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保安团-第3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参谋长好奇地凑了过来,瞅了一眼,惊讶地说:“冀东?在敌占区搞暴动?这个难度恐怕不小吧!”
  杨教授解释说:“嗯,是有难度,不过我们在冀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并且组织了几支小规模的游击队在当地活动,有一定的军事基础。据当地的党组织报告,冀东人民深受亡国奴的苦难,早就想奋起抗争了,只是没有人领头。”
  早在1935年日本人的魔爪就伸向了冀东,并于当年11月由著名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使得冀东余县脱离了中国政府的管辖。
  别的地方是八年抗战,冀东是十年,这里的人民受得苦更多、更重。所以抗战才开始,冀东人民就已经忍无可忍了,不满情绪已经蓄积到了极点,只要有人肯振臂一呼,一定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响应。
  周参谋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搞起来。”
  郑卫国说:“冀东现在就像是一个火药桶,搞起来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那里地势狭窄,周旋的余地太小,一旦日军重兵进剿,起义部队又该如何自处呢?”
  杨教授说:“组织上也考虑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想趁日军进攻武汉时再发动。”
  “武汉?”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那能撑多久!而且日军在东北囤积了大批军队,随时可以入关。根本不需要从华中调兵。”
  杨教授想了一下说:“您是不是太悲观了?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进山打游击嘛!”
  郑卫国苦笑着摇了摇头说:“我猜您肯定没有去过冀东,那里的山区人烟稀少,根本养不活人,更别提大部队了。”
  历史上,冀东地区成功地组织起了大暴动,至少有20万人参与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抗争,并组建起了一支七万余人的大部队。但日军随后调集重点反扑,部队大都是新兵,甫一接敌便损失惨重。只好向山区退却。
  可大山里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大部队随后又试图撤回平西,结果一路上不断遭到日伪军的围追堵截,几乎损失贻近,数万大军最后仅剩一千二百余人成功地抵达目的地。
  杨教授素来佩服郑卫国的军事才华。忙道:“司令。你分析得对!不行。我得向上级报告,希望还来得及。”说着匆匆告辞而去。
  等他走后,周参谋长说:“司令。您看这件事情还有转机吗?”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箭在弦上,还能停得下来吗?我们还是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说着冲外面喊道:“柱子,去把段双虎给我叫来。”
  没过多久,段双虎就匆匆赶来了,跑得满头大汗。
  周参谋长奇道:“啧啧,看你这一脑门子的汗啊,干嘛去了这是?”
  段双虎呵呵一笑,说:“没干啥,就是和随营军校的洋鬼子比试了一下拳脚。”
  郑卫国有些无奈,一把将他拉到地图前,指着大清河两岸说:“想不想去这里发展?”
  段双虎一愣,旋即大喜,忙用力地点点头,说:“多谢司令赏识!”
  郑卫国伸手打断,说:“先别忙着谢。你这回去三分区,我没有太多的兵力给你,去了之后全靠你自己发展。”
  段双虎眨巴眨巴眼睛,忙问道:“那,那能带多少人去?”
  郑卫国看了周参谋长一眼,说:“参谋长,眼下最多能抽多少?”
  周参谋长说:“34旅和35旅可以各抽一个营出来。”
  郑卫国点点头,说:“好,那就一个营,再从骑、炮、工、辎、卫各兵种抽调一部。”
  段双虎忍不住说:“不是说有两个营吗?还有一个呢?”
  郑卫国解释说:“你从34旅抽一个营过去,35旅要抽调部队在军区直辖六县组建地方部队。”
  段双虎有些失望,哦了一声,没有说话。冀中南部是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日伪军大都收缩到铁路沿线,土匪也基本被清剿完毕。北部就差很多了,不仅日伪军还有很强的势力,地方土顽也很多,一个营的兵力很难有所作为。
  周参谋长见状嘿嘿一笑,安慰道:“你也不要灰心,军部虽然抽不出多余的部队,但也不是没办法。”
  段双虎眼睛一亮,忙问道:“参谋长,是什么办法,您快说!”
