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葛,释名:鸡齐、鹿藿、黄斤。气味:(根)甘、辛、平、无毒,葛花和葛根解酒效果最佳;
人参,释名:亦名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皱面还丹,气味:(根)甘、微寒、无毒。葛和人参这两种最好。
还有芦荟,甘蕉,藿香,苦参,三七,丹参,沙参,甘草等。”
“啪。”王志坚一拍桌子,说道:“答得好,除了草部这些植物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可以解酒?”
二流歪着头,苦苦思索着,联系到生活实际,自己所看到过的植物,一样一样地对比分析起来,一边想一边答:“葡萄,西红柿,西瓜,甘蔗,柚子,芹菜,香蕉,橄榄这些应该可以吧。”
“好、好、好。”王志坚连说三个好,拍着手说:“看来你对植物的感觉不是一般的敏感,居然能够这么深刻地了解植物的特性,天生就是学中医的料啊。要不这样,你跟我学医好了,我把毕生所学尽数教给你。”
王与春连忙碰了二流一下肩膀,那意思是让二流赶紧答应。
王与秋听说他老爸要收徒弟,走到饭厅来,脸上充满了笑意,期待地看着二流。
一时之间,王家三人都看着二流,等待二流回答。
二流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在心里认真思量了一番,这的确是个好机会,自己能够对植物如此熟悉,完全是因为自己有异能的缘故,如果将这种异能用于学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到此处,二流站了起来,一抱拳,一鞠躬,学着电视上的样子,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王志坚被二流逗得笑弯了腰,连忙扶住二流,哈哈笑了起来,说声说:“好,好。”王志坚的心愿在这一刻,终于有了结果,心里说不出的快意。
正文 第016章 偏东雨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2:59 本章字数:4640
二流与王志坚约定,农历每旬首日到王志坚家学习医术,阿南镇赶集日为二、五、八,首日到王志坚家学习,顺便挑点山货,第二日便可卖出,倒也方便。
离开了王志坚的家,二流挑着扁担,为刘缓缓买了皮炎平,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一路走,一路思考着今天的收获。
挑了一担子西红柿和朝天椒到镇上卖,一共卖了四十来斤西红柿,十来斤朝天椒,收获了八十多元钱。等地里再收一季果实,又可以卖个百把元钱。对一个山里农村家庭来说,这样的收入属于一笔较大的收入了。
二流感觉到,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钱。他想做很多很多的事,比如建一个果蔬园,种植杨梅树甚至建杨梅酒厂,为他爷治病,家里的破房子也该修修了。这些那些的事,都需要钱啊。钱从哪里来?这是个难题。
今天真是离奇的一天。在镇上卖东西,居然碰到了王与秋,居然到了王与秋家中吃饭,居然拜了一个师傅学医。这些事情,搁在平时,是想都不敢想的,可是,就这样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这也是得益于自己的异能。
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
二流正在思考着如何利用自己的异能,天边忽然跑出来一大团黑秋秋的乌云。眨眼功夫,这团云便把半边天遮了个严严实实。随着云朵的到来,炎热的夏天突然急剧降温。起风了,呼呼地吹着,还带着浓浓的热气。
二流刚走上观音坡,观音佛台前聚着休息的人看见要变天了,连忙收拾东西跑开了。有的是从镇上来拜佛的,一路小跑着下观音坡去了;有的是赶集回家的,拿起扁担、背兜之类的东西就朝家里赶;有的看了看天气,这是要下雨了,干脆跑到附近的人家屋沿下躲着,等雨停了再走。住在附近的居民,赶紧跑回家,收晒着的东西。
二流看了看天色,不想停留,决定冒雨回家。
不大一会儿,天上就掉下了几滴雨,打在肩膀上生痛。
