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5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你能。”
    “不是我能,是我清醒。”
    这句话大姐不是很懂了。
    潘怜儿细心地替丈夫将所有行李收拾好,然后叮嘱窅娘。
    家中还有一大群孩子,潘怜儿不能随宋九去太原,只好让窅娘去。
    大姐不平,潘怜儿不大好说话,一边是年高多病的父亲,一边是丈夫,她能说什么?
    宋九缓缓去了太原。
    同去的还有一个人,高琼。
    此人乃是赵匡义的藩邸旧臣,但不是监督宋九的,若是监督宋九就不是高琼了,高琼与宋九关系不错。甚至潘怜儿有意将宋小鱼嫁给高琼四子高继密。
    但宋九以女儿还小,拒绝了。
    实际真还小,不过在宋朝人眼中也不小了。
    可高琼夫妇闻之大喜,行,俺家等着。管小与大,只要宋九答应,那怕宋小鱼二十五岁出嫁,高家也要等啊。
    然而高家还不算真正的权贵。
    这也能说明高宋两家的关系。
    事实这次去是因为高琼比较稳重,宋九不可能一直真呆在河东。这还是为后潘美杨业时代挑选人才的。
    到了太原。
    潘美问了一句:“小九。朝廷想经营山后?”
    到现在为止,只有两个人提出这样的怀疑,一是潘美,二是李继隆。
    宋九笑了一笑说道:“丈人,若真想经营山后,朝廷会放你回京啊?我领兵作战的水平,你能不清楚吗?”
    潘美笑了一笑说道:“士别三日,当瓜目相看。也许你现在比老夫更有本事。”
    “丈人,自家人,不要说见外话。不过陛下也让我将真相通知一些重要的将领。”
    “就是你们在西府鬼鬼祟祟的那些想法?”
    “丈人。不能用鬼鬼祟祟啊。还有陛下也参与了。”
    潘美笑笑无语,赵匡义也参与了?他参与了又能做什么?
    暂时没有让潘美回去,他的经验对宋九也有着重要的帮助,至少肯定比宋九本人强。至少在细节上。以及对河东边防了解上。肯定比宋九强上很多。正好借等人的机会,对宋九指导与交接。宋九开始召集诸将,人数少得可怜。从河东到西北,陆续驻扎以及练兵的军马有十来万之众,将校不知凡几。然而只有几个人,田仁朗、尹宪、杨琼、杨业、杨嗣、尹继伦、高琼以及将要回京的潘美。
    田尹三人在西北,但离太原不是很远。
    数人到齐,宋九先说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个计划还能说分兵,甚至分得比雍熙北伐更漫长,但为了保证它的有效,不是一道分兵,而是陆续的分兵,因此时间很长,可能要延续一年多时间,也可能要延续两年多时间。因此必须要保密。
    宋九将真相说出。
    所有人张大了嘴巴。
    杨业狐疑地问:“这样是不是有些得不偿失?”
    “杨将军,你以来我朝若强行征伐契丹,有能力将燕云收回吗?”
    杨业不能回答。
    “因此这次象征意义远大于用兵之意,一旦成功,整个燕云都会惶恐不安。那么到时候再用一些手段,将会有更多的汉户向我朝倒戈。朝廷做法以前偏软了,软了,未必是好事,反而让对方不知所以然……”
    杨业还是不作声。
    宋九笑了笑,杨业是典型的民族主义者,内心处肯定有些抵触这个计划。于是宋九又说道:“每次我看到这个太原新城,心中总有些毛骨悚然,外父将太原城迁徙到汾水之东,虽然不可能再产生什么王者之气,然而它的防御力差了。燕云不收回来,一旦北虏强大,河北是一坦平川,无险可据。河东有险可据,然而太原城却是无险可守。北虏可以轻松地兵发两路,一下河北,一下太原。我朝若那时国家又非是最强时间,君王又不及陛下英明,国家将会瞬间不国矣。到时候所有河北甚至河东千万百姓生灵涂炭也。此才是国家最大的隐患。杨将军,你为何将数子陆续送到战场?以至三郎牺牲。这不是不爱子女,而是大爱子女。失之虽小,得之却大。”
    杨业拱手道:“宋公之深思远虑,属下远不及之。”
    本来杨业也要召回去的,不过赵匡义考虑到杨业久在河东,对山川地形,风土人情十分熟悉,甚至对契丹人也十分了解,于是继续将杨业留下来,帮助宋九。
    说完后,各将回各自的驻地。
