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9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燃眉之急,但是希特勒也因此对中华帝国更加恐惧,不甘心就这样被中华帝国捏住脖子。
    德'***'方一度被中华帝国逼得开发出烧木炭的坦克,但没有实战能力很快被取消。由此德'***'方更加关注石油,迅速对煤炼油技术进行升级,并扩充煤炼油生产工厂。
    1940年,德国先后建成9套煤炭间接液化装置和18套煤炭直接液化装置,煤制油产量达到162万吨,1941年达到320万吨,1942年德军占领法国前已经达到560万吨。
    尽管德国的煤炼油成本很高,但是对德'***'方而言,摆脱了被中华帝国捏住脖子的危险局面。但是希特勒为了省钱,依然没有跟中华帝国撕破脸皮,而是继续从中华帝国进口石油,进口数量庞大,仅1942年就高达2600万吨,主要用于石油的战争储备,因为希特勒担心跟中华帝国开战,所以趁着跟中华帝国的蜜月期没有结束,赶紧储备石油。
    不过,希特勒更加强化煤炼油工厂的建设,他的目标是在1944年前,德国近三分之二的飞机燃料和80%的汽车及装甲车用油,都由煤制油供应,彻底摆脱中华帝国的束缚。
    同时,美国开辟了北冰洋航线,德国海军放弃在波罗的海的军事行动,主力移师巴伦支海,保护美德航线,从美国获得大量的廉价石油,逐步减少从中华帝国的石油进口。
    而随着英德停战,英国海军撤出巴伦支海,在大西洋上英德海军也结束了战斗,使得德国海军能够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苏联海军,并且保护从美国出发前往德国的美国货船,德国因此获得了各种急需的补给物资,大大增强了实力。
    这些情况的变化,一直都被王辰浩密切关注着。虽然有些情况是王辰浩能够凭借历史来掌握的,但更多的却是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也让王辰浩每下一个决定都分外小心起来,因为他现在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先知”的能力,事情的结局已经不在他的预料之内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辰浩才变得小心起来,很多事情看得也深刻了,但也有弊端,那就是渐渐少了立国伊始时期的冒险精神。
    当然,不仅仅是王辰浩如此。中华帝国的很多开国功臣们也都只图安逸稳定,缺乏冒险精神。以中华帝国海军为例,以前中华帝国海军弱小的时候,帝国海军的将士们向往偷袭这种赌博冒险式的精神,但随着中华帝国登上世界海军霸主的宝座上后,这种偷袭冒险行为已经不复存在,帝国海军天天以偷袭是弱者行为加以贬低,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弱化偷袭行动,鼓励欧洲式的绅士战争行为,实际上就是想让其他国家放弃偷袭的想法,因为现在的中华帝国海军最怕的就是被敌人偷袭。
    或许,这就是任何一个从弱变强的事物的天然两面姓吧!当处于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阶层时,就会考虑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利益。
    听完王辰浩的一席话,宋教仁和张自忠顿感羞愧,他们竟然没有意识到德国已经悄然解决了燃油短缺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战略上的失误。
    二人连忙道:“臣惶恐,陛下教训的是!”
    接着宋教仁说道:“既然已经无法在石油上面遏制德国了,那么今后的德国岂不是更加嚣张?依臣之见,要不了多久,希特勒就敢跟帝国叫板了。”
    王辰浩也觉得挺头疼的,目前的二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不过让他欣慰的是,中华帝国掌握了核武器,这就让中华帝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这给了王辰浩很多的选择。
    “不管希特勒是什么想法,我们现在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英国方面要进行安抚,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进行准备。苏联方面继续保持对他们的支持,还得指望他们跟德国人火拼下去。不过,关于苏联请求加入大中华共荣圈一事,要妥善回复,既不能让苏联成为我们的一份子,又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姓。”
    宋教仁连忙道:“臣遵旨,将妥善处理此事!”
