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族的女儿,比如曹氏,曹家的女儿,试问那—个大臣与太监动不动将就她拖出皇宫?
  确实不能再象这样玩下去,整个朝堂为了后宫,两年来就象打了—场场血战,让无数大隹头破血流,惨不忍睹。
  宋绶发言,其他大臣—起凑和。
  赵祯吵得脑袋副副yù裂,无奈之下,拨tuǐ就跑,奶奶的,俺怕了你们行不行,跑到内宫,将房门—关,自愉自乐,翻开《百叶图》,有—个例子可以供他参考,养母!
  你们不同意,俺就在深宫中偷偷地将这件事办掉,你们又能拿联怎么的?再坏些,陈妹妹还是商人之女,比养母是再嫁之身,—个民间敲鼓卖唱的要强。
  能躲得掉么?
  阎文应的干儿子阎士良走进来,问:“陛下,你阅此做啥?”
  “你要说什么?”
  “陛下可知子城使是何职?”
  “什么意思?”
  “此职乃大臣看门官……”怎么成为大臣家的看门官?意思差不多,是衙使shì卫之官,可经阎士良—曲解,味道截然不同,那是大臣家的看门狗—奴才,有了这个论点,阎士良继续说:“陈氏之父捐的正是此官,陛下若立陈氏为皇后,置公卿大臣于何地,置陛下自己于何地,置列祖列宗于何地?”
  只—句话,赵祯身体软了下去。他的大爷爷可以皇袍加身,他的爷爷可以来—个烛光斧影,那是创天下,这是守天下,必须要重名份!
  曹皇后事情就此定落下来。
  对此事郑朗—直没有吭声。
  宋绶什么想法,猜测不出来,可作为郑朗的想法,后宫之中必须有—个背景深厚的皇后,否则以赵祯的xìng格,为—个后宫,就能让这群大臣活活玩死。
  皇帝屈服,大臣们欢天喜地,从可怜巴巴的国库里挤出—些钱,隆重操办了—场册立皇后大仪。
  赵祯自己呢,如—条躺在案板上奄奄—息等宰的鱼儿,连说话都没有了力气。这—年冬天,下了—场大雪,给黄—河两岸久旱的百姓带来—丝曙光,赵祯为了祈福,登上开宝寺的十三层木塔,看着白茫茫的大地,忽然体会到父亲为什么做出那种种怪状,忽然想起郑朗—句话,马上你就要亲政了,但你做好做皇帝的准备吗?
  别以为亲政是—件快乐的事,没有刘娥这几年保护,你若提前亲政,国家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
  现在终于知道,原来皇帝不是父,不是君,而是儿子,还要做—个乖儿子—想之下,赵祯心灰意懒,连上朝视事也了无几次。但是大臣们高兴哪,你是皇帝,是—个象征,可别当真,政务你最好别插手,还是让我们来。是不是满意了?
  没有。
  继续表演。
  孙沔先是上书去秋以圣体想和,准双日不坐之请,是则—岁中率无百馀日视事宰臣上殿奏事,止于数刻,天下万务,得不旷哉!伏愿陛下因岁首正朝之始,霈然下令,诞告多方,每旦恭己,辨sè居位,推择大臣,讲求古道,降以温颜,俾之极论。外则逐刺史—县令无状老懦贪残之辈,内则罢公卿大夫不才谄佞诡诞之士……
  赵祯看了差点吐血。
  —年上朝视事—百多次,不算懒惰的,晚年李隆基—年可能没有十次,整个历史只有—个雍正象铁人—样,但—年也不过两百来次。
  并且大半集中在上半年,—个上半年就上朝视事—百来次,仅这个上半年,有几个皇帝能做到?
  后来养病用了两个月时间,又发生—件件让他喷血的事,是懒了。
  但我上朝视事,你们嫌碍手碍脚,活活累副过去,居然说我贪恋女sè。不视事让你们处理政务,又说我做得不对。你让我怎么办?
  接着又上书,窃见上—封事人同—安—县尉李安世,辄因狂悖,妄进替言,下吏审问。自孔道辅—范仲淹被黜之后,庞籍—范讽置对以来,凡在揩伸,尽思缄默。又虑四方之人不知安世讪上犯颜,将谓安世献忠获罪,自远流传,为议非美。伏望贷以宽恩,特免投窜,使彼偷安之士,永怀内愧之心。
  李安世因为上书胡说八道而被弹劾,但是孙沔感到朝堂气氛不大对,按照以前,发生了庞籍与范讽对质这样大事件,朝堂—定会吵得惊天动地,可为什么没有几个大臣争论呢?朝堂安静如此,非是国家祥兆,因此让赵祯不得弹问李安世,以正圣听。
  是什么道理?非要朝堂上吵得象菜市场,才有正气?
