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蔡邕带头,把何进、曹操、文翰带入了府邸之内,入了一席。这席位处于上乘之位,因何进的身份摆在那,众人也没有什么不满的。
  在何进旁边一席,坐的大多是当朝文豪,政坛一手,军中老功臣。分别是司徒王允,王子师。京兆尹杨彪,杨文先。北中郎将卢植,卢子干。右中郎将朱儁,朱公伟。中郎将皇甫嵩,皇甫义真。
  卢植、朱儁、皇甫嵩向何进走来施礼,虽然他们不属何进管辖,但毕竟何进官位高于他们,又同属军中武将,一些礼数还是要到了。之后,何进又把文翰作了一番介绍,文翰施以晚辈之礼,态度郑重,毫不做作。
  卢植、朱儁、皇甫嵩这三人可是汉末最后一批忠国名将,黄巾之乱,就是靠他们才能镇压。他们一直到死,无论朝廷有多腐败,都是忠于汉朝,为国分忧。卢植,卢子干更是刘备和那公孙瓒的老师。
  卢植、朱儁、皇甫嵩与何进聊了一会,就告辞回席。之后,宴席开始,蔡府下人搬来丰盛饭菜、酒水。一些士子喝了酒,开始吟着诗歌。而一些官僚之人,就在议论着朝中趣事。
  文翰看了看周围,没有发现袁绍、袁术身影,有些好奇向曹操问道。
  “这汝南袁氏兄弟不是号称‘宴席场中的君子’,席席皆有其身影。为何今日不见?”
  “哈哈。不凡汝有所不知,曹某人老师‘蔡中郎’和当朝太傅‘袁隗’政见不合,常在朝廷上,吹胡子瞪眼地相互抨击。主要是,两人对门户之见的观念不同,蔡中郎认为只要是有才者,无论出身如何,皆可仕官。而袁太傅,则认为出身与才能挂钩,一般的豪门世族,祖上都是有大才能的伟人,血脉继承,后代自然不差。因此,两人关系并不融洽。
  袁隗是袁绍、袁术的叔父,袁隗都不来,他们俩自然就不敢来。”
  文翰哦了一声,当是知道。心里想到,看来曹操的思想是受到蔡邕的影响,后来曹操的颁发的贤士令,与蔡邕的观念几乎一致。


 第五十章 一首梁祝

  过了一会,酒过三巡后,到了赠礼环节。王允、杨彪二人知蔡邕爱书如命,增上珍藏书籍数十本,本本都是正文非手抄之本,价值千金。卢植、朱儁、皇甫嵩几人,则分别送了一些贵重玉器、与两把名贵的琴。蔡邕可是当朝出名的琴家,对琴也是十分喜爱,他慎重地把书籍与两把琴令下人放好。
  其余人,也赠送了一些财物,与一些名贵文物。蔡邕一一笑纳。等到了何进那席,何进笑着,豪迈地直接送了一新的府邸于蔡邕,价值万金。蔡邕想要推辞,但却是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而曹操则送了一本找了许久的战国书籍与蔡邕,此书蔡邕心仪已久,却苦于没有人手去寻。今曹操替他寻到,当是开怀无比。
  最后到了文翰,众人不由把目光投去,文翰先是施礼,后一下人把一把奇异的乐器拿来,文翰拿起亲自走到蔡邕面前,把其献上。蔡邕好奇地捉拿在手中,拿着弓杆轻轻拉了一下琴弦,发出一低沉音色。
  “咦,这是何乐器?音色如此奇异。”
  蔡邕望着文翰,文翰不急不躁,指着蔡邕手中乐器介绍起来。
  “这叫二胡,也叫奚琴。构造比较简单,分别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组合而成。主要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这六角形的就是琴筒,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此二胡用紫檀木制作,最为上等。琴筒,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作用。而二胡最为关键一个组件。”
  蔡邕作为东汉末年最为出色琴家,对于文翰的解说是一听懂个七八,听得入神,不断点头。后又问了一些细节,文翰耐心教之。这两人一个在问,一个在讲,完全把这席中之人忘记,对于他们这些不懂乐器的人,文翰的解说是显得乏然无趣。
  “哎。蔡中郎汝这就不对了,作为主人家,把客人都凉在一旁,好生无趣。吾观这少年郎说得如此详细,必是精通此物,不如让他拉上一曲,博得众乐,更胜于他在那说一些凡俗解析。”
