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朗冷哼一声。
  延州官员至今没有盘问,正等的这一时刻。
  实际情况不是如此。
  延州城被围绕七日,看似英勇,其实无昊根本就没有想啃下延州城,原因是西夏人不善长攻城。
  之所以围困,是为了围点打援。
  击败刘平部后,无昊也想拿下延州城,那么此次出征将会更圆满。于是将三川口的十万余军队全部率领到延州城下。内侍出身的卢守勤害怕之下,对着范雍嚎淘大哭,然后建议李康伯出城向无昊求和。
  说求和是假的,是准备献城降贼。
  李康伯说道:“可以死难,不可以出城见贼。”
  开始都监李康伯也犯下一系列错误,但这次表现很清醒。
  范雍无奈,说明他动了心!
  还好,没有彻底动心,向通判计用章问计,计用章说:“在下早就劝相公修补城墙,做好防备,相公不听,如今只好以死报国,可惜一城的老幼无辜都要陪我们惨死。相公上对不起天子,下对不起百姓。”
  不但延州城没有修,鄜州城也没有修。和平承久,两座重城城墙都有严重的问题。
  计用章只说了一个方面,延州城墙完好无缺,刘平就不会十分担心,也不用赶得那么急,甚至不会发生三川口惨战。
  直到无昊退兵,范雍才开始抢修延州城墙。
  能有什么好办法,战吧,准备以死徇国,报效国家与天子。
  范雍无奈,只能让城中的百姓穿上盔甲,握着长枪,与仅有的几百名士兵站立在城墙上,作为疑兵。又向着延州城外的嘉岭山磕了几个响头,祈求嘉岭山神保佑这一城百姓。
  城外的无昊军队正在休息,三川口之战打得苦逼,要恢复一下体力与士气,只能准备第二天攻城。
  神奇的事发生了。
  天空中降下一些东西,先是很小很轻,很快很大很重。
  这时都到了正月下旬,天居然降下大雪!
  是延州城内发生的情况。
  无昊的情况是从俘虏嘴中得知的,西夏军队不善长攻城,范雍让百姓穿上盔甲,让无昊摸不清城中底细。而且轻装而来,衣服单薄,供给不足,又担心宋朝他路援军到达。
  经过三川口血战,西夏军队虽胜,士气低落,这时若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宋军到达,天寒地冻,自己这支军队将会全军覆灭。
  于是左思右虑之下,下令撤军。
  这是范雍在此战中唯一的亮点,关健时候顶住压力,没有降敌,也没有抛弃延州军民逃跑,用百姓做了疑兵也起到一些作用。
  天亮的时候,深陷于恐惧与悲伤的延州百姓突然发现西夏军队已经无影无踪。一城之内,全城皆是哭声。
  范雍高兴之下,甚至向朝廷报告了山神灵验,不但降下大雪,还使敌人望城上守军如鬼物,畏惧之下才退的兵。这样的文臣作为战区总司令员,害不害死人!赵祯也好玩,降诏封嘉岭山神为威显公。
  郑朗又问了一句:“陛下就相信了吗?”
  孙全彬再次小声地说:“他也是内侍,还有其子在御药院……
  “知道了。”
  郑朗将延州城中几个大佬召集,沉声说道:“我来西北,不是为了主持鄜延路军务,是为了查三川口战役的真相,以及诸位官员的失误,供朝廷参考。时至今天,基本查清楚了。三川口之失,李士彬与刘平作为前线指挥,轻敌,是失误之一。但刘平血战三川口,被抓俘后宁死不屈,痛骂狗贼,功已远大于过。”
  “不是啊,”孙全彬奇怪地问:“他与进入敌军与敌人约和被捉。”
  “是谁说的?”
  “我说的,”王信道。
  “为什么要这么说?”
  “数千战士因为他的命令,牺牲于三川口,为什么不自杀,让敌人抓捕?”
  在座的人几乎都冒了一些细汗,但没有这份血性,怎么能成为勇将?郑朗徐徐道:“延州与保安军能保住,是因为刘太尉与诸位将士的拼博,让无昊心寒,而且被捉后,他与石无孙没有屈服,痛骂无昊,这也是对朝廷的忠心。休说刘太尉,当年杨业那么英勇,还让契丹人捉住了。王将军,刘太尉是人,不是神。你想一想,若是刘太尉降敌,我方虚实刘太尉全部得知,告诉了无昊,会是什么后果?”
