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儿还不服气,郑朗又道:“你不怕她万一是那位公主什么的?”
  滋溜一下,四儿跳上了牛车,再也不敢言。
  江杏儿呵呵的大笑。
  四儿虽跟着郑朗见过了一些世面,终是太小。
  回到客栈,却见到苏舜钦带着一群小哥子,正等着他。
  “苏兄……”
  “闻听郑朗前来京城,我的几位好友皆十分高兴,想一睹郑小郎的风采。”
  “苏兄夸奖,真论风采,苏兄当之,我只是一个玩物丧志的酸人罢了。”
  “郑小郎过贬啦。”
  寒喧,看样子要长谈下去,郑朗那有时间与这群小青年长谈,并且也不是苏舜钦一拨人。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道:“我还要悟字,不如这样,三天后,我于相国寺门口,讲一儒义,儒家之仁,权当与诸位做一交流。”
  讲这玩意儿最好在太学。但是郑朗未必有资格进入太学,况且不是做为学子听讲,而是作为学者授讲。就是进去了,其他人也未必那么容易进去。京城寸地寸金,唯有相国寺前有一片很大的广场。
  但在相国寺前讲儒学,不知道相国寺里那些大和尚们该如何作想?
  “好!”苏舜钦高兴的差一点跳起来。
  此小子在狱中悟道,只是听闻,但未看到。想登门拜访,却用一块大石碑拦在家门口,让人望而却步。这一回设在相国寺门口,再无阻碍。
  但苏舜钦回去后,就让大哥狠批了一顿:“郑家少年岁数小,不知天高地厚,难道你也不知道吗?”
  “为什么?”
  “仁是儒学的核心,京城里那么多大儒们,什么时候轮到郑家少年有资格开讲?”
  “只是交流。”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几年郑家少年风头如此之劲,爱之有,恨之同样也有,他虽然才华有的,可终是年少,听说认真学习仅四年辰光,就是孔夫子转世,又能学到什么?相国寺前无阻无拦,只要有数儒对之发难,到时候必然下不了台。太后又十分喜爱,前几日复将他召入内宫询问,下不了台,他仅是年幼,到时候太后会询问原因,如何看待你?不但太后,还有皇上,许多老臣,也十分喜爱他。又如何看待你?”
  “大哥,没有那么复杂。”
  “你这轻狂xìng子,这一辈子必然会吃很多苦。”
  另一边事情很快传到刘处耳朵里面。
  这几年郑朗在狱中悟道都传疯了,地点奇怪,是在大牢里面,年龄奇怪,太小,人奇怪,以前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于是越传越疯。京城各大瓦舍里,为了此事,最少编排了一百出杂剧。
  但仅是传。
  从未听闻,这次机会却大好,就在相国寺门口,任何人都可以过去听一听,因此,几乎一夜之间,京城家喻户晓。
  刘处差一点将郑朗提过来抽屁股,没有抽,郑朗到了他家中后,立即问道:“为何有此想法?”
  “后生失误了,只是推却了许多人,再推却,会有人说我故作清高,作此举权当回报,以平息这些人的不平之气,当时也没有想到后果。”说完了,郑朗略略后悔。
  仅是讲一学,怎么就演变成这种样子?连宋伯出去,都被许多人围上去询问。
  看着他的表情,刘处知道有可能是郑朗判断失误,虽有才气,岁数终是小了。不是岁数小了,是郑朗低估了人们的好奇心。刘处踱了几步道:“如今如何补救?”
  “刘少监,也无事,大不了让后生替儒学正一正名。”
  “……”老刘差一点扑倒!
  郑朗连忙将他扶住,安慰道:“刘少监,我是你的后生,你一向也以后生为荣,但这一次请相信我。”
  反正事情也闹成这样子,难不成对外公布,我不玩啦。索xìng玩一场大的,说不定还能给后人带一些启发。
  看看向后,都将孔夫子的话曲解成什么样子?
  “郑小郎,儒学要你正什么名?”刘处缓过气了,如今诸家皆废,唯有儒家长存,何来正名之说。
  “非是,就象书法之道,学者唯言二王欧褚颜柳,但看看小子破开这片天地后,会不会再有这说法!”
  刘处有些失神,也不知道对与不对,这时候他才感到王博文、晏殊当时的心态,别人是学习,他是鲸吞,胃口好得不得了。迟疑的问:“你有几分把握?”
