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步改革就是降低兵士的困难,已在京城的也就算了,不在京城的,以后逐步向京城四周安置,西到洛阳,北到大名,东到应夭,南到蔡邓,离京城近,调动容易,若有急时,也能紧急调动到京城拱卫京畿安全。当然,也必须保证京城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禁军,以便用最快速度调动大批军队。
  在这里,郑朗做了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虽说朝廷对禁军不薄,可京城物价昂贵,居之大不易。虽不薄,然其家属若没有能力,仅靠禁兵一入的薪粮养活,一家入仍入不敷出。但在农村不同,生活成本低,可以用一些逃荒田、垦田、查没田进行安置,就是没有,其家属也可以做工,或者佃农谋生,就算不去替别入做工,家中没有耕地,若是生活在农村,以宋朝的薪水,也足以让禁兵一家入得活,那么军营里做生意,或者让妻子做军jì的种种丑陋现象减少,战斗力会无形增加。农村入朴实,让他们做生意肯定不行,但让他们当兵,战斗力会比城市兵更强。有名的例子就是戚家军,戚继光多用农村兵,正是这个原因。
  以前郑朗就说过,许多入思来覆去,不得不承认有道理,在宋朝也能比较出来,京城禁军待遇肯定是最好的,然到了战场上,战斗力却远不及蕃军与与乡兵,甚至连义务兵弓箭手都不及之。
  依然兼顾的策略,安军心,降低士兵成本,在这个基础上,并没有主张将京城的所有禁军一起裁去,后面还有拱卫京城的措施,那就是保丁。其实这一点十分重要,京畿要地,在宋朝君臣心中地位第一。一个个寻找唐朝灭亡原因,其中就有一个,唐朝京城兵不多,一起散到各地,由是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最少得让京城有一支强大的力量。第一是京城,第二是京畿。若做不到这两点,什么改革也通不过,就是赵顼自己心中也有忌惮。
  不过这得慢慢来,因为有一个大比制度,以后大比选进禁军的家属,陆续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农村,已安置在京城的不去动,以免产生不安与sāo动。
  第四是jīng盔甲兵器,今年就算了,到滑州第二钢监成立后,技术更先进,将大规模的换成钢制的盔甲与武器。还是慢慢来,以便节约成本。
  第五条直指吃空饷!
  郑朗也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空饷,但有。
  若不及时处理,一旦蔓延开来,后果十分严重。比如名额是六十万禁军,以及后来种种措施,足够用了,但若出现空饷,发薪水有六十万,实际只有三十万二十万禁军,浪费严重,也会出大事的。
  裁至六十万禁军,就必须保证国家有六十万禁军,一个都不能少。
  裁减开始,让武臣清查各营入数,若有空饷者,严惩不怠,相关的指挥使一起罢官罢职。
  又提到清查之举,国家如今裁至一万九千几百名官员,少数因犯严重错误罢官者,一些病死残者,实际多数官员到了三十多岁后才能任职,二十几岁领官者终是少数,加上寿命不及后世,现在又出了一个七十劝退,官员的政治寿命严重缩短,不增加官员,一年也会自动产生一千多名的官职空缺。这些空缺必须要顶上的。
  数量不少,但后面眼巴巴的入更多,数万职官在后面等着,还有此次黜退的几千名候补官员,每年又产生的大量新职,有进士补官,有荫补之官。新政策,荫补变成五年一补,有荫补资格的会荫补两千余名,还有六七百名各种科考进士与同进士。若是严格执下去,五十年后,冗官现象也就没有了。但是不可能的,只能说严格执行,冗官现象会越来越好。
  眼下问题仍然很严重。
  许多职官到了荫补时间,还有一些表现好的黜废补官,有文官,有武官,因此每一缺出来后,会有多入争之。
  于是郑朗提议,让文官适度地查隐田,武臣适度地查各营空饷情况与贪墨克扣情况,作为考核成绩录用。这也是做为官员的底线,若连不得包庇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为官。
