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华帝国研制的声纳还处于初级阶段,声纳是由欧美发明的最早的水中听音器和声鼓组成的集合阵列。水中听音器是一种最简单的音响侦测器,它能接收来自所有方向的声音,但无法分辨各声音的来源,也无法量度声源的距离。如果将数个水中听音器排成线状、筒状或其他规则之阵列,即可根据不同位置水中听音器在接收同一声音时所产生时差以判断音源的方向。
音鼓是一种最简单的主动式音响侦测器,也是一种能量转换器(Transducer),可将电能转换为声波,也可将声波转换为电能。如果以电能激发,它就会释放音响能量(即声波),随后即关闭,扮演水中听音器的角色。假使释放出来的声波碰到障碍物(例如潜艇),就会被反射回来而为此音鼓接收到。虽然,音鼓并不能指示障碍物所在的方向,但是根据声波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距,可以计算出与障碍物之距离。如果将数个音鼓以某种阵列组合,由不同位置的音鼓在接收到声音的时差,就可判断障碍物的方向。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从晋级潜艇开始就已经列装了声纳阵列,于是海军工程总署在DD203上将最新研制的声纳阵列安装在上面,位于舰体下方。
然而在测试时,会有水流通过船体所产生的噪音掩盖所欲侦测声响的情况,在舰艇高速时尤其显著,其次舰艇本身机械运转所产生的噪音也影响其侦测灵敏度。由于中华帝国的声纳系统还处于初级阶段,灵敏度和准确度不够,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支持,只能靠声纳兵的耳朵和智慧来判断,因此在舰体下方安装声纳难度太大。
为避免这些缺点,中华帝国海军工程署的专家们就以拖曳声纳来取代。拖曳声纳的拖曳距离可以离舰艇相当远,以大幅减低舰艇内噪音所造成的影响,而其艹作也不致受到舰艇剧烈运动的影响。而且使用拖拽声纳后,声纳没有侦测死角,更容易发现潜艇。
经过一系列改装后,DD203舰成为中华帝国海军第一艘反潜驱猎舰。海军部天天都在等着反潜,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这全赖帝国皇帝王辰浩对海军部的一顿数落,令海军部的官员们不得不重视起反潜这个战术科目。
光华7年11月3曰,渤海湾,葫芦岛潜艇基地附近海域,天气晴朗。
下午两点十五分,DD…203号驱猎舰在预定海域实施巡逻,水下声纳发现了一艘靠近的西汉级潜艇红鱼号SS…24。
“方位135,距离7海里6链,深度30米,速度10节!”声纳兵报告,发现潜艇一艘,正在快速靠近。
203舰长李海亮上尉下令道:“接通潜舰队频道,通知他们已经被我舰发现,让他们浮出水面投降!”
“长官,我们的任务不是击沉它吗?”
“混账!不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是!长官!”通信兵挨骂后不再罗嗦,立即拨通潜舰队频道,要求红鱼号上浮投降。
红鱼号艇长黄兴上尉听到步话机内传来的“劝降”,不由得冷哼一声,道:“甭打理他们!左舵15,战斗航速,艏鱼雷两发准备!”
“是!左舵15!”
“航速已达10节上限!”
“艏鱼雷一号、二号准备完毕!”
黄兴信誓旦旦的道:“想要反潜?老子直接干沉你,看你们怎么反潜?”
203号舰桥,通信兵回复:“红鱼保持通讯静默,拒绝回复!”
同时,声纳兵继续报告红鱼潜艇位置,“红鱼转向140,继续向我靠近!”
李海亮顿时苦笑,看来这招不太好使,竟然不甩他,于是果断下令道:“反潜战斗准备!”
“是!反潜战斗!”通讯参谋重复舰长命令,拉响了反潜警报。顿时,全舰官兵全部进入反潜战备状态,战斗人员各就各位。深水炸弹依次被送上反潜弹射器的传送带上,等待下一步命令。
“声纳报告情况!”
“方位145,距离4海里,深度25米,速度10节!”
红鱼已经进入了战斗航速,而且还在行进中上浮,那意味着对方在进行鱼雷攻击准备。
“真是猛将啊!竟然还想着击沉我们!”李海亮顿时明白对方的用意了,于是喝令道:“战斗航速!提升反潜识别圈,标定390米!”
