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忽然灵机一动。
  在延州他一直在想着摆巴士,每天又在处理许多政务,没有时间想其他,这时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骑兵与步兵交战,谁胜谁负,几乎是小孩子都知道的问题。
  但以步兵胜骑兵不是没有过,刘裕的却月阵,不算,但还有唐朝的陌刀兵,也不能算,工艺能还原出来,也没有几个宋兵能将唐朝的陌刀玩好。还有一倒,普通的步兵胜过骑兵,岳家军!
  韩世忠与岳飞军中还是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的重步军,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金朝骑兵。但因为沉重,往往胜不能全击敌寇。于是岳飞在郾城之战中想出一个办法,装备特制的大刀、大斧,从两翼摆开阵势,咱不砍你人,专砍你马腿,马腿砍倒后,敌人从马背上摔下来,再用大斧大刀往胸口猛砸。端的阴险毒辣。
  但这一战将金人杀惨了,若不是赵构与秦桧这两个王八蛋,金人都准备收拾行李,打包逃回黄龙府,仅一战,有可能就将中原收回,连带着外送幽云十六州。
  结果让人无语。
  想到这里,立即站起来,奔向西府。
  晏殊看到他笑嘻嘻地问:“酒醒啦?”
  高兴的。
  郑朗翻了一下眼睛,没有理他,而是拿出纸笔,将岳飞发明的几种武器画了出来,带有长柄的刀斧,岳飞当时布置十分匆忙,没有时间特制长柄,于是让手下砍来木棍子当作长柄,然后用绳子将刀斧绑在长柄上。现在时间有余,可以慢慢制造出专用的长柄,直接套在长刀或者大斧上。
  “这是……
  “砍马腿。”
  “咦。”
  “先让作监做出一批,我带到西北,试用看一看。”
  “好。”
  郑朗接着画出第三件武器,钩镰枪,这种兵器是从古代武器戟演变而来的,成名于吕光,然而西域一战,在古代多为中原人忽视。宋朝也不知道它的威力。
  宋朝与李继迁交战时,不能破其连环马,于是有人想到了戟,仿照戟的形式加了一个横枝,刺戳之外又多了一个横拖的作用,起了一些成效,于是宋制九种枪当中双钩枪、单钩枪与环子枪皆带着这种小钩子。严格来说,还不是钩镰枪。岳飞在这种带横枝的枪上又加了一个弯镰,将横枝改成真正的钩子。
  交战时先用钩子将敌人的盔甲勾下来,再用弯镰割敌人的脑袋。大将杨再兴正是用这种钩镰枪,一人就杀了几百个金兵。
  武器不是万能的,但这些武器的出现,无疑扩大的郾城大捷的战果。放在西北战场,也增加了一部分的威力。
  “这个好啊。”晏殊高兴地说。
  “好那就开始制造吧。”
  “我马上下令制造一批,让你带到西北去。”
  郑朗这才回到客栈,崔娴委屈的迎出来。郑朗摇头,也没有再生气,这不是一代人两代人的差距,而是一千年思想观念的差距。崔娴按照这时代的做法,并不为过,相反,这是大妇的大度,是妇德。说道:“娴儿,我马上就要走了。”
  “嗯。”
  “你们回郑州吧。”
  “为什么?”
  “这不是杭州,西北有危险。”
  “妾身不会与你各自飞。”
  “都是什么,你们去西北也没有用。”
  “有的,那个你不想了。”
  ……
  杏儿四儿她们也不同意,郑朗只好说道:“你们要去可以,但必须呆在渭州城中,不能出城,只要是城外,那怕是在渭州,都会有危险。”
  “好,我们就留在渭州城中,一步不离。”
  郑朗还是象在杭州一样,说走就走,先带着这群蕃兵骑马离开京城,崔娴她们依然在后面出发。
  早到达泾原路,就能好做准备。
  春花正是灿烂的时候,郑朗眼中却只能看到落英缤纷,与隐隐的那份杀机。


 第三百五十一章 在路上(七)

  “吁!”郑朗勒住战马。
  眼前就是长安城的城门。
  不能指望是唐朝的长安城,到处断垣残壁,五代时修了一修,宋朝时又修了一修,成了眼前这座中等规模的城池,面积远比唐朝的长安缩水。不过因为关中的富饶,京兆府的人口与密度,并不比杭州遑让多少。
  城虽不大,天气晴朗,能看到南方的终南山脉,以及城外大片的耕地。正是春耕生产时季,阡陌上布满了辛勤劳动的百姓。
  郑朗下了战马,一路迅速西上,到郑州郑朗也没有绕几十里的道路回家探望几个娘娘。
  怕娘娘罗嗦,与大禹治水过家门不入有区别的。
  郑朗大步向前,来到夏竦面前说道:“见过夏相公。”
  君子党们对夏竦颇为不耻,不是他养家妓,许多人养家妓,韩琦、小宋以及后来的苏东坡等等,而是痛恨他性格阴柔,为人贪婪,生性奢侈,特别是那辆豪华马车,招摇过市。
  郑朗却不以为然。
  夏竦公开享受,与小宋将布幔子一围,无数大臣在幔后挟妓作乐,不知天明天暗,有何区别?
