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当年收下江杏儿,不是乞身相许,是学字,郑朗又怕麻烦,看到她的痴xìng,这才破例的。若江杏儿与她们一样的想法,让我做你的小妾小婢,跟在你身后吧,郑朗有可能会立即将江杏儿轰出门外。
  不过江杏儿也很搞怪,不知道怎么的,就将谭婉送的那个方帕与白玉娘送的玉簪给翻了出来。然后呢,这两样物事就消失了。
  一开始郑朗不知道,后来捡东西时才想起来,问。江杏儿与四儿摇头,但江杏儿眼里很慌张。郑朗只好捏了一下她的小鼻子,也没有责备。
  看到二女的眼神,江杏儿又紧紧的将郑朗胳膊肘儿拉住。
  好东西总不想更多人分享的。若一点不吃味,那……才怪。
  郑册低声说:“她们比柳玉娘如何?”
  “奴做得不对”,江杏儿也低声道。
  “你终于长大啦。”郑朗有些小感慨,换作才来郑家的江杏儿,根本就不懂得这些人情世务,多半也不听不懂自己这句话。
  来到二女面前,道:“久未见,可好?”
  “奴很好,但郑郎答应奴的,没有实现。”谭婉jiāo声说道。
  以前郑朗答应要去她们闺阁的,然而一次没有去。其实去一次,又能何妨?不过柳玉娘那趟闺阁,惹下的麻烦,让郑朗都有些杯弓蛇影了。打了一个哈哈说:“不是不去,字一直没有写好,耽搁了很长时间,又要专心学业,抽不出时间。”
  “可那个筒……”白玉娘委婉的反对。
  你都有时间做出那四个筒,难道连到我们闺阁的时间都没有吗?
  “那筒……不提,甚是荒唐,本来没有花会的事,我也想做一些,放在家中把玩。这是我最大的爱好,连陛下都写了信,让我不能为字为这些雅物,分了心思,耽搁了学业。”
  但这才让二女感到后悔啊。
  若当时自己做得果断一点,岂不是常伴他的左右。虽然年龄稍大一些,也不过大了四五岁,悬殊不是很大的。两女又看了郑朗身边一脸幸福,小鸟依人的江杏儿,心中更是懊丧。
  按理说,是自己先结识郑家子的,只是做得不果断。
  看一看,连皇帝与太后都对他关心。
  不能这样想,其实皇帝与太后也是人,有时候也无聊,也需要一些好玩的消息,心中八卦一下。
  郑朗那有精力,去猜测她们的心思,又说道:“要不,正好武三郎今天宴客,你们作陪如何?”
  “郑郎吩咐,奴岂敢不从。”
  于是前面哥七个,左杏儿,右四儿,身后是白谭二女,最后还吊着一个童飞燕,郑朗在众人艳羡的眼神中,香艳无边的向附近一家酒楼走去。!。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中)

  在昏méng的月sè下……小青拉着马车顺着大道,不徐不疾的走着两边是高粱地,还有少量的稻田。多开始收割,lù出大片大片的空旷来。夜风吹来,月sè正白,不时的传来高粱成熟的香气。
  坐在车里,四儿问道:“大郎,为什么这么快回家?”郑朗还是一惯的风格,说走就走,绝不拖泥带水,吃饱喝足,立即将行李收拾好,回郑家庄了。
  这个举动让许多学子不满。
  比如武三郎嘴中的张义阳,本来想科考结束后与郑朗交流亲近一番,谁知道自己还没有求见,郑家子带着几个行首,吃了一顿很香艳的晚饭后就离开了。失望之下,张义阳不由地说了一句:“此子太傲。”郑家子此举分明是不将郑州所有学子放在眼里嘛。
  但是不是这榉?
  郑朗答道:“为什么要留下来?无非就是交流,寒喧,一直到发榜之时。甚至有可能我受了拜贴后,见了这个,不见那个,那个怨气更重。如字一样,都是同一样道理。”
  惹上来,想清闲以后就不可能。
  不是解试,还有省试,未来省试,一是后葬,二是六年后的宝元元年。后年太早,六年后太晚,权衡了一下轻重,郑朗还是决定后年争取一下。自己的才华,应付解试没有关系,但应付省试,未必有多少把握。仅一年多的时间,中间还要分去心思,想在明年的大事件中,插上一小脚。
  非是大臣,就是大臣也要看什么样的大臣,不是重臣,也休想在未来那次事件里,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个难度会很高所以时间紧。
  江杏儿插了一句嘴,说:“四儿,那些人都不是好心郑郎为什么还要笑脸相迎?况且鸿雁岂可与鸟雀鸣志?”“不能这样说,这些学子之中未必没有人才”郑朗又想到了那个孙固,官都做到了同知枢密院事,还能说他是一个小鸟雀?这仅是记于史册的,但能载于史册的,又能有多少官员?
