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看到抢劫,更不会袖手旁观……
W大真大,一路跑到数学系,她觉得自己的脚都快要累断了。
没办法,这种大大的校园,就该是骑自行车或者坐电瓶车逛的,真不适合腿这样的交通工具,更不适合9岁女孩儿的腿……
走到数学系的教学楼下,孟时有点儿累。
正好,铃声响了,看样子是有的同学下课了。
现在的学生可不会逃课,甚至恨不得能听完所有老师所有的课!
下课铃响之后,也不会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而是就自己的疑问,围着老师寻找答案。
孟时等了一会儿,才有人从楼里出来。
一个看起来很温和的女生。
孟时赶紧笑着迎了上去,“姐姐你好,可以帮我一下吗?”
有礼貌从来不会错,女孩子立刻笑道,“小妹妹怎么了?是迷路了吗,你家人呢?”
“我想请问一下,姐姐你知道数学系的于谦教授吗?我想找他。”孟时不紧不慢地说道。
女生有些讶异,“你是于教授的亲戚吗?于教授刚下课,这会儿正在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呢。就在一楼,我带你过去吧。”
“不用了,我自己过去就好了,谢谢姐姐。”
说着,孟时就快步跑上了台阶,跑进了教学楼。
女生笑了笑,没说什么,走了。
目标很好找。
有一个教室,正有不少学生一边往外走一边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孟时走过去,一看,教室里剩余的学生倒是不多,黑板上是各种数学符号公式和计算过程。
讲台上,四十来岁的教授,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地,正在给几位同学解答题目。
孟时就站在门外等着。
期间,也不是没人奇怪,不过孟时都只是笑笑,指了指里面,众人都以为她是在等某位同学,也就没多问什么,笑着离开。
终于,最后一位同学的问题解答完了之后,于谦教授收拾好了自己的教案之类的,准备离开。
教室里剩余的学生都跟于谦问好再见。
于谦笑着回了一句,就出了教室。
孟时赶紧跟上了于谦的步伐,“请问您是于谦教授吗?”
于谦顿住了脚步,看着这个有些奇怪的陌生小女孩,点点头,“我是,有事吗?”
孟时抿了抿唇,还是直说了,“我知道您是一位优秀的推理小说作家,想给您看看我的作品。我想往R国投稿,但是我没有渠道,想寻求您的帮助。”
此话一出,于谦完全惊讶了。
、016
于谦的确喜欢推理小说,自己写过很多篇推理小说。
发表的也不在少数,在华夏的推理小说界,他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但是推理小说在华夏至今还是小众,看的人并不多,也不是人们不喜欢看,而是没机会接触到。
华夏现在的推理小说杂志,都不成气候。
想多了,于谦收回心神,重新看向孟时。
“你刚才说的是,你写了篇推理小说,想让我帮忙看看?”于谦说道。
孟时点头,同时把手里装在牛皮纸袋的稿件递给于谦,“是的。”
于谦盯着孟时看了几秒钟,确定这个小孩子不是在闹着玩,就点点头,“走,咱们到外面去,我看一下你写的故事。”
两人直接走到了教学楼外,正对着教学楼的,是一片绿化地,有树木遮阴,树下还有石凳和石桌。
走过去,于谦把自己的东西放在桌子上,就打开了稿件,准备开始看。
首先,字写得不错,不像一般九岁孩子的字不成形,这字至少是赏心悦目的。
没错,手稿的字对阅读人的心情也有很大的影响,字体难看的话,会让人的第一印象就大打折扣的。
可是,在看正文的第一句话时,于谦就忍不住皱眉。
第一人称,却又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叙述的。
老实说,这种写法,还不如直接用第三人称、上帝视角呢。
于谦没多说什么,继续往下看。
很快,他的目光就移不开了!
孟时看于谦很投入,她想了想,怕外公等她等得着急,决定先去找外公,反正等外公过来,于谦也还肯定看不完这全部小说呢。
对于小说迷来说,看到一本书,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继续一口气看完,如果没有什么事情打扰的话,是一定不愿意中途停下来的。
孟时想了想,未免于谦提前从故事中醒来,她用粉笔在石桌上写了几个字。接着就去找外公了。
找到外公时,两人慢步走过来,于谦还沉浸在故事之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看就要到中午了,于谦却越看越兴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孟时有些无奈,又不想叫醒于谦。
就在这时,一个容貌秀丽温婉的女人走了过来,“阿谦,都中午了怎么还不回去?不是跟你说过了,今天要早点回去的吗?”
