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乃上将军-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虎姬'梁丘舞的夫婿,仅此而已。
    至于长孙湘雨,这个女人在大军开拔的那一曰,便混在那三百名东军神武营将士之中,扮作谢安与李寿侍卫军的身份,与二人一同出征,根本就没有将什么门户管束方面的事放在心中。
    这让谢安隐约有些担心,毕竟这一去洛阳至少几个月,这长孙家万一得知长孙湘雨不在冀京,那可不太妙。
    胤公那边倒是好解释,可谢安听说,长孙湘雨的父亲,当朝兵部侍郎长孙敬,他对自己的女儿,可是约束地非常严厉,甚至好几次因此差点断绝了父女关系,要不是胤公从中周旋的话。
    谢安相信,要是那位兵部侍郎得知自己拐带了他的女儿一同前往洛阳,孤男寡女、同处一帐,多半会将他给生撕了,谁叫长孙湘雨一直以来就将自己的父亲描述成十恶不赦的凶徒……言归正传,鉴于从冀京到洛阳,有长达一个多月、慢一些甚至是两个月的路程,谢安在途中向长孙湘雨问起了洛阳叛军的事。
    根据长孙湘雨的解释,谢安这才惊愕地发现,洛阳的叛军,原来竟是南阳一带的百姓、军户,更叫他震惊的是,原来这股叛军,早在三年前便举起了反旗……那是在四皇子李茂以及梁丘舞北伐的次一年夏秋季节,大周许多地区连曰天降暴雨,致使河内、官渡、东平、济南等地段发生重大河流决堤事件,使得大片农田被淹,大量待收割的作物被毁。
    而同年的五月至八月,上庸、义阳、光州等地却又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波及各郡各县,这使得大周该年本来就不多的粮食产出变得更是捉襟见肘,不少县村的百姓皆是颗粒无收,白忙一年。
    而令人发指的是,大周全国各地的商贾中,有不少恶商暗中积蓄粮谷、哄抬米价,昧着良心大发灾难财,宁可一把火将库中多余的粮谷烧掉,也不愿意赊给走投无路的百姓,使得当地百姓积怨成恨,频频发生暴动。
    十一月,荆州南阳首先爆发十万百姓的暴动,南阳郡守张常纪在劝说乱民的过程中被激动的百姓错手杀死,郡丞孙阳在得知此事后,又惊又怒,当即从城内兵营调出五百刀盾兵,前往强行镇压民变,使得事情从一开始的抗议变成了血腥镇压。
    在一场混乱之后,郡丞孙阳死于乱民之中,监御史韩瞻在被乱民冲入自家府院之前,于书房挥笔疾书,写下书信一封,命心腹左右连夜赶路、上呈冀京。
    而听闻南阳百姓暴动,恰恰在四皇子李茂平定北境之后不久,本打算大摆筵席的大周天子在接到监御史韩瞻的奏章后又惊又怒。
    惊的是,监御史韩瞻在奏章中写到'民无食,饿殍遍野、易子相食';怒的是,南阳乱民竟然敢杀死朝廷命官。
    好在天子李暨并非无道昏君,在思量一番后,他命自己最疼爱的八皇子李贤代替他前往南阳,安抚当地军民,并急令各地征调粮谷两千车,即刻运完该地。
    当时南阳的绝大部分乱民也意识自己闯了弥天大祸,因此,一个半月后,当年仅十六、七岁的八皇子李贤从江南一带赶到南阳时,却惊愕地发现,南阳十万乱民中有绝大部分已逃往洛阳、长安一带。
    追,已经来不及,再者,李贤也没有想要追究的意思,于是便作罢,将粮谷分发给尚留在南阳的难民,而与此同时,他亦开始追查囤积粮谷、哄抬米价的罪魁祸首,数以百计昧着良心的商贾被按律处斩。
    此事传开之后,八皇子李贤在各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更是大大提高,声望与四皇子李茂相提并论,不在话下。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完,当时南阳有将近七八万的乱民,经洛水逃往洛阳,沿途不知为何,传开了'朝廷即将派遣大军围剿南阳一带暴民'的消息,这使得附近的百姓,纷纷云从,以至于到这股难民来到洛阳时,竟然有不下于二十多万。
    当时的洛阳府尹叫做褚斌,在见到如此大规模的难民潮后,哪敢开启城门,当即下令洛阳城门闭紧,将难民拒之城外。
    至于食物,由于该年大旱,洛阳一地也是颗粒无收,靠着库藏内的存粮养活城内百姓,又哪里有余粮供给难民。
    交涉失败后,城外的二十余万愤怒的难民,竟开始组织起来,准备攻城。
    要知道,这些难民中,有好些曾是南阳当地军队的将领,亦或是府衙的官办、差事、官吏,只因自己的乡人、妻子、老小被米商逼得走投无路,这才奋起造反,因而犯下了弥天大罪,这才不得已携家小逃亡洛阳。
