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学与生活-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格式塔心理学:心理现象只有被看成是有组织和结构的整体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单元时才可以理解。
  (3)吉布森生态光学认为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用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生态光学理论(theory of ecological optics)把注意集中在外界刺激的属性而不是你知觉刺激的机制。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知觉系统是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积极的活动的;是生物体内进化而来的。
  没有很必要去假设更高水平的知觉推论系统——知觉是直接的。尽管环境中每个客体视网膜像的大小会随着客体的距离和视角而改变,但这些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的,物体反射光的某些属性在各种视角和视距条件下是保持不变的。由于人类在一个稳定性知觉对生存很重要的环境中进化,因而你的视觉系统的作用就是觉察这种稳定性。
二、注意过程
  注意(attention):注意的焦点决定了最能为知觉过程利用的信息的种类。
1、 选择性注意
(1)确定注意的焦点
  目的指向选择(goal directed selection),反映的是你对将要注意的物体做出的选择,是你自己的目标的功能。
  刺激驱动捕获(stimulus…driven capture)发生在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时,它不依赖于知觉者当时的目的。
(2)不被注意的信息的命运
  布罗本特:心理只有有限的资源去执行全部的加工。这个限制要求注意严格调整从感觉到意识的信息流。注意形成了一个通过认知系统的信息流的瓶颈,把一些信息过滤掉,让另一些信息继续进入。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表明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在获得输入的意义之前。
  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技术:被试戴着耳机听同时呈现的两种录音信息——不同的信息呈现给不同的耳朵。被试被要求仅仅把两种信息中的一种重复给实验者,而把另一耳中的信息都忽略掉,这种程序称为掩蔽注意信息。
  人们总是报告说在一个喧闹的房间里,即使在聊天的时候也能听到有人喊他们的名字。这经常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
  研究者们相信非注意通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加工——但没有足够到达意识觉知。
2、注意和环境中的客体
  注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帮助你在杂乱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物体。
  寻找由一个特征决定的物体比由两个特征决定的物体更容易。
  很多复杂的信息加工是在没有注意和觉知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个早期的加工阶段称为前注意加工(preattentive processing),因为在感觉输入首次由感受器进入大脑的时候,它们在你去注意之前就已经被加工了。
  前注意加工能熟练地在环境中找到由单一特征定义的客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搜索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平行搜索。
  而检测特征的组合必须一个接一个,或者序列地,称为序列搜索或指向性搜索(guided search)。 这时你必须单独注意每个客体,确定它是否与两种特征——圆形和红色——的结合相匹配。
  注意和视觉搜索:
》 找到一个有一显著不同特征的客体,你可以用平行搜索。
》 找到一个基于特征组合的客体,你必须使用序列搜索。
》 平行搜索,对于只有少量干扰项和更多干扰项的刺激而言,搜索时间是没有差异的。
》 用序列搜索,干扰项数目的多少会产生差异。

(www。。)免费电子书下载
  当两种颜色被组织成部分和整体时,成绩受额外干扰项的影响就会小得多。
三、知觉中的组织过程
  感觉信息组织到一起使你有连续的知觉的过程总称为知觉组织过程。个体由于这种知觉组织的结果而经验到的东西被称为知觉的对象。
1、图形、背景和封闭性
  图形(figure)是位于最前部的类似客体的区域,背景(ground)被看成是用来突出图形的幕布。
知觉组织过程专门用于区分出图形和背景,产生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错觉轮廓(illusory contours)在1990年首次被提出。
  封闭性(closure)使你把不完整的图形看成完整的。具有把刺激知觉成完整的、平衡的和对称的倾向,即使存在空隙、不平衡和不对称时也一样。
2、知觉组织原则
  组织的难题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威特海默(1923)研究的。
  接近律(law of proxim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近(最接近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
  相似律(law of similarity):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
  共同命运原则(law of mom fate)指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
3、空间上和时间上的整合
  世界本身是一种普遍稳定的信息资源。对于外部环境中那些保持稳定的信息没有必要好人记忆,这样你就不必加工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了。
  “不可能”图形引发的错觉,当试图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的时候,这些细节并不能够正确地结合在一起。
4、运动知觉
  诱导运动(induced motion):看起来视觉系统有一种强烈的趋势把一个较大的、包围的图形作为一个较小的、被包围的图形的参照框架。
  似动(apparent motion)的最简单的形式称为Φ现象: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4到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5、深度知觉
  对深度的解释依很多赖于很多关于距离的不同信息来源(通常称作深度线索)——包括双眼线索、运动线索和图形线索。
(1)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称为视差(retinal disparity)。
  视觉系统能够有效地把两个或两个成像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解释为三维世界的深度。
  视轴辐合(convergence):当两只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它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内侧转动,当物体非常近时,眼睛必须相向转动很多以保证同样的像落在两个中央凹上。
  大脑利用你眼部肌肉的信息来判断深度。然而,眼部肌肉的视轴辐合信息对于深度知觉最多只在10英尺内有效。
  相对运动视差(relative motion parallax),环境中物体的相对距离决定了它们在视网膜成像场景中相对运动的大小和方向。行驶的汽车看起来比近距离的物体更像是静止的。
(2)图形线索
  包括在图片中发现的各种深度信息,称为图形线索。
  插入或者遮挡、阴影、相对大小、线条透视和质地递变

(www。。)好看的txt电子书
  最近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大,而最远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小。这个原则被称为大小/距离关系原则。
  线条透视是一种同样依靠大小/距离关系的深度线索。当平行线向远处延伸时,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像会聚为一个点。
  质地梯度能提供深度线索是因为随着表面深度增加,质地的密度会变大。
  Gibson质地和深度的关系是所知觉的环境中一个恒定的变量。
6、知觉恒常性
  尽管你的感觉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你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叫做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y),意味着虽然近距刺激的性质会随你每次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改变,但你感知的远距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的。
(1)大小和形状恒常性
  视觉系统把距离的信息与视网膜关于成像大小的信息相结合,产生通常与远距刺激实际大小相对应的客体大小的知觉。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
推断物体大小的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具有相似形状物体性质的先验知识。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正确地感知物体的形状,即便当物体处于倾斜的位置,使得视网膜成像的形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存在实质的不同时。
  存在有效的深度信息的时候,你的视觉系统能够简单地通过考虑你与它不同部分的距离来确定一个物体的实际形状。
(2)方向恒常性
  方向恒常性(orientation constancy)是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你识别环境中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
  方向恒常性依赖于你内耳中的前庭系统。通过结合前庭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