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两回事,不让赵念奴出嫁契丹,乃是国体,非仅是为了赵念奴。
  “我这封信如何写?”
  梁怀吉苦想,想不出好主意,关健他也倒了霉,成了这个莫须有丑闻的主角,想了半天说道:“不能写信,奴婢都有一条好主意。”
  “什么主意?”
  “……”梁怀吉附耳一说。
  “这个主意好”赵念奴眼睛再次放起光亮。
  是个屁好主意,馊得不能再馊。可梁怀吉也不管了,若闹到最后,皇上处罚下来,公主受罪不算,自己仅是一个小太监,将自己斩首示众都有可能的。
  赵念奴终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能懂什么,她立即找到赵祯,对赵祯说道:“父皇,孩儿也想好了,父皇对婆婆jǐng告,让她不得再虐待孩儿,孩儿回驸马府去。”
  “奴奴……”赵祯开心地说。这样最好不过,不然再闹下去,整个天下都在嘲笑这桩丑闻。
  “但孩儿有一个条件,必须带着梁怀吉,越不带,天下百姓越认为孩儿做得不好,孩儿也没有脸面回去。”
  “好,好,好,回去后对婆婆要孝顺,若她做得不好,千万不能半夜拍打宫门,白天进宫,有什么委屈对我说,我让你母后与母妃替你化解。”
  “喏。”
  赵祯又让曹皇后将李母喊到内宫,jǐng劝一番。李母答应下来,如何对待赵念奴,在宫中不能说的,但去了驸马府,就是自己的天下。
  然后将赵念领回驸马府。
  早朝还有大臣进谏,赵祯忽然拍着桌子说道:“公主都回驸马府了,你们还有完没完。”
  不要说真假难辨,就是真的,梁怀吉仅是一个太监,又能做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太监有时候还服侍妃嫔们洗澡沐浴,如此便算是jiān情,那么要太监何用?
  女儿委屈地回到驸马府,还要怎的!
  大臣这才安静下来。
  主要是虐赵祉虐成了习惯,连带着想虐赵祯的妃子,女儿,以得清名。
  赵念奴回到驸马府,李母胆子更大,继续冷嘲热讽。这一回她有些悲催,因为有了想法,赵念奴忽然变得很聪明,李母一虐,没有人在,赵念奴主动撩拨,若是当着其他陪嫁宫女与太监的面,又变成一个受气的乖儿媳妇。
  李母想不到,继续做着恶婆婆。整件事中,李玮则成了一个隐身人。
  这个变化,连高滔滔也没有想到。
  过了几天,这件事终于平息下去。
  然后一件大事发生,赵念奴与梁怀吉双双在驸马府突然失踪。(未完待续


 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战斗吧

  》
  于是各种各样的议论出来。
  郑朗使这些议论终于导向一个方向。
  他也没有想到赵念奴忽然失踪,秋高气爽,准备等天再凉一凉,就要对付梅山蛮了,接到崔娴的信。
  崔娴没有参与赵念奴公案,但隐约地猜出丈夫的心思,司马光拜访之后,立即写了一封快信,找了一些关系快速送到潭州。只过经过,没有提供任何建议,让丈夫判断。
  崔娴的信来得很及时,郑朗看后,写了一篇文章,当然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赵念奴失踪,虽然很恼火,这篇文章写得不算太过份。
  围绕着一件事而写,为什么李母要住在驸马府。
  宋朝的人文jīng神,使得许多制度与唐朝不一样,可仍多采纳唐朝的制度。所谓的驸马府其实就是公主府,不是修给驸马住的,而是修给公主住的。若在唐朝,公主一旦开府,可以设家臣,丈夫在家中也只能算是臣子,一个身份高贵的臣子。那怕身为郭子仪的儿子,顶多呵斥几句,皇帝不敢怪,郭子仪还得乖乖的请罪。醉打金枝那只是民间的传说。
  宋朝略有些不同,若非得要住,如果公主不反对,驸马又孝顺,可以入住。
  关健现在婆媳失和,李玮也不是李用和唯一的儿子,非得让李玮赡养。
  作为长辈是婆婆。但反过来,公主毕竟是公主,这是在封建时代。就是君主立宪时代,公主还是公主,比婆婆地位要高的。
  若和睦倒也算了。不和了,两相争吵,不一定非得婆婆让公主媳妇,可最少你得离开驸马府。为什么一直居住下去,不离开?