这是要下大雨地征兆。因为雨随风势向东飘。这种雨山里人又称为“偏东雨”。在夏天地时候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一般要下三阵。在阵上。雨急得不得了。阵与阵之间。有十来分钟雨会歇下来。三阵过后。雨就停了。云也会散。
当第一阵雨来地时候。二流正在火焰坡上。眨眼之间。便把二流地全身淋了个湿透。二流将扁担上套着地箩筐拿起来。举在头上。雨点打在箩筐上啪啪作响。
这种方向还是有些效果。至少二流地头部沾不着水了。但是。雨水顺着箩筐地边缘滑落下来。流到二流托着箩筐地双手上。顺着双手直往二流地身上灌去。好像是洗淋浴。
这可是回家以后。二流遇到地第一场雨。在雨水地冲洗下。二流身上地酒意散发了不少。但是。酒精地作用还是不小地。二流显得既高兴又兴奋。顶着个箩筐在雨中奔跑着。虽然跑得气喘吁吁。但一点也不觉得累。
很快。雨水便汇集了起来。顺着火焰坡地石板路向下流。踩在石板上。啪哒啪哒地。一双胶鞋全进了水。随着双脚地移动。发出嘎吱嘎吱地声音。
第一阵雨过去了。雨点小了起来。二流拿下箩筐。回头一看。自己居然一口气跑到了火焰坡地顶端。看着来时地路。二流觉得不可思议。竟然一口气跑了这么远。
刚才没觉得,现在停下来,二流才感觉到累。
接下来,就要爬最难走的第三道坡鬼门坡。二流将箩筐的一边顶在头上,另一边靠在背上,将绳索套在腰间,便爬起鬼门坡来。
鬼门坡的路本来很滑,现在有些稀泥巴被雨水冲到了路上,踩在上面更滑,二流必须得小心翼翼,将箩筐顶在头上也是没办法之举。平时走这条路两条腿就可以走上去,可现在这么大的雨天,这么滑的路,有些地方需要四条腿才爬得上去。
正在二流专心爬坡的时候,第二阵雨不出意料地来了。
这一阵雨是三阵雨中最凶猛的,只听“哗”的一声,雨就像飘泼一样倒了下来。路上的积水还没有流尽,不大一会儿功夫,这些积水就和着新落下来的雨水一道,汇成了洪流,哗啦啦向下流着。
二流走得更小心了,但雨水也更加猛了。由于箩筐是顶在头上的,雨水顺着箩筐的边缘流到二流的脸上,顺着二流的鼻子、嘴巴往下灌。二流伸出舌头尝了尝雨水的味道,带点咸咸的,有些是箩筐上污物的味道,有些是自己脸上的汗味。
幸好顶箩筐的时候,二流套得有技巧,雨水没能流到眼睛里,但二流的眼睛前已经形成了一道明晃晃的水幕,前面的路不大看得清楚。二流只能通过水幕的间隙向前面的路上看去。
山势极陡,路面极滑,眼睛还不大瞧得清楚。
二流只能依靠自己对植物的特殊感觉,一步一步,艰难地爬着,心里面不停地咒骂着:“这该死的雨,这该死的路,如果有一条公路就好了,搭个车就上来了。总有一天,我要修条公路到高原村。”
二流的想法很好,但要依着悬崖修这样一条路,是谈何容易?
二流一不留神,踩到了路上一块被雨水冲刷后,已经松动的石板上。突然,那石板一滑,便向下滑落下去,二流的双脚也跟着一颤,整个身体也不由自主跟着向下滑去。
下边正是悬崖,如果掉下悬崖,后果不堪设想。
“啊唷。”二流的身体在石板路上凶猛的撞击着,从二流的手臂和前胸传来一阵阵疼痛感,二流痛得叫唤了一声。
二流费力地睁开眼,看清了自已目前面临的形势,形势已经不容他顾及身上的疼痛。
此时的他,整个身体倒在地上,洪流从胸口处分开两条水线,沿着身体向双脚冲去,一阵冰冷的凉意从胸口传入,极不舒服的凉。
二流试图在洪流中站起身,可是,他动了动脚,才发现,自己的裤管已经被刚才踩滑的石头压住了,而滑动的石头还撞着了他的左腿膝盖,轻轻一动,剧烈的疼痛感传来,怕是膝盖的部位已经撞出了淤青,要爬起来却很难。
二流头和背上还系着箩筐,整个人躺在地上,就好像一只蜗牛。
雨越下越猛,地上的洪流也越来越猛,那块滑动的石头在洪流的冲击下,似乎要被冲走。如果它被冲走,将同时拉着二流的脚向下滑去,在笔陡的山路上,情况更加危险了。
头脑素来冷静的二流,根据目前的情况迅速作出了判断,此时他最好的选择,就是尽量稳住自己的身体,不让洪流冲走。选择在大水中爬起来,无疑是白费力气。
二流咬了咬牙,骨子里的那股倔脾气发作了。双手一抓,抓住了最近的路边的一丛杂草,双腿使劲一夹,夹住了那块滑动的石块,不让洪水冲动它。二流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棵树,将根死死地扎进泥土中,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暴雨使劲泼了一阵,终于暂时泄尽了力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