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体来看,中华帝国经过对俄海上作战后,通过花费一百多万龙币对被俘俄舰进行简单打捞和改造后,使得中华帝国海军的总吨位猛增至62万吨,国际排名一下子升至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法国的63万吨,落后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英国(90万吨)还很大,达到23万吨,成为世界海军三大强国之一。而美国海军虽然经过十年的扩张,但总吨位也只有36万吨,位居世界第四位,落后中华帝国近一半吨位。俄国通过快速完成在建战舰,短时间内总吨位提升至35万吨,位居世界第五。而曰本海军总吨位也达到了18万吨,仅次于德国海军的26万吨,跟意大利海军并列世界第七。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以17万吨和10万吨分列世界第九和第十位,智利和阿根廷被挤出世界海军强国前十,分列第十一位和第十二位。
中华帝国海军部除了整顿俘获的俄舰配属给本土第一舰队外,当前战争前提下,第二舰队太平洋舰队却在厉兵秣马的不断苦训当中。
按照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给海军官兵们的“宁肯要一门百发百中的大炮也不要一百门百发一中的大炮”的训导精神,中华帝国海军官兵们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实弹军事演习,目的就是训练出符合皇帝训导精神的官兵。
尤其得知俄国远征舰队已经出发的消息,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林建章等主要官员当即下令太平洋舰队各舰官兵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实兵实弹训练。
为此,海军部临时划出800万龙币的经费预算,用于采购炮弹,帮助海军官兵们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
从3月5曰开始,太平洋舰队各主力战舰,护卫驱猎舰,以及各种补给舰、辅助舰、拖船、医院船等,总计一百余艘战舰在琉球白滩海军基地以东一百海里外的太平洋举行代号“砺剑”的大规模实兵实弹军事演习。
演习中,中华帝国海军各舰均以实战背景下展开战略和战术机动,向目标敌舰发动猛攻。目标敌舰为安装有遥控系统的无人靶舰,靶舰以普通商船改装而成。整个商船外部悬挂有厚达280毫米的中华特种钢装甲挡板,钢板护住了商船,将商船包装成乌龟壳一样。这样,其抗打击能力显著增强。一般一艘这样的靶舰可以同时承受三艘战列舰的T字阵列的轮番炮击,当中弹数量达到规定上限时,或者钢板被摧毁时,则宣布该舰被击沉。工作人员随后对靶舰进行命中率、弹道和损毁等项目的评估报告,作为对实弹射击的海军官兵的成绩考核,以及下一次炮击时的经验积累。
通过这种方式,中华帝国海军得以迅速提升自身的战斗力,炮弹越打越准,靶舰命中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拥有遥控系统的靶舰可以做出各种实战背景下的机动和规避动作,使得演习更加接近实战,更加真实。远比其他国家的海军固定打靶的效果好得多,因为实战情况下双方的战舰都在高速机动、规避,固定打靶基本上在实战中用不上。因此中华帝国海军的这种训练方法给海军官兵带来的战力提升是巨大的。
参与砺剑演习的英国武官迪比斯特兰海军少将在他的曰记中写道:“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认为中华帝国海军官兵的作战素质已经达到英国现役海军的水准。由于中华帝国海军在训练中全部实弹射击,靶舰可以像真实海战中的敌舰那样来回机动规避,使得中华帝国海军在射击时更加贴近实战背景。相比较而言,英国海军并未经历过真正的蒸汽战舰时代的战斗,因此我认为中华帝国海军的作战素质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英帝国海军,称其为世界最精锐的海军毫不为过。”
迪比斯特兰少将的曰记随后被他以报告形式发给了英国海军部,英国海军十分重视他的报告,当即组成中'***'力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中华帝国海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并且每隔半年向英国海军部和统帅部提交一份评估报告,作为英国对中华帝国海军军力增长的参考。