  周参谋长递给他一份表,说:“这是大清河两岸的地方武装,均受冀中军区的节制,如果你能收服他们就不愁没有部队了。”
  由于位置较为偏远,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原河北游击军第四路王烈军部、第五路高士一部、第六路郭墨村部,还有第八路刘克忠部均未改编,仍保留原番号。第十二路柴恩波部原本拟定划入人民自卫军序列,但重新划分防区后所部将归第三军分区指挥。
  其中王烈军部在安新县的安州、端村、关城一带活动,总兵力有3000多人;高士一部也有3000多人,在任丘县北部、雄县南部活动;郭墨村部人数较少,只有500余人,主要在任丘、高阳一带活动;刘克忠部人马最多,有4000余人,在安新、容城一带活动;柴恩波部有3000余人,在新镇、文安一带活动。
  段双虎算了算,发现竟然有一万多人,心中大喜,兴奋地说:“这些人马都归我指挥?”
  郑卫国说:“这些部队成分非常复杂,和我们的关系有远有近。独立性比较强,能不能指挥还要看你的本事。”
  段双虎忙拍着胸脯说:“司令,您就放心吧!我一定把他们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周参谋长忙提醒道:“你可别乱来啊,要是闹出乱子来,司令也保不住你!”
  段双虎哈哈一笑,说:“参谋长,您就别瞎操心了,还是想想怎么犒劳我们吧!”又对郑卫国说:“司令,那我先挑部队去了。”说着兴冲冲地回去了。
  周参谋长无奈地摇了摇头,笑骂道:“这浑小子。真不让人省心。”
  郑卫国笑道:“没事儿。这家伙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段双虎是个急性子,当天下午抽调好部队,次日一早就率部出发了。目标是蠡县北面的高阳县。高阳在北洋淀以南。唐河以东。距离平汉铁路不足五十华里,是根据地的一道重要屏障。
  34旅主力也随后跟进,准备在此长期驻守。以防保定的日军前来偷袭。他们开拨后不久,郑卫国突然接到一个喜讯——骑兵军司令何柱国表示同意将原骑四师第十团归建。
  骑兵第四师成立之后,下辖10、11、12三个骑兵团,但所属第10团被抽调开赴陕西由军长何柱国直接指挥,一直没能归建。
  郑卫国觉得有点儿吃亏,就让军部发电与何柱国交涉,本来没有抱太大希望。没想到对方沉默了一个多月,竟然又突然回电同意了。
  “呃,这是什么情况?”郑卫国想了半天也没整明白。
  周参谋长笑道:“等第十团归建后一问不就知道了?司令,他们回来后夜猫子那个团怎么安排?要不放到骑兵第3师去?”
  骑兵第3师就是之前在河南接手的骑兵第十四旅。他们原本的番号就是骑兵第三师,后来因为放火烧了国民党的一个县党部,被勒令裁撤为骑兵第十四旅。
  兰封大战后,郑卫国给骑兵第十四旅请功,前不久军政部回电,恢复骑兵第三师的番号,张占魁也重新当上了师长,算是酬谢他之前的功劳。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还是收归军部直属好了,免得让张师长误会。”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也好。冀中需要用骑兵的地方很多,归咱们直辖指挥起来也方便。”
  正商议得高兴,柱子匆匆跑来报告,说:“司令,参座,有人说是53军的特使,要求面见司令。”
  郑卫国惊讶地说:“53军?万福麟的部队?”
  柱子咧嘴一笑,说:“没错儿,就是咱们的老部队。人就在院外呢,您要不要见见?”
  想当初郑卫国、于老根儿、张海岩、李大壮、三溜子、夜猫子他们都是从53军跑出来的。吕镇曹司令以前也是53军的,还是一个团长,不过他来得比较晚。那个时候,郑卫国他们早就开溜了,所以没有在一起共过事。
  郑卫国笑道:“人都来了还能拦着吗?快请他进来吧!”
  “春生!真的是你啊,你还活着!”一个身穿便衣的青年走了进来,看着郑卫国迟疑了一下,突然惊喜地大叫起来。
  郑卫国愣了一下,春生这两个字好熟悉的感觉,猛然想起来这不就是自己的小名儿吗?只不过很多年没有人叫,竟然开始陌生起来。
  “春生,你不记得我了吗?俺是栓子啊!”栓子见郑卫国在那儿发愣,急得大叫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