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第一鬼才-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的,这下坏了。”一向文雅的李典,也不由的爆了粗口,随即转身叫道:“李蛮。”
  “将军。”李蛮赶紧应道。
  “我给你五千兵马,你给我将千乘周边给我荡平,将百姓遣入千乘县城,然后就驻守在千乘,记住,不许动粗,不愿意迁徙的便不要再管了。”李典口中,迅速的下着命令。
  “将军放心,末将定然办得妥当。”李蛮拍着胸脯,大声应下。
  李典转身,再次出声:“陈奇、孙观、吴敦。”
  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时出声道:“末将在。”
  “恩,仲台沉稳,还请多多照应李蛮,我走之后,仲台便先接了这千乘令之职,其他待主公将令传来,在做定夺。”李典冲着三人说道。
  孙观听完,再次上前一步道,不骄不躁说道:“将军放心,观定然协助好李蛮将军。”
  李典见此,拍了拍孙观肩膀:“一切便拜托仲台了。”
  说起孙观,倒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黄巾之乱之后,孙观、吴敦、尹礼、昌稀四人便在泰山附近啸聚山林,过得杀富济贫的日子,短时间内边聚集了十万之众,称曰“泰山贼”。
  孙观此人有大志,且为人正直,有些眼光谋略,及至后来,诸葛瑾嘱咐张宁出面,将其四人招降。后孙观主动交出手中兵权,领了兄弟四人一直跟随在张宁身边留守琅琊,程昱此次出兵,专程将四人招了出来,交给准备要领兵长途奔袭的李典带着。
  “尹礼、昌稀,点起五千兵马,随我出发。”李典霍然转身,再不停留,呼喝着带兵出城,也不去追赶千乘太守,领了兵马直奔蒙城而去。此时李典,在其心中,已经做好了即将要面对袁绍大军的准备,尽快拿下蒙城,便能为其争得时间,让其着手布置。
  当天夜里,到达蒙城之后,李典士卒只余两千。一路上,三千余士卒被其分散出去,将乐安郡西去之路控制起来,并下令,将周边愿意躲来蒙城避难的百姓迁徙过来。
  乘着夜色,李典遣人摸进城中,如同太史慈那般,当先夺了城门。李典进兵速度太快,蒙城县在毫无准备之下,并没有纠集多少抵挡能力,天及亮时,蒙城易手。
  这夜间,乐安郡守府中,太史慈生擒了乐安太守闵纯,然后以郡守令,分取各地,三日后,各地皆平,程昱领兵驻扎乐安。一个月之后,将两地事务抚平,程昱便派快马飞报诸葛瑾,一场计划中的战役,就这般完结了。
  公元191年冬,汉献帝初平二年,大汉朝驸马、虎贲中郎将、琅琊太守诸葛瑾,以傲人之姿,在天下诸侯毫无反应之下,正式正名,地跨青、徐、兖、豫四州,北至乐安、济南,南抵东海,西至泰山、沛国,东靠大海,将整个山东半岛占领了下来,拥兵二十万,一跃而成为大汉朝最大的三大诸侯之一。
  也就是在这一年,诸葛瑾向着长安朝廷请旨,请领青州牧。
  天下皆惊。
  接着,汉中传出消息,曾经联盟的副盟主、陈留太守曹操曹孟德,出兵攻占了汉中,请旨为汉中太守。
  天下再次震动。有些眼光之人均已看出,这天下,再不是大汉朝的天下了,汉室江山,顷刻间倾颓。
  却说诸葛瑾上表之后,不去管天下人之眼光,将治所搬至泰山,开始整合手中资源。
  先是政权,诸葛瑾以青州牧的身份,将后世三省六部制度稍加处理,融入在青州一地。舍弃了三省,直接设置了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中,田丰、甄逸、糜竺暂时归属户部,礼部暂时由田丰监管,戏忠、沮授、陈宫并一干武将,暂时归属兵部,程昱暂时归属刑部,枣祗、郑浑、马钧暂时归属工部。各部相互独立,均由诸葛瑾掌控,不论官职,待今后征战,再行一一封赏。
  贾诩没有归属,仍旧掌控诸葛家情报机构,华佗、张机二人,除了每隔一段时间为诸葛家及其手下一干人手看病之外,每日便是教授弟子,两人反倒乐在其中。
  再就是兵权,六部之中,诸葛瑾将兵部独立出来,直接受其控制。先是下令水军一分为三,分别开至济南、东海,一部留守东莱,接着便是将各地守军进行调配,除了几个重点防守的地反,其余人全部集中在琅琊、泰山两地,组建军营,开始实行专职士兵。各地郡守兵被召集起来,进行统一屯田,组成军屯。