  他的为人与韩琦一样,优点明显,缺点明显,有文武才,政事与文学都有建树,并不是一个没本事的人,性格贪婪阴险,可后面的阴险却是逼出来的。
  就是现在,夏竦身上的缺点有,贪婪,喜欢享受,怕死,不能指望他象韩琦那样亲自到前线去,也不要指望他出使契丹。但还不能用阴险形容。提拨君子庞籍,替韩琦说公道话。
  但逼急了,郑朗也会咬人的,况且夏竦。
  “子乔,子乔”,夏竦呵呵乐道。
  十分高兴,此子在朝堂上多次对自己的言论支持,让夏竦很舒服。然后看着郑朗:“为什么你也穿盔甲?”
  “以身作则吧。”郑朗含糊地说。
  五龙川他也有些后怕,当时自己一身白衣服,党项人集中兵力攻打自己,幸好有狄青、杨文广指挥军队,敌人数量不多,否则凶多吉少。自己不要命,也不能拖累军队。
  于是穿了马甲,一路西来,骑术与施从光皆不精,再加上这身盔甲,郑朗晚上睡在床上都不想动弹了。
  原因没必要向夏竦说,说了也没有用,他也不会上前线指挥作战。
  郑朗也未必上前线,但在适当的时候顶在前面,会起鼓舞士气作用。
  “进城,我设了宴。”
  “有劳夏相公。”
  “子乔。”
  “夏相公,怎么说我也是晚辈,这个……”
  “好,好,那么就夏相公吧,我也要称呼你郑相公了。”
  两人皆大笑。
  郑朗去泾原,要与夏竦打好交道,因为自己,陈执中没有来京兆府,也不会因为两人的冲突,陈执中与夏竦先后贬职,有可能夏竦在京兆府呆很长时间,自己在泾原路实施市易法,必须与夏竦搞好关系。
  “正好,我要在京兆府盘留两天,甚至还要逾一些权限,到时候请夏相公恕罪则个。”
  “尽管开口。”
  “我想抽两天时间看一看渭水与一些沟渠。”
  “行知,不好弄啊,长安八水多已枯萎,韦坚的广运潭无法重开,就是朝廷有钱帛支持,无水源补充,舟船也不得过。渭水多沙,根本无法治理。”夏竦说道。
  有办法治理,那当然好,漕运顺利到达京兆府,再转小船,沿渭水而上,顺泾水直通泾州,甚至从陕西的洛水直到延州。如今也通航,但只是小船,成本十分高昂。
  朝廷正是用这些小船,或者车马,一点一滴地将物资送到西北前线。所以运费与损耗能达到米价本身的六七倍七八倍。
  “看一看吧,还有丹水呢。”
  “你要看就看”,夏竦苦笑。郑朗想过了,他也早想过了,并且亲自看过。
  根本就不可能还原唐朝的水利与运河工程。
  往大里说,是整个西北环境在剧烈恶化。
  昔日的陇右在唐朝开化之后,被称为天下富仓,如今行不行?
  青海赤山以东全部膏腴之地,但到宋朝后多呈戈壁沙漠化,以西的大非川等地多沼泽水草,是最佳的牧场,现在不要说水草,连沼泽也看不到,满眼是处,风沙荒漠。
  恶化的还有延州等黄土高原地带。
  对于这个变化夏竦没有注意,只是做过考证,想要在水利上做手脚,减轻运输成本,那是不可能的。
  一路进城,夏竦不时好奇地瞅着身后的蕃兵,忍不住问:“这就是从极北之地带回来的蕃子?”
  “是契丹的北方,但不算极北之地,北方还有土地,还有百姓,只是天气寒冷,人烟变得稀少。”
  “是契丹人?”
  “不能算是契丹人,哪里人口稀少,百姓野蛮,生活贫困,契丹人控制不力,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