  “刘少监,请相信我,后生不会替你丢脸。”
  但让我怎么相信你?刘处身体不由的又哆嗦了一下。
  “刘少监,既然至此,若这一关闯不过去,休说说出之言如泼出之水,不能收之,受于此阻,我书法以天直烂漫为长,以后也休想有长进,甚至学业都会受阻”
  “真如此,仅说仁。”刘处很无语,不大好办了,收不回去,退求一步,来小一点,说一说仁,什么替儒学正名的事,你别玩。
  “刘少监,放心,我仅讲仁。”
  “那你坐下来,先与我说一说。”得先通过我的审核。
  “现在还不行,我根本没有准备,不过事情闹到这份上,我只好将书道放下来,做一些准备。”
  “你……”刘处差一点让他气昏过去,这真敢情好,都准备替儒学正名,居然连一个准备都没有。就是孔孟在世,也不敢这样玩啦!
  “刘少监,放心吧,两天后,后生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我这就告辞,回客栈安排去。”
  刘处让郑朗弄得就差没有口吐白沫了,木呆呆的看着郑朗离开,然后觉得心窝都痛疼起来,大声喊道:“来人哪。”
  家中老仆跑了过来。
  “替某揉揉后xiōn一口气憋着太难受!
  C!。


 第九十四章 讲仁(二)

  出了刘家,四儿不解的问:“大郎,不就讲一个仁吗?做好人哪。为什么刘知州那么紧张?”
  好象是……
  郑朗被四儿这一句说得生生回答不出来。
  江杏儿让她一句话惹得发出银铃般的笑,四儿睁大迷茫的大眼睛道:“杏儿姐姐,难道我说错了吗?”
  “你说得很对。”还是笑。
  当然不是那么简单,这个仁字,牵扯到儒家的核心所在,若讲得不好,或者偏差,有可能郑朗一生的名声就丢在大相国寺了。
  回到了客栈,这次将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郑朗反而心安静下来,仔细的回想着,从脑海里翻找着各种资料。这时候讲儒学,有一个优势,皆拘于前朝。再过两百年后,想开讲,想让听者折服,恐怕就变得很困难。
  不过无论是后来的新学、苏学、洛学,或者其他学派,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就是集诸家之大成的理学,一度受到儒者的追棒,到了明朝成为标准,实际上漏洞同样不少,弊端更多。
  一边想,一边将一些比较完善的理论写下来。再将这一条条理论整理出来,最后才能成为讲稿。
  好在有硬盘……
  整理时,郑朗苦笑,难道我是一个明爱静,实际喜欢出风头的人?
  不然为什么每一次出行,都弄出这么大动静来?
  ……
  传得快,老太太在宫中肯定也得知。
  很好奇,不过立刻想到了郑朗的麻烦,对罗崇勋问道:“郑家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恐怕当初他也没有想到后果。”
  “大约是,他会不会有麻烦?”
  “臣也不知。”这玩意儿,罗崇勋听到后,头也晕。
  “你去将几位相公喊来。”
  “喏。”
  东西两府人事略有变动,除了原来的吕夷简、薛奎、陈尧佐、夏竦、范雍外,枢密副使姜遵病卒,但又加了两人,一个是刑部侍郎赵稹迁为枢密副使,还有寇准的女婿王曙除授参知政事,这是一个很方严的大臣。至洛阳,闻欧阳修等人游宴无度,厉色戒修:“诸君纵酒过度,独不知寇莱公晚年之祸邪!”
  欧阳修起,对道:“以修闻之,莱公正坐老而不知止尔!”
  一语中的!
  王曙默然,虽然欧阳修说岳父不好,也不动怒,后来为相时,第一个推举的人才就是欧阳修。
  总之,这时候有朝争,可大多数人保持着一种温和的古士大夫之风气,言语行为皆以宽厚为本为美。但几十年后,经过君子党洗劫之后,这种古士大夫之风气,荡然一空。
  一会儿几位宰相喊了进来,问了一下政务。
  这很正常,作为一国之实主,必须亲自关心与过问国家军国大事。不过问的话,反而言官会罗嗦。但后面就不对了,老太太谈完了国事之后,问道:“哀家听闻那个郑家少年说什么仁?”
  几个大佬都低下头去笑。
  少年人终是少年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