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庐风云(大陆版)-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在生死关上走过一遭,他才突然明白人若一死,什么雄心壮志、丰功伟业就全都是空的。世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命。而罗炎的存在,就是生命安全的最佳保障。刚经历过这一场生死劫难,他自然不肯轻易让罗炎离开自己五步之外。

见仁明王根本不理会事情轻重,身边明明已重新有了大量卫兵军队的严密保护,还非要把罗炎留在身边不肯放手,萨拉司坦暗暗皱眉。这根本是对罗炎那超凡战斗能力的极大浪费。

但他也没再多说什么,而任林伯伦公爵领命而去。仁明王此刻的心态,其实他也不是完全不能领会。国王既已执意如此,他说什么也不会有用。况且捉捕诤君乃是分秒必争的事,多纠缠下去有害无益。

追查之事就这么定下了。不过跟仁明王告退后,走出大殿之时,萨拉司坦心中总还好像梗着别的什么东西。今天的事,似乎令康赛因身上生出了某种微妙的变化。虽然一时还说不清究竟是怎样的变化,萨拉司坦已经可以感受得到,自己和仁明王间原本稳固的关系似乎因它而滑向失衡。

但愿这只是王上受惊后的暂时性变化……萨拉司坦也只能这么期望了。

※※※

日正十年四月二日。

轻易受人挑拨而致使宫廷卫队与王城守备军混战,给乱党可乘之机的佐拉勋爵和安德拉寇子爵已遭重责,纵有大贵族家世的荫庇而免于处死,也被削去爵位和官职。转眼宫廷政变已经过去五天,以诤君为首的一班叛乱分子也都离开拉寇迪了,仁明王的安全感似乎仍没有恢复的迹象。

他总觉得任何时候都可能有刺客、叛乱者潜藏于暗处准备行刺自己,每日无论是上朝议事,还是如厕沐浴,都要罗炎留守在他身边五尺之内保护。萨拉司坦数次请国王派罗炎去对付诤君为首的叛军,都被他一口拒绝。

而罗炎因为总是与国王同进同出,与仁明王的关系看起来绝非一般侍卫可比,他的存在也日渐引起了大臣们的注目。这一点也令萨拉司坦隐隐觉得不安。

过去他一直极少让罗炎在人前出现,执行的任务也始终不曾公开,刻意让罗炎保持影子般的隐秘身份。凯曼历来以忠诚正义的教条治军,仁明王也是以大义为名发动大陆战争。如果复活魔王、借助魔王力量的事传扬开去,对仁明王的威信将是很大的打击。战况顺利的时候还可以用胜利和刀剑压制国内局面,但一旦凯曼军出现颓势,就很难预料会出现什么不利后果了……

然而无论是明的任务,还是暗的隐忧,他都无法说动仁明王改变主意。几天来,君臣二人已经为这事发生过多次不愉快了。

仁明王的固执和短视,还有诤君叛乱的事,就足够让萨拉司坦头痛了。上天却好像还怕他不够烦似的,又另外弄出一桩事来。

“好个迪卡尔·冯!”

这天例行议事时,刚看完一本奏章,仁明王就气冲冲地把本子大力掷于地上怒喝一声,随后缓缓歪靠回王座椅背,阴沉了脸想着什么。右手紧紧抓着扶手抓得透出青白色,筋骨条条暴起,泄露了他心中汹涌的怒意。

以萨拉司坦对仁明王的了解,自然听得出那一声大喝除了暴怒之外,还透着些许慌乱。他上前拣起奏章,展开一阅,不由也为奏章的内容而猛吃一惊。

这竟是一封密告西征军统帅迪卡尔·冯将军的书函!

密告人是西征军中一个副将,也曾是冯任宫廷卫队长时的副手。奏章中,这人指证现今带头反抗凯曼的南方联军领头人物,黑旗军的圣剑士艾里,曾是三年前参加天庐武道大会武者中的前十强之一。在追捕十强时冯曾遭遇艾里,当时艾里身边带着的一个黑发少女,则是黑旗军中与圣剑士齐名的圣女萝纱。

而那一次,他亲眼见到冯曾和艾里以相当熟稔的口气谈话,而且在后来艾里已被卫兵围住时,冯始终未出全力,才让对方得以从容突围逃走!若非如此,圣剑士和圣女早就死在拉寇迪街头,也不致为今日的凯曼惹来这许多麻烦。

这个名为佐拉的副将还随奏章附送来圣剑士和圣女的画像,又列举出其中不少卫兵的姓名番号,称这些都是那天随同冯行动的卫兵,只需向他们稍加查对,便可知道此事是否确实。尽管还未查证,单看这些证据列得明明白白,就八成可以确定这不是捏造的了。