于谦啊了一声,懵了一瞬,才清醒过来,看到女子,他也惊讶,“晚晚,你怎么过来了?”
看样子,竟然是完全没听到女子刚才的话。
女子一脸无奈,“阿谦,这都几点了?刚才阿承已经打电话了,说是到车站了,很快就过来,我收拾好了菜,看看时间,你还没回来,就先一步来找你。”
于谦连忙一拍自己的脑袋,“对不起啊晚晚,我看书一不小心忘了时间,我们这就回去。哎,小姑娘,这是……”
于谦终于看到了,孟时身边还坐着一位老人呢。
孟时一笑,“这是我外公。于教授,既然您还有事,那稿子留给您,我们就住在南门附近的旅馆里,您看完之后,我再来找您,如何?”
于谦更惊讶了,“你们住在旅馆里,从外地来的?哦,听你们的口音,是H省的吧。专程过来的?”
孟时点点头,“是。我想往R国投稿,但是找不到投稿渠道,因为知道于教授也是推理小说迷,还是著名的推理小说作家,我想您一定有往R国投稿的途径,就冒昧来找您了。”
孟时说话实在是太不像个小孩子了,于谦和苏晚都很惊讶。
苏晚说道,“那就一起来家里吃午饭吧,外甥从B市过来,我做的菜有点儿多。”
“不了不了,您有客人,不好打扰。”
“别推辞了,不多你们两位。我也是糊涂了,一看就入了迷,都没看到老人家也过来了。实在是失礼了。”于谦直接说道,“别再说了,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稿子回去吧,也别找我帮忙了!”
孟时和外公都很无奈,于谦这话太实在了,让他们无论如何都推脱不了。
“那就打扰了。”外公点头。
于谦教授家住在学校内的教师宿舍楼,三楼。
孟时扶着外公上楼,看准了于教授家的门牌号,送外公进屋之后,又笑道,“我先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说完之后,孟时不等于谦教授夫妇说什么,就直接推门出去,跑下楼。
这里距离学校东门很近,东门外就有卖水果的。
孟时挑了品相很好的苹果买了一大兜,又挑了一把完整的香蕉,一大串新鲜的葡萄,还买了一个现在内地还比较稀少的金黄的哈密瓜。
装了四个大大的塑料袋,很重!
孟时提起来,还真是费劲,苹果差不多八斤,香蕉也有七斤,葡萄一串就是四斤多,哈密瓜五斤,真重!
卖水果的阿姨给她多加了两个袋子。
孟时提着,刚开始不觉得太重,但到了上楼梯的时候,就不行了。
虽然在家里做习惯了农活,可这不代表她的力气就很逆天。
上到了第一层的拐角,孟时的手实在是勒得疼得很,走一步停一步。又怕把水果给压坏了,小心翼翼的。
这时,她身后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来人走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她身后。
楼道比较窄,她和四个袋子,几乎就占据了全部楼道。
“不好意思挡住路了,我往边上挪一下,你再上去吧。”孟时一边说着,一边挪自己的水果袋子。
“你——小丫头?”
一听这声音,孟时立刻回头,瞬间,她的脸就黑了,韩承。
18岁的韩承,一点儿不像是二十年后功成名就时那么沉稳,这会儿的他,看起来还很是跳脱。
“哈,还真是你呀,可真巧。走吧,我帮你提,去哪儿?”韩承不由分说地从孟时手上抢过了装水果的袋子,大长腿轻轻松松地跨上一层层台阶,毫不费力!
孟时这会儿反应过来了,刚才,于教授的妻子不是提到了她外甥和阿承这两个词么,当时她没注意,反正名字里有承或者成字的人多了,这会儿看来,应该就是韩承了。
孟时很无奈,世界可真小。
“小丫头你倒是走啊,再不走我把你水果抢走了啊。哎你这小丫头也真是的,明知道自己提不动,怎么还拿这么多水果?谁让你买的啊,你家大人呢?”韩承毫不客气地问道。
孟时撇撇嘴,“谢谢帮忙。”
说完,她直接越过韩承,往三楼走去。
韩承一愣,接着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喂小丫头,你还没说去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