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10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郑朗出事,自己同样会严重被牵连进去。
  郑朗大咧咧地说俺有把握,余靖有点不相信。这是一个“悍不畏死”的猛人,西北数战,一直就在前线,甚至利用自己做诱饵。然后胆大包天,真的跑到契丹。但没有差错?契丹一行多危险哪,只相差几个时辰就回不来了。福大命大。万一有失误呢?
  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不但官大,资历也比自己深,学问也大,声望更不用说了。那一方面自己都压制不了这个强人。可胆子也太大了,九百人就敢深入生蛮境内。不行,越想越后怕,于是将事情经过写了一遍,用快马递向京城。
  与俺无关。俺是劝说过的。
  此时孙沔已经返回朝堂担任枢密副使,余靖也有功劳,担任工部侍郎,但另一个人,赵祯苦笑了。
  郑朗。
  此时郑朗各项官职。职官,差官,兼官,馆职官,一起到了顶,已经赏无再赏。
  赵祯就想到以前种种史例。到了这地步,就意味着开始打压了,不然怎么办,或者只有一个办法,杀!
  不过赵祯不是这种人,郑朗对官职的轻淡也让他放心。
  不但赏无可赏,相反,许多大臣进言,不行哪。郑朗担任两路的安抚经略招讨使,掌握着所有的军政财大权,不合祖宗家法,此例一开,郑朗不会危害宋朝安全。可是后人误会了怎么办?
  赵祯只好让周田二人去分郑朗的权。
  感到很内疚的,委婉地写了一道旨书。郑朗却写了一封回奏,说了一句,陛下恩宠信任便是对臣最大的赏赐,若担心赏无可赏。君臣必生戒心。臣相反在岭南不便行事。多感人的一句话,只要恩宠便是赏赐。让赵祯叹息良久。
  因此。郑朗远离朝堂,在赵祯心中地位不减反增。
  接到余靖充满牢骚的奏折,赵祯担心了,将诸相召集,关切地问:“郑朗此行可有危险乎?”
  庞籍也茫然了,他未去过岭南,可久在西北,对军事或多或少懂一点,九百人,如何剿灭这些桀骜不驯的各部生蛮?
  赵祯又转向王尧臣与孙沔,二人对军事方面也懂一点,问:“王卿与孙卿意下如何?”
  王尧臣喃喃道:“有些冒险。”
  孙沔也摇头:“至少臣无能为力。”
  这些生蛮必须镇压,不然头一开,再次叛乱,几路动荡。但仅九百人,兵力太少。
  富弼在军事上更差一点,与刘沆、高若讷都是一脸的担心。
  赵祯只好转向梁适。
  梁适在深思,突然抬起头问:“陛下,郑朗与狄青谁在军事造诣上更深?”
  “狄卿吧,”赵祯不确切地说。
  对此郑朗做过自我剖析,论长,我长在格物经济,格物学无几人能及我,经济上也无几人及我,儒学还行,与范仲淹、胡瑗、欧阳修等人相差无几,但在吏治上却有数臣比我还要精通,只是他们在经济上不及我,我能给百姓更富裕的生活,所有短处在这个前提下被掩盖起来。
  似乎是谦虚的说法,可赵祯细细一想,确实是如此,郑朗担任首相数年,长也就长在这个经济,有了充足的经济,才得以实行各种善政。还有许多短处的,不过一俊遮百丑,什么缺陷都用钱砸死了,什么灾害用钱也堆没了,所以国家数年大治,若不是契丹与西夏之逼,都能与贞观、开元盛世相媲美。
  至于军事,郑朗也反复提及,对军事上,我也是短板,侥幸我用人还行,敢用一些武将,又听取了适当的策略,这才取得数次大捷。真实军事水平,不及狄青,不及张亢,不及王信,不及种世衡。
  还是谦虚地说法,即便是真实的,会用人,会采用最恰当的策略,同样也是一种军事能力。
  但此时几大将领一起跟随狄青去了特磨道,郑朗手中并无大将可用,能用的仅是九百名兵士,是单独行动,所以赵祯自己都不大确信。
  抬起头,盯着梁适问:“梁卿,你认为呢?”
  “陛下,臣以为郑朗军事天赋远在狄青之上,不信,陛下将拭目以待。”说到这里,他眼睛有意从庞籍身上扫过,郑朗为首相,集东西府两府权利于一身,梁适是没有办法了,这个小子太猛,俺招惹不起,但庞籍为首相,梁适不服啊。郑朗这次循虔盐道一行,让他看到一次天大的契机,一个撬动庞籍首相的大好机会!


