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抱着这种轻视的心态,契丹悲催的命运即将开始。
  刘六符这种说法也代表着大多数契丹大臣的想法,更代表着九成生活在契丹境内汉人的想法。
  赵匡义挥军北上,认为只要宋军一到,幽州境内汉人会打开城门,举手欢迎宋军进入,想法是错误的。契丹人自唐朝时就与汉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汉人不排斥。最著名的事例便是韩德让,让郑朗推崇的萧燕燕在丈夫死后,与情人韩德让过着事实的夫妻生活,契丹贵族也不以为韩德让是汉人,就做出什么举动,甚至辽圣宗本人还以父礼待之。
  但毕竟是汉人,象张元与吴昊那样的王八羔子很少的,他们忠于契丹,但也不想与宋朝交战。只要宋朝不来什么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啥,这些汉人最想与宋朝和平相处。
  得到郑朗于公是为了契丹,于私也是为了汉人。汉人在契丹境内能人越多,话语权便越大。正是抱着这种心态,才有了刘六符下面一段话:“陛下,一旦宋朝没有此人,我朝不用惧矣。至于此人,仅是几年……”
  “哈哈哈……”辽兴宗大笑,说道:“刘爱卿,你做得好啊,得此人当得十万精兵。宋朝那些君臣无能,居然也同意了你的说法。这是皇天浩土,当中兴我大辽。”
  刘六符又说:“陛下,宋朝派出使者,不日将抵达我朝,我朝也要派出使者,以表亲近之意,顺便向宋朝通知我朝已从幽州撤兵,让他们将纳币火速送来。”
  “这是正事儿。”
  “还有,臣有一计……”刘六符小声地说完。
  “不合国礼。”
  “陛下,有什么国礼?不要看那个富弼,这些臣子很少,多数大臣贪生怕死,只要我朝不出兵,他们就开心万分了,礼仪不必太过拘束。倒是郑朗此子,对宋朝忠心耿耿,我朝应当表示善意才为妙啊,否则我朝得到此子,就象曹操得到关羽与徐庶,不能被我朝所用,终是不美。”!。


 四百三十四章 请使(下)

  宋朝派梁适去契丹,契丹也派了林牙(林牙,契丹的外交官职)萧偕前来宋朝。
  听到契丹如约撤兵,宋朝君臣十分开心,大设酒宴,盛情款待萧偕,宴间萧偕忽然对晏殊说道“晏相公,我朝陛下听闻贵国郑朗知州于西北大捷,特带一些礼物,前去贺祝。”
  淡淡一句,宴席间的群臣一起冷场。
  晏殊硬着头皮说道:“贵使前去西北,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也不符合礼制。”
  “我不是去西北,仅是去郑州,将礼物送给郑知州的几位娘娘,立即返京。”
  这也不行啊。
  并且契丹使者一口一个知州,很恶心人。晏殊头有些昏,自己与契丹人议和,为此,包括女婿在内,饱受诸多大臣指责。若这样做,明天又不知道有多少上书弹劾。
  支吾道:“如此,我当请示陛下。”
  不敢得罪契丹人,又不想得罪一些清臣,将责任往赵祯身上推。赵祯想了想,说道:“准。”
  不就是一些礼物吗,让他们送。
  若是贪图礼物,以郑朗的手段,还不知能敛出多少财富,这是一个很淡泊的大臣,契丹人就是带来金山,也打动不了郑朗的心。
  萧偕去了郑州。
  不过君臣多少有些不放心,派了许多侍卫,几个太监,还有几个官吏,打着保护旗号,一路随行。浩浩荡荡的一百多人来到郑家庄。几个娘娘刚从少林寺回来,西北战役打得很苦,连媳妇都受了伤,好在家人平安,于是到处烧香还愿。
  听到契丹使者来看望,几个娘娘糊涂了,不知道怎么应对。
  赵祯也猜到会发生这个情况,派了内侍,对她们指导了一下,简单一句,就当你家来了一个尊贵的客人,热情招待,不失礼仪便可。如果契丹人送什么礼物,你们尽管收下。这是圣旨。
  萧偕开始拿出礼物,两匹骏马,这个宋朝君臣早知道的。两匹马不算什么,关健是下面,五株高丽进贡给契丹皇帝的人参,每颗都有四五两,这不是后来种植的大萝卜,全是正宗的野山参,能长到这份上,还不知长了几百年,即便在高丽国也是稀罕的物事。五件全白的野狐皮,白狐罕不罕见?以及其他的一些责重礼物。
