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更是一个麻烦。
  皇上生死不明,郑朗敢不敢将赵念奴留在潭州?为自己做的丑事,居然不让公主尽孝道,找死啊。往回一送,就是大罗神仙也隐瞒不了此事。
  “皇上病重?”
  “是啊。”
  “无妨”郑朗说道。
  历史已在改变,史上周沆作为河北转运使,看到大修六塔河后,连续上数道弹劾奏折,说六塔河不能兴修,会出大问题。可是文彦博与富弼不听。但是现在呢,周沆是在广南西路,他就是想到六塔河,人轻言微,不在他职责范围内,也不会上弹劾。
  不过这一年天气大寒,到了正月下旬,京城还飘起一场大雨雪,对赵祯身体肯定有影响。因此还有可能会生病,但最终会安然度过。郑朗想好了对策。
  又道:“我们走。”
  带着崔娴到了另一家小客栈。
  乃是郑朗派人提前做的安排,先将赵念奴安顿下来,这件事暂时还没有想到彻底的解决办法,但不能连妻子也隐瞒。迟早要面对的。
  见面后,崔娴神情复杂地看着赵念奴,微微一屈,道:“见过公主殿下。”
  赵念奴惶恐不安地将崔娴身体扶直,怎么说,崔娴才是这个家中的老大,然后站在边上不安地捏着衣角,不敢看崔娴,只是偷眼瞅着郑朗。郑朗只是努嘴示意她勿用紧张。
  崔娴又与没移见礼,然后坐下。
  先不是她说,而是郑朗说。
  郑朗对赵念奴说道:“殿下,陛下去年除夕之时,京城落雪严重,赤足庭中祈祷上天,于是患病。”
  “父皇!”
  “莫急,殿下,但臣听闻陛下病情转好。”
  “真好子没有?”
  “是好了,但你现在这种情况不能回去,马上你写一封信,我进京一趟,将情况向陛下禀明。”
  “禀报父鼾……”
  “不说不行哪。”
  赵念奴脸上又是担心又是羞涩,还有紧张不安。
  “放心,可怜天下父母心,你父皇一直在替你担心,不会责怪你的。”
  “殿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等候官人的消息”崔娴说着瞅着赵念奴的肚子,郑家无后,不管那一个人替郑家怀孕,皆是好消息,能怀孕就有后代的机会,虽然怀孕的对象不大好办。现在必须让赵念奴安心,不然动了胎气,母子皆危,到时候丈夫更不好交待。
  “郑相公,你集么办?”
  “你也放心,若是你父皇责怪臣,臣就与你父皇算算账,看看能不能将功折罪。”郑朗说得略有些惫懒,可实际没有这么简单。
  “对”赵念奴点头,又低下头,不敢看崔娴。
  崔娴拍了拍手,赵念奴的事很复杂,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她是来解决没移氏的,看着没移氏美丽的外貌,有些吃味儿,没移氏也不惧,微笑着与崔娴针锋相对而视。
  崔娴说道:“没移皇后,有一条,你不能动婚姻念头。”
  “崔娘子,我从未动过。”
  “还有,马上你去潭州,寻找一间比较安静的宅第,用你的名义买下来,将公主殿下安排进去居住。”
  “凭什么,我也未欠郑相公的,就算他以前将我们没移族转移过来,也不过是想用我的身份,以后好对付西夏人,各取所需,我也不能算是欠郑相公的。而如今我孤身试险,配合官兵将郑相公营救出来,算起来,应是郑相公欠妾身的。郑相公,你说是不是?”