反潜抛射机只能将深水炸弹射出390米远,因此在对方潜艇没有到达反潜炸弹的射程内时,需要用其他舰载武器予以攻击。
“主炮准备!”
“主炮准备完毕!”
“主炮射击!”
“是!主炮射击!”
咚!咚咚!
203号驱猎舰的单装127毫米速射炮和双联装102毫米速射炮顿时火舌喷吐,炮弹啸叫着射向红鱼潜艇方向。
“嘣嘣嘣!”
炮弹穿入水中轰然爆炸,激起一道道水柱。
“报告,对方速度还是10节,下潜至50米!”
“还以为你们真不怕呢?”李海亮微微一笑,当即下令道:“右满舵一次,全速前进!”
“是!满舵右一次!全速前进,速度升至36节!”
进入战斗状态的203号驱猎舰迅速转向西,迎着红鱼潜艇的航进方向全速前进。
“进入反潜识别圈,目标水下40米,航向120,速度10节,倒数开始!”
7链!
6链!
……“深水炸弹两发准备!标定50!预备!”
李海亮拿起声纳耳机,凝神的听着,突然命令道:“放!”
砰砰两声,驱猎舰后甲板的弹射器将两枚酒桶状的深水炸弹射向目标水域。炸弹以每秒7。5米的速度向下射去。
“倒计时开始!”
5!
4!
3!
2!
1!
轰!轰!水面下传来两声爆炸声。
“目标转向,115,50!”
“深度不变,间隔3秒发射,右舵5,预备!放!”
“目标转向,110,65!”
“深度60,左舵20,预备,放!”
“目标继续转向右,下潜64米!”
李海亮愣了一下,道:“已经超过他们最大安全潜航深度了!他们这是不过了!”
接着又道:“深度65,左舵30,预备,放!”
“命中目标!”声纳兵通过回声判断,深水炸弹击中红鱼潜艇。
过了一会儿,舰队频道传来明码通讯:“我是红鱼指挥官黄兴,恭喜你们我把击沉了!”
“耶!!”全舰一阵欢呼声。
李海亮接过对讲机,笑道:“我说老黄,你是让着我吧?”
对方沉默了一会儿,道:“你别得意,下次一定打得你满地找牙!”
又是一阵欢呼声。
反潜演习结束后,海军部上下顿时一片喜气洋洋。
此后一个月,陆续进行了多次反潜演习,其中反潜成功率达到85%。对于这个结果,海军部还是不能完全接受的,他们的要求是100%反潜成功率。
为此,海军部责令海军工程总署继续研制反潜武器。
早在研究反潜驱猎舰的同时,海军工程总署就开始跟海军航空兵联合研究用飞机搭载反潜炸弹实施反潜作战了。
海航的水上飞机速度快,一旦发现潜艇上浮后,可以像鱼鹰一样立即俯冲下来,可以用机载重机枪射击潜艇,也可以投放机翼下挂载的反潜炸弹。
经过多次试验,正面用飞机进行反潜作战更加有效。然而,问题是,飞机的航程有限,一旦潜艇在飞机的航程之外行动,那么海军航空兵将无法支援。
为此,海军工程总署联系了空军,对H1N1型轰炸机提出了要求。海航要求获得海军航空兵专用的水上轰炸机,用它来作为反潜使用。
很快,空军将一架H1N1型轰炸机改装成水上飞机,并搭载了一挺12。7毫米重机枪,航弹也改装成用于反潜的炸弹或者深水炸弹。
由于轰炸机的航程远,海航获得了一架样机后,经过多次演习后,终于完成了空中反潜的任务。
随后,海军部有进行了水下反潜,即用潜艇来反潜艇,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公元1908年2月,海军部终于完成了最后的立体反潜系统建设,由海军航空兵、护卫舰队、潜舰队联合组成反潜特混舰队,终于敢在帝国皇帝王辰浩面前拍胸脯保证帝国海军已经摆脱潜艇的威胁了。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王辰浩也明白,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完成立体反潜系统的建设,对于海军部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虽然,海军反潜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王辰浩的远见姓的思想指导,但看到帝国海军反潜体系建成,王辰浩打心中高兴。
中华帝国海军的反潜体系形成后,对外还处于保密状态,只是秘密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