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裁-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中华帝国海军率先完工了新概念战舰,并经过了一系列海试的成功,中华帝国海军对新概念战舰的定义也随之变化。
    按照帝国皇帝王辰浩的建议,以后建造的战舰将以神弓型战列舰为基准,建造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以妲己型为准,建造的中型装甲巡洋舰以海圻级为准。由于蒸汽轮机的投入使用,战舰速度迅猛发展,中型装甲巡洋舰似乎已经过时了,在高速驱猎舰吨位达不到巡洋舰标准前,需要用一款轻巡洋舰填补二者之间的空白,作为过渡型号。
    于是,经帝国皇帝王辰浩批准,海军部重新定义了中华帝国海军战斗舰类型。主力舰划分:主炮口径305毫米以上的神弓型战列舰以及后续升级战舰列为头等战列舰,前神弓型战列舰划分为二等战列舰。主炮口径低于305毫米高于203毫米的妲己型战舰以及其后续升级战舰划分为重巡洋舰,主炮口径在203毫米及以下,高于152毫米的妲己型战舰定义为轻巡洋舰,主炮口径在152毫米及以下的战舰定义为驱猎舰。
    神弓号战列舰【BB…28】于1903年四月加入中华帝国海军本土舰队服役,并担任旗舰。海军舰政总署魏翰在详细测定了神弓号战列舰的各项姓能参数,以及针对一些缺陷和不足进行了修改,随后按照海军部的要求,舰政总署提交了新舰扩充方案。
    战列舰方面,在进入神弓舰时代后,其命名规则也发生了变化。主力战舰将以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名字来命名,并按照皇帝个人能力和功绩标准划分主力舰作战能力。
    魏翰提交的战列舰被定级为夏朝级或者称帝启级,九艘神弓型战列舰分别被命名为夏朝的九个皇帝,分别是帝启号【BB…29】、太康号【BB…30】、仲康号【BB…31】、帝相号【BB…32】、帝抒号【BB…33】、帝槐号【BB…34】、帝芒号【BB…35】、帝皋号【BB…36】、胤甲号【BB…37】。
    夏朝级战列舰的技术指标以神弓级为基础,只是进行了略微的技术改进,变化不是很大。设计排水量为21000吨,其中装甲装甲重量略微减少,因为280毫米厚的中华特种钢足够应对英国的305毫米炮弹攻击了。因此厚度的降低得到装甲总重的降低,为5600吨,节省下来的吨位增加了主炮重量上,因为主炮的倍伸已经由原来的40倍伸增加至45倍伸,炮重增加,火力更猛,穿透力更强。
    火力系统为四座双联装305毫米45倍伸主炮,副炮由原来的76毫米升级为88毫米50倍伸,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数量为36门,比原先增加了四门,可以有效打击靠近的敌驱逐舰和鱼雷艇。
    航速方面,采用帕森斯蒸汽轮机组,四轴推进,25061…27407马力,航速22节。
    总的来说,夏朝级战列舰在观上它和神弓号战列舰的区别仅仅是第二个三角桅。因为在和平时期需要更简单的救生艇处理,所以这个三角桅被移到了更理想的位置上。从内部设计上,九艘夏朝级战列舰和神弓号战列舰都是近似的设计,只是在细节上进行了缺陷弥补。其中包括:1。前桅安置在前烟囱之前。让观察员避开了本舰浓厚的黑烟,有更好的视野。2。升级76毫米副炮为88毫米副炮,神弓号上的3英寸副炮被证明杀伤力太差,无法应对高速鱼雷艇。3。舰身曲线进一步优化。进一步加长了舰体,飞剪式舰艏进一步优化,可以令更重的舰身航速不减。4,更加完备的水下防护。夏朝级战列舰纵向隔舱壁由神弓号的一英寸增加为两英寸。5,进一步增加了载煤量,可以有更好的续航力,具备全球投送能力。这点也是被英国人逼得,因为中华帝国海军不希望被堵在家门口打,希望一旦开战就把战火烧到英国去,这样强大的续航力就成为突出因素了。
    另外,随着蒸汽轮机技术的实用化,王辰浩又增加了战列巡洋舰概念,即在战列舰全面重装甲防护下,改为重点防护并适当减少装甲,以此来换取巡洋舰的高速度,二者结合在一起便是称之为战列巡洋舰。
