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臣之女-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贪污的晒手表,被包养晒干爹,还拍照留念、被人截图转发,你不傻x谁傻x?
祁高怒道:“他不签,池脩之就敢不给水!”我的田哟!“池脩之这小子太坏了!居然不事先说一声,就这么把人给蒙了!”
祁耜忽然心中一动:“若是接下来都不签,闹将起来……”世家里,人品低下完全没下限的人也不在少数。都说掐女人掐得最凶残的一定是女人,同理,最了解官员弱点,踩官员踩得最凶残的,也是官僚。当官的最怕什么?辖区内出恶**件,出一次事,前途不说全毁,也要耽误至少十年。
祁高认为池脩之更没下限:“晚了!他估计是早想到了,今天这才突然发难,有这两个村子做榜样,只怕后来者趋之若鹜啊!我说他怎么好心蠲了杂税呢,现在人人都说他的好,没人愿意附和着与他闹!最可恨是他娘子,一个女人,四处乱跑什么?呆在京里就好么!”
这老头儿开始不讲理了,一想起那个“韩国夫人品级很高,过来看望你媳妇儿,你们全家都得弯腰”他都气得要断气了。这死丫头只要戳在这里一天,她就是个巨无霸,你就不能冲她老公挥拳头。要不是她这么大的阵仗过来,池脩之到了衙门的头一天就该歇菜了!从头到尾,池脩之所倚者,难道不是权势么?
祁耜默,这个外挂开得确实逆天。
父子二人都忘了,他们所倚的难道不也是权势么?
祁耜道:“阿爹可有良策?”
“我先写封信到京里探探口风。”祁高算是老资格了,朝中诸公,许多都是他的后辈。
当年郑靖业刚入京的时候品级还不算高,祁高已经是九卿之一了,而且还是老资格九卿。郑靖业彼时是个大龄青年,小模样长得挺精神,也会做人、也会做事,很多人都喜欢他。当时魏静渊那个讨厌鬼还在台上,仇恨拉得妥妥的,大家都觉得郑靖业真是个好人,祁高也似模似样地赞叹过一回:“惜乎不生于旺族,仕途再难进益啊!”
然后,然后祁高就退休了;再然后,再然后郑靖业混着混着就当宰相了,没两年,又成首相了。
祁高写信,祁耜帮他磨墨,见自家爹老眼昏花,灯火又不太给力,忙吩咐:“多点两枝蜡烛!”
蜡烛点上,祁高还是看不太清,恨恨地把笔一扔。祁耜解围道:“阿爹,时候不早了,阿娘还在等您开饭呢。写信的事儿也不急在一时半会儿,天都黑了,这会儿就是写好了,也送不出去呢。不妨再看两日,若两日后池脩之还是这样干,阿爹就有更多可写的了。谁家的隐田也不见少呐,真要让他成了气候……”就是蒋进贤,他也得怕!就是郑靖业,他手上也不干净。祁耜暗示他爹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尽情地推理,拖更多的人下水。
祁高深沉地点头:“你说的是!不能让他坏了规矩。”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池脩之采取了区别对待的策略。除了他们家,针对其他世家的括隐只是维持在一个既让你肉痛又不至于狠下心来作对的手平线上。
被祁氏父子狠狠批斗过的郑琰也没闲着,池脩之带了七个县令回来,在前衙吃工作餐,郑琰一个人吃饭无聊,匆匆吃完之后就在后衙搞阴谋诡计。不对,是搞宣传统战工作。
阿庆很欢快地汇报道:“娘子,一共花下去三贯带六百个钱,都教会他们说了。”
早在一开始,郑琰就很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务求把自家的名声弄得好一点再好一点。只要池脩之有什么举动,郑琰就花钱代他宣传,她自己做什么好事儿,也要宣传得全郡都知道才好。一把铜钱,就能让在传八卦的人改为府君刷声望。还有一些人,就是不给钱,他们也乐于传播各种消息,这笔钱都省了。阿庆更多的时候是抓一把钱,买点儿小零嘴,邀请八婆们一起磕着瓜子听她泄漏内部消息。
郑琰指使手下婢女、仆役四处找人宣传,当然也没少付五毛,着意宣传“府君是个好官”、“夫人是个好人”、“府君与夫人做事都是为了大家,看某某本来日子过得不好的,但是府君及时分发了种子耕牛,让他家能种上地,一家免于挨饿”、“看府君免了杂税,真是个好人”、“府君又蠲了几项力役”、“夫人召来被放归的宫女谈话啦,还给了要出嫁的张家大娘两匹缎子当嫁妆哩”、“府君……”、“夫人……”。
前一阶段已收取了成效,全郡百姓都觉得这新府君和夫人真是好人!这最新一拨三贯六百钱是为了配合池脩之现在的分水、括隐之举,付的是宣传“府君为大家分水,照着做,大家的田都能浇好”、“府君括出隐田来分给百姓”、“府君减赋之后,解救百姓来啦,编户齐民的税很少比当世家隐户划算得多了”、“府君会一直为大家作主”、“府君正在抢修水渠为大伙儿谋福利呢!”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宣传,而且还与时俱进,这边池氏夫妇做了什么,下一刻外面就开始广播。
也许女性的天性里的八卦因子比男性要多得多,阿庆办这事儿办得极其带劲儿,连阿崔她们几个得了闲也想去帮一把,忙得热火朝天。忙着忙着,就来自干五毛了都是些确实得到了实惠的人,春耕完了,田里的事情轻松了下来,遇上了讨论,不免也要夸一下给大家带来幸福生活的好人。
郑琰点头道:“以后几天,都要让他们知道郎君为百姓做了些什么事儿,可不能让百姓们被恶人蒙蔽了去!”