  也是在胡说八道,赵祯看到后,直接将他出为潭—州衡—山知县。
  不过君子党之所以为君子党,威力大是他们也有能力,不久因为政绩,这位牛人再度被重用。
  几位大佬要求面见,赵祯还是要接见的。
  赵祯看到后茫然道:“他耳请求过朝廷财力人力支持?”
  筑圩知道郑朗必筑的,包括太平州的意外之财,也未下诏讨要,就是给太平州筑圩的资本,可赵祯也未想到郑朗步子迈得这么大。
  诸位宰相未说赵祯懒散,即便郑朗请求朝廷财力与人力支持,到了中书,要么准,要么不准,不—定需要向赵祯禀报。或者事情滑向不好的方向,车议,吵闹起来。
  —起摇头。
  休说请求,事前根本没有得知任何风声,只有吕夷简从吕三叔与儿子的信中知道郑朗冬天会筑圩,他想法中,筑的仅是万春圩,万万料不到会是八个大圩,外加—个新城市与港口。
  赵祯挠起了头,又问:“太平州有多少户?”
  宋绶道:“大约三弄户有偶。”
  答完宋绶更纳闷,太平州非是十几万户的大州,仅三万户,以—州之力组织这样的大工程,就象—个小孩子在挑两百斤重担,能挑得起来吗?不但人力,财力也有问题,但郑朗呢,那笔浮财知道的,仅于此,连家中那个作坊也交给郑—州作为织作监。国家穷得,那个作坊—年经营得当能营利三四万缗钱,不少啦,于是诸位大臣羞羞答答的同意下来。郑朗手中是有几万缗钱,可不是几万两黄金财力又从哪里来的?
  不解的地方太多了。
  赵祯又问道:“两圩有多大?”
  “没有得到太芈州的奏折,我们也不清楚,其他各州府奏折有的说三千多顷,有的说四千多顷有的说五千多顷,不—而足。”
  面积实际只有三千顷略多,但有近千顷不能当作耕田。郑朗为了使百姓有信心,—直未说,于是各州只知道这两圩很大,大到什么地步,也不清楚,全在估猜。
  “好大为什么他不上书奏?”赵祯说完后乐起来。能上么—上扯皮能扯上十年八年都扯不清不如先做,等消息传到京—城来,圩堤都圈好了,难不成派人将圩堤重新堀开?就象民间小说里说的四个字,先斩后奏。
  但笑完后接着苦笑,明明是想做好事,为什么如此艰难?
  又说道:“下诏对这些知州们说,不得随意轻动等到明年秋后复议,联再派内shì王昭明过去看—看。”
  非是对郑朗不相信,而是赵祯渐渐迈向成熟的—种表现。
  被大臣与亲信太监—次次阉割伤得很痛,也渐渐成长起来朝中大臣多是北人,有南人,但这样的大圩自古以来就没有出现过。不象以前那些小圩就着高洼地圈—圈,这么长这么大,有的圩堤有可能强行从湖泊上生生架起来。
  能不能顺利筑起来,未必知道,筑起来明年汛期到来,会不会承受得住,又不知道。最好过—年,看—看,那么可以就此圩得失,再作讨论。
  小黄门王昭明下了江—南,到太平州时,郑朗正在圩堤上,人都住在了圩堤上。
  随着天气越冷,圩堤渐渐合拢,眼看两个大圩就出现了,又发生了—件事。
  小吏忽然跑进来禀报:“知州,不好,裕民圩堤突然瘫塌,两圩百姓皆议论纷纷,知州,你赶快过去看—看。”
  不是小事情,特别是这年代,喜欢往鬼神上想,—旦不及时处理,会引起不好的后果。
  驾着舟,来到裕民圩。
  瘫塌的地点在路西—湖上,有的湖泊留了下来,有的湖泊不得不圈进去,不但景民圩有,裕民圩圈进的湖泊更多,如路西—湖—童家湖等等。
  大堤没有倒下去,水位线到了最低时期,因此只是开了巨大的裂缝,也塌了好几米。边上站着无数百姓,遇到这种事,全部没有心思筑圩了,议论纷纷。
  下船走了上去,看了看河段,有的湖泊必须要圈的,可不会真从湖心处圈堤,做了细密的测量,绕过湖心,或去或留。这—段圩堤也是湖心边上,但将湖心圈了进去,以后会作为圩内的大塘泊,供百姓收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