  又说道:“以后这样的话千万不能说。”
  “喏”江杏儿吐了吐小舌头。
  但是陆判官却不这样想。在考场上郑朗替柴克明求情,让陆判官看到郑朗的另一面。此子大多数时间闭门不出,可是每一次出来,态度很随和。每次纷纷扬扬的,是才气,是匕首的,放在囊中,早迟会脱囊而出与xìng格无关。这种随和xìng格,以后在仕途上才能更有作为。
  结交得多,太庸俗。恐怕郑家子不屑为之。不结交,未免也会有些凌气过人。因此,在与高知州谈话时,陆判官下了一个评论:“和而不俗,淡而不隐雅而不媚,洁而不冷。”这个评价很高了,随和而不俗气,淡泊但又不是那种隐士的淡泊,真想做隐士,好是好,但都无意于仕途了仕途上还能有什么作为?雅约之物,风huā雪月,那样又不好。品xìng高洁是好,终归给有一种生人勿近的感觉,但品xìng高洁又不过于冷厉,这样的人物,谁个不喜欢?
  至于那些学子眼红又能怎么的?
  人家未来打交道的人,不是你这些个学子,是皇帝,是太后,是诸位宰相都是自己作为一个判官,仰首十分的大神值得与你们这些小学子打交道吗?
  他都这样想了……
  考试结束,到了改卷的时间,什么拉圾的卷子,立即扔一边去,不值得耽搁时间,这一扔就是一大半。剩下的才琢磨高下之分,还要扔,不过不能乱扔了。
  看卷子的事,与陆判官无关。
  可是郑朗的卷子是那一份,尽管糊名誊抄过的,几个父母官心里面都清楚。看了一大堆拉圾,比如那个富家子的玉溅琼浆,天赐甘黄,美酒佳肴,不亦乐乎!都将几个考官脸都气白了。
  富家子是不在他们眼前,否则几个考官一发怒,能上去对他拳打脚踢,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奶奶的,太有辱斯文。
  受了一肚子气,于是将郑朗的试卷捡了出来。
  先养养眼,消消气。
  宋代解试考就是这样的,很不正规,但的确里面的拉圾太多。经过解试考的选拨后,进入京城的举子所做的试卷质量就变得好得多,至少不会出现“玉溅琼浆,天赐甘黄,美酒佳肴,不亦乐乎”这样让人火大的文章。
  “好,好,好啊,好!”一个考官连说了四声好。
  确实还是不错的。
  郑朗心中戚戚有他的原因,他与外面的学子交往很少,于是用什么文章对照呢?《古文观止》、《天下才子必后来学习古代散文的,十之八九都是选择了这两本书上的文章学习。
  那牢能选么?
  〖中〗国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那几百篇文章,那一篇不是佳作里面的佳作。
  然后将自己的文章与这些文章对照,嗯,有差距这个理儿同样没办法说。
  不过这样一来,要求更高,进步同样也若是将普通学子的文章拿过来借鉴,也就那样了,滚在墨缸里,还想雪白干净的出来?
  不但古散文,就连赋,他也对照的是古今以来,选出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十篇赋文。其中还有一半赋文因为有许多堆砌之词,让他没有看得中。所以呢,在考场上写了那篇赋文后,真摇头。唉,与《三都赋》《洛神赋》差的不是一里半里,而是千里百里。
  这个理儿更没有办法说了。
  只有诗自信心稍大一些,宋代整体诗作水平在剧烈下降,又看到了郑州学子在诗社上作的诗,心中有些底气。
  因此,郑朗认为差不多了,可在这几个考官眼中,那才叫养眼啦。
  听到他的赞扬声,几个考官一起围过来,然后一个摇头晃脑的吟诵。其中有一人道:“此乃六月冰梅也。”郑州没有,京城有,有的富户或者皇宫里,备有一些冰窖到了六月降署,取一块冰,再往里面放几个梅子,一勺糖霜,酸酸甜甜凉凉的,就成了六月最好的奢侈物。然而成本高昂非是普通人所能享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