阿庆认真地点头:“娘子放心!今天平固有这样的话,明天邻县也就有了。我特特在走村串巷的货郎那里放了话了,必不能让恶人坏了郎君为国为民办的好事。”
“……”最后半句话么怎么听起来像反讽呢?“这几天,那几个县令就住在前衙了,你们小心着点儿。你们不要靠近,也不要让他们四处走!去前面看看,郎君要是闲了下来,让他过来。”
阿崔掩口道:“郎君什么时候不过来寻娘子呢?”
郑琰嗔怒地瞪了她一眼,阿崔也不害怕,笑着去前面探听了。
郑琰眯着眼睛想,这几天配合池脩之的括隐分田分水宣传,过两天就要改一下宣传方向了。主打“这么好的府君,谁跟他作对,就是要让大家日子不好过,一定不能上当”、“括出了祁家的田,祁高一定不会喜欢少了这么多免费劳动力,少了这么多保护费,会搞破坏的”、“要是坏人破坏了水渠没水浇田,一家老小吃什么呀~”、“坏人会挑唆械斗的,到时候府君一为难,一被调走,大家的徭役就又要增加,呜呜,好命苦”。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应试教育就是好,课文背得熟一点,哪怕你穿越架空了,历史知识用不上,这些绝对能用得上!所有讨厌马哲邓论毛概的同学们,千万要牢记:背会了这个,有用!顶了大用了!
郑琰还在琢磨,下面要加紧给自家侄子啊、李敬农啊、朱震啊、张亮啊这些人洗脑再洗脑。过一阵儿招来的新帮手,也要加紧洗脑!
宣传工作都安排妥了,郑琰比较担心的是池脩之的个人状况。没有意外地,池脩之那句“此地百年之前,皆是我池家田园”传入了郑琰的耳朵里,听起来分外心疼。她知道池脩之自强,可是再坚强的人,此情此景,也要有些感慨吧?他不用人开导,也需要人陪一下,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吧?
被老婆关心的池郡守招待县令们吃完了饭,把人拢到一起来开会。
这是真开会,并不是找借口软禁县令。是要研究第二天水要怎么分,田要怎么括,括出来的田又要如何分配,等等等等。这里面还包括:括出来的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舀出来固定做为政府补贴,由政府出面招贫农来耕种,收的租子充作办公经费。这样的方法朝廷一直在实施,多大的衙门有多少田作经费。池脩之如今不过是再给手下一些甜头而已。
有了这些田,县令们也得到了一丝安抚,也从中嗅出了一点味道:池府君这也是在拉拢他们、安抚他们,还用得到他们哩!告密什么的,先缓一缓吧,他们也不是三岁的孩子了,事事都要跟祁高去汇报、讨教。
国字脸的正气县令还问池脩之:“未知这括出来的田,府君要如何上报?”他跟祁高处得也算不错啦,当然这个不错也要加一点引号的,谁tm喜欢头上顶着这么一尊大佛,这尊大佛你伺候好了,不能保你升官,伺候不好,还要让你倒霉不过是别无选择而已。
其他几人也尖起了耳朵,想知道池脩之下面要如何应对,如果池脩之能收拾得祁高老实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哪怕是那位袁县令,只要池脩之的大腿比祁高的粗,他也不介意换个人抱一抱的。
池脩之淡淡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