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元又道:“省元,我让王三郎与司马三郎将你请来,是有一事相询。”
  “敬请赐教。”
  冯元满意的点了一下头,看一看,这种平和谦虚的样子,怎能让人不喜爱?岂止是小皇帝,换自己,对此子也重视啊。徐徐说道:“你所说的中庸某听欧阳永叔提过,但某认为是不是很牵强了一些。夫子并没有什么章句诠释支持你那种观点……”
  最简单的例子,郑朗重新诠释仁义,从周礼到周书,再到孔子诸书、孟荀,里面皆有许多章句对郑朗的仁义进行支持,所以当时郑朗说出后,诸人辨解不得。孔子的学问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他是从周代礼官诸儒生身上学来的知识,再对这种学问进行反思发扬光大,也就是郑朗从天子的前辈到夫子自己再到夫子的得意学生与传人的〖言〗论中,都找到了论据来支持他的观点。
  但郑朗所说的中庸走得有些远。
  好意是有了,可论据不充足,因此冯元有些一问。
  “冯shì郎,《易》是不是六经之一?”
  “是。”
  “为什么易里有六十四卦的翻转,每一卦又有数爻的稍转?”
  “yīn阳非乃固定不动,阳yīn一变,卦象爻数必然翻转。”
  “晚生可否再深释一下,因为天是在动,有昼夜四季,流星日月之食,天一动地也动,因此春播夏长秋冬藏。地动人亦动也,所以有仁义。”
  “此言有理。”冯元道,这样就能诠注易经说天有yīn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的说法了。
  “故易先以乾坤劈开天地是为极数。故唐朝非皇家不卜此卦,我朝对此两卦亦多有忌讳也。yīn阳一分,相分相交,天地生成而万物初生,震动不止,于是有水,水流其上,故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手险中大亨贞。善哉善哉天地始也。”
  “大善啊省元之言。”
  不去钻研,看易经很奇怪,多半认为是卜卦用的,又是后人之曲解也。郑朗说的这一句很有意味,乾坤为易之首,那是定为yīn阳的,只有yīn阳分了,万物才能产生。万物初生会不会震动,但什么生物不需要水呢?于是yīn阳相分相交,水也有了流于上,万物生震于里,屯卦便出来了。联在一起说,先是yīn阳之极,后是yīn阳柔刚交会,因此第三卦便是屯卦!屯,养也,始也!
  所以彖辞里说,象征初生,yīn阳二气开始相交始创万物,颇费艰难,但万物造就,大吉亨就来了。
  能说它说得不对吗?地球产生生命何其的不易!
  所以冯元说郑朗也是大善之言。
  “终是大亨之道,故有险刚横于内核,万物渐生,惟艰惟难,艰难由外转内,唯有一线生机孤悬于外,因此内于水于柔于险,外于山于一线生机,外山里水,méng生也,善哉文王也。”
  冯元抚手道:“善哉夫子也。”
  不钻研不知道其中的奥妙,一钻研才知道是何等的艰难,当初文王将伏羲引卜重新编排,要浪费多少脑细胞?可编排了,没有孔夫子的发扬光大,后人又会不会重视?
  这一解释,就是普通的人,只要稍稍读过易经的读书人,都能明白了,屯卦是内震外坎,但震与坎那些yīn阳之爻不是不动的,它还在继续跟着天道的运行处于转换当中,每换一换,一爻就出来了。正好六换,六爻之数变成了méng卦,六爻就有了。
  “故易经将天地运转之道分成六十四大卦,三百余爻数,揭示天道运转的奥秘,以及地道的变化,人道的相应作为。所以屯卦初爻说磐桓,利居贞,利建候也。天道在等候时机,地道在静处守正,人道则于利于封建诸候,创建功业。而晚生说儒家乃有为而作,非道家静虚应天无为之为。”
  “善哉。”冯元再次额首。
  道家对yīn阳大讲特讲,易经也讲yīn阳,许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区别,可郑家子一诠释,并且浅显易懂的诠注,却将其中的区别一下子说了出来。冯元大道善,作为儒生,想不想将道释压上一头?想压,就得讲出一个道道。
  “如何作为?顺应天道运转,那是不作为,道家之思想也。否则易里不会有那么多指正,戒律,策略。
  然一味逆天而为,自取死路也。因此《系辞》曰,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惟,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手动者,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又曰,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有作为就是逆天的,后来道教试图长生不死,也是逆天而为,但绝非老子本意。逆天可以,不能逆得太过份,所以说想要对错杂的事物辨明是非,陈述本质,仅是中间四爻是不够的,因为前爻是始,是如何从上一卦转换过来的,可以当作经验教训借鉴,最后一爻是末,阐述这一卦如何消亡的。但仅看成卦,算命去吧,每一卦是一个特定的天时,地动,人道的阐述,能不能将它当作算命之道?
