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草清-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叠奏折所述的事情太纷乱,尽管三钦差都向他当面禀报过,他还把这些折子交给了南书房梳理,但还是没有多少头绪,只觉得很难抓到重点。吏治的事也有,工商的事也有,旗汉之事也有,南洋和外洋之事也有,同时还有牵扯到某个儿子动什么手脚的蛛丝马迹。

“老四……今次非但没有做成刀,反而成了柄狼牙棒,一棒子砸出了无数鱼蟹,让人眼花缭乱,看他早早而回,也是知难而退。”

康熙这么想着,胤禛见他时脸色非常差,似乎遭遇了什么大挫折。看来老四还真是不擅处置这种大面上的政务。康熙摇头,暗叹自己还是对胤禛期望过高了。

不过胤禛此行的成果还是值得肯定,他查出了广东工商与南洋外洋勾结甚密,商人由此引进了大堆奇技淫巧之物,朝着湖南江西乃至江南散播。另外还弄出了票行,自成一派,隐然有了与两淮盐商和晋商抗衡的势力。

商人侵蚀当地官员,致使朝廷管束疏漏诸多,这已是常情,康熙对此一点也不惊讶。唯一让他警惕和凛然的,就是跟南洋和外洋的勾结,这个势头,必须全力打压下去。

南洋外洋之事要问责海关监督,可康熙很清楚,海关监督就是去捞钱的,除了管洋船和行商之外,再无他权。眼下渔网裂了,放进来肆无忌惮的洋商,勾结当地商人,竟然敢抗拒官兵查验,咎在督抚。

赵弘灿的折子里,除了检讨自己的疏失,也有委婉的抱怨。他报称说有些商贾,倚仗财势盘踞当地,行事诸多违例,比如说像某某、某某以及李肆等人。广州之乱,也源于他们视财为命,漠视朝廷天威。之前他们与本地官员沆瀣一气,牵连甚广,不止于粤省。自己只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难以通盘把握。幸得雍亲王雷厉果决,将他们一一镇服,都认罪纳捐,抚恤死伤,修缮公物。

“牵连甚广,不止于粤省”这话,康熙心里有数,这就是某些儿子在广东露出来的马脚。

杨琳的奏报更详细些,除了同样检讨自己对工商管束不严外,还很忧虑地提到,三江票行关联的一帮商贾,比如某某、某某以及李肆等,胆大妄为,长此以往,难说有不堪言之祸。他恳请封禁票行,杜绝后患。

封禁票行……

怕不是扑灭后患,而是惹出眼前之灾,而且还跟此事的根底无甚关联。

康熙叹气,不看清前路,分清主次,就径直下刀,这可不是他为政之道。

既然查出之前江南之事的根源,是广东与南洋外洋的连通,康熙就在考虑,是不是真要如张伯行所言那样,再度禁海。倒不是禁了洋商来朝,而是禁绝本朝商民下海。与东洋的贸易还可保留,但再不许商民往来南洋,散播那些奇技淫巧。

“这不止是奇技淫巧,这是把致命的刀!只有将它丢得远远的,告知汉人这是恶物,才能勉强保得自家江山的安定。”

康熙最不放心的也就是这个,汉人心思最巧,若是与那南洋外洋关联过密,将洋夷那一套枪炮之术散播天下,或者是在海外聚起了势力,挟枪炮之威而回。这满人江山,还能坐多少年,可真是个绝难回答的问题。他很清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汉人离了他这天下,散布在整个南洋。他们若跟自己治下的其他汉人串通,情况不堪设想。

他本心也倾向于禁海,之前江南商人,居然勾结噶礼这样的大员,直接运粮去南洋,在他看来,这近乎于资敌!这也是他不顾与噶礼的奶兄弟情分,悍然拿掉他的主要原因。

但禁海一事,关联太大,康熙一直没下定决心,眼下得了胤禛等人在广东翻搅出来的“战果”,康熙又开始认真考虑这项举措。而封禁票行,却偏离了他对此事的评判轨道。

正踌躇间,李光地求见,康熙惊喜。惊的是,李光地已是重病在身,求了回福建老家养病,却还忙于国事。喜的是,本头疼没有他参详,禁海之事的影响看不透彻,现在有他在就好。

接着康熙皱眉,能让李光地不顾病情,急求面君,难道是出了什么大事?