    潘美也回去了,事实若无宋九,杨业之死,群臣对潘美夹攻,导致潘美郁郁寡欢,在这一年就去世了。不过北伐失利,潘美心中同样郁闷,加上南下北上,身体也同样每况愈下,时常生病。
    宋九换得及时,否则潘美可能还会老死在太原。
    冬天也深了。
    宋九在太原没有大的军事行动,相反开始担当起文官职责,处理吏政。
    可是随后朝廷做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以尹宪为胜州知州,杨琼为胜州兵马总管,张凝为副总管,田仁朗代替尹宪,知夏州,知延州的还是翟守素。其他人变动不大。但胜州在什么地方?丰府二州上面的那广大的一块河西之地,就是唐朝胜州所在。
    再加上宋九无缘无故的去了太原,这份诏书下达,只要有一些长远眼光的人都会想,难道朝廷改变主意了,不经营幽州,而改经营山后!(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 燕南归
    道理很简单。
    宋朝两攻幽州失败,原因有很多,可有一条,地形的原因,出了燕山后,幽州大部分地形平坦,利于辽国骑兵迅速用兵。然而在山后不同了,除了桑干河与云州附近多是平坦的地方外,大多数是山区地形。这也是耶律休哥岐沟关大捷后,耶律斜轸却花了近三个月时间才将宋朝西路军驱逐出去的原因。这样的地形利于宋军作战。
    山后有许多险恶的地形所在,若是宋朝兵力足够多,财政充足,用人得当,那么得到山后,只要及时在几十处险恶的场所连筑象河北那样的坚砦,那么辽军就不易将山后再度收回。
    宋朝用了一个阴谋诡计,假意说将西北所练的骑兵全部调到河北与河东,是调了,但没有全调,所以杨琼才调动一万铁骑参战,让韩德威全军覆没。再加上现在宋朝练的新兵,宋朝在西北新老搭配,若是包括蕃羌禁乡兵,兵力超过了五万之众。还不止,折家的兵,王家的兵,以及胜州地区拥护宋朝的自发蕃人兵力,究竟西北宋朝能动用多少兵马,连宋九都算不清楚了。
    子河汊一战,辽国也清楚了,宋朝上半年移动的兵力,是不错,但主要是在河东,这才让李继隆产生怀疑,询问朝廷。还有宋朝以前的驻兵,潘美久在河东,也训练了一支勇敢的乡兵,有多厉害,看张齐贤那一战就知道了。
    也就是说,若是两处联手。兵力不亚于高梁河之战时的兵力。
    再说宋九无缘无故的下放,也不对头啊。宋朝两府正在需要用人之时,宋九无论放在东府或者是西府,都是一把好手,为何下到太原,担当起一名武将的职责?
    若是宋朝想谋山后,那就能讲得通。
    仿佛是验证了大家的猜测,宋朝将子河汊一战的战俘一一甄别出来,只要是夹山各部的羌蕃,非是契丹人。无论是蕃人还是汉人。无论是普通兵士还是各部酋长首领,全部集中起来,一一训斥。
    朝廷待你们不错,甚至举国禁止与辽国通商。但夹山商路一直未曾中断过。给你们带来大量财富。为何进攻宋朝,进攻府州?
    几千战俘耷拉着脑袋,羞愧万分。
    杨琼与尹宪、折御卿一番喝斥后。居然做了一件事,不管是谁,全部释放回去。
    这一放意义非同小可,夹山各部纷纷派人到府州向折家谢罪,向朝廷谢罪。
    这才是真正的恩威并用。
    可以想像,一旦西北再度进攻,会有多少夹山部族对宋军提供支持?
    一时间辽国西南草木皆兵。
    但宋朝也有许多人反对。
    其实宋朝最想得到的还是幽州,至于山后,感兴趣的人并不多,不仅是宋朝,包括唐朝。道理很简单,一旦得到幽州,有燕山与太行隔阻,易于防守。
    至于山后,可河东还有雁门关石岭关等险地,再加上山地多,阻滞了游牧民族的进攻速度。
    不过真若占领山后有种种好处的,一旦这里大半百姓是农耕为主,文明上没有冲突。只要派几个良吏,数年下来,百姓就归心了。若是财政许可,甚至可以利用火药与一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将山后古长城重新修建起来。没有了山后,幽州就成了孤地,辽国再想防御会变得很困难。
    这一政策也与赵匡义雍熙北伐政策相符,然而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