    接着王辰浩又转向张自忠,说道:“军费会保证充足,除了加强军力准备打仗之外,要做好战略上的安排。一旦开战,美德可能会东西夹击我们,我们在美国周边已经部署了岛链封锁线,但德国海军实力强大,要确保开战时第一时间夺取战略制高点。”
    张自忠顿时领命:“是!臣已经责令总参谋部进行战略谋划了,计划出台后臣会第一时间呈交给陛下您亲自过目。”
    王辰浩点点头,道:“暂时就想这么多了!你们回去再好好想想,看看什么要补充的地方,要尽早提出,不要嫌麻烦。”
    宋教仁和张自忠连忙称是。
    王辰浩又道:“现在就看苏联的了,估计怎么也能支撑一年半载的,你们好好下去准备吧!一旦帝国参战,那将是惊天地泣鬼神之举!”
    宋教仁和张自忠二人立即高声领命,施礼告退。(未完待续)


第599章 战前策略
    随着法国沦陷,同盟国完全掌控了西欧,整个欧洲就剩下了苏联和亚美尼亚还在跟同盟国对抗。但后者背后有中华帝国撑腰,而且实际上已经跟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达成了停火默契。
    而英国加入了大中华共荣圈,得到了中华帝国的庇护,亦实现跟德国停火。虽然在非洲战场上,德意西联军跟英法联军还有战斗,但很快法国新成立的维希政斧和英国政斧都陆续下达了停火命令,意大利虽然不甘心,但是面对来自德国和中华帝国的压力,墨索里尼亦不得不暂停侵略英法殖民地。
    这样一来,欧洲除了瑞典和瑞士继续保持中立之外,就剩下苏联独自跟整个同盟国世界战斗了。
    在这种情况下,全世界都对苏联投去了同情之心,但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苏联向来被看做是全世界的敌人,因此这份同情心亦是有限的。
    独自对抗整个同盟国世界令苏联陷入危险境地。面对如此庞大的压力,斯大林连续一个星期处于高度失眠状态,急的嘴角上火起了一大串的火泡。
    此时的苏联,尽管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但是整体上依然是德军和同盟'***'队处于进攻态势,苏联红军处于战略防御态势。随着法国沦陷,德国和同盟'***'队结束了法国战场,德军主力迅速调往苏联战场,而意大利、西班牙亦调集在法国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开赴东线加入对苏作战。另外,芬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也在不断向苏联战场增兵,一时间同盟国的军力80%集中在了苏联境内,一口气灭亡苏联的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了。
    斯大林一方面积极寻求跟中华帝国对话,试图寻求中华帝国的军事保护和支持,但中华帝国一直拖拖拉拉的,以意识形态不同而婉言拒绝。于是苏联退而求其次,希望中华帝国确保对苏联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的供应,同时希望亚美尼亚军能够从外高加索的格鲁吉亚邦和阿塞拜疆邦撤军,恢复苏联对该地区的统治。
    中华帝国以受到德国方面的巨大压力为由,拒绝将外高加索交还给苏联,表示将会劝说亚美尼亚在苏德战争结束后再交还给苏联。
    显然中华帝国不想把外高加索石油区还给苏联,亦或者想借此机会要挟苏联,通过石油来控制苏联。
    但为了安抚苏联,中华帝国表示会全力供应苏联所需石油,并且以最优惠的价格。但以苏联大部分石油化工工厂都被德军占领或者是摧毁为由,拒绝向苏联出口原油,而是由中华帝国进行深加工到成品油再卖给苏联,这样即便苏联得到的成品油较国际油价低不少,但实际上中华帝国得到的利润更多。
    斯大林见中华帝国有意看苏联的好看,意图假手德国灭掉苏联的意图同样很明显,心中虽然不快,却也无可奈何。
    另一方面,斯大林亦跟德国展开谈判,希望让出些利益就此结束苏德战争。
    但斯大林的热脸贴了希特勒的冷屁股。此时希特勒已经在苏联战场上摆下了620万德军,意大利军230万,芬兰军66万,西班牙军43万,保加利亚军36万,罗马尼亚军13万,总兵力高达1020万人,同盟'***'拥有各式飞机11350架,各类坦克7588辆,各型火炮11。2万门,实力空前强大。
    反观苏军,苏德战争爆发一年后,苏军战前的主力部队有350万人,但大部分被德军打残,战斗损失高达210万人,其中大部分被德军俘虏。莫斯科保卫战之后,苏军业已完成了1520万的兵员招募工作,但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苏联红军部队不到400万人,其他大多数都是没有大过仗的新兵,甚至妇女还组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