“皇上!广东之事,扑朔迷离,内里原委,怕是不止于钦差和督抚的奏报。”

李光地颤巍巍而来,还是要说广东事。

接着他就呈上一份书信,封皮是“林统呈恩师亲启”。

“这林统是臣旧日弟子,现是广东南海知县。过往并无太多联系,前几日派家人亲送此信到臣府上,那家人还说,若是此信不能呈到皇上眼前,他定难保性命。”

李光地此话一出,康熙脑子嗡嗡作响,一种极度危险的感觉骤然冲刷着心脏。莫非……广东一省,连带三钦差,还包括老四,都一起隐瞒着什么惊天密密?

展开书信,字迹虽然工整,可断笔错笔连连,显示出写信人内心的惶恐不安。

“三江票行并三江投资,吸纳粤省数百万两银,县府道省银两拨转也混杂其间,捏朝廷命脉于手,昧胁一省官员,藐视朝廷法度,大兴奇技淫巧之业。此番祸事,正是这三江之业背后的东主李肆所为。”

“广州城西,炮火连天,绵延三日不息,督抚连广州将军之兵死伤惨重,均为缉拿这李肆未果而至。提督王文雄领兵暗剿李肆老巢,却在佛冈被袭军败,更是李肆所为!随后广州城乱,还是那李肆勾结洋人,意图谋占广州!”

“吾皇圣明,此李肆还有诸多传言在身,都为妄逆悖伦之语。此等宵小之辈,怀藏坏我大清纲纪之心,一省官员,不是败于他的银财之惑,就是受他强横威逼。雍亲王亲到,依然未得他的首尾,李肆此人,在广东已是手眼通天。官场诸人,竟然都不敢称其为反贼,深恐一语成真。”

这封信的内容,如果李肆看了,绝对要被吓住,除了一些细节有问题,对他实力的描述还很模糊,同时遮掩了胤禛和他的直面冲突之外,基本把广东之事说得一清二楚。

康熙看过之后,将书信放回案头,双眉紧锁。

“这李肆……究竟是何人 ?'…'”

沉默良久,他才缓缓问道,刚才广东督抚折子里也提到了李肆,可跟一大堆其他名字混着,他自然看不出什么。

“二月中,广州城还有过一场小乱,吏部刚刚议叙平乱的南海县典史李肆,迁为河源县丞。臣来之前,刚提查了这个李肆的吏部文档,该正是林统所述的李肆。”

李光地自然做足了功夫。

“晋卿啊,你呈上此信,有何思议?”

康熙的语气非常平静,李光地神色变幻不定,像是难以下定决心,但最终还是一咬牙豁出来了。

“林统此人,不似会随口漫语之人!此信,该当有几分真!”

砰的一声,康熙一巴掌拍在书案上,奏折纸笔顿时乱成一团。

“几分真!有几分!?”

他是第一次对李光地如此发火,李光地哆嗦着跪在地上,就侯着雷霆之怒降临。

“他是要你来告诉朕,他手下的一个小小典史,手握数百万两银子,督抚都对他言听计从。行了诸多恶事,广东一地无人敢言!广州将军不敢言,左都御史不敢言,吏部尚书不敢言,朕的儿子,雍亲王,四阿哥,也不敢言!?”

康熙咆哮声如雷,原本还隐见的病疲之态全然不见。

“他是要你来告诉朕,那个李肆,居然握着不知道从哪里跳出来的一支大军,广东一省之兵都治他不得!?王文雄的提标也是败给了他!?韶州镇标,已是他的私家之军!?”

他声音越来越高。

“而这些,朕手下的官,朕的儿子,竟然都不敢开口!?”

康熙逼近了李光地,按着这老头的肩膀,沉声问道:“你真的信!?”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李光地被这一爪几乎给拍趴到地上,他赶紧伏地辩解,“臣非揣测雍亲王和二位钦差,而是信中所述,与广东之事的诸多细节一一对应,让臣有所思量。”

接着李光地又赶紧补了一句:“至于此信所述那李肆,如此神通广大,臣是……不敢信。”

康熙吐出口长气,连连点头:“朕也是……也是不信!”

他挺直了胸膛,似乎找回了刚才心中丢掉的什么东西,神色也平缓下来。

“此信为真,那不就是平地里跳出了个孙猴子?朕……决计不信!”

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到底要干什么?

“李肆……跋扈桀骜,恣意妄行,此次广州之乱,他与相关人等都有不可推卸之责!”

不管是听到,还是说到这个名字,胤禛都是肠胃翻腾,恶心欲呕。

“但儿臣所知,此人除了与广东官场交际甚密,靠着他那北江船行的产业,在广东被称呼为李三江之外,尚无更多劣迹。广州城西的青浦货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