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计较。这个官没办法当了。第三条赵匡胤恐怕也不会相信,石家穷得连几百贯都拿不出,还养个屁部曲三百人,况且宋朝开始痛恨养部曲。这一条张琼不知道?要么第四条,巫毁皇弟。这个张琼恐怕说不清楚,但赵匡胤当真不知道其原由?
    想了想。来到符家,将符昭寿约出来。询问此事。
    符昭寿不以为然,说:“九郎。张琼性暴无机,祸死早晚而已。巴蜀动乱,陛下欲燕肃京畿,召张琼问讯,张琼不服,陛下愤怒,让石汉卿用铁挝击之,仍吼叫不休。陛下派御史案鞫,张琼这才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解开所系带遗母,于是赐死于城西井亭。这件事莫是你询问的。”
    宋九呆了呆,赵匡胤不是这样说的,说张琼自杀,怎么出来一个赐死?
    点了点头,他是赵匡义的小舅子,素来憎恨张琼,连张琳都不容,也听不出什么。于是跑到潘府上,约出潘惟德,潘惟德脸色严肃地说:“宋九,这件事你还是少插手,石史二大校诬蔑张琼,陛下错判,让石汉卿用铁挝击之,气垂绝,曳出,张琼羞愤之下自杀。陛下又派人查其家产,家无余财,仅养着三个仆人。陛下十分后悔,于是责问石汉卿,你说琼有仆百人,今何在?石汉卿狡辨,张琼养者一人可敌百人。陛下也不怪,只是看到石琳年幼,于是拨其兄张进为龙捷副指挥使。”
    难怪自己见到赵匡胤时,赵匡胤神情萧索。
    不过所谓的以一敌百,那纯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若大的将军府养三个仆人还算过份吗?
    但是赵匡胤也不处罚石汉卿,这中间很有意味了。更不要说张琳,什么年龄小,赐几个无关紧要的官职,与年龄有何关系,石保正还在光着屁股爬树的时候,柴荣就赐其官。
    因此张琼死了,京城官员将士鸦雀无声。
    难道是赵匡胤有意要干掉张琼?
    赵匡胤在用人上肯定犯了严重错误,但不会这样糊涂。
    他说道:“大郎,我们一道去张家。”
    “这时候你去张家做什么!”
    “这样,你派一个人将张琳约出来,他也可怜。”
    “过几天吧。”
    “大郎,非是我想惹事,我也害怕石汉卿,”宋九将胡老大的事说了说。张琼死了就死了,自己警告过后还不听,怪谁,只能怪张琼政治天赋太低。他要问一问详细的情况,好判断这件事的隐约背后,以便给石汉卿一个清晰的定位。
    潘惟德不是不懂,那个石汉卿才是一个真小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宋九不能倒,不仅是那几千贯钱,也能算是半个准妹夫。他抱怨道:“小九,张家倒了,起不来了……”
    “我知道,刚才在殿中听闻陛下讲后,我一言未发。”
    “这就对。”潘惟德硬着头皮派了一个仆役悄悄将张琳请到一家小酒肆,然后拉着宋九的手,象做贼一般进了小酒肆的雅间,与张琳相见。张琳看到宋九,号淘大哭。
    潘惟德连忙说:“张大郎,莫要哭,九郎是好心,你这一哭说不定就害了九郎。”
    张琳又说出另一番不一样的内幕。
    赵匡胤接到史石二人的奏折,将张琼召来讯问。多半赵匡胤知道张琼是冤枉的,赵匡胤是借这条理由逼张琼辞职。张琼不服气,君臣二人都有些拧不清,赵匡胤意思是委婉一点,你只是臣子,就担待着吧。背一些小罪名又能算什么,这样朕就不会有恶名了。以后在再物质补偿给你。张琼意思是让我退就退。何必欲加我莫须有的罪名。
    君臣二人顶了起来,赵匡胤先是忍着。史珪那时看势不妙,不敢作声。石汉卿却在边上添油加醋,这越添赵匡胤火气越大,气得举起那个玉斧就往张琼身上揍。
    因此宋九进了宫后,赵匡胤想换那把玉斧。宋九未看到,否则在下面还能看到一点儿血迹。
    赵匡胤揍张琼,张琼不敢还手,但还了嘴。而且他身体素质好,耐揍。赵匡胤揍得手软,还没有将张琼揍趴下,最后气得不行,正好不远处侍卫手中拿着铁挝,这是一种镐类兵器,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抓枪,但挝要抛,抓枪则不能离手。也就是一带带机括的飞抓子。还有一种是抓子棒,无刃,但铁爪更大更重。
    史珪看到事情闹大,怂了。赵匡胤便命令石汉卿从那个侍卫手中将铁挝拿来,用它来击打张琼。
    石汉卿直接与张琼pk,肯定干不过张琼。但这是帝命,张琼不敢还手。石汉卿也是武将,力气大。手中又是大铁挝子,机会难得,用力使铁挝去击打。本来张琼在赵匡胤击打之下,受了内伤。再加上石汉卿用铁挝打,几下子就打得昏迷过去。看到他奄奄一息赵匡胤才下令住手,派人将他拖回家。张琼那时不行了,临终前略略将真相说出,又叮嘱后事,喊了几声冤冤,吐血而死。
    这件事很不好,特别是赵匡胤动了手,于是中书与开封府同时行动,替赵匡胤遮掩,因此有了自杀与赐死两种说法。
    真相问出来了,为何赵匡胤不能赐张琳官,不能赐,这是杀父之仇,能赐其为官吗?