  郑朗根本就不答,对赵念奴说道:“快写信。”
  得立即回去,向赵祯报一声平安,还有一件事,为了这件事郑朗也打算在chūn节时,回京叙职的,六塔河。好象记得史上朝廷修六塔河huā费不一千万缗,然如今huā费近两千万缗。
  一部分是国家财帛略略充足,用来善待民夫上,还有一部分是工程规模扩大。
  这个扩大才是让郑朗最担心的,具体的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必须亲自前去察看。
  赵念奴写信。
  信写好后交到郑朗手中,说道:“一定要回信。”
  “我用快脚递。”
  带着信出去,将诸位官员将士一起召集,这一离开,最少得一个多月,得将诸事安排下去。以前因为自己失踪,官员与将士们一些举措皆失了方寸,做了一些错误的决策,必须纠正过来。
  但听闻郑朗要回去,大多数官员一起狐疑。
  郑朗回去,是未接诏回京城的,有违制度。只有张亢一人心中清楚,有的事只能郑朗回去,当面说,任何信都不能通达其中内情。郑朗看了看大家,自己这样做,会招来弹劾,还有可能让六些大臣说自己献媚,不管了。这件事发生后,什么仕途的,都变成浮云。随遇而安。
  怀惴着赵念奴的信,带着侍卫北上。
  京城里争斗开始。
  富弼与文彦博的做法,郑朗不赞成也不反对。
  说他们做错了也不对,做对也同样不对。表面看起来是为了国家社稷安危,史也是这么记载评价的,然史是什么人修著?文人。但赵祯真的有事,当真东宫无人?赵宗实顶上去就是。以现在宋朝的种种分权,有谁能举兵支持另外一个宗室子弟,发起内战?只有一个人,自己,可自己还在山洞里呢。
  其实争的乃是权利。
  士大夫的权利!让士大夫能在关健时候都能插手帝位的传递,以免引起东汉外戚宦官,唐朝宦安之乱。
  但权利就这么多,要么士大夫,皇帝,外戚,宦官,宗室。
  实际北宋无论外戚或者宦官或者宗室,权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权利的分配还是在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皇帝权利多,那么就是专政集中制,士大夫权利多,就会形成一种监督的伪〖民〗主制。
  不一定后者就是好的,前者往往皇帝清明,一国太平,皇帝败坏,国家能迅速瓦解。可是很高效,因此〖中〗国文治武功最突出的时代,都是皇帝大权在握的时候,例如前期的李隆基,朱棣,康熙。
  后者看似的〖民〗主,也会在出现一个不好皇帝时,阻滞国家走向衰退的速度,可会形成多方掣肘,例如宋朝的党争,明朝的东林党。办事效率低下,政策反反复复,国家一时半会不会灭亡,可也休想走向更强大。
  那么何种制度是好的,郑朗真没有本事想出。
  不过这段时间,后宫的太监们让富文二人虐痛了。
  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机会。正好赵祯重病,于是yīn约一些内侍,共同反击富弼与文彦博。
  贾昌朝起算是一个大佬了,听闻后,内侍十分开心。武继隆出面,找到两个司天官,一番交谈,将这两个司天官说动了心。
  赵祯还躺在床上,国家诸事只好两府自己全部解决。
  正当两府大臣聚集商议一些疑难政务时,两个司天宫来到殿外,大声说道:“诸位相公,国家不当穿河于北方,这才导致圣体欠安。”
  文彦博走了出来,看着两个司天官。
  一时想不清他们言外之音是什么,仅是一次进谏,或者另有所指?前者有可能,宋朝大臣喜欢胡说八道的不要太多,如今皇上突然病重,难免一些大臣要说闲话。后者同样有可能,一条六塔河,能牵动多方利益。
  没有想清楚,于是盯着两个司天官,看着文彦博的眼神,两个司天官不敢再说话,败退下去。
  此事暂时揭过。
  武继隆又找到这两人,一顿痛斥,怕什么,有什么话照说,我们所有内宫内侍全部在后面罩着你俩。
  散后两人几天后,又再次上言,不当开六塔河,而且皇帝不能理政,国事必须交给皇后听政,现在国事全部掌控在诸相手中是开了一个不好的恶倒,上天会更加愤怒,降怒于皇上。
  这一说问题就大了,言外之意说富弼与文彦博二人想篡国了。
  文彦博终于反应过来,他立即浮现一根线索,六塔河利益的分配,各个大佬,自己与富弼,陈执中与贾昌朝,贾昌朝做过多年侍讲,与太监们关系默契,然后皇上生病,自己不使国家出现意外,得罪了所有太监。
  明白过程,对付两个司天官太容易了,然后在想着对策。
  文彦博还没有出手,史志聪过来,带着曹皇后的一道口旨,如今皇帝在渐渐康复,为了国体,请两府大臣从内宫全部滚蛋。
  能说得过去,以前皇上生死不明,去寝宫不时探望情有可愿,现在皇上虽不能开口说话,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你们一个个大老爷们,天天往内宫跑象什么?
  可怜内宫那些很难看到男子的宫女们天,天在议论这几个宰相的风采,一个个chūn情摇动。
  最让内宫宫女动心的就是狄青,才四十几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