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能说韩琦对老百姓多苛刻,相反,对老百姓不薄,可谁不想对老百姓好?关健国家那个大窟窿怎么办?
  “那怎么办?”吕公著始终是一个老好人,急切地问。
  司马光眼神已经在跳动。
  郑朗道:“晦叔,问君实。”
  司马光道:“郑公,我没有那么黑暗。”
  打趣地话,又向吕公著解释道:“韩公如今风头无俩,郑公兴趣怏怏,就算郑公进入中书,有韩公掣肘,能不能做好事?不如三四年矣。”
  倒让他说对了,三四年无论有没有那个黑洞,赵曙必死无疑,赵顼上位,韩琦相位也要到头了。若来一个查账,再点醒一句,问题根源出在何人身上,韩琦彻底到了爪哇岛。司马光说对了,可不是这个意思,是指三四年下来,国家亏空越来越大,最后若亏上一两亿缗钱,问题大条了,韩琦非下去不可。那么谁能来力挽狂澜?
  郑朗却说道:“非是如此,乃是制度也。”
  没有这个黑洞,大家便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想弥补还是很容易的,毕竟郑朗几十年小心的经营,替宋朝打下了一个好底子,不用王安石那么急。关健是郑朗几月前对赵祯说的那番话,好的人君再遇到好的贤臣,国家好了,人君能力稍稍不足,宰辅能力再差一点,国家财政马上就差了。或者再遇到蔡尊那货色,所有老百姓都会悲催。
  真正源头还是制度。
  中国从来就没有过制度治国,以法治国,皆是以人治国,以人治制度,以人治法。
  但改一改,肯定比不改强得多。
  想让大家改,就得让大家看啊问题的严重性。
  再说深一点,不仅是制度,还有一个道德与想法,如果官员个个能做到俺来做官是为了国家百姓,而不是为了美酒别墅跑车与二奶到七十二奶,还用这么麻烦吗?
  然而郑朗心情没有恢复,也不想多说,师徒三人又淡淡地说了一会话,司马光与吕公著离开。
  如今蔡襄问了,郑朗也答了,但没有深说,蔡襄魄力不足,官职不足,对经营方面也不大善长。说清楚也没有作用。而且郑朗有心情耐心地解释么。
  回啊家中,准备办最后:件事。
  让妻子崔娴去济宁观,也就是郑府隔壁赵祯临终前为女儿建的那个道观,又赐其道号为永宁。
  道观的名字道号的名字,深深饱含了一种父爱。
  自赵祯去世后,赵念奴同样更伤心。
  但外人早忘记了她这个长公主的存在。
  崔娴去济宁观让赵念奴进宫询问两个人,周氏与冯氏。郑朗帮助她们出宫也出家为道士。但有一个条件,终生不得嫁人。听进来有些残忍,两个小妹妹虽是赵祯的嫔妃,也不过二十岁左右。可在这时代,因她们的身份不得不为。
  一旦她们嫁人,那三个小公主就悲催了,郑朗也悲催了。
  答应这个条件后,郑朗才能进行帮助。
  赵念奴听了崔娴的话后心领神会立即进宫。虽出家为女道士赵曙为了做做表面工作,仍封为长公主越国公主。这一回乃是真正的长公主,皇宫侍卫不敢对她拦阻的。
  进了内宫,与周冯二人说了一番话后,回到济宁观,派道宫里的一个老年女道进了郑家,崔娴再次过去,两人谈了一会。第二天郑朗起早到了待漏院。
  不上朝而是进待漏院将诸位官员堵住,说一件事。
  看到郑朗到来,几乎所有大臣肃然起敬地站起。
  赵曙在闹韩琦在后面扑火,然无论他怎么扑,外面还是有些传闻的,有一些大臣心中隐隐有些不满。就算默视权利的丑陋性,最少你也不能替国家挑选一个病痨鬼上位吧。
  不过没有人带头,富弼似乎倒能带起头,才回来,而且他原来位居韩琦班上时就不是韩琦对手,此时位于韩琦班下,更不用说了,因此对他抱着的希望不大。
  郑朗出来了,让许多大臣看到曙光。
  至少不能让皇上再闹下去,成了什么。
  看着郑朗的满头白发,他们看到的不是头发,乃是忠诚,乃是道德,乃是圣贤。
  郑朗是不想出山,此时若出山,能有一大半大臣倒戈,另起灶台。
  富弼看着好朋友,心中也有些惨然,挽着郑朗的手说道:“行知,先帝驾崩,我也感到很惋惜,可人去不能复生,国家还有许多困难,需要行知啊。”
  “彦国,你回顾一下过去四十二年。”
  “你说的,继往开来。”
  “是啊,可回首间,那一幕唯美得让人心碎的长卷,还能再重现吗?”说着郑朗眼泪再一个次忍不住流下。
  男儿轻易不垂泪,只是未到伤心时。赵祯去世,给郑朗带来很大的悲伤,没有三两年时间,这种心情也平息不下去。赵祯平时对士大夫真的不错,有一些讲良心的大臣看着郑朗落泪,也不由眼角湿润。
  富弼也陪着郑朗掉泪珠,过了好一会儿,郑朗用手帕将泪水拭干,说道:“我来待漏院,是求诸位相公与两制同意下一道诏书,周冯二位贵人要求出家为法师,为先帝福主祈福。”
  韩琦一听急了,说道:“二位贵人用心虽好,可她们还有三位公主殿下,出家了怎么办?”