  几个黄门与相关陪同的官吏看了只顾冒汗,这些礼物比契丹带给皇上的礼物还要贵重。
  可郑朗七个娘娘不知道啊,听了黄门的口旨,只好说谢谢,逐一收下。还不算什么,最后还有一幅画,是辽兴宗亲自画的,山上一间茅草屋,里面住着一个书生,书生正在身上捉虱子,一边捉着虱子一边顾盼自维。在山下还有几个小人,穿着胡服,正在耐心等待。
  “是贵国皇帝画的啊?臣妾代儿子谢过贵国皇帝。”大娘不懂,不就是一幅画吗,收下就是。
  但几个官员脸上全部色变。
  这个画有很大的来历,自古以来喜欢捉虱子的成名书生有几人,只有一个,王猛。苻坚广招贤才,网络豪杰,以图大举,尚书吕婆楼力荐王猛。于是苻坚派吕婆楼前去王猛隐居的华山拜见。于是前秦一统北方。
  招揽之意,一幅画足以表达,可还没有完,萧偕说道:“大娘,以令郎才华与功绩,至今还是一个知州朝廷待令郎太浇……”
  大娘很满足,说:“贵使,不是,朝廷让我儿子做了观察使,主掌一路军政财大权,比知州权利大得多。”
  “一路观察使算什么,只要令郎来到我们契丹,我主愿意授他南院大王,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
  萧偕说完,几个小黄门与几名官吏一起浑身直抽搐。雷了!
  南院大王起初是爵位,又叫夷离堇,指军事首领,后来才改为大王,惭惭有了实职权。契丹北面官主掌契丹及诸游牧部落之政,南面官主掌汉人之政。但南院大王挂着一个南字,不是南面官,北院大王掌管的是契丹最强部族,迭剌五院部,此部也隶属于北宰相府。南院大王主管着迭剌六院部,此部还属于北宰相府。史上最有名的南院大王乃是萧峰,不是金大侠笔下的萧峰,也没来过宋朝。此人武艺高强,英勇过人,曾屡破阻卜、敌烈叛乱,耶律重元造反时,也是此人镇压下去。现在还小,但他是郑朗观注的重要人物,不是现在观注,而是关注十年后的萧峰。
  后面职位则是韩德让巅峰时担任的官职,总掌着契丹所有军政大权。
  几个娘娘也吓得直哆嗦,大娘差一点急哭了,说:“我儿哪里敢授。”
  “大娘,此乃吾主在臣临行前,刻意奉告之语,君无戏言不是拿郑知州开玩笑……”,萧偕语气诚恳地说。
  不但辽兴宗说过,你要对郑朗家几个母亲好,要尊重,这是一个很孝顺的人。刘六符也说过,他只说了两件事,宋朝与西夏人作战,互有伤亡,元昊之败,主要是在南方,两次大败,主帅是谁?仅是去南方做了一个小小太守,六七年时间,为宋朝增加多少财富与粮食。那时候郑朗才是少年人,心智未健全,再过几年,心智成熟,又会是如何?
  萧偕十分狐疑的上路,来到宋境,于是问老百姓。包拯能传成包青天,况且郑朗,越听越是心惊。在他心中,郑朗不是放大版管仲,而是放大版韩德让。韩德让虽有文武奇才,可澶渊之役随军南下,多吃了败仗,敛财之能,似乎也不及此子。就是不知道此人愿不愿意投靠契丹。
  没有久留,临行前,在宋朝君臣面前耀武扬威的萧偕对郑朗几个娘娘却恭恭敬敬,行了若大的晚辈礼,这才离开郑州。
  传到京城,赵祯与诸位大臣一起雷蒙了头。
  辽国这个小皇帝是真授还是假授?
  况且契丹史上也没有过汉人担任南面大王的事倒。
  可是很难说,南北大王虽宠,但实权不及南北宰相。只要做一个改制,将南院大王划为南面官,那么郑朗就可以担当此职。然而宋朝能给郑朗什么?一个参知政事还是吕夷简力荐的,郑朗暂时未接受,已有言臣上书弹劾,说郑朗年龄太小,担任参知政事资浅望轻,不合。就是参知政事,如何与契丹人的南院大王、大丞相与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相比?
  赵祯焦急的将群臣喊来。
  大臣们什么表情都有,富弼站起来说道:“陛下,勿用担心,郑朗不会投靠契丹,他对我大宋忠心可表日月。”
  此时,他急得差点儿要撞墙,早知如此,悔不当初。
  “富卿,朕不是担心郑朗叛投契丹,而是担心契丹对郑解势在必得,几年后郑卿契丹一行,契丹人必然不会让他返回。”
  但问题是契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