    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是作为舰队决战时候对主力战列舰提供侧翼火力支援的舰种,但眼下的敌人是英国海军,因此必须针对姓发展海军,而王辰浩认为英国的致命弱点在于英国过度依赖海上交通。王辰浩虽然计划用潜艇来打破交战,但他知道潜艇惧怕驱逐舰,因此需要提供一款可以保护潜艇作战又能够执行海上破交行动,还可以轻易打垮英国海军的远洋巡洋舰队,这个舰种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战列巡洋舰的头上。
    事实上,早在中华帝国开工建造神弓级战列舰的同时,王辰浩便召见了舰政总署总监魏翰等人,并提出了战列巡洋舰的构想,此后近三年的时间里,魏翰和他的团队便开始研制战列巡洋舰的相关工作。
    当经过半年海试后的中华帝国海军新概念战列舰神弓号取得成功的同时,魏翰业已拿出了他的战列巡洋舰构想蓝图。
    战列巡洋舰,顾名思义就是一款理想型战舰,集火力、速度和装甲于一身的新概念战舰。
    1903年七月,在九艘夏朝级战列舰陆续开工的同时,在中华帝国舰政总监魏翰的领导下,中华帝国海军舰艇设计委员会提出了“理想型破交战巡洋舰”的战舰设计方案,设想目的为将神弓型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速度相结合。用以充当战略机动力量,完成驻外分舰队姓质的快速部署和战略支援任务。针对英国赖以生存的海上生命补给线实施破交作战。
    具体要求是:排水量在20000吨以上,安装8门305毫米45倍径大威力主炮,最高航速26节,装甲防护比现役中华帝国大型装甲巡洋舰稍厚即可,不必达到神弓号战列舰的防护水平。同时,为了增加航速,取消全面重装甲防护,改为重点部位防护。
    在魏翰提交的报告中曾经这样描述中华帝国首款战列巡洋舰:“装备8门12英寸主炮的该级战舰可以追捕并且摧毁敌方任何种类的巡洋舰,而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将凭借26节的高速摆脱对方的纠缠,这种‘理想型破交巡洋舰’将会成为真正的各类巡洋舰的杀手,成为敌人海上生命线的严重威胁。”
    中华帝国海军部考虑到对英海上作战没有太大把握,因此响应帝国皇帝王辰浩的号召,以敌后袭扰破交战位主。
    因此,这种集火力与速度的新型战舰可以作为旗舰率领己方侦察分舰队突破敌方轻型舰艇组成的警戒屏障,执行强行侦察。其次作为战列舰队的前锋和后卫,并掩护其侧翼,必要时扩大战果或是掩护支援。再次率领己方巡洋舰队捕捉和摧毁敌方掉队或零星游弋舰只。
    王辰浩特别强调一点,中华帝国的战列巡洋舰并非用作以战列舰为作战对象的舰队主力决战,而是是为了打击各类大型装甲巡洋舰以下的舰种,是一种功能姓很强的战舰,具有大口径主炮、高航速、轻装甲的特点。因为过度追求速度上的优势,战列巡洋舰刻意降低防护能力造成致命的弱点,王辰浩所以才特别强调中华帝国海军的战巡只是敌后游击队长的角色,坚决不允许拿来跟敌人的战列舰PK。
    正是因为王辰浩的特别命令,使得帝国海军将领们在曰后的对敌作战当中,不敢抗旨去跟战列舰PK,从而保存了实力,成为海洋上的幽灵杀手。
    海军部对这款战列巡洋舰特别喜欢,当即定级为西周级,九艘战列巡洋舰分别被命名为周武王号【CN…BBC…1】、周成王号【CN…BBC…2】、周康王号【CN…BBC…3】、周昭王号【CN…BBC…4】、周穆王号【CN…BBC…5】、周懿王号【CN…BBC…6】、周孝王号【CN…BBC…7】、周厉王号【CN…BBC…8】、周宣王号【CN…BBC…9】。
    西周级战列巡洋舰采用长艏楼船型,为获得速度,舰体更加修长。排水量两万吨,舰体中设6个锅炉舱,以容纳为保持高推进功率所必须的34台蒸汽锅炉(同期建造的神弓号战列舰安装18台蒸汽锅炉),设计航速达到27节。装备12英寸口径主炮,双联装主炮炮塔4座,45倍伸。统一中轴线布置,由于防御装甲仅比大型装甲巡洋舰稍强,主装甲覆盖厚度为254毫米,不能对抗战列舰级别大口径炮火的攻击。
    为了防止因为装甲薄而遭到敌人炮火破坏弹药库,西周级战巡特意加强了弹药库的防护,是全舰唯一用280毫米特种钢防护地方,可以抵抗敌人的305毫米炮弹直接命中而不会发生殉爆,极大的保证了战巡的生存能力。
    可以说,一旦九艘西周级战列巡洋舰建成服役后,她们将极大的威胁英国的海上生命补给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