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西贼斗战,前在延州赵瑜等乎下作前队,杀退蕃贼,得赵瑜等银碗衣服。后来赵瑜等并转三资张信即未曾酬奖。其人气豪胆勇,武力过人,为一时之猛士,在指使中少见其比。欲乞朝廷特与改转一待禁M臣随行指使右班直王贵毗
  奏举焦遂卿、李显、张忠、张信等转官。
  朝廷为了抚柔蕃部又录延州格登族军主香玛、佳年族军主阿克阿为副都军主!格登副军主齐默特,揭家族副军主李朝政并为军主,贝家族都虞候崆爱,索斡族都虞候拓德边,李文信并为副军主,等等,是庞籍奏其功赏的。
  没有泾原路的蕃子功劳大赵祯也好奇于是诏忠州刺史(刺史乃虚职知州才有实权)向进等一百三十人镇戎军勇士亲赴京城,赵祯于崇政殿阅试。其中向进子弟向坚等五人表现最为出色,赵祯大悦,对其说道:“朕知道你们为国家悍贼,十分劳苦。”
  观其马,见其马良,又说道:“此真战马也,勿为权豪所市。”
  录其五人为班直其余人皆悉边补之,又赏向进为石州刺史泾原路缘边都巡检使。
  刚从京城回来,听闻郑朗在此一个个绕了几里路过来拜见。
  郑朗扶起向进,和颜悦色问道:“有没有见过荏下?”
  “见过”,向进忽然捶胸顿足,说道:“臣等愿意为陛下效死而战。”
  郑朗在泾原路民族政策做得很好,许多蕃人怀恩。但到了京城,没有想到大宋的皇帝居然同样和蔼可亲。这些蕃子一个个感谢零涕。
  “你们起来吧。”郑朗说道。
  不能小看赵祯这个举动,利用得当,当抵一万雄兵。
  然而上面做得再好,下面执行不力,最终等于零。史上葛怀敏不但战略失误,也没有利用好这些勇猛过人的蕃子。又说道:“各位,你们先回去。”
  “喏。”一个个起来,挺直腰杆。
  皆做梦没有想到亲自见到宋朝皇帝,也想回去吹嘘一番。
  看着他们跃跃欲试,郑朗嘴角露出微笑。
  三人再次逐一勘查。
  第二天种世衡的信报送到。
  对此事郑朗与范仲淹皆很慎重。
  野利兄弟智勇双全,宋朝与西夏几次战争,两人全部参与其谋划指挥。不但老种,宋朝其他边臣也多次想除去此二人,或者离间他们与元昊的关系。包括庞籍在内。
  庞籍两次命令守将刘拯手书野利兄弟,说令方持灵夏兵,倘内附,当以西平王茅土分册之。通过党项族的破丑氏将信转达给野利旺荣。
  若是郑朗不来泾原路,王沿与葛怀敏也打过野利兄弟主意,派人送信与金银珠宝给野利遇乞。没有庞籍做得好,直接让渭州十将张遂与百姓范仁美亲自前去,结果被野利遇乞扣押,发配到摊粮城,契丹征元昊时,又将张遂俘虏到了契丹。
  同样是局中的误导。
  西夏重臣当中,两个汉奸张元吴昊是坚决的主战派,西夏本族当中当以野利兄弟同样是坚定的对宋主战派,怎么可能会投降宋朝呢?
  只能象老种那样,利再反间计假元昊之手杀之!
  这也是庞籍抹杀老种功劳原因之一,自己没有做好,却让自己一个部下得逞,脸面往哪里搁。
  现在改变之。
  为了这个反间计成功,范仲淹、老种与郑朗三人联手在操作。
  得到书信,范仲淹与郑朗对视一眼,对叶清臣说道:“我们要回去。”
  三白渠他们只能提供参考意见,非是他们正职,两路的边事与军事才是他们真正职责所在。
  范仲淹亲自来到环州,见到李文贵,同样握手言欢,说道:“我已经写了奏折上报朝廷。你回去对你们家大王禀报,我们大宋正等候他的佳音。一旦他与天都大王共攘义旗,铲除昊贼,我将会泾原路郑行知同时发兵助之为西平王也。一举平定西北!”
