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7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定会配合。
  不要以为他的词写得十分风雅,连女婿都敢那样玩,同样也不是一个好惹的货色。
  于是顺带着夸了晏殊一句。
  王尧臣也说道:“陛下,不能再犹豫不决,郑朗说生死存亡之秋,臣以为一点不过夸也。”
  最苦的不是东府,而是三司使。
  而三司使最苦的便是这个钱,所以晏殊做吾司使者,问郑朗谋财之道,王尧臣做三司使时,也在想谋财之道。直到西北大战发生,国家财政也没有变好。这颇让郑朗哭笑不得的,有了平安监,有了蔗糖作坊的收入,一年一千万贯还有余,况且还有江东的粮食与税务,这些多出来的钱用到哪里去了?不得不承认宋朝冗费的能力与创造财富的能力,皆是举世无双。能挣钱,但花钱速度比挣钱速度更牛逼。
  本来看到亮光,但赵祯犹豫不决,也影响大臣的判断。
  “朕没有说什么,”赵祯软弱地说道。
  天色渐黑,这是都堂议事从来难有过的事。但范仲淹与韩琦、欧阳修等人心中焦急,怕啊,明天皇上反悔怎么办。于是在细节上陆续做了退让后,终于商议妥当。
  最后范仲淹说道:“请陛下下诏书。”
  急吼吼的让赵祯拍板。
  诏书下,诸臣退出来。
  富弼狐疑地问:“行知,你在江南是不是就想好有这一天?”
  其实今天郑朗所说的,以前郑朗也在陆续地做,也给了大臣们一些借鉴经验,所以富弼很怀疑。
  郑朗打了一个哈哈说道:“彦国兄,何来此言,那时候我还小,哪里想得这么长远。那时候在做,仅是直觉,做得也不完美。”
  可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的,诏书下达,震动朝野,吕夷简却将郑朗再次喊到家中,说道“行知,你为何不听老夫之言?”
  别看有种种好处,只要一施行,必然同样也有一些不好的事发生。而且吕夷简认为郑朗与君子党裹在一起,他直觉的判断出君子党成不了大气候。无他,想问题想得太天真,戾气重,夸夸其谈。也许陛下看到国家危急,会重用,但时间不会允
  郑朗叹了一口气说道:“吕相公,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我身为参知政事,怎能看到国家时局如此,麻木不仁。其实我做了什么,马法与免役法是将范韩二人推到前面的。要么就是争议很少的仓法,还有这个与权贵牵涉不大的裁兵法。在我的心中,这几条才是冰山的一角。”


 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

  “冰山的角?”
  “吕相公,正是冰山的角。不说我朝,且说前代,夏周商已远矣,具体的无法考证。又是诸候立国,不是封建立国,无从借鉴。但看自秦以后,秦立国才几十年光景?”郑朗耐心地说道。
  不要小看吕夷简,就他病怏怏地躺在家中,在朝堂影响力不可小视,所以君子党再三打悳压他,也是有原因的。必须说服吕夷简,又徐徐说道:“到了汉代,其实一分为二,东汉已不同于西汉,实际一代二朝。每一朝仅是一百余年光景。然后到三国,十六国与南北朝,一分裂便是接近三百年时光,民不聊生。
  隋朝大一统,几十年便瓦解也。再到唐朝,不足三百年,其实自安史之后,朝已不朝,国也不国。房玄龄与魏征在唐太宗面前争创业守成孰难。房玄龄认为创业难,因为他与唐太宗一道创业,从那么多枭雄豪杰中杀出来,一统天下,何其不易,所以有此说。魏征没有参与创业,故认为守成更难。唐太宗认为两人皆正确,只是站在的角度不同,考虑的问题不同,两者皆难。但让我认为,我认为守成更难。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什么国家有这么多困难,大臣也清楚,不进行变革,反而一味的守旧。正是此理也。却不知更大的祸患,正弥漫于这份安乐之中,说不定自己,或者子女手中就沦落成亡国大乱中做刀下之鬼。”
  吕夷简直皱眉头。
  “吕相公,你也不用担心。我有自知之明,满朝才智之士,个个都不是池中之物,可以做,但勿务以减少纠纷为重。所以心中有万般想法,不说也不做。”
  “有何想法?”
