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鼓力克袁绍,夺得河北之地。何况今日拥半壁江山,百万之众!主公若与荆州同盟,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孙策听言,霸目一眯,先不动身。在旁侧的顾雍,亦附言说道。
  “今荆州四面处敌,即将大祸。诸葛孔明束手无策,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乃高明之人,奈何为其所用乎,宜听子布之言。”
  孙策大大喘了一口气,遂即把眼望向周瑜。周瑜刚才却是一直在闭目养神,之后仿佛发觉到孙策的目光,徐徐睁眼,笑声而道。
  “依瑜之见,曹孟德根基稳固,势倾天下,纵使我东吴与诸葛亮联合抗之,胜负难断。反之,若我东吴联合曹氏,以两家势力之强盛,荆州必破无疑。今可先与刘晔商议联姻之事,若两家达成协议,便速斩诸葛亮之首级,送予曹操。曹孙两家不日出兵,不需数月,荆州一鼓可破也!”
  孙策听周瑜亦教计如此,暂且定下与曹操联合之意。张昭、顾雍皆是大喜而退。次日,孙策召刘晔来见,说予吴国太之意。刘晔早从乔国老口中得知此事,但不敢造次,当下应诺即日赶回中原,必会好生撮合此事。孙策大喜,即派人遣送刘晔出江东。刘晔当日收拾行装,带着从人,离开江东,望中原星夜赶路而去。
  孙策有意联合曹操,鲁肃听闻,大惊失色,速与诸葛瑾入驿馆,来见诸葛亮。诸葛亮见鲁肃、诸葛瑾皆满脸急色,反却毫无惊异,气定神闲。
  鲁肃见状,急呼道。
  “孔明可知大祸临头矣!?”
  诸葛亮听言,轻摇鹅毛扇,笑道。
  “哦?愿闻其详!”
  “哎呀!曹操欲要与东吴联姻,结秦晋之好。先前我主本以拒绝此事,哪知乔国老告知老国太此事。国太出面说予我主,我主乃忠孝之人,不敢忤逆国太之意。如今那刘晔已回中原禀报此事,一旦有文书下达至江东。我主必斩孔明之首,送予曹操,以作两家联好之礼。
  事已至此,孔明万不可再有藏拙,若有良策,当应快快说予我家主公。如此一来,事情方可尚有转机!!”
  鲁肃急得如火烧眉头,诸葛亮却反而笃定从容,又与鲁肃笑道。
  “呵呵,子敬稍安勿躁,不知曹孙两家嫁娶乃是何人?”
  鲁肃眉头一皱,速言道。
  “女方乃我主之妹,孙尚香也。男方却是曹操那老贼!两人辈分不合,年纪不符,曹操却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欲取吴侯之妹,实在无耻!”
  “但且不论这桩婚事。二弟,你时今处境险峻,但若孙曹两家当真联姻。以我主和周公瑾对你之忌惮。只怕为兄亦难报得你之安危。若你并无计策,当速速离去,为兄这就为你安排船只。”
  诸葛瑾唯恐诸葛亮先前不过是在故弄玄虚,连忙向诸葛亮劝道。
  诸葛亮听言,心里一笑,暗道时机终于成熟了。诸葛亮遂起身,拱手作揖,凝声而道。
  “兄长,子敬但且听亮一言。亮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先前不敢轻言,乃是时机未到。如今时机已是成熟,明日还得劳烦兄长与子敬,引我入堂拜见吴侯,到时吴侯必会应诺与我荆州联合之事!”
  “这!”
  诸葛瑾听言大惊,事已至此,已难以回天,但诸葛亮仍旧这般信誓旦旦,若非诸葛瑾深知他这个弟弟的能耐,当真以为他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疯子。鲁肃凝了凝神,带着些许疑色问道。
  “孔明当真有把握,你可知但有些许差错,必死无疑!”
  “呵呵,明日堂上便知分晓。”
  诸葛亮一双皓目发出莹莹华光,浑身散发着一股高深莫测的气势,仿佛如能算尽天下事。鲁肃、诸葛瑾见此,半信半疑地告辞而去。
  次日,鲁肃与诸葛瑾引诸葛亮入堂拜见孙策,孙策坐于高堂,嘴角带着一抹戏谑的笑容。周瑜在一侧,目光冰寒,暗道任你诸葛亮才华惊天,终究还是受大势所折,难逃一死!座上不少江东臣子,亦暗暗发笑,仿佛都期待着,这昔日曾在江东群臣面前,唇舌如剑,惊艳四座的诸葛亮,如何再凭着一张嘴皮子,力挽狂澜。
  诸葛亮神态笃定,作礼先向孙策拜道。
  “适来亮冒渎吴侯威严,幸勿见罪。”
  孙策见诸葛亮言语上已尽失锐锋,大有求好之意,嘴角上笑容不由更胜,哈哈笑道。
  “孔明何必如此,此事本侯早已忘却,不必再提。不知孔明今日来见,可有高论教予本侯?”
