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氏在席间抚xiōng说道:“阿弥陀佛这孩子终于开窍了,我家娴儿也不用等很久。”
  崔娴害羞的垂下头。
  但崔有节厉声喝道:“你在胡说什么!”
  心里面清楚就行,不能用嘴讲出来。实际上此时崔有节越来越后悔,当初自己就不该那么急跑到郑州去的,然后看到他写的那篇文章后,就更不应当提出什么约定,以至今天骑虎难下!
  当时女儿还小,也未怎么着急,如今看着女儿象一朵花儿,渐渐开放起来,真恨不能用一块板砖往自己头上敲。
  徐氏不服,顶起嘴,道:“官人,妾身那点说错了,娴儿十五岁啦。这几年科举都成了什么?三四年来一次,干脆以后不要科举了。就是解试高中,还不知道那一年才能省试。今年不考,明年不考,万一以后停办一个五六年不科举,到了娴儿二十岁,莫不成两家要悔婚?”
  “还有五年辰光。”
  “五年辰光又怎么啦?官人,你怎么当初想起来提出这个婚约的!”
  “比你好,”崔有节喝道。自己还有一份提携之情,若依妻子,早就悔了婚,那么此时崔家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又喝道:“再胡说,某马上派人将你送回河北。”
  也就是崔有节的河北老家。
  崔娴见到父女争执起来,劝道:“爹爹,娘娘,不要吵了。现在孩儿小,伽……也小。这时候成亲,有可能会分掉他的心,对他未必有好儿……”
  是宽慰父母的,实际此时她脑海里又浮现出江杏儿与四儿依偎在郑朗怀中的样子,同样五味杂陈。又道:“并且孩儿也担心……”
  “担心什么?”
  “孩儿听坊间的传言,说郑州各县学子闻听他……参加解试,都较了劲,全部报名。解试名额有限,万……万一酬所以孩儿心中认为这时候他就参加科考,未免是喜讯。真实用功读书的时间并不长,仅是五年,这五年中又分了许多心思到了其他方面。万一”
  ………“六。
  “娴儿,你不用担心。解试一定会中的,这难度不大,连你两个哥哥都考中了,难道会使郑小郎落第?不是万一他考不中,难的是郑州的官员删崔有节与喜欢的小女儿说话,脸sè瞬间变得缓和起来。
  至于名次多少,对郑家子无所谓的,只是一张获取省试资格的通行证,即便是解元,同样会在省试杀羽。但就不是解元,也有高中的机会。区别不大。然而郑州官员此次未必讨得了好。
  这个女婿若是发挥出sè,大家皆大欢喜。若是发挥不出sè,有的为难。
  崔娴皱眉思索了一下,脸上堆起了笑容,说道:“是啊,爹爹想得远。”
  然后呵呵的乐。
  这个女几啊,崔有节再吹感到遗憾,终是一个女儿身,否则崔家就能光宗耀祖了。只是便宜了那个郑家子,又道:“娴儿,你聪明,可肚量放宽一些……你们二人和睦相处,由你主内,他主外,郑家小郎以后必然会在朝廷星光灿烂……”
  有郑家子的才华,再有女儿的贤内助,郑家想不发达都不可能了。唉,这个小子居然心坏坏的,崔有节又想到了那捂字,气苦。
  “爹爹,你莫要取……笑,”崔娴声音越来越轻,最后轻得象蚊子哼一样。两个哥哥坐在边妹的害羞模样,不住的窍笑。
  但终于是一件喜讯是不是?早参加科举,早中榜,女儿就不会拖,于是崔有节都不顾自己州境内的解试考,关心起郑州的解试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功告成

  “冯卿,联今天有些累T……你早点回去休息巩。“小皇帝说道。
  自今年起,自己一说《孝经》,皇上就喊累,不是第一回了。只好告退,冯元心里叹息一声,不知道皇上做得对不对,可是太后是做得有些过份了。
  皇帝越长越大,矛盾也开始jī化起来。
  不能说皇帝不孝,今年二十多岁,太后居然一点权利没有分配给皇帝。就是武则天未登帝位前,还分了一些权利给她三子李显。后来登了皇帝,才将所有权利收回去的。
  如今皇帝与当年的李旦有什么区别?顶多太后没有派太监过来,用皮鞭子抽打后宫诸女。
  他又不知道怎么劝说,每一次看到皇上听《孝经》的烦恼,自己心中只好苦笑。
  冯元离开,小皇帝冲他的心腹大太监阎文应招了招乎,道:“外面有什么好消息?”