  不能单纯的卜卦!比如宋朝这一个大环境符合什么天时地动,对照某一卦某一爻,就可以知道怎么去做了。
  知道所有的卦爻变化与真义,坐在家中都能知道天下事。仅是这一句还不能证明郑朗的理论,于是又有下面两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刚柔爻相互推移,天地人变化就包含在里面,刚柔yīn阳是根本,变化会通,是顺应对势。看到没有什么祖宗之法不能变?
  但如何去变?yīn柔的规律不利于远离强者,旨在求无咎,其用在柔和的守中。小心的用中之道去行事。因此这个中之道,正是郑朗所说的包纳中正调和天地人之yīn阳柔刚仁义之道也。
  论据就有了也将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准确的阐述出来,而不是一个抽象化的概念。
  冯元沉思。
  郑朗这种做法很大胆的,以前对儒家的经义诠注是断章取义,也就是一章一句的分析,包括冯元在内,多是这种断章取义式的儒学。而郑朗恰恰相反,横向纵向的分析,将儒家六经整体的联系在一起应当只剩下五经乐经消失了然后综合的分析它。
  有可能产生岐义,毕竟孔夫子修书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每一阶段思想不一样,可更能也更好的阐述儒家思想。否则以前成了什么,瞎子mō象,管中窥豹!咱捉到了一句,这就是儒学了。当真!
  其实孔夫子本人有的思想也没讲清楚,一切草创又要做官,又要讲学,又要流浪能有多少时间huā在创造一门浩大的学问上。但这一点郑朗不敢说出来,至少非是他眼下能讲出,人家是圣人,一出生就什么都懂的,你是什么,一个小毛孩子!
  看看了外面天黑,冯元说道:“你去吧。”
  象郑家子这样玩,冯元老啦,玩不起来,儒家有多少书籍,一个个横向纵向的整理,工作多庞大?本来他想说一旬,儒家终是以仁爱为本,可想到郑朗xìng格又痴又软,再说,对他以后入朝为官都有可能产生影响,没有说。或者心里想到,只有这样的少年,才有资格修儒学。心xìng不好,修得不好,还不知道将儒学修成什么样子!
  朗恭敬的施了一礼,出府。
  另一边磨刀霍霍,准备捉女婿。
  榜下捉婿是宋朝史上一大奇观,女儿大啦,要找一个好女婿,不但女儿幸福,家族有一个强力的女婿整个家族都能沾上光。比如郑朗,还没有与崔家女成亲呢,两个大舅哥沾到光了。郑朗错了吗?没错,连蔡齐宋绶这些直臣也没有认为郑朗错的,这是一个女婿应当做的事。
  然而这个女婿怎么找?最好是读书人,可读书人不录取殿试,有什么用?那么殿试放榜之日,上到宰相士大夫,下到各地富伸,是各地,非是京城一处,许多地方有钱的大地主大商人一起来京,然后对上榜的士子争抢,坊间称为捉婿。最离奇的是宋人笔记记载着一则故事,韩南中了状元,要跨马挂huā游街,忽然十几个家仆冲了上来,将他拉下马,架着就跑,衙役一看傻眼喊道:“喂,你们干什么呀,这是新科状元。”家仆丢下一句话道:“俺捉的就是新科状元。”
  韩南此刻很méng,吓得面无人sè,众家丁将他架到一处豪宅,一人迎了过来,一看认识,是宰相王旦,韩南道:“宰辅大人有什么吩咐,差人吩咐一声,晚生自当听命。”
  不能这样玩啊,王相公。
  王旦和颜忧sè地问:“韩状元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