    宋九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个结果赵匡胤肯定不想,但他恐怕这时候还不明白自己同样被人利用了。无论是赵普或者赵匡义,都不想有一个如此忠心的手下替赵匡胤守着禁军,那样,他们如何能得到更大的权利?
    但能从这个方面看出来,赵匡胤手段与李世民他们相比,差得太远。所以后来……但赵匡胤肯定不会想到会发生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还能看出一件事,这些皇帝,都是食肉动物,什么长者,那只是史书看到他悲情的结局加上去的。这时他又想到自己看到赵匡胤种种的朴素生活,心中五味杂陈。或者这才是权利的真相!
    也许与他无关,也许与他就有关。
    现在三赵还是一团和气,这个时间不长。自己地位不高,然而河洲一起来就不同了,至少自己往那一方站一站,得有一个想法。正色说:“张大郎,这件事结束了,今天这几句话那一个人都不要提起,只要一提,不仅是害了别人,还害了你,你母亲,你祖母……”
    时间不会长,不久赵匡胤就能从哀伤中反应过来,不用赵普与赵匡义,也要将真相扼杀,以此来消除一些负面影响。
    张琳点点头。
    潘惟德也清醒过来,说道:“张大郎,请你回去吧,放心,有我与九郎在,以后不会亏待你的。”
    “叔叔也说了,陛下赐了几百缗钱钱帛,叔叔让我将家中仆役解散,留下一部分当成生活费用,余下的投入你那个正店……”
    “就几百缗钱帛啊……”宋九心中喃喃一声。点了点头,潘惟德已经飞快拉着宋九的手逃了出去。
    走出来,潘惟德问:“九郎,你真要帮助张琳?”
    “他投钱为契股,到时候盈利分红,谈什么帮助?”
    “是啊,”潘惟德会意地一笑,但笑得有些苦涩,某些方面潘美与张琼很相似,潘美不能算是赵匡胤的从龙功臣,但在皇袍加身之前,同样进入赵匡胤的核心。这才有潘美单骑宣谨大臣一事。不过潘美也在受一些隐约的打压,在南方让潘美位于丁德裕之下,此次巴蜀叛乱,皇上调丁德裕过去,却不调父亲过去。
    看来要写一封信给父亲。
    ……
    张琼之死水太深,非是宋九能进入的。而且宋九能留下那句诗,他还想到了一些后果,扪心自问,对得起他与张琳之间的友情。
    宋九也没有多想。
    回去后布置教室,新学期开始还有很多事,这一回扩招学子,名额也只有一百五十人,为了这个名额吵翻了天,许多人又找到张燕二人,张博士与燕博士吵得无奈,跑到宋九家找到宋九。
    宋九说道:“这样吧,河中八十个名额,河北二十个名额,全部征召苦力弟子。余下五十名对外征召。但不论从哪里来,都要考一考,保证学子有些基础,能加快学习进展。”
    张博士道:“河中太多了吧?”
    “没有河中那来的学舍?我制订的师规就是不能忘本,名额扩招,河中名额在减少,还要如何?”
    “虽说如此,十年过后,河中,河中……”张博士摇头,这十年内只要能从学舍里出去,都会有出息,一年八十人,十年八百人。河中除了流动人口外,真正的原住民能有多少?那将会有一半人家会是宋朝小吏,或者官员,这个也不大好,那也是一种大河中。
    “我知道,逐年减吧,一下子减得太多,河中百姓会不服。”
    这也是一个说法,两人不能再吭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