  “陛下问我,我也没有回答,自己没有想清楚,说出来·图增困惑。”
  吕夷简被他逗乐了,说:“行知,你还是少做变革为妙-,我不仅是为了你·也为了国家。现在你年龄轻,资历也不够,不足以挑起国家重任,这时候需要养资培名,国家虽然危机重重,也不是熬不过去。待到几年后,你从契丹回来,那才是你真正奋发向上·为国效劳之时。此时·容易被人拖下去……”
  说得很含蓄·不要被君子党将你拖下海。
  郑朗啼笑皆非。
  这席话那怕出自晏殊嘴中,倒也不奇怪,偏偏出自吕夷简的嘴。徐徐说道:“就这几事了,其他的放在这里慢慢想。”
  指了指脑袋。
  “应当如此,著儿,上茶。”
  吕公著小心地上茶。
  吕夷简指了指吕公著说道:“你要做的是他们,再过几年,十几年·他们逐一成长起来,便是你最大的帮手。不要小视了我这三子,老夫对他很期盼。”
  “我也看重·”郑朗呵呵一乐。自己这三个小三子学生,没有一个差的。
  “若是范仲淹肯放心,那么两方人就有可能为你团结,那时候你做得好,才是好。现在你参与任何一方,恐非你所愿,不参与,孤身一人,能做出什么事情?唉,你性子散漫,我现在劝说,你未必能听得进去,以后你便知……”
  “吕相公,你错了,我正在想。性子虽散漫,不过真要到我全身心投入进去时,为了这个国,即便是地狱,我也会进去。”
  “好,好,老夫最想听的便是你这句话,国家大事可托也。”
  “吕公,别夸,我没那本事,凡事竭力罢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郑朗说道。事实他也不打算再兴什么改革,做的也不少。免役法做好了,会释放出来一大批中产人士,这些人创造价值观,才是社会的真正进步。看不到,可效果不可想像。马法对财政影响很弱,即便节余一百来万贯钱,对于冗得不能再冗的宋朝财政来说,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养好马,不能放在中原养,没有良马,北宋终世,可曾出过多少精湛的骑兵?没有过。那怕王韵收复河湟,都是以步兵为主。将马饲养地转移到缘边,就会得到好马,好骑兵,最终实现宋朝有一支强大的骑军。意义也非同小可。
  仓法力保灾害时国家有储备之粮,裁军是节余国家冗兵之费。并且仓法有缩小版的青苗法,可以用一些低贷缓解百姓压力。与谋财无关,是用来济民的。裁兵之法一是节余开支,也是一种强兵。保甲法济民为主,但对防盗,充实内地防御能力,或多或少有些帮助。
  四法牵涉到了方方面面。
  做好了,宋朝这艘渐渐下沉的大船便会一步步减压,最少停止下沉的趋势。以后再逐步计划。吕夷简碎步式改革太过保守,但郑朗同样不喜欢激进,还是以稳重为主。
  就想到免役法,说道:“吕公,免役法出现一些问题,我想到一策,还望吕公助我。”
  已经有君子党注意到兼并田地,隐瞒田亩的恶劣趋势,但除了范仲淹外,还没有人想到免役法。
  “说。”
  郑朗将主意说出来。
  吕夷简沉思,问:“那你说那一州府为佳?”
  认同了郑朗的方案,可是吕夷简同样很凝重,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兴起,会让许多人疑虑。
  “京畿不行,江东太远,没有威力,吕公,你看那一州府?”
  “让我再想一想吧。”
  “嗯。”
  “因此,我让你现在勿动,看一看,免役法兼顾如此,还有这么大的漏洞,不知道你的保甲法、仓法与裁兵法实施后,又会产生什么?”
  “慢慢调整吧,不多,这几法实施后,我会留心的,还望吕公助我。”
  “你不怕人说闲话?”
  “为国事,何须怕人说闲话,我声名已满,污一些无妨。”
  “也不用你污,老夫还指望你将宋朝带向中兴的彼岸,又怎能让你污染声名?但以后勿要轻举而动。”
  “谢过吕公。”
  出了吕夷简的府邸,郑朗长松一口气。
  想做事,就会学会妥协,横冲直撞是不行的,不过这也是吕夷简看重他的地方。
  契丹使到·元昊打的好算盘,契丹也不会很傻的,一眼识穿元昊的用意。罗汉奴的奏折也让辽兴宗大为恼怒。奶奶的,你小小的元昊居然一次次来摸老虎的屁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