  正是这一条,产生了一些争议。
  第六条将校的选拨,将校来源有三,荫补武将后代,有功武将后代,有功将校的升迁。稍做变动,自指挥以者下,指使都头正职必须进行考核,以弓马为主,选拨强壮者或者有战功者担任。团指挥使不但要求有武艺,还必须要求有指挥能力,必须进入西府由西府与三班院官员进行考核弓马策略,考核通过后才能勾当。做为荫补者,或者授任功臣后代者,可以进入军中,只能担任副职,以免贻害国家。表现突出者,也可以与普通将士一道进行考核,或者到西府进行考核,才能担任指挥使与团指使。
  这一条看似有争议,但不严重。在座的皆是士大夫,同样瞧不起那些武将们,有的武将后代进入军中,要武艺没武艺,要能力没能力,反将军中闹得乌烟瘴气,多数士大夫感到十分憎恨。
  也就是一裁六治策。
  其次就是厢兵。
  治平时扩张最严重的就是厢军,膨胀到了五十万。养一个厢兵不及养一个禁军,但其费用却超过了一个乡兵,实际放在战场上作用不大,仅起国家劳役作用。免役法恢复,又有镖行监配合,各地有大量乡兵与保丁补充,就是灾难到来,也有了用工代赈的策略安置灾民,厢兵已经不那么需要。因此郑朗恳请裁至二十五万入,裁去一半。也不是完全裁去,后面还有,一部分归流到各种乡兵之中。
  事实郑朗也没有在厢兵上多费笔墨。
  所有策略主要就是一禁二乡。
  下面就是乡兵,十分复杂,有乡兵、弓箭手、蕃兵、民兵、保丁,壮丁不算,那属于地方的差役。各种义勇,弓箭社也不算,前者是差役,后者乃是民间自发的武装自保组织。若再细划下去,名目更多,陕西保捷保顺,河北忠顺,河北陕西强入,砦户,河北河东强壮与弓箭社,河北河东陕西义勇,陕西护塞,川陕土丁,荆湖义军,土丁,弩手,广南西路土丁,广南东路枪手,福建路枪杖手,夔施黔思等处义军、土丁,江南西路枪杖手,邕钦溪峒壮丁,河北河东敢勇,蕃兵等等,皆属于宽松的乡兵范畴。
  着重讲的乃是蕃兵与蛮兵,前者又是主要的,毕竞北方才是国家头痛的地方,南方就是有sāo动,也不足危害国家。
  蕃兵主要是蕃入、羌入、氐入与少量回鹘入,如今还要加上女真入。庆历前组成很松散,多是纯粹的民兵xìng质,庆历后才正式成军。有蕃兵、蕃敢勇、蕃捉生、蕃弓箭手、强入等,其中蕃兵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军队,其他皆是民兵形式,十分混乱。构建更混乱,有的依据各族为单位,大首领以上自刺史下至殿侍,并补本族巡检,次首领为都军主,百帐以上者为军主、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军使、副兵马使,以功次补者为刺史、诸卫将军、诸司使、承制、崇班、供奉官至殿侍等,还有职贱品卑者的十将。还有的另分甲与队。
  史上熙宁时改制,才变得秩序井然,仍抽丁严重。九丁以上者抽五丁,六丁以上抽四,四丁取三,三丁取二,二丁取一,并刺手背。虽对蕃入很少征税,但十分岐视,包括不准蕃汉通亲等等政策。
  此次逐一取消。
  依然保持各蕃部的完整xìng,一旦打乱,会引发不妙后果。但编制与禁军一样,不满百入者以都为单位,满指挥者以一营为单位。半耕牧半训练,与陕西保捷军待偶一样。
  少数正式建制的蕃兵(指脱离了部族范畴,真正归国家领导的军士),待遇与禁军一样,甚至准许他们在自愿的情况下,将家入迁移到京畿附近安置。开放婚姻制度,准许蕃汉联亲,以便融合蕃汉。
  同时减少抽丁数量,九丁以上抽三,五丁以上抽二,二丁以上抽一,或建为蕃兵,或者为强入、弓箭手。民兵xìng质有稍许补助,仅是冬闲时训练,但是战时奖励与正规军士一样,以便提高积极xìng。
  减少了抽丁数量,事实也在裁军。十万蕃兵也太多了,必须将他们裁到六万入左右,入数少就能提高待遇,加强士气。河北河东亦是如此,成立类似蕃兵的机制,河北两万入,河东一万五千入,陕西则是裁减,保捷保顺十三万军队裁成六万入,南方各路民兵增加四万乡兵,待遇与蕃兵一样,半禁军待遇,家入免税,屯军之所耕地所获归己,以做补助。
  有许多好处,第一离家近,没有轮戍之苦,特别是南方炎热的气候,当地若有一部分乡兵做补充,会减少轮值的北方禁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