  诸葛亮轻摇鹅毛扇,谦卑答道。
  “亮不过山村野夫,岂敢教予吴侯。亮今日来此,全为贺喜。”
  孙策听言,霸目刹地眯了眯,心中猜到诸葛亮定是已听闻,自己欲与曹操联姻之事,不觉冷声问道。
  “哦?此话怎讲?”
  “呵呵。吴侯欲以妹嫁以曹操,以保东吴不失,此事亮已得知,何必相瞒?”
  诸葛亮此言一落,孙策浑身顿暴杀气,冷笑喝道。
  “孔明竟已知此,难不成见势不妙,愿转投于本侯麾下,以保全性命呼?”
  诸葛亮灿然而笑,毫无畏死,答道。
  “非也。孔明一生不仕二主,亦知一旦曹操文书一落,孔明必死无疑。临死前,孔明愿献一愚计,再教吴侯尽得曹操倾心,日后大富大贵,福延三代!”
  “何必多言!诸葛孔明,你已是瓮中之鳖,岂敢再用妖言迷惑我主!主公,何不先将这狂徒收监,待曹公文书下达,再作处置!!”
  诸葛亮话音刚落,张昭立即忿然而起,手指诸葛亮怒斥。孙策面目冰寒,此时却不急着去对付诸葛亮,昂首冷声说道。
  “好!但且先听你计策若何!”
  诸葛亮忽迈步而起,笑容可掬,徐徐而道。
  “曹操乃世之奸雄。吴侯虽与其联姻,但以曹操之奸猾,如何能容得吴侯割据江南大片之地。但若是吴侯能取得曹操欢心,曹操大有可能对吴侯疑心尽去。此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亦不须吴侯亲自渡江远赴中原。只须遣一介之使,扁舟再送两个人到中原。操再得此两人,必然欣喜若狂,平生足矣,再不须起兵征伐江东!”
  孙策听言,不禁露出些许惊色,凝声问道。
  “用何二人,竟可得曹操一生不起犯江东之意?”
  诸葛亮目光烁烁,见着孙策来问,心里暗喜,暗道一声上吊了,遂即言道。
  “亮在荆州时,即闻曹操于邺城漳河上,新造一台,名为铜雀,极其壮丽宏观,华贵无比,曹操更是广选天下美女以居其中。曹操本好色之徒,欲得天下各地美女,陪伴左右。
  曹操更对江东三位佳人,垂涎已久。其一者,正是吴侯之妹,孙尚香也。吴侯识时务,已将令妹暗许。江东若再去此两人,亦不过如大木飘一叶,太仓减一粟耳。但若曹操得之,必大喜欣慰,愿与江东永结联好!”
  孙策听诸葛亮说得,煞有其事,异色更胜,惊呼道。
  “果用二人便可!?”
  诸葛亮笑意更胜,速答道。
  “亮命已在吴侯手中,生死皆在吴侯一念之间,岂敢造次。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东吴的抉择(下)

  话说曹操与乔公有旧,昔年曾见得乔公膝下二女,大乔与小乔。两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见之,便有纳娶之心。更曾发誓言,我曹孟德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今曹操虽起兵二十万,虎视荆州,不过欲要取路杀往江东,夺得此二乔与吴侯之妹也。今吴侯已将令妹许之,何再惜二女。当应派人去寻乔公,以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曹操三女尽得,称心满意,必深感吴侯成全之恩。此正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
  孙策听言,如受雷霆一劈,脑海里顿时回想起曹操欲纳孙尚香之举,然后乔国老更为其说情。原来乔国老与曹操竟早有交情!
  乔国老正是诸葛亮口中的乔公,而大乔,小乔更是孙策、周瑜二人之妻。
  事迹种种,仿佛都在证明诸葛亮口中所言,孙策惊异过后,滔天般的怒火翻天而起。周瑜知诸葛亮奸诈无比,却是镇定,忙争先问道。
  “口说无凭,曹操欲得二乔,有何证验?!”
  诸葛亮速作言答道。
  “大都督有所不知,曹操幼子曹植,字子建,下笔成文。曹操尝命曹植,就为二乔作一赋,曹植应之,遂写落《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曹操见赋大喜,听闻其每日入睡前,必朗诵一遍,以提醒自己平生之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