  李文贵听得冷汗嗖嗖,一旦两个野利同时举兵谋反,宋朝两路十几尊军队再做一个配合,西夏马上就要灭亡啊。
  点头说道:“是,是,我这就回去禀报。”
  范仲淹与老种郑重地将李文贵送到边境,再三叮嘱,依依不舍让他离开。
  看着他走了,两人相视一笑。
  证恨老种反间计有子效果。
  若不是如此,范仲淹也不会坐视老种胡闹。
  老种打出第二张牌,苏吃囊。这人与山遇惟亮的孙子十分相似,是西夏人,其父还是西夏的官员,十分得野利遇乞赏识。但苏吃囊自己却留恋宋朝,逃到环州投奔老种。
  老种将苏吃囊喊来,赐其官职、锦袍与真金带,与范仲淹同时担保若事成,会向京城上奏表其功劳。让他去做一件事,元昊曾经赏给野利遇乞一把宝刀,野利遇乞对这把宝刀十分喜爱。在石门川前老种与郑朗还亲自看到野利遇乞腰中佩着这把宝刀。
  什么样子,刀未出鞘,没有看到,但每次看到他时都佩戴着。打的正是这把刀的主意,让苏吃囊返回天都山,利用他父亲的关系,将这把宝刀偷过来。
  想要李元昊杀死野利兄弟,这还不够的,需要泾原路郑朗那边配合。
  郑朗派人从后方找了几个战俘过来。
  几乎所有贵族子弟全部一一释放,这个政策比较成功的,这些贵族收容不易,除非授官,才能安心。授个鬼官!不如释放回去,让他们大肆宣传。反正投降不杀,以后两国开战,必然会有更多的西夏战士在不利情况下举手投降,又能向各部族做一个人情,使他们渐渐再次到向宋朝。
  现在做,稍稍迟,但亡羊补牢,未失时晚。再过几十年,西夏立国真正稳定,做就成了无用之功。
  还有一些将领需要从他嘴中得到情报,没有释放。这些将领呆在后方有许多人不安份,提的战俘正是几个将领,并且这几人对野利不是那么忠诚,多次在渭州抱怨野利遇乞无能,害苦了他们。
  将他们提到渭州,未进来之前,郑朗与狄青在说话:“虽我多次让野利遇乞活命,然而此人似降未降,让人忧心忡忡川
  侍卫这才禀报:“郑相公,人带来了。”
  很自然的,也正好让他们听到这句话,目标达到,郑朗对这几个俘虏说道:“我让你们返回西夏,但带一些礼物给天都大王。”
  也没有写信,只是纯粹的礼物,有几匹骏马,为了击杀野利兄弟,郑朗也舍得,是真正的骏马,有一匹还是确厮愣派人表示感谢他出手支持瞎毡,送来的青海璁。若干宋朝最上等的茶叶、绢绸与瓷器。看上去不是很多,但价值最少在数千贯!
  几个战俘一听要回去,高兴万分,说道:“遵命。”
  让狄青亲自将他们带出镇戎军,送到高平寨返回。李元昊正接到李文贵消息狐疑万分的时候,几个战俘将礼物交给野利遇乞,迅速将郑朗这句话禀搬了李元昊。
  李元昊坐在哪里半天没有作声。
  这时,老种最后一击使出。


 三百九十九章 大戏·救世主

  这将是—系列的反间计。南方针对野利兄弟,北方还有一个。
  老种为首,范仲淹与郑朗配合,几乎是天作之合。
  但是政治理念不同,注定分岐无处不在。
  范仲淹上了一封奏折,专讲马的。自古骑兵未必有利,唐朝陌刀,我朝劈阵刀、削马刀斧、钩镰枪多能破如……沿边市马,岁几百万缗,罢之则绝戎人,行之则困中国。
  这个奏子有许多背景。
  西北丢失,宋朝失去重要的牧马场所,—直缺少战马。多从外国购买战马,来源很复杂,有吐蕃的,有回鹘的,有契丹的,有西夏的,还有沿边诸蕃蛮。
  承平时久,陆续出现问题。将马买回来首先得养,于是腾出一些地段做为牧监。牧监占有大片土地,又需要官兵负责饲养,浪费土地与钱帛。管理**,饲养不当,产生大量马匹死马。地点与气候不对,放在中原牧养几年后,马纵然存活,素质下降,也不能当作战马。牧监所在地点多水草丰美之所,在中原缺少土地情况下,多被豪强侵占。宋朝适宜养马的只有两处场所,从府麟到石州、岚州一直到汾河之侧,多出善种之地,然后到环庆。
  对外国马的优良也认识不准,认为凉州马与吐蕃马高大为最佳,契丹马骨骼颇劣。契丹马也就是蒙古马,当真很差?吐蕃马高大,爆发力强,胜在高原寒冷地带作战。然而蒙古马吃苦耐劳,又不是吐蕃所能媲美。
  买回来多死,为使马匹数量不能减少,只好再买。其实自澶渊之盟后宋朝很少发生战事,买马几乎成了一件例行公式,仅是安抚诸边蛮胡。如陕西每年给银四万两,绢七万五干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