    原本是朝廷官员的他们,自然知道,朝廷决不会善罢甘休,为此,他们迫切需要混入洛阳的百姓中,毕竟在他们看来,就算朝廷事后要追究,也不能将洛阳数十万的军民都杀死。
    但是洛阳府尹褚斌紧闭城门的做法,断送了他们唯一的希望,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兵行险着。
    终于,大周当年最大规模的暴动爆发了,在南阳原军官、官吏的指挥下,二十余万百姓砍伐林木制造攻城器械,大规模攻打洛阳。
    按理来说,洛阳有四万守备军,附近又有函谷关、汜水关等共计六万军队,几乎不可能陷落。
    但不知为何,洛阳还是陷落了,二十余万疯狂的南阳百姓冲入了城中,将洛阳府尹褚斌以及除此之外许许多多的官员杀死。
    事后,抱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心态,为了自保,叛军开始攻打汜水关与函谷关,就在朝廷组织征讨军队的同时,汜水关沦陷,随后不久,号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函谷关,亦告失守。
    以至于从最初的南阳暴动,演变成横跨凉州、司州的重大叛乱,使得朝廷再也无法坐视不理,从而在汜水关、宜阳两地,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僵持。
    倒不是说这股叛军究竟有多么地厉害,而是因为大周这些年来先是外戎入寇,随后噶各地天灾'***'不断,实在有些元气大伤,因此才没有征调军队,大规模地与叛军作战。
    直到发生了一个契机……叛军中镇守汜水关的将领,忽然向朝廷投诚。
    要知道汜水关可是洛阳的门户,一旦拿下此关,就意味着能收复包括洛阳在内的大片司州之地,为此,天子李暨这才下圣旨,叫南国公吕崧之子,吕帆、吕可亭,率两万南军陷阵营以及数万随同军,攻伐叛军。
    起初,由于汜水关叛将的投诚,吕帆率大军一路攻陷城池,非但攻下了洛阳,还一度打到了函谷关下,飘扬着大周军旗的吕帆军一路高歌,士气大盛,谁也不会想到,函谷关一场战役,便彻底葬送了先前的大好局面,吕帆战死,大军折损过半。
    叛军开始了反攻,一路追击西征军,非但又夺回汜水关,更一路打到大梁。
    终于,已是迟暮老人的天子李暨,再也无法容忍叛军的嚣张势头,再次组织军队,命大将军吴邦,再次西征。
    说实话,这次西征,才是真正的死战,与前一次吕帆兵不血刃拿下汜水关不同,大将军吴邦猛攻关隘十余曰,牺牲了无数将士,这才强行拿下了这座关隘,继而趁胜追击,一路攻向函谷关。
    成皋、巩城、偃师、洛阳、谷城,当朝大将军吴邦率大军前后攻克重城五座、小城十余座,这才打到函谷关下,但没有想到的是,在函谷关下,这位大周朝廷的大将军,竟也步上了吕帆的后尘,被同一名叛军将领在沙场上所斩杀。
    而如今,以李寿为统帅的第三波西征军,正朝着大周军队死守的城池'偃师'靠近,在这里,有前两次西征军共计十余万兵马……“真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在听到长孙湘雨的解释后,谢安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在谢安身旁,李寿亦叹息了一句。
    “歼商误国啊!”
    “是么?”长孙湘雨淡淡笑了笑。
    谢安与李寿对视一眼,诧异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只见身穿侍卫甲胄的长孙湘雨啪地一声合拢了手中的折扇,轻声笑道,“你们不觉得,整件事太凑巧了么?”
    “凑巧?”
    “啊,”长孙湘雨点了点头,一手握着马缰,一手握着折扇,沉声说道,“南阳郡守张常纪的死亡文书,我之前在吏部瞧过,他是在前去安抚安阳暴动百姓的途中,便当地百姓错手杀死……这个人,是这整件事的开端!——此人若是还活着,便不会有眼下的洛阳叛军!”
    谢安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个古怪的神色,诧异说道,“你不会认为,有人在背后挑唆?”
    长孙湘雨微微一笑,对谢安的话不置褒贬,淡淡说道,“小女子只是觉得,这件事恐怕没有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