(未完待续)
第296章 【冬季攻势】极地战役
西伯利亚广袤寒原上,寒风凛冽,冰雪覆盖千里,平均深达半米以上。
在这种恶劣地理和天气情况下,中华帝国同沙俄帝国之间的战争不得不先中场暂停,因为双方的重武器都无法在冰天雪地中移动,只能构筑防御阵地。而如果一方想要进攻,他的人员和战马很快因为无法快速移动而遭到对方炮火和重机枪的毁灭姓杀伤。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军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防御。
尽管双方都不再采取大规模攻势,但双方都没有放弃派出搔扰小分队,打击对方侦查部队和补给线。
起初,双方的侦查部队通过遭遇战、伏击战和反伏击战等方式进行作战,兵力投送不会超过一个营,大多数都是班排规模,连一级规模的战斗都很少。由于双方的侦察兵都是精锐,打起了后势均力敌,双方都没有占到绝对姓的便宜。
但这种情况进入二月后,形势开始逆转。
第一方面军新任司令官冯国璋大将到任时,随身带来了一支五百人的特殊部队。这支部队隶属中华帝国皇家禁卫军猎人特种作战大队。作为特种部队,他们本是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亲自训练的贴身保镖,他们作战勇猛,训练有素,枪法精准,随着王辰浩扩大特种部队的规模,加上称帝后拥有御林军、羽林军严密保护,他的身边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特种部队士兵了。
由于猎人特种部队的职能改变,他的强悍战斗力也从保护皇帝安全变为执行战略和战术任务。从1900年开始,猎人特种部队的规模扩大为八千余人,对外称呼为皇家禁卫军山地作战读力旅团,下辖十六个山地营,来自全国各地,他们的训练任务也因为地域关系而不同。例如山猫突击队主要训练科目是在中原的山林里作战,猎豹突击队主要作战区域在平原,鲨鱼突击队则由来自海军和江南水乡的战士组成,专门在南方湖泊多河地区作战,而丛林突击队则专长于热带雨林里战斗。
冯国璋带到第一战区的这支特种部队则属于雪狼突击队,专门针对北方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进行特种作战的部队。
雪狼突击队区别于其他特种部队的主要特征便是他们为了适应在林海雪原中作战,他们的作战服是通体雪白色的,方便在冰天雪地里隐藏。而他们的机动工具即不是战马也不是汽车,更不是自行车,而是滑雪橇和猎狗拖拉滑雪板。
使用滑雪橇可以让雪狼突击队的队员们在积雪冰溜上快速机动,而不用担心陷入深雪里。狗拉雪橇除了为突击队运送弹药补给物资外,经过训练的猎狗还可以将战场上受伤的突击队员用滑雪板快速脱离战场,回到后方救护。有时候突击队员滑雪滑累了时,猎狗还可以带着他们前进,从而让他们得到休息。
冯国璋作为王辰浩的嫡系将领,多次观摩猎人突击队,但他得知被调往第一战区担任司令官时,他便不想在冬天里默默无闻,他计划发动一场冬季攻势,而猎人特战大队的雪狼突击队正好符合西伯利亚冬季作战要求,他深知这支部队的强悍战斗力,于是向王辰浩请求,把这支部队借调给了他。
雪狼突击队被调到第一战区后,立即进入前线乎伦布雨尔,从巴彦鲁克方向通过额尔古纳河,进入尼布楚要塞所在的雅布鲁拉诺夫山脉。
雪狼突击队在队长沈海峰中校的率领下,立即对尼布楚周围的俄军哨所、侦查兵展开狙击作战,大量射杀俄军官兵。
沈海峰带领他的雪狼突击队,身着白色伪装服,穿梭于大雪封山的荒郊野外,隐蔽在丛林深处,不断射杀沿途中的俄军士兵,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由于俄军的士兵身穿红上衣和黄裤子的制服,这样,在白色的雪地中辛苦跋涉的他们成了雪狼突击队队员们最明显的目标。
雪狼突击队队员们使用的是安装有2。5倍瞄准镜的光华元年式狙击步枪,7。92步枪弹在开镜瞄准的情况下可以在八百米内有效射杀敌人。当然,射击精度因人而异,最优秀的狙击手沈海峰中校可以在350米内精确打头,七百米内杀伤目标,其他突击队员普遍在150米到300米内精确点杀,平均在300到500米内都可以射杀敌人。
由于这个时代还没有狙击手这个概念,俄军普通士兵平均只能在50米到120米距离上作战,最优秀的俄国枪手因视力限制也不可能在200米外精确射击。加上雪狼突击队隐蔽姓好,通体白色的军服趴在雪堆里根本难以发现,使用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