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郎说,为兄的书房应该是这一种在地上,很好看!”
李元兴拿过平板,在其中快速的找到一组照片,这是后世现代电影公司制作的效果图。这是在李元兴要求的那个全新的,巨大的长安城之中,皇宫正殿部分的效果图。
“皇兄,金色的台阶,火红的门柱,再加上黑色的地板。纯铜包金的柱子,金丝楠门的大门,然后是九百九十九个台阶,用花岗石打底,一副长九十九丈,宽九丈的巨幅九龙石雕,台阶两侧,各有九十九只形态各异的狻猊。”
“好,真好!”李二也真是喜欢。
李元兴又接着说道:“异邦来使,光是看到这宫殿,就会感觉自己象是乡下来的老农了!”
“好,非常好!”李二再一次称赞。
这时,李元兴却是诡异的一笑:“皇兄,臣弟将一切都准备好了。只有一个问题,让臣弟没有办法在今年就开工,所以,只有放到明年了。”
“有麻烦?”
“没工匠干活,修一座宫殿,至少需要数万工匠干上一年,甚至数年。当然,一座大殿罢了,一年肯定能够修好,连搬砖的人都没有,所以……”
李二明白了,李元兴需要人,他比李元兴更需要人。
不过,李二是皇帝,不会被李元兴几句话就扰乱心神的:“明年会有天灾,要是现在的就修宫殿的话,肯定会有一些让为兄讨厌老酸生上书,说什么劳民伤财,引得**人怨,然后……”
说到这里,李二没有再说下去。
也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总之不是什么好话。
“种银耳之术,皇兄要吗?”
“能折成现钱吗?”李二微笑着反问了一句。
李元兴笑了:“这样吧,臣弟还是为皇兄作一些什么,否则臣弟不安心。不如,整修卧室如何?”
“不如再加上正殿如何?”李二笑着反问了一句。
两人回到书房,这里已经整理好,李二看着上面的图案满意的点了点头,又轻轻的摇了摇头:“这个图案不好,为兄更喜欢那个白色的地板。”李二抢过李元兴的平板电脑,却不会打开。
让李元兴给打开之后,翻到了那图片,找出其中一块大理石的圈案:“为兄要这个。”
李元兴一伸手就把平板电脑抢了回来:“皇兄,这样吧。我让人多开采一些云石,各种图案都切成一尺见方的一块,然后给皇兄送来。皇兄看着石头自己挑。挑好之后,不出一个月时间,臣弟把正殿的地板给全换成新的!”
“这个,可以!”
李元兴这时又问了一句:“皇兄,真的没有办法,臣弟需要……”李元兴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最低的人口量后,自己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李二笑伸出一只手,然后翻了一下:“十万户,这是五郎你需要的最低数量,为兄作不到!”
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二又说道:“别说是为兄作不到,就是天英阁想破脑袋也给你凑不出五万户来!”
李元兴连午餐都没有吃,他没心情吃,也没心情和李二再聊天了。真正就回到天策上将府,回到卧室倒头就躺在**。
李元兴心中烦恼,原因不是因为华州。而是大唐!
可以说,大唐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不止是华州,整个大唐都面临这个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等。
至少等上十年八年,人口增涨上去了,才算是真正的解决。
琴声突然在这时响起,悠扬的琴音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李元兴立即就想发火,这时候任何的声音都会让自己更烦。可没等李元兴骂人,心情却意外的平静了下来,这琴声的感觉好象是,道门的《清心咒》的感觉。
缓缓的闭上眼睛,李元兴在琴声之下慢慢的合上了眼睛。
没有错,急解决不了问题,既然眼前不可能解决,那就为以后多作打算吧。
李元兴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当下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琴声停止,李元兴却也没有感觉到。反倒是轻手轻脚的脚步声让李元兴察觉到了。
感觉到有一个身影就在床边时,李元兴听到:“殿下似乎睡着了,刚才看到殿下眉头……”说话的正是梅见,梅见根本就没有把话说完,却被李元兴一下拉到了**。梅见张开嘴巴,想要尖叫却没有发出半点的声音来。
自己是梅见的内心也在有所期待。
元春先是一愣,然后偷偷笑着就往后退。
“元春,去召魏长史来!”李元兴说话的时候,手还没有停下。
元春还没有退出去,梅见就忍不住**了一声,仅仅是被抱着,就让她感觉到自己似乎要被融化了一般。
大约十分钟后,李元兴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
白曰宣**,要是被御史们知道,那口水还不喷死自己,所以李元兴只是占了一些手上的便宜,还是整衣离开了卧房。
很简单的一碗面,上面只是多放了两个鸡蛋罢了。
魏征人就在天策上将府,从官职上讲,魏征是天策上将府长史,崔敦礼是秦王府长史。
“殿下这般节俭,让臣下等汗颜!”