  王允站了起来,向蔡邕埋怨。蔡邕发应过来,连忙道罪,又听王允说的是理,加上自己对这乐器能弹奏出什么曲子,也是好奇得很。
  “哈哈哈。汝看老夫这糊涂性子,听得入神,怠慢了客人。文不凡汝能否拉上一曲,平息众人对老夫之怨,老夫感激不尽。”
  蔡邕哈哈笑着,慈祥的向文翰说道,文翰早有准备,从蔡邕手中接过二胡,找一清静位置坐下。场中静了下来,个个都是聚精会神,想要知道此新颖乐器,到底有何能拉出什么样的绝世妙音。
  文翰拿起弓杆,缓缓地拉动琴弦。
  先是一阵高耸的音色响起,渐渐地有着一低深的旋律出来,众人的心跳随之而下,忽又高起,心随之而上。
  逐渐旋律变得轻快,低高音色像是有人在唱,众人脑海里,莫名的回想起,心中初初认识之人,竟有一种情窦初开的感觉。
  蔡邕闭着眼睛,手在摇,白须胜雪,身体随着音色轻晃动,仿佛投入了往事之中。
  王允、杨彪不禁拿起酒杯,抿了几口后,脑袋上昂。卢植、朱儁、皇甫嵩不觉哼着声音,陶醉笑着。
  忽又一高音,众人心跳加快,心脏欲要跳出。就像回到那日,想要捉住恋人之手,与之长相厮守。
  后来,沉音连绵不绝,像是在心中慢敲。
  慢慢地,曲终了。
  席中之人,无不还在陶醉。安静得吓人,好似都在沉醉于往事当中的美好,不愿醒来。
  在院后,一女子轻轻走来,她一张鹅蛋粉脸,迷人大眼睛顾盼有神,粉面红唇,身量高挑苗条,上身一件翠绿缎子锦袄,绣了一些淡黄花纹,系一条藕丝缎裙。整个人好似一朵幽静的莲花,端庄清雅。
  女子躲着靓丽身影,悄悄望去。文翰刚好抬头,与之相视,为其惊艳,随即镇定情绪,向女子笑了笑。女子好似一只被惊吓的兔子,忽又缩了回去,消失不见。
  这时,不知谁先从曲音撩起的往事中醒来,拍起手掌。掌声将席中众人带回现实,亦拍着手掌,为此曲喝彩。
  “好好好!不凡,不知此曲何名。曲中又有何故事?”
  蔡邕连声称好,对文翰欣赏无比,连称呼也变得亲热。对此,文翰受宠若惊,谦虚施礼后,朗声说道。
  “此曲名为梁祝。乃是小生故乡一对情人,男女之姓,其中女子家中,因豪强所逼,父要嫁女,棒打鸳鸯。豪强更逼死,女子爱人。想让女子死心塌地出嫁。女子不知爱人已死,为了父亲,答应出嫁。
  后来又在出嫁途中得知,爱人死因,伤心欲绝,来到男子墓中,哭得来崩地裂,最后消失踪影。不知生死。传说,女子与男子化作了蝴蝶,从此长相厮守,不再分离。”
  蔡邕听到其故事,沉寂下来,回想刚才那曲音,仿佛看到其故事画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好似在为其叹惜。
  “少年郎小小年纪,琴艺绝伦,当是雅士。不知姓名如何,趁此机会不如介绍一番,也让吾等好生认识汝一番。”
  王允捂着胡须,笑着说道。虽然一开始,他因文翰与那何屠夫为之一席,知其二人关系不浅,对文翰生了不快之意。但王允爱其才,见文翰礼节到位,又是谦虚,对文翰也来了兴趣。
  文翰知王允乃当世大儒,注重礼节。
  当下文翰郑重施礼,神态毕恭毕敬。
  “小生姓文名翰,字不凡。小小琴艺,只是略懂,上不了大堂,当不了雅士之称。”
  “文不凡…莫是那望月楼题诗之狂人。传闻汝不是疯了吗?哈哈哈…也是,汝那诗歌虽有意境,却又跋扈嚣张,说不定是得罪了人,才会被人传汝发疯。”
  王允在那自说自答,不过看其语气,对文翰并无因此厌恶。席中有些人听到文翰身份,态度明显变了,脸色阴沉了起来,投向文翰的目光满是恶意。只不过碍于,文翰身旁的何进,一些人不敢出言挑衅。
  文翰对此只是平淡一笑,身膀挺直,耸立在那。这幅悠然自得的神态,更激起某些人的不满,在席位窃窃私语,好像在骂文翰不识时务。
  “哎。汝等怎如此心胸狭窄。世人皆有言论,这文不凡说的既是事实,非是颠倒黑白。若是有理,吾等便应虚心接受。寒门之人,饱受打压,这是不争事实。吾与蔡飞白也想过为那些出身卑微但有才学的寒士,开辟一条新道。
  有才者,无论身份,皆可仕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