  “为女道士,也不是为女尼,能放在身边抚养。”
  那也不行啊,传出去,外面的老百会怎么想?韩琦道:“是谁说的?”
  “二位贵人让长公主托话给我妻子,我想这也是美事,因此来求诸位批准。”
  “不行,她们有心,就在后宫为先帝醮福。”
  富弼才回京城,搞不清楚对象,郑朗虽说用心好,可有些胡闹了,但郑朗决对不是这种人,问:“行知,发生了什么事?”
  郑朗不答。
  司马光替郑朗回答:“富公,难道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
  这乃是一件提前发生的事。一个多月前,进封赵念奴为长公主,庆寿改惠国公主,永寿改荣国公主,宝寿改顺国公主。自己的三个女儿为德宁公主,宝安公主,寿康公主。这个没问题的,皆未出阁,不能以国封公主,庆寿她们虽小,乃是先帝的女儿,却是可以用国封公主。封号绝对没有问题,尽管后面三个国号颇有鄙视,然三位公主辜幼,出身又不是很贵,问题也不大。
  还有赵曙的几个儿子,未封王,皆国公,似乎也很谦逊。实际赵曙是不想儿子立即封王,以名大义。这时候他倒忘记了自己过去。
  不过考虑到赵曙刚继位,也能理解。
  本来没有事的,大约是因为赵祯多活了半年时间,对于赵曙,赵祯每多活一天,对他就是一天的煎熬,因此心魔更重,导致一件事提前上演。赵祯仅就这四个宝贝女儿,皆是身上的肉,挑选四处不错的宫殿给她们做寝宫。
  赵曙没事溜达了一下,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才是真公主,为什么让赵祯女儿还住在这等奢侈的宫殿里,便唤人传口旨,让周冯二人带着女儿挪了一个窝,挪到内宫一个旮旯里。
  赵祯去世,周冯二女是掉了毛的凤凰不如鸡,哪里也反抗抱怨,前面太监口旨一到,后面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原来寝宫。
  韩琦有可能听说了,有可能没有听说,也有可能其他大臣也有听到的。但此时赵曙连曹太后都没有放在眼中,最后差一点连赵祯的名份也夺走了,郑朗不提,那一个有心思管三个蛋大的小公主与两个小贵人。
  韩琦心中又衅苦。
  皇上太不省事了,一波还未停息,一波又要生起,这两年来,韩琦是没有做过过山车,否则会感慨这两年自己一直在坐过山车,还是那种落差大速度快的超级过山车。
  但这几年来他强横贯了的,直接说道:“内宫之事,外臣怎好过问!”
  你得搞清楚了,内外分明,你好好的丁忧不守,管人家内宫发生了什么什么,还是一个孝子忠臣嘛!
  若是富弼,就让他这句话吓着。
  韩琦这一回真的错了,此时朝堂上就有一个人能弄倒他了,司马光。若司马光用十分力气,看准时机,韩琦非倒不可,都不用郑朗出面的。也不能说韩琦多丑陋,他也不想国家安稳。不过站在郑朗的立场,此时两人已经绝对绝对地站在对面。郑朗可不是富弼,平淡地说道:“天子家事就是天下人的事,何分内外?当年范孔二人连拍宫门,传为美谈,为何?”
  否定范仲淹,就是否定党。此时在坐的人当中,有多少范仲淹的信徒?
  韩琦道:“郭皇后乃是皇后,天下之母也。”
  “两位贵人,三个公主,能不能及杨尚二位美人?”不用多远的故事说事,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