  只针对李母,不针对他人,不是奏折,而是一篇文章。刊登在太学报纸上。
  郑朗用意很简单。
  李用和妻子是赵祯的舅母,赵祯不好说,大臣自动忽视,想虐赵祯以及赵祯家人,为自己赢得清名,将此条忽视,自己代赵祯说出来。
  换一个角度思考。会发生此案许多疑点。便减轻赵念奴的压力,也不至于落到后面的下场。
  正好赵念奴失踪。
  太学里一些博士心中也不大高兴,夫妻俩小吵小闹的经常事,妻子受委屈了,往哪里逃。只好回娘家。可一些大臣不要命地弹劾,逼得皇上将公主又强行送回去。这一送好了,开封府侦查的结果,公主少了几件衣服,大约是出逃,这还是最好的结果,有的百姓直接说是让李家害了,毁尸灭迹。开封府继续盘问,结果一些真相也就问了出来。公主是回去了,可回去后,李母不省事,继续虐待。不管怎么说,李母肯定犯了严重型的错误。
  于是太学用大号字将郑朗的文章登在第一版。
  一些人终于禁声。
  这篇文章使他们想到一件事,长公主不但有一个亲爹,这个亲爹权位最大,可不会让他们害怕,但还有一个要命的干爹。
  公主还在李家无所谓,现在却下落不明,万一有一个闪失,郑朗履行他要为公主守护一生幸福的诺言,麻烦就大了。
  郑朗此时正在梅山蛮的大山里。
  自己贪生怕死,如何让手下兵士不怕牺牲?所以每次郑朗能打胜仗,不仅是尊重将士,听取一些名将的意见,这个身先士卒也起了良好作用。郑朗往前线一站,那就是光明神的光明祝福术,蛮人大祭司的狂化术,最少能让将士战斗力增辐一半,随着他地位越高,这个增辐作用越显著。
  听到这个消息,郑朗疯了。
  既然大家一起不知轻重,那么大家一起疯吧。
  因此有了第二篇文章,一篇战斗檄文。
  先谈jiān情。
  什么事得说一个理儿。
  梁怀吉是什么人,一个太监,若是在深宫里,可能还会有一些宫婢假戏真做,当作解馋用的。长公主已经出阁,何须如此?
  说得含蓄。
  这一句话若再过几百年,理学大兴,大家也许不能理解,可在北宋能理解。
  北宋风气开放,许多妇人能在外面养野汉子,偷人,偷和尚。出阁后公主没有了限制,就算对李玮不满,想要发展一段jiān情,值得要与一个没**的太监发展么?
  李家是外戚,难道外戚就不是大宋的臣民?
  又是关健的一句。在驸马府真正的主子不是李母,还是赵念奴。君与臣,媳与婆二者的关系,君与臣的关系排在第一序位。
  反正京城谣传我不相信,若不然,让我回京城查处此案,若流言是真的,我自戗以谢天下,以谢李家。(用xìng命担保赵念奴的清白)
  为什么一段流言会惹起天下大哗。
  无他,不分君臣,以诬蔑攻陷戾气以求所谓的清名。
  皇上仁爱,因为皇上的仁爱,自皇上继位以来发生多少莫明其妙的事。郭皇后死得不明不白,尚美人拉出宫在道宫激愤而死,现在又轮到长公主了,长公主下落不明。翻看史书,有没有过,有过,东汉败坏,唐朝败坏之时,外戚篡权,太监逼宫。犯事的群体不同,xìng质却是一样。
  一个是才出宫的长公主,十几岁的小姑娘,一个是二十几岁一直呆在深宫,什么世事不懂的小太监,这两人一旦离家出走,不要说离开京城,就是在京城也有可能被人骗卖了。
  皇上想做一个好皇上,什么事都以身作则,这才换来大宋最好的时光。可皇上终是天下之君,天下之父,而不是部曲。公主做为长公主,教育要严厉。可公主乃是大宋的长公主,非是陈执中家的婢女,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想污蔑就污蔑。
  君臣之道在哪里。
  为什么一段疑点众多的谣传,居然让士大夫信手捡来。随意污陷长公主。大宋最大的危机到来了,一些士大夫试图将君王地位推翻,压成部曲,后宫嫔妃压成奴婢,然后凌驾于武将之上,外戚之上,皇室之上。
  (在封建时代,皇上没有皇上的权威。意味着什么)
  公主出嫁,全京城百姓祝福,因为有一个好皇帝,给整个大宋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但皇上过的是什么生活,处理奏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