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重进手中只有三万正规禁兵,当然实际人数不止。还有部分乡兵,以及临时征调来的壮丁与弓箭手,不能说这些临时兵力不管用,平时虽战斗力稍逊一筹,但用来防御城池寨堡还是可以的,作战时也可以用做辅助兵力。当然,后方还有更多押运粮草的民夫,那真派不上用场了。
    但在这时候,能派上用场的只有禁兵。
    两军兵力差不多。然而对方皆是骑兵,实力上实际要弱一点。
    田重进便将吴元辅与袁继忠喊来,还有,荆嗣等将,不过他们都是裨将,田重进不可能喊荆嗣来议事的。
    袁继忠就说道:“敌多骑兵,利于平地,但如今大鹏翼带着大军从山路而来,反而失去骑兵冲刺的优势。不如我们乘险逆击。”
    蕲州刺史谭延美也说道:“敌持众易我,若出其不意,可克也。”
    谭延美是一员颇有经验的老将,袁继忠更是一员能征善战的勇将。满城之战,崔彦进于长城口大破敌军,主将就是袁继忠。但功劳后来全部安在崔彦进头上了,有人劝其论功。袁继忠不答。若非后来在葭芦川大破李继迁一役中表现出色,几乎连宋九都忽视了这员悍将。
    但这一战最出彩的不是田重进。不是袁继忠,更非是谭延美。
    而是另外一个人,一个可能比窦娥还要冤的人。
    两人说得有道理。
    如果不主动借助敌军还在山道上作战,放入飞狐口下平川上交战,宋军更不利。
    于是田重进率军挺进。
    然而大鹏翼也是一代名将,数次交锋,宋军并没有击败辽军。
    这时候一个宋将站了出来。
    他就是荆嗣。
    荆嗣有一个很牛的从祖父,名叫荆罕儒,为柴荣手下著名勇将,赵匡胤登基当年,他与北汉交战,也犯了曹光实的毛病,挟勇轻进,孤身犯险,被敌兵围困,手杀数十人之后,死于敌兵乱枪之下。
    人在人情在,人去人情去。
    而且荆罕儒所立的功皆是帮助柴荣的,对赵匡胤贡献不大,因此赵匡胤也就自动忘记了荆家的功劳,况且荆嗣只有荆罕儒哥哥荆延福的孙子。以至荆嗣的起点低的可怜。
    荆嗣从祖父牺牲的那一年,荆嗣响应招募,成了一个控鹤卒。是一名普通的小兵,随李继勋讨伐河东,李继迁选勇士百人,抄小路阻截洛阳寨。荆嗣主动请求前去,这一役仅是荆嗣就手刃五十多人。荆罕儒手刃数十人牺牲了,他却安然无事。可以想一想,不要五十人了,就是五十头猪,杀也要杀好一会。
    但这仅是他人生旅程中的小菜一碟。
    拿下洛阳寨,李继勋兵进汾河,杨业扼守汾河桥,荆嗣还是一名小兵,但有了威信,带头应战,杨业不敌,退保城中。夜晚杨业又带着几千手下袭营,李继勋挑先五百名勇士接战,荆嗣毫无疑问,名列其中,又再度大败杨业。
    反正杨业让这个荆嗣杀苦了,以至于他从来都不向宋九提到荆嗣这个名字。不过战后李继勋可能是吞下了荆嗣的功劳,或者是疏忽了,荆嗣依然还是小兵。当了好几年小兵,赵匡胤亲征太原时还是小兵。
    因荆嗣表现十分勇敢,才让赵匡胤召见,但很奇怪,赵匡胤不过将他提为御龙直。不是官员,而是扈从禁兵,说白一点,就是中南海保镖,甚至还不如它。难道赵匡胤也吞功?
    再到赵匡义时,攻太原,征幽州,表现依然出色,特别是辽景宗亲自入侵雄州一战中。有个宦官出城看地形,被辽军包围,荆嗣出兵接战,斩杀骑兵七百多人,但辽军兵马太多了,荆嗣的军队在夜里与大军失散。但荆嗣率领孤军,杀出辽军重重包围,在莫州城下安下军营,又率领一百多手下用斧头砍了辽军的了望楼,顺带着砍了五十多个辽军的脑袋。辽军于界河上搭桥,想要撤退,荆嗣又主动阻击,杀死俘获了许多辽兵。
    还有,崔彦进唐兴口大捷中荆嗣又立下赫赫战功。田钦祚袁继忠三叉口一战中,荆嗣带着十名手下袭击李继迁的大营。居然杀死了一百多人,烧了李继迁许多营寨。从容返回。若比,可能杨业雁门关一战中的表现。都是浮云。仍很奇怪,立了那么多功,至今荆嗣只补为一个笼猛指挥使,一个副营长,还不如那个会踢足球的杨士全。
    在史上越往后,他的人生越精彩,杨业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次百人斩,荆嗣则轻松完成了数次百人斩,至于几十的斩那简直数不胜数。一生大小一百五十战。无一败绩,但直到很晚,他才渐渐提拨出来,功劳太多了,想遮都遮不住。
    是金子早晚都放光的,但冤不在他发迹得晚,而且这一战过后,宋九也终于注意到了他。
    在史上他最出色最冤的地方就在这个飞狐关下。
    这一战他力挽澜,让田重进取得飞狐关大捷。可是后人居然将这个功劳按在了杨业头上。然后呢。有人终于反应过来,杨业按照时间是在去应州的半路上,中间还隔着一个蔚州,几百里道路。无数重崇山峻岭,难道是长翅膀飞过去的?
