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洪基又说道:“先生,这次回去,务必小心。之所以父皇知道你要回去,派兵追赶,乃是南朝有人放出风声,说张亢率人自海上去女直,前去带你回去。但先生运气很好,前几月两国清查密探,故消息传得有些晚。此人不安好心,乎段残忍,先生回去后切莫大意。”
足够了。
郑朗与张亢对视一眼,都知道这个人是谁。
但具体情况不知道,得等郭逵与杨八望渡过河,才能问清楚。
郑朗徐徐说道:“谢过殿下。”
“不敢,不知道以后我与先生是否还能见面?”耶律洪基惋惜地说。
“大约不会了。”郑朗如实答道。除非有那么一天,自己率军前来收复幽州,那时已是兵戎相见。
“郑先生,我来的时候,萧观音也要来。”
“她啊,让她好好写字,此女乃是才女,不错不错。”郑朗淡淡地说。心中很焦急,这么扯下去,对自己没有多少好处的。那么多人看着,那么多人听着,天知道这样的对话,在他们心中产生什么联想,于是说道:“殿下,将郭将军他们释回吧,今年我朝旱情严重,我还要赶回京师。”
耶律洪基手一挥,兵士们开始放人,也没有怎么虐待,包括郭逵他们骑的马,也送回来。上了船,陆续地渡河。
最后一个兵士渡完,郑朗说道:“梁王殿下,打扰了。
说完一拨马,退入霸州城。
进城后,郑朗详细地问了郭逵,他走后发生的情况。郭逵最后说:“郑相公,好险。”
“夫子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总之,这次我太大意了,掉以轻心,差一点害了大家。”郑朗默然道。逃出来是好的,逃不出来,自己一死,必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就象童贯一样,若是占据幽州,女真人未必会轻敌南下,再加上他将宋朝疆域开拓到西域一带,那么是奇功一件。没有成功,于是引起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自己也被列为宋徽宗六大奸臣之一。
自己此次契丹一行,结果不同,却是一样的性质。
说着,带着他饵来到城头,耶律洪基还站在河边眺望。看到他上了城头,手挥了挥,不知在喊什么,最后才拨马率兵回去。
张亢道:“辽国这个太子对你挺有感情的。”
郑朗摸了摸鼻子说:“是妥协之举,就怕传回京城,被某些人利用,妖化成什么。”
“郑相公,他已经去了大名府。”
“即便去大名府,也不可小视此人。”郑朗态度也没有多慎重,在契丹害怕,但回到国内,郑朗对此人也没有怎么看重。与吕夷简相比,他差了海去。特别是吏治之能,没有吏治之能,靠这些小手腕,在赵祯朝又能翻出什么风浪。遥望着远方,说道:“季阳,仲通,你们看边境,两国有何区别?”
郭逵说道:“有,我朝设寨堡太多,契丹人却保留着汉唐传统。这便是最大的区别。”
河北入海处是沧州的地界,沧州城不在边境上,但有泥沽寨、双港寨、三女寨、小南河寨、独流北寨、独流东寨、当城寨、钓台寨。往西又有信安军城、霸州、保定军、雄州,安肃军城、广信军城,除了这些密集的州城军城外,还有田家寨、狼城寨、刘家涡寨、白沟驿、红城寨、长坡口、釜山村铺等军事要寨。这仅是保州往东去的重要寨城。往西自定州开始,地形复杂,寨铺堡更多。
契丹也驻扎着军队,但不会象宋朝这样密集。
郑朗说道:“是啊,太多了,是我朝的财力,换作汉唐,或者其他朝代,这样的派驻军队,即便不交战,财政也被活活拖死了。”
“郑相公,我朝缺少骑兵,不得不如此。”
“也未必,汉唐时骑兵发挥了作用,可是骑步半杂,即便是唐朝,也未必奢侈的全部用骑兵。除了骑兵因素,还有一个因素,敌寇来犯,只要进入我朝,便能得到掳获,可敌人贫困,我朝去攻,收获却不足以维持供给。故战争,对于这些贫困的游牧民族往往有利,对我们中原却没有什么利益。政策也因之越见保守。”
张亢不作声,特别是女真一行,往往几百里能看不到一个人。
郑朗定定地看着河对面。
有利的一面,便有弊的一面。契丹这样,是有弊的,弊在何处?