 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

  “理由?”赵祯不客气地说。
  梁适一笑,说道“陛下,天圣年间陛下方少之时,已对郑朗青睐有加,这是圣君的眼力,也注定我大宋将会成为一场传奇。”
  几个宰相想呕吐。
  在赵祯朝想拍马屁得拍得有学问,若过于明显未必是好事,有可能让言臣就给喷死了。
  但吐完后仔细地回味,确实也有五分道理。
  郑朗说刀子与人的关系,君臣之道也是如此,周文王遇到姜子牙,姜子牙很牛,绝对比周文王更牛,于是周朝兴。商汤用伊尹,伊尹也比商汤牛,商朝兴。刘邦用萧何,萧何也比刘邦牛,韩信逃走,刘邦就当没有这回事发生,萧何骑着马,在月亮下边跑啊跑,将韩信追上了,汉朝兴。还有更多更多的事例,齐桓公与管仲,刘备与诸葛亮,符坚与王猛。
  为什么前者是皇帝,后者反而是臣子呢?
  不能用王八之气解释,那就是识人驭人之道,无论萧何张良韩信多牛,刘邦仅是一个小流氓,但三人被他而用,而不是他为三人所用,所以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就象刀一样,能切胡萝卜,能宰鸡杀牛,能捅人,也砍青菜根子,还能用来放在丈夫小**上恐吓丈夫不要在外面找小三,但无论刀有多厉害,刀始终是刀,用好刀的不是刀本身,而是用刀的那个人。
  少年时郑朗很厉害,但宋朝天才儿童不要太多。那时皇上也不大,偏偏看重,对其宠爱有加。让小郑感动得一塌糊涂,风里来雨里去,刀里滚。油里翻,无怨无悔,这就是本事,皇上的识人驭人之能。
  至于刘娥在中间扮演的角色,几个大臣自动无视,一个女子,好意思摆上台面提?
  真实内幕不是这样的,少年时郑朗还是一个小宅。说话带着大叔腔,尽管赵祯比他年龄大,说话老气横秋的。换其他皇帝,有可能会记仇了,比如那个明神宗,但赵祯不,他性格有点喜欢被人虐。孔道辅多次虐他,对孔道辅一直不恶,过世了还多次追赠,敢虐朕,是忠臣哪。包拯。唐介等等,虐得赵祯越厉害,赵祯越重视。以致郑朗有时候怀疑张贵妃得到赵祯喜欢,除了相貌温柔外,在寝宫里晚上有没有穿上皮装,一手拿着皮鞭子,一手拿着蜡烛,给赵祯时不时来上几下滚蜡,抽上几鞭。
  因此,对这段经历,赵祯根本不在意,现在梁适提起,赵祯嘴角反而洋溢着笑意。
  梁适有点后悔,早知道皇上是这个反应,应当多添加一份水份,反正郑朗这一去是数年时间,对自己没有妨碍。不过看着几个宰相,特别是高若讷警惕的眼神,这个想法立即中断。
  “理由,”赵祯随即清醒过来。
  宫外他不能出去,但有些小太监也时常将宫外的消息带回来,有的百姓说这几年是黄金时代,他还不满足,想开创白金时代,宝石时代,钻石时代。
  中间,郑朗将是一个重要的棋子。
  什么人都能出现闪失,唯独不能让郑朗出现差池。
  不要拿什么天命神话来哄骗朕,得拿出一些实际的原因。
  “陛下,余靖虽在奏本里用郑朗契丹一行举例。郑朗为什么会有契丹一行?”
  赵祯哑然,还不为了自己宝贝女儿才冒的险。“当时我朝不可两面开战,郑朗被迫答应。然仅是一些生蛮轮为盗匪,与当时情况可能相比否?郑朗没有十足的把握,值得冒这个危险么?”
  这一分析倒是有几份道理的。
  “陛下,行军作战各有各的风格,狄青是勇,郑朗是智,两相不能比较。因为郑朗是文臣,不能身先士卒,加上他低调谦逊的性格,故认为自己军事才能不及狄青,但当真不及?仅看如今契丹与西夏闹到这种地步,狄青能办到吗?”
  这一说,更有道理了。
  郑朗代表的是士大夫,狄青代表的仅是武人,在几个宰相中,除庞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外,谁会替狄青说话?若不是郑朗对狄青看重,几个宰相早就掏小刀子,在狄青背后搞刺杀活动。
  实际根本不是这个理儿,在军事造诣上郑朗确实不如狄青,不但不如狄青,不如还十分遥远。西夏一事乃是金手指与后世的高度,之所以郑朗有这个胆量,是对蛮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