    这是田重进打的,可是荆嗣这个名字又让人自动疏忽了。
    当代勇将。悍勇举世无双!
    荆嗣作为袁继忠的部下,也随着来到飞狐岭下。
    田重进从东面数次攻击无效。有些焦急,不过这时候荆嗣虽然没有升迁起来。已经有了一些小名气,包括田重进同样听闻了袁继忠手下有这么一个勇将。
    于是给了一支人马,让荆嗣从西边出战。
    这次田重进的任命,让一颗星星冉冉升起。
    荆嗣捶胸答道:“喏。”
    实际田重进给的兵马并不多,他原本只想分解一下进攻的压力,并且交战的主力战场还是在东面,非是在西面。可没有想到居然就起作用了。
    荆嗣带着这支可怜的宋军,果断地来到西边的山坡上,冲入辽军中。他亲自顶在最前面,手起刀落,一刀一个脑袋,那一刻他不是猛虎,猛虎在那时也不如他,那一刻荆嗣化成了一头蛟龙。
    他在前面,辽军无人可挡,只杀一会功夫,仅是他一个人,就砍下了一百多个辽军。辽军让他杀得吓坏了魂魄,仓皇地从山坡上逃向平原。荆嗣大声喝喊:“毁掉弓弦,折断箭尾投降,饶尔等不死。”
    一千多名逃到平川上的辽军大部分丢下武器投降,还有一部分向小河边逃去,荆嗣继续随后追杀,一直追到河边才停下。
    仅是眨眼功夫,就让荆嗣将西面的辽军击溃。
    大鹏翼看到西面军溃败,局势变得有些不利,只好下令将军队撤向后面的屯土岭。
    田重进让裨将黄明攻打屯土岭,没有成功,反而牺牲了一些宋兵。
    荆嗣看不下去,便对黄明说道:“你顿兵于此,为我声援,我当夺此岭也。”
    这时荆嗣官职还远没有黄明高。
    然而黄明没办法,自己不能打,谁叫人家能打呢。于是荆嗣越俎代庖,带着手下冲了上去。
    这个杀神又来了,岭上辽军大乱,刚交战没多久,辽军再次溃败。荆嗣又带着可怜巴巴的手下随后追击。他的从祖父做了一回孤胆英雄却丢了性命,但他没事,不知道做了多少次孤胆英雄。
    一路追了五十里路,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一路追赶,一路还将辽军的逃兵招收,变成了一千多人马,连克仓头小治两寨,黄明开始有些蒙,不是让我顿兵声援吗,怎么先追了下去。那就追吧。
    一直追到六十多里外的谷寨,黄明才追上,但更让黄明感到古怪了,怎么荆嗣兵马壮大了那么多?先不管吧,两军会合,将谷寨拿下。黄明勒令荆嗣驻守谷寨,不能再追了,再追马上就要到蔚州城了。难不成这个荆同志想带着一百多名手下就想将蔚州城拿下?
    黄明官职高,他的命令荆嗣不得不听,不过直谷被拿下,宋军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几天后,大鹏翼又带着大军前来,这么能打的勇将,田重进还能不注意吗,因此不停地向袁继忠抱怨:“你这老小子不够意思啊。”
    甚至他在心中诽谤,袁继忠的功劳让崔彦进吞了,是否袁继忠故意将这个勇将藏着,好吞荆嗣的功劳?
    不过相对而言,荆嗣命运比韩世忠要好。韩世忠那才叫能打,甚至一个人就将方腊从数万大军中生擒活捉,以至童贯不相信是韩世忠做的。当然,韩世忠与荆嗣一样,金子早晚要放光的,虽然前期因为不可思议的战功,无人相信,最终还是走上历史的舞台。
    直谷地形很重要,不然就要在飞狐岭下平川与辽军骑兵决战了,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在平川上以步兵对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