这次事情不过是凑巧吗?我却怕这一切都是他高大人精心设计好的步骤,甚至这还不是他最终的目的。”袁崇焕苦笑了一声道,“而且即便他真肯听从了你的意见,只怕也已经晚了。他敢将原来布防的人马调回城去,一定是接到了朝廷的授意了,现在想改恐怕不是他能说了算的了。一直以来阉党就想着找个由头来对大帅不利了,这次便是打击他在军中威信的绝好机会。试想一下还有什么能比将他之前所设的布防否定而另设他法更能打击他在将士们心目中地位的举动吗?”
“这……”唐枫为之语塞,但随即一个一直藏在心里的念头却又生了出来,那就是历史上的宁远城大战之前所发生的事情,辽东大军突然都撤了回来,将大片的土地和城池丢给了金人。虽然按时间来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但是谁知道自己到底改变了多少历史,就连东林党都因为自己的介入而提早被阉党击垮了,这丢城弃地之事早一年发生也很是正常了。想到这里,他才知道自己是犯了一个多么巨大的错误,若真是如此的话,自己可就难辞其咎了。
过了好半晌后,唐枫才道:“这样吧,我回山海关去见见高大人,一方面可以看他可还有其他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好劝他一劝,让他能收回成命。”
袁崇焕对他的这个主意却并不能认同,他一摇头道:“倘若他真如你我所想的一般早有预谋的话,只怕你去了也无法劝他收回成面,何况还有朝廷的公文在手,他更不会顾及你的感受了。而你若去了山海关,不但改变不了高大人的决定而且还会得罪了他,使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所以你还是先在宁远静观其变的好。我会将你我两人的建议写成书信递到高大人手中,若到时候他肯听取劝告,你再去见他也不迟。”
知道袁崇焕这么说也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唐枫一时也无法推却,只能沉重地一点头道:“那就依着你的意思吧,我先在宁远城中观望一下。只是现在高第已经下了令,这宁远城左近的几处堡垒要塞,以及驿站卫所的人马元素兄你打算怎么处理呢?”
袁崇焕也在为此事担着心事,半晌后才道:“我只有先将部分人马撤回城来,好在其他城池处撤军入城也遭到了当地百姓的阻挠,我拖延一下也不打紧。”说着无奈地摇起了头来,他对高第的这个决策是很不以为然的,但现在身为部将的自己只能如此先拖延一阵时日了。
唐枫也只能陪着他苦笑了一下,作为监军他的权力其实也不是太大,若不是之前有孙承宗的支持的话,恐怕也没有影响军中决定的能力。现在高第已经掌握了最为要紧的军中将士的升迁大权和粮饷大权,他想再靠着之前孙承宗带给他的影响力来行事只怕是很难了。何况高第手握朝廷的公文,更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唐枫更加没法反对了。如今只能寄希望于高第能听取劝告,改变主意了。
正当唐枫二人还在想着如何能使高第收回成名的当口,金人的再次出兵却让辽东的局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第144章 锦州再易手
以努尔哈赤的本意,是想在完全入冬之后,无须再放牧和狩猎之时再进攻明军所占领的辽东地区,但是今年对女真人的天灾的进一步加深使得他不得不决定早上几日出兵了。、QunabEN、coM在今年春季时,金国的大片地区都受了干旱,无数的牛羊等牲畜无法成活,现在刚进了冬季,气温就骤然下降,又一次冻死了许多没有丝毫准备的牧人的牛羊。
两次灾劫同时爆发,终于使得金国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在下面各部落的酋长集体进言,再加上其他带兵的将领一致要求下,努尔哈赤终于决定攻打辽东,将自己遭受到的灾难转嫁到汉人百姓的身上。而之前大败而回的那几千人马也带来了一些消息,使他知道了锦州如今的局势,明白现在攻打锦州城是个恰当的时候。
这次努尔哈赤决定动用举国的兵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场大胜。但是因为女真各部落的人马因为各自放牧的关系并不在一起,所以想要将人马都聚集起来也要花上一些时间,而女真人又不愿意再干等下,所以最终他决定让自己最为信任的儿子——皇太极带五万精锐攻向锦州城。最好是在他将其他各旗人马都会聚一起时,能直接进驻锦州城中。
这五万人马其中有努尔哈赤最为看重的正黄旗的人马,也有当日阿敏战败后被迫交出的镶蓝旗的人马。前者是拱卫大汗以及都城沈阳的金军中为强者,而后者却是一心要洗刷之前战败的耻辱而同仇敌忾之人。有了这两支无论是士气还是战力都极其高涨的人马在手,皇太极对此次攻打锦州城也是充满了信心。
五万金兵一路南下,发现原来还想对之发起突袭,使之无法向锦州城示警的要塞堡垒之中居然空无一人,这让皇太极大为错愕,然后便是大喜:“哈哈,明军居然只守在锦州城一地,我们想要取下它来就更为容易了!”他立刻就下令人马全速前进,务必在明军还没有发现自己到来之前就兵临锦州城下。这命令也正合想要洗刷耻辱和一心立功的所有人马的心意,五万骑兵在换乘着坐骑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杀到了锦州城下。
一切真如袁崇焕所担心的那样,因为没有了前面的关隘回报军情,所以当守城将士看到突然杀到的大量金兵,就立刻慌了神了。他们毕竟不是孙承宗培养出来的辽东的原有驻军,虽然曾上过沙场但却还没有遇到过如此声势的骑兵队伍。所以他们很明智地选择了死守在锦州城里,然后一面点燃烽火以求救,一面还派出了轻骑往后去求救。这却放过了一个唯一能将战事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机会,没有趁着敌人立足未稳的时候先攻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也好在这些将领的胆小,所以才没中了皇太极的计。作为金人中最善于用智谋破敌的人,皇太极不可能犯下这么大的错误,他在扎下营来时,已经在左右两边埋伏下了不少的人马,一旦明军出城来战的话,恐怕就要落进他的陷阱,受到不小的损伤了。
可是众金兵在准备了一夜之后却没有明军出城来攻,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了。就他们所知道的军报来看,守城的明军人数当在三万人间,有这兵力是足够与自己一战的,怎么对方却只是龟缩在城里呢?皇太极得出了两个推论:一是明军的将领看穿了自己的策略,不敢冒这个险,二就是对方没有胆量出城一战。
无论是哪个原因,皇太极都认为这是明军胆怯的一种表现了。所以在让众人歇息了一夜之后,他便立刻发起了对锦州城的攻击。他要在努尔哈赤带着人马来到之前,取下锦州城,这样才不枉父亲将先锋重担交托给自己。
不过这锦州城的坚固还是出乎了金兵的预料,他们虽然连踏蹶箭这等攻城的利器都用了出来,但是城中的守军却依然能紧守门户,不让金军有一丝的机会。围城三日,金兵已经战死了近千人,但是攻上城头的次数却是寥寥可数。而那为数不多的几次攻上城去,都被城上所布的火枪兵给硬生生地打了回去,反而折损了好些人马。
不过这也是因为皇太极不肯将所有的兵力都放进去的缘故,如果他肯如阿敏一般将所有人马都投放了进去的话,只要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