收复幽云十六州是一个梦想,可边境这么多堡寨关城,即便裁军,又能裁减多少?想要成为精军,想要国家财政扭转,眼下一百零几万军队还是不够的,还得要裁,数量必须保持在九十万。然看到这么多堡寨,郑朗头痛了。
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下了城头,率骑南下。经过大名府时,贾昌朝出来迎接。郑朗只是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一拍马离开。大名府所有官员全部色变。
昔日,郑朗与贾昌朝同在中书,合作不算很愉快,也不算太恶劣,但郑朗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
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
赵祯听信使讲完,心中十分奇怪,郑朗为什么去沧州。但更高兴,人终于平安回来了。诏书下得更快,郑朗与贾昌朝不和,他心中有数,朝堂有郑朗,就不能再有贾昌朝。
但他是一个念旧的人,听到这个大好消息,于中宫宴请群臣,通报这个好消息,也顺便替老师辞行。贾昌朝听了黯然,用尽机关,郑朗还是平安地回来。其实没有郑朗,他也很难再做首相。吏治能力太差,无论赵祯怎么重旧情,也不能不顾国家。可是他没有看开,灰心丧气地离开京师。
贾昌朝贬出京师,是按照汉朝旧倒,中书也不仅是贾昌朝一人,于是降陈执中为给事中,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丁度为中书舍人,这是实职官,不是差遣官。实职官降了,差遣官还是宰相,未戴相职,但在履行着相权。
又改文彦博为参知政事,高若讷为枢密副使。出现这种种状况,是整个中书省诸相能力皆出现欠缺,用文彦博增加中书的活力。
郑朗到了沧州,写了第一封书奏。
赵祯阅之大喜。
很不容易的,终于能看到郑朗的字,将此奏以及郑朗逃脱的种种事迹刊于报纸之上。
这个报纸让朝廷尝到甜头,成为国家的咽喉。
有什么大事,于报纸一登,朝廷想说黑,就黑,想说白就白。渐渐成了老释之外教化百姓的重要利器。但不是郑朗所想要的报纸,教化作用有了,可监督与朝政补益的作用没有看到。更没有百花齐放,至今还是太学一家报纸。
几方推动,迅速全国各地都知道郑朗神奇般地逃回宋朝。
赵祯也是好心,用报纸客观的将经过说出来,否则民间种种传闻,传得邪。未必对郑朗有帮助,说郑朗神通广大,呼风唤雨的,只有害处,没有帮助,容易为言臣弹劾。
这次回来资历年龄功绩皆有了,国家旱情严重,赵祯想重用郑朗,不想郑朗背上这莫明的包袱。
无数百姓来到郑家贺喜。
这是悲情的宋朝军事造成的,软弱,可欺,久受契丹人压迫,其实百姓不甘心。此次郑朗平安逃出来,唤醒了宋人心中的自强梦想,以及那份从汉唐留下来的自尊。
赵祯又下诏,以夏球为枢密使。
这份诏书下达后,立引起大哗。吴鼎臣进谏道:“陛下,球与陈执中以前证论素不合,不可使共事。”
既然以吴育与贾昌朝不和,而罢二相,求丰年,更不能召夏球回京为相,那吵得会更厉害。
其他言官纷纷附和。
赵祯没有作声,但夏棘召回京是必然,贾昌朝前去大名府,不能二人同治大名府,必有一人召回京师。
言臣进谏越烈,赵祯盯着陈执中。
陈执中没有作声,对此,他不是很排斥,灾情一天比一天重,能推卸责任也好……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幕。
郑朗终于回到京城。
闻听郑朗回来,许多百姓涌出城门围观。
五个娘以及四个妻妾,两个女儿,两个养子,还有樊月儿也来到城门外。
郑朗一把搂过郑航与郑苹,将她们抱起来。
郑苹皱着小鼻子,说:“爹爹,你身上好膻。”
吃了一年娄的牛肉羊肉,体质变好了,可身上似乎沾着一种狐臭味,也就是女儿嘴中的檀味。
郑朗久呆北方,闻麻木了,闻不出来,郑苹却勄感地嗅到。
“别胡说”,崔娴狠狠地在她头上敲了一下。
“别吓着女儿”,郑朗又向五个娘娘请安,几个母亲哭得象个泪人,也哭得樊月儿在边上心肝都要掉了,心里面直嘀咕,几个娘娘,你们千万莫要悲伤过度,出什么事,阿弥陀佛
郑朗也看到了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