“别说这种废话了,你有什么事情先汇报,有什么问题先问。一会本王有件事情要你拿个主意,或者说本王已经打定了主意,细节部分你参详一二!”李元兴只顾自己吃着面,连头都没有抬。
魏征也不废话,直接打开自己的本子。
崔壹叶与元春也坐在李元兴一侧的小书案处,准备好了纸笔准备记录。崔壹叶的记录是为了秦王起居录,而元春则不会记录那么详细,只是挑重点记录下来,以方便李元兴查看这次谈话的重点罢了。
“殿下,那火车已经正常运营了十五天,正好半个月时间。客用部分,实收八百零三贯钱,累计各级别客票三十五万七千多张,可以说整个长安按人头算,已经有一半的人坐过火车了。不过许多人却是座过多次,而商会街的客商,每天早晚各一次,却已经象是曰常吃饭一样,必不可少的!”
听魏征汇报,李元兴心中大概是有数的。
魏征继续说道:“殿下,要按这个算法,这火车是赔钱的,而且会永远的赔下去。”
“你们一定有什么计划了?”李元兴笑着问道。
“是,想要让这火车真正挣钱,必须是双管齐下,必须可以让火车不用贴钱运行!”(未完待续。)
第454节 史上最强大的新规
耀州制作了火车,但耀州只管制造,却不管经营。百万斤精钢的投入,最贵的一张车票才十文钱,魏征计算过,要按这样计算,至少要四十年才能够让这一段火车收回投资。
再算上各种意外,五十年肯定能够收回投资。
李元兴不用算,在他的心中这火车是开一天就赔一天的。
如果不是自己这边精钢的成本低,换个人,早就赔死了。
“殿下,无论是那一种方法,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把火车修到渭水码头,这样的话收益会增加十倍,甚至是百倍。工坊这里出产的货物,通过火车运到码头上,仅货运一项就足够了!”
魏征的话李元兴懂,而且李元兴比魏征整的更长远。
所以李元兴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等魏征继续。
“殿下,火车必须由工部、户部、兵部、联合,由国库出钱,因为火车的出现是为了整个大唐的需要,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
“老魏,你说把铁路修到伊州如何?”李元兴一开口就把魏征给镇住了。
好半天魏征才回过神来:“殿下,铁路到伊州,那么西域就如同在长安城下,我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将如铁筒一般!”
“元春,将本王的那几本书取来,名字是《铁路与国民经济》,《铁路与国家战略》,《铁路与国家发展》,《铁路与政务控制》四册书拿来,交给魏长史!”
元春应声,叫了两个亲卫抬着一口包着铁皮的木箱子,打开之后又从里面拿出一个小箱子,这才大小箱之中许多本书中拿出四本书,然后又锁好的箱子。这才将双递给了崔壹叶。由崔壹叶交给了魏征。
这是礼节,自己是保管书的,而崔壹叶则是秦王府的正式官员。
“殿下,不如讲那一箱书都给臣下!”魏征脸黑,心更黑,看到那一箱子书比看到一箱黄金还兴奋。
“不,有些东西对你没有用,而且有些东西还是草稿,本王需要修正!”
“殿下……”魏征还想说什么,被李元兴制止,李元兴说道:“成立单独的铁路部,兵部下属。以后的铁路全部是双轨制,路远的话自然应该有去有回,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