  王信不能言。
  郑朗也不想在这话题上纠缠下去,继续说道:“朝廷也有失误,迟迟不见援军,造成延州兵力稀少。故此陛下下罪己诏,但过错最大的是杨偕,正是他的所谓霍去病与李靖,使朝廷产生误导,连夏竦的募集乡兵,拱卫西北实力的提议都不得通过。”
  皇上也错了,就是郑朗这句话的意思。
  但朝堂大佬与后方群臣错误最大的不是赵祯,而是杨偕,李靖霍去病是假的,是为了对付夏竦,所以胡说八道。
  又说道:“最丑陋的失误最大的是黄德明。但还有一人,失误也最大,范相公,你承不承认?”
  范雍沙哑着喉咙说道:“是,我有错误,不该轻敌。”
  “不过范相公你比黄德和表现好,延州所以没有丢失,一是老天的功劳,一是刘将军的血战。但是你在最重要的关头,没有听信卢守勤之言降敌,也算是小小地将功补过。”
  “不是,”卢守勤喊道。
  “卢守勤,你能诬蔑计通与李都监,但我不惧你,一个内侍,你还想怎么样?”
  “我,我……
  “范相公,内情我知道一些,请你将那几天发生的事再复述一遍。”
  “唉……范雍羞惭之下,不知道怎么说。
  郑朗扭过头,对孙全彬说道:“你对陛下说,就说臣问他,他想宦官专政吗,他想不顾祖宗的基业,不顾国家百姓,想包庇内侍吗?在京城时,我对陛下说,要他做一轮太阳,阳光普照天下苍生。如果连后宫都照不到,怎么普照天下?”
  孙全彬苦笑,心里想,我也是内侍哎。
  “说吧,有功赏功,有过赏过,必须要给牺牲的将士一个交待。”
  范雍被逼得无奈,只好将那几天发生的事一一说了,郑朗用笔记下来,迅速写了第五份奏折。将延州城内经过说了一遍,包括无昊退敌的真正原因。又写了一个要求,范雍必须贬职,请朝廷派人前来管辖延州,自己不能再在这里呆下去,否则杭州会耽搁杭州那边事务。然后又写了一封长信,顺便用快马递到杭州,交待杭州注意事项。
  这两份奏信很长,看着郑朗在写字,室内一片安静。
  终于将长信写完,用火漆密封好,交到孙全彬手中,说道:“顺便将另一罪盔祸首卢守勤押到京城。”
  “郑知府,与我无关哪。”
  “因为你之言,差一点使城中官军动摇,献城降敌,又诬陷同僚,你说你有没有罪?还有,范相公,你也一道进京吧。”
  这是好听的话,给了范雍面子,否则也要将范雍押上囚车,送到京城。
  狄青不忍,说:“郑知府……
  “我在延州,不是杭州知府,而是鄜延路的安抚使,处理三川口战役失误的钦差,狄将军!”但给了狄青面子,说了一句让狄青心里稍稍好过的话:“范相公,你是朝廷重臣,又授过陛下的学业,过失重大,也略略有功,这些我在奏折里公正的写下来。即便处罚,不会太重。对军务你不懂,继续呆在这里,是害国殃民。以你的德操,到地方上担任一州知州,还是一个好官,一个好夫子。”
  说完,从范雍手中将官印拿下,又说道:“朝服你自己脱吧。”
  是人犯,不是官员,没资格再穿朝服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放巴士

  初春乍寒,二月到来,对于今年的延州来说,才开始是初春。
  居然刮起了东南风,然而风声凄厉,吹在人身上,带着袭骨的冷气。
  狄青说道:“安抚使,范相公他不会有事吧?”
  终于改口,一个郑知府,一个安抚使,两个官职有些区别的。
  宋朝的官职很让人无语,如今郑朗身上结了十三个官职。
  郑朗说道:“我问你,为什么私盐一案,我在杭州拼命抓人?”
  “不知道。”
  “抓的人越多,法不责众,陛下仁爱,处决就会越轻。所以范相公临行前,我下了他的朝服,拿下他的官印。一是为了警告其他官员,以后不能渎职。二也是为了让朝中大臣悲情范雍。”
  前来西北,是为了寻找真相,给一些将士官员清白,顺便看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非是前来查处官员的。
  范雍失职,换其他官员来,没有三川口之战的警示,也未必好。
  因此,郑朗只是请求朝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