  却说徐州陶谦,听及沮授投奔了诸葛瑾之后,惊怒间更是加快了战争的准备,只待来年开春,便出兵扬州,先远离了诸葛瑾再说。曹操听闻青州之事,暗叹其听从了郭嘉之策,为其赢得了发展空间。长沙孙坚,原本与刘表打的不可开交,闻听此事之后,愕而收兵,开始将其目标转移至荆南四郡。刘备却是忙着要与袁绍对战,一时间却是无暇理会这些。到是冀州袁绍,听闻此事之后,兵进幽州之事,竟然暂时搁浅了。
  其余人等表现不一,至此,天下动荡,诸侯征伐,再也没有过多的掩饰,诸侯间矛盾,再次升级……
  


 第一百一四章:再升官,李儒说董

  公元192年,消停了两年的董卓再次出手。 热书阁
  朝堂上,董卓一行人肆无忌惮,阶下两旁,一侧立有百官,一侧全部被董卓及其心腹占住。
  “启奏圣上,丞相董卓,多年来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其忠心可鉴,臣请旨,陛下当升迁丞相官职,儒以为,加封丞相为太师才适宜。”
  李儒站在阶下,俯身参拜,口中之言顿时将朝堂惊颤,一众大臣顿时沸沸扬扬,嗡嗡声乱作一团。刘协坐在那里,似乎是木然了,眼光不断在朝堂扫过,见到一个个大臣神情各异,却无一人敢出言反对,不由的心中惨然。
  “准了!”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声音空寂,浑然不似一个少年之人所说之言。
  李儒却是习惯了,闻言面无表情,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没有什么可喜之处。
  “圣上不可,为朝廷尽忠那是老臣应该做的,老臣心中,汉室江山为重,四百年朝政中,从未有过太师一职,臣愧不敢受。”这一次,却是董卓那破锣嗓子吼开,将穹顶震动,颤颤有音。
  刘协心中不屑:又是这一套,面上却是装出疑惑之色,转着头看着李儒。
  李儒再拜:“圣上,丞相劳苦功高,若是不能封赏,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臣以为,太师之职,非丞相莫属。”
  刘协眼眸深处,不屑之色更见浓郁,眼光扫过朝中百官,目露嘲讽之色:“也是,除了丞相无人可以胜任,来人,拟旨,丞相为国多年,功劳甚重,今加封其为当朝太师,诏令天下。”
  “皇上有旨……”刘协身边,一个小黄门出列,声音尖锐,拖的长长道。
  阶下百官大臣,除去董卓外,顿时跪了一地。
  “董相国为国操劳多年,功劳甚重,今加封其为当朝太师,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董卓听完,忍不住就在朝堂之上,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张狂无比。
  刘协气的脸色发青,却是不敢多言,朝政,不欢而散。
  自此之后,董卓自号为“尚父”,出入皆用天子仪仗,后封其弟董旻为左将军、鄠(hu)侯,其侄子董璜为侍中,总领禁军。董氏宗族,不问长幼,尽皆封侯,甚至连远嫁诸葛瑾的董青,也被封作列侯,董氏一门,风光达到鼎盛。
  其后,选在长安城外二百五十里处,修建郿坞,役使民夫二十五万人,声势浩大。
  此时距离诸葛瑾上表,过了有三两个月,这一日,董卓府中,得到细作回报的李儒再次走入。董卓自打回了长安之后,万事皆交给了李儒打理,自己只顾淫乐,不思进取,对李儒也疏远了许多,此次若非是诸葛瑾之事,董卓几乎将李儒此人给忘却了。
  “太师,泰山传回消息,三小姐那边安好,那诸葛瑾非是无情之人,对待女人更是难得的心慈手软。如今青州,诸葛瑾没有待朝廷旨意至,便已经开始对青徐两地,开始了整合。”府中,李儒刚刚坐下,便亟不可待的将自己知晓的情况说出。
  “哼,孤就知道,这天下间的诸侯皆是一个样子,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那刘协小儿不过一稚童,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