书函中,佐拉又写道,冯平日处事还算公正严明,从未有徇私之举,惟独对那两人网开一面,成就凯曼今日之大患。这未免巧合得过头,让人很难不怀疑他是否与那两人早有勾连。而一个凯曼重臣,与身为凯曼对头的圣剑士和圣女会有什么样的私下联系,自是不言而喻。

在书函的后半段,佐拉则以大段篇幅描写了冯率军西征后,如何仗着自己“五英雄”的威望在军中大肆招揽人心,营私结党,同时还借着西征之机,利用各种手段施恩舍惠,拿属于凯曼的财物人力来增加他个人在塔思克斯被占领区的声名威信。书函的语气处处暗指迪卡尔·冯企图利用西征完全掌握西征军军权,寻机起兵叛变,以西征军占下的大片土地为基业自立为王!

作为例证,佐拉举出三月二十日发生的木法沙城放粮事件。冯为了卖好,竟执意将随军携带的大量军粮分给当地民众,等到后来赈灾的粮食送到后才补回军粮。他曾苦苦劝阻将军不可做这种违犯军法之事,将军却置若罔闻,反而痛斥他一顿。

佐拉在信中恨恨写道,无论军粮还是赈灾之粮,都是属于凯曼一国的财物,送粮赈灾亦是国王陛下的仁心德政。可迪卡尔·冯只这么一转手,自己未出半分银钱,用的依旧是国家的粮食,救济灾民的名声却都落到了他头上。现今木法沙城中,人人只知西征大将军而不知凯曼之王。

就连西征军,也几乎完全成了迪卡尔·冯的私人军队。私自放粮这等大事,无论是木法沙城中还是西征军中都是人人尽知,然而军中却是人人维护冯将军,没有人肯把他触犯军法之事上报。再不清查此事,遏制迪卡尔·冯的阴谋逆行,六十万西征军恐怕很快就要变成叛军,反噬凯曼!

萨拉司坦看完,也不由变了脸色。

一封充斥大量揣测之辞的密告信,本来无需多理会,不过刚经过诤君之事,他们对叛乱这样的字眼未免都特别敏感。而且信中所列的例证都十分明确,不难查证,看来不会是捏造的。冯手下的六十万兵马,足足是凯曼的一半兵力,他若反了,联合塔思克斯、神圣联盟那边的两路大军,凯曼王国就真要变成一个历史名词了!

参与议事的几个重臣一一传阅过那本奏章后,个个面如土色。

托萨拉司坦战前精密策划之福,凯曼自开战后从未遇上过真正的挫折失败。迪卡尔·冯若真要叛乱,局势的恶劣就远非他们能够应付的,一时间这些大臣人人噤若寒蝉,都提不出像样的对策。就连萨拉司坦也没有什么好想法,只得进言:“这奏章上到底还是一面之辞,未经查证。兹事体大,没有切实了解情况前说什么都不妥。臣下回去即刻着手调查,待辨明真伪再决定如何处理吧?”

也只有这样了。无人异议,今日的议事便在不安中草草了事。

萨拉司坦行动很快,密告信所写的事情本来也不难查,只一晚的时间便查明信上所说的事确是事实。第二日一早,他到宫中把调查所得呈报上去后,大殿上的空气立刻变得比昨日更加沉闷。

仁明王默默听完,沉吟许久,终于斩钉截铁道:“即刻派使者传我金令,命迪卡尔·冯见令速返拉寇迪!西征军停止一切进攻驻守原地,暂交由那位佐拉副将统管!”

他毫无间断又颁下一连串号令,命人传信给驻守国内的剩下几名将军,要他们得令后马上整顿队伍,开赴塔思克斯替换西征军,并让西征军逐批返回国内重新整编。

萨拉司坦闻言大惊,再顾不得君臣礼仪,急急插口打断仁明王。

“陛下,万万不能这样做啊!眼下正是我们和联盟的军队争抢时间击垮塔思克斯的紧要关头,姑且不论冯将军是否有异心,至少西征的任务他仍是完成得很好!这时候把他撤回,西征军动弹不得,这次西征就功亏一篑了!若是让联盟的军队得到充足的时间,就会反过来置我们凯曼于绝对的被动啊!本来是必胜的局面,这么一来今后的胜负就难料了!”

仁明王并未因他的话而有所犹豫。

昨晚他忧虑难当,翻来覆去思量了一整夜,撤回迪卡尔·冯的利害关系他又怎会看不出来?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尝过一次被人从内部叛变,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