  很可怜,政务他插手不了,对外界的情况不了解,只好从一些身边的太监嘴中得知。
  “陛下,臣听闻郑州郑家子今年要参加科考。”
  “科考?”
  “解试考,朝廷并没有停。”
  “联都忘了,他还是布衣呢。”
  “不过马上就不是布衣了。”
  小皇帝乐了。他能接触到的大臣,那一个都比他岁数大得多,不是没有年轻的,有的臣子也仅只有二十几岁,比如欧阳修、文彦博、富再等人,可这些人现在还没有达到有资格见到他的地位。就是这些青年臣子,也多比他岁数大,即使相仿,同样一本正经,让他不得不正襟危坐应对。
  对郑朗小皇帝念念不忘原因是郑朗的话让他欢喜,年龄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唉,去年朕还欠了他一份情。”八叔家的三堂哥这事儿做得实在不怎么的,眼睛珠子转了转道:“这样吧,他爱字,你从秘阁里挑一幅颜鲁公的副和,心想了想不大妥当,转了。说道:“给他,不过膜来写一封信函,让东府随公文转达郑州,再拿一盒高丽参来。”
  文应下去。
  小皇帝坐下来写信,不能说是送给郑朗的礼物,用了很婉转的语气写的,联听到你参加科举,很高兴,希望你早日高中,为朝廷效力。我送你一幅颜鲁公的字,以示奖励。不过这是奖励品,非是让你放弃学业专心练字的。你上次对朕也说过,字是娱乐之道,你也不能因字道耽搁了正业。还有皇后听闻你读书很辛苦,特赐你一盒高丽参,补劳身体。
  让太监送刚中书省。
  几位宰相看了看,其实心中都有数,去年发生的事,老百姓不知道,可怎么能瞒过他们的耳目。这又是皇上做一些补偿了。并没有反对,挟着公文,当作一道便旨就送往郑州了。
  太监送增了这两样物事,阎应文却有些担心,问:“陛下,太后会不会反对?”
  “联仅送两样小东西,母后为什么要反对!”小皇章不忧的说。
  “唐担心太后会发鬼川“联又不是小孩子,母后怎么能随便动火!”
  “喏!”阎应文不敢作声了。
  但这句话又让赵祯生起闷气起来,然后眼睛盯着前面的宫殿,忽然灵机一动,此时他眼前燃起了一团熊熊大火……“好大的火。
  可想到又要花费许多钱,又迟疑起来……
  老太太最头痛的事来了!
  对郑朗小皇帝是内疚,某些时候他心里面潜意识,已经将郑朗真正当成了以后的栋梁之材。怎么着,让自家那个荒诞不经的三堂兄派了几个恶奴揍了一顿,真的很不值。
  与赵元俨考虑的角度不同,看待问题的xìng质不同。赵元俨认为只是一个略有些才气的小屁孩子,而小皇帝则认为郑朗将来会是宋朝的重要大臣,甚至有可能是重要的宰辅级别,两人处理手段必然也会不同。
  仅送一幅字与一盒参又算什么呢?
  不但他这样想,几个宰辅也觉得郑郎受了委屈,所以没有一个人反对。
  然而这两样东西虽小,到了下面意味是两样的。是便旨,高知州代宣一下即可,可高知州有些晕头,什么皇后赏参,难道郑家想吃参都吃不起?还没有参加科举呢,就赏来人参补身体。
  看着这盒参,高知州与郑州的几个官员都倒吸一口冷气。
  嗞嗞的,敢情都成了响尾蛇。
  这份圣鬼”好隆,隆得几个官员眼都有些红红的。
  圣意如此,都知道怎么安排了。真的很好安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虽然制订的政策看似很好,但科考时舞弊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比如换卷子,哥们你才气好,试卷做得又快又好,咱有钱,等你做好了,交给我,我将空白卷子给你重做。易号,那是血本了,花大钱,让贫困有才学的学子将自己的号与对方调换。甚至有人有本事,卷子外出,让外面的高人做好再送进来。誊录灭裂,与誊抄卷子的小吏勾结,刻意使誊卷裂开,lù出里面真卷的字迹,让主考官辨认。或者老儒卖文,就在考场乘考官不注意卖,于是能出现几十张试卷都雷同的现象。还有